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作品数:2,842 被引量:28,458H指数:67
相关作者:尚金城何春光孟宪民滕福星郎佩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长春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495篇期刊文章
  • 29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903篇经济管理
  • 701篇环境科学与工...
  • 320篇农业科学
  • 268篇天文地球
  • 207篇生物学
  • 114篇文化科学
  • 101篇自动化与计算...
  • 87篇历史地理
  • 79篇建筑科学
  • 52篇水利工程
  • 48篇理学
  • 34篇化学工程
  • 19篇医药卫生
  • 17篇政治法律
  • 14篇社会学
  • 11篇矿业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05篇城市
  • 153篇土壤
  • 149篇污染
  • 133篇生态
  • 102篇泥炭
  • 93篇地理
  • 86篇旅游
  • 74篇区域经济
  • 69篇遥感
  • 69篇城市化
  • 68篇湿地
  • 63篇土地利用
  • 62篇可持续发展
  • 61篇草原
  • 57篇农业
  • 50篇教学
  • 49篇生态系统
  • 46篇生态环境
  • 46篇群落
  • 45篇土壤动物

机构

  • 2,799篇东北师范大学
  • 311篇中国科学院
  • 99篇吉林大学
  • 46篇北京大学
  • 42篇北京师范大学
  • 35篇吉林农业大学
  • 34篇中国科学院研...
  • 32篇吉林师范大学
  • 23篇长春师范学院
  • 2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0篇渤海大学
  • 17篇哈尔滨师范大...
  • 17篇南京大学
  • 17篇吉林建筑工程...
  • 16篇海南省气象局
  • 14篇白城师范学院
  • 14篇中国环境科学...
  • 14篇山东师范大学
  • 14篇水利部松辽水...
  • 12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03篇丁四保
  • 99篇盛连喜
  • 95篇张继权
  • 93篇刘继生
  • 86篇殷秀琴
  • 84篇尚金城
  • 79篇李诚固
  • 78篇冯江
  • 77篇袁星
  • 75篇赵云升
  • 64篇修春亮
  • 64篇陈才
  • 57篇王士君
  • 55篇佟志军
  • 53篇王升忠
  • 52篇徐镜波
  • 51篇王荣成
  • 50篇王宁
  • 48篇刘惠清
  • 44篇赵红艳

传媒

  • 238篇东北师大学报...
  • 139篇经济地理
  • 132篇地理科学
  • 86篇人文地理
  • 71篇世界地理研究
  • 47篇经济纵横
  • 34篇东北师大学报...
  • 33篇农业与技术
  • 33篇腐植酸
  • 32篇地域研究与开...
  • 30篇地理研究
  • 30篇环境化学
  • 29篇湿地科学
  • 27篇生态学报
  • 25篇环境科学学报
  • 24篇东北亚论坛
  • 24篇资源开发与市...
  • 24篇光谱学与光谱...
  • 23篇国土与自然资...
  • 21篇长春师范学院...

