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3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焕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博士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基因
  • 4篇克隆
  • 4篇成花素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陆地棉
  • 2篇雪莲
  • 2篇植物
  • 2篇生物信息学分...
  • 2篇拟南芥
  • 2篇转基因
  • 2篇小拟南芥
  • 2篇棉花
  • 2篇抗寒
  • 2篇抗旱
  • 1篇蛋白
  • 1篇动物
  • 1篇动物腹泻
  • 1篇新疆雪莲
  • 1篇芽孢

机构

  • 13篇石河子大学

作者

  • 1篇黄先忠
  • 1篇李超
  • 1篇祝建波
  • 1篇刘逸泠
  • 1篇刘焕龙

传媒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作物学报
  • 1篇植物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9
  • 2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1
  • 3篇201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植物抗寒基因的克隆
本项目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02年5月批复的兵团科技攻关项目,项目编号:NK1B025DXNK01SW。项目由石河子大学主持,项目起止年限:2002.5~2009.11。 (1)本项目以新疆极端低温环境下生长的天山雪莲为...
关键词:
关键词:抗寒基因克隆天山雪莲
新疆雪莲水孔蛋白sikPIP_1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2015年
利用PCR技术从已建立的新疆雪莲cDNA文库中克隆雪莲水孔蛋白基因sikPIP1,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sikPIP1,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获得转基因烟草,PCR和RT-PCR检测证明该基因成功导入并得以转录,并对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的植株通过水分胁迫和温度胁迫进行抗旱性和抗寒性分析。结果显示:(1)克隆得到长为880 bp,具有水孔蛋白特性的sikPIP1基因,完整ORF为840 bp。(2)水分胁迫中,断水7 d后转基因烟草生长表型明显优于野生型烟草,生理指标测定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均低于野生型烟草,相对含水量高于野生型烟草。(3)不同温度胁迫处理,转基因烟草表型显著优于野生型,特别是0℃以下低温胁迫,野生型烟草出现严重的萎蔫,而转基因烟草受伤害程度较轻;生理指标结果显示转基因烟草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低于野生型烟草。结果表明,转sikPIP1基因提高了烟草抗旱能力和抗寒能力。
黎玉顺刘逸泠刘步仓穆建强祝建波
关键词:新疆雪莲水孔蛋白烟草抗寒性抗旱性
棉花黄萎病生防菌的筛选及挥发性抑菌物质检测被引量:11
2019年
旨在筛选具有高效抑制棉花黄萎菌的芽孢杆菌并对其挥发性抑菌物质进行检测。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棉花、玉米、向日葵根际以及苦豆子植株内分离得到菌株共65株,通过初筛、复筛共筛选到1株高效根际拮抗菌X4和内生菌N4,它们对棉花黄萎菌有较强抑制作用;通过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平板对峙法检测2株生防菌对棉花黄萎菌的抑菌活性,生防菌发酵滤液处理法检测对棉花黄萎菌菌丝生长、孢子萌发、微菌核萌发、毒力蛋白产量的影响,GC-MS法对2株生防菌挥发性抑菌物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经分子检测2株高效拮抗菌均为芽孢杆菌;经2株1生防菌