年份

  • 5篇2023
  • 7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0篇2019
  • 6篇2018
  • 6篇2017
  • 13篇2016
  • 11篇2015
  • 26篇2014
  • 96篇2013
  • 222篇2012
  • 220篇2011
  • 256篇2010
  • 229篇2009
  • 189篇2008
  • 185篇2007
  • 186篇2006
  • 203篇2005
  • 208篇2004
2,8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神经网络在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s)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1年
人工神经网络 (ANN)源于模拟人脑中信息处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它独特的结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使其在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原理及其在定量结构 -活性相关 (QSARs)研究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一步的应用做了展望 .
刘希涛袁星赵元慧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定量结构-活性相关BP模型
休牧草地鸭茅种群能量动态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在 4月份的高山休牧草地 ,鸭茅有 4 2 0 .5kJ/m2 的地上能量积累。鸭茅种群多数器官的热值及能量呈多峰曲线型变化 ,单蘖能量受种群密度影响极显著。鸭茅的生殖分配为 9.1% ,牧草生殖生长降低了鸭茅的热值 ,鸭茅能量积累与温度显著正相关 。
包国章李向林陆光华马小凡
关键词:休牧高山草地种群
MBBR处理生活、生产混合污水被引量:21
2005年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处理生活、生产混合污水,研究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容积负荷、填料填充比例、水力停留时间等参数对MBBR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在填料填充比例为60%(体积比),单级反应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6h、容积负荷为4.0~5.0kgCOD/(m3·d)的条件下,反应器运行稳定且处理效果好,最终出水COD平均为60mg/L,去除率>90%。
于洪斌全燮丁蕴铮赵晓博陈晓会
关键词: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混合污水
我国泥炭资源的储量、特征与保护利用对策被引量:57
2006年
泥炭是一种经济、环境效益都十分明显的自然资源。如何科学地处理好泥炭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是争论颇多的课题。论文从泥炭资源过程和泥炭资源—环境—经济系统的角度,分析了我国泥炭资源的属性和特征,探讨了泥炭资源与经济、社会的相互关系,根据我国泥炭资源储量、质量与开发利用条件,提出我国应科学界定泥炭开发与保护标准,扶持和培育泥炭新兴产业,加强泥炭高新技术产品开发,提高泥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技术附加值,降低泥炭资源消耗,走开发与保护并重的道路,促进资源开发、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孟宪民
关键词:自然资源泥炭资源
地理信息系统在区域经济差异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9年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的ESDA分析技术和方法,揭示了1985—2006年吉林省经济发展的时空演变规律,描述了吉林省地区经济差异在空间上的变化状况,进一步探索了影响吉林省区域经济差异扩大或缩小的空间机制,并对如何缩小吉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提出了相关建议。
谷国锋张秀英
关键词:GIS空间自相关ESDAMORAN
冻融循环对金川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冻融作用显著改变土壤微生物活性及碳氮循环过程。以长白山金川泥炭沼泽0—15 cm和15—3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进行室内冻融交替模拟实验。实验设置两个冻融幅度(-10—10℃和-5—5℃)。经过0/1/3/5/7/15次冻融循环后,分别采用氯仿熏蒸法和磷脂脂肪酸法测定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量及磷脂脂肪酸含量,并与未进行冻融处理的FTC(0)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冻融作用对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及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01)。15次冻融交替作用后,土壤微生物碳(MBC)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降低。两种冻融模式下,各类型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均显著降低。冻融作用显著改变了泥炭沼泽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冻融作用降低了土壤真菌/细菌比值(-5—5℃,0—15 cm土壤除外),增加了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比值。-5—5℃冻融作用下,各土壤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变幅大于-10—10℃,土壤MBC的变化则与其相反,在-10—10℃变化幅度更大。两种冻融幅度下MBC与大部分微生物群落在15—30 cm土壤的变幅更大,这说明冻融作用对不同深度土壤微生物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存在差异。冻融次数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各类型磷脂脂肪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种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与MBN含量呈正相关关系(P<0.01),与DOC含量呈负相关关系(P<0.05)。综上,冻结作用促进了微生物的死亡,为融化期微生物生存提供更多碳源与营养物质,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冻融期间各类型微生物磷脂脂肪酸含量降低,可能会降低泥炭沼泽土壤碳汇能力。
孙嘉鸿郭彤董彦民王升忠王升忠徐志伟
关键词:冻融循环泥炭沼泽磷脂脂肪酸
长白山区泥炭沼泽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18
2005年
选择长白山区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泥炭沼泽,对其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并计算植物群落的α、β多样性指数,探讨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个体泥炭沼泽中,植物群落的α多样性沿湖岸到湖心梯度上都呈现减少趋势,反映出在个体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被向着多样性更加丰富的方向发展;β多样性在此梯度上变化规律性不明显,说明泥炭沼泽发育过程中植物群落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物种也随环境变化出现增减,但变化幅度不一;群落过渡地带,草本层α多样性大于群落内部,说明群落过渡地带植物多样性比群落内部更加丰富。在整个泥炭沼泽演替序列上,随着演替水平的升高,植物群落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而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现出微弱的减少趋势,这是由于处于较高演替阶段的沼泽,植物群落的草本层虽然物种较为丰富,但优势度指数较高,均匀度指数较低,从而使得植物群落α多样性指数偏低。从植物群落的结构来看,随着演替水平的升高,呈现出草本层-(草本层+地被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趋势。因此综合来看,泥炭沼泽是向着植物群落结构复杂化,多样性丰富化的方向进行演替的。
王杰王升忠
关键词:泥炭沼泽植物多样性Α多样性Β多样性
吉林省城乡空间格局研究
2007年
探讨吉林省的城乡居民地的空间格局对于城镇建设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无疑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本文以TM为数据源提取了吉林省居民地空间分布信息。在GIS技术支撑下,结合区划理论和聚落地理学说,分析了吉林省城乡居民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吉林省城乡居民地空间分布区划为三个区,分别是东部区、中部区和西部区。中部区城镇居民地和农村居民地密集,且城镇化程度最高;东、西部区城镇居民地景观指数无明显差别,但农村居民地的景观指数明显有差别。从居民地分布类型来看,城镇居民地与农村居民地在各区内都呈随机分布,但其指示参数最近邻点指数还是体现出明显的区划差异。
吴运军张树文包春红侯伟
关键词:RS和GIS
区域循环经济的能值分析与评估——以徐州市为例被引量:10
2007年
循环经济是区域实现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模式。基于能值分析理论,构建了区域循环经济能值分析指标体系,并以此对1991-2004年徐州市的能值使用与转移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991-2004年徐州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依赖于本地不可更新资源的利用,能值自给率都在98%以上;资源利用效率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演变过程,具有明显阶段性特征;环境压力的变化与经济增速的周期性波动相一致,并呈现波浪式加大;徐州市循环经济系统处于比较有活力的发展状态区间,但持续性能力逐渐减弱。
仇方道佟连军丁宁凯
关键词:能值分析循环经济
石头口门水库双阳河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评价被引量:5
2008年
以资料收集、实地调查结合GIS技术为主要手段,采用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APPI)模型,对石头口门水库双阳河流域9个行政区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进行预测和评价,并通过对该流域的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量的估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流域9个行政区中农业非点源污染发生潜力最大的是平湖区,齐家和太平次之,结果与污染负荷量的估算结果基本一致。流域内化肥氮磷排放量为9512t·a-1,畜禽氮磷排放量为30731t·a-1,居民氮磷排放量为1645t·a-1,可见畜禽氮磷排放造成的非点源污染最为严重,占整个非点源污染负荷的73%,需作为优先控制的对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孟丹王宁刘振峰
关键词:农业非点源污染
共28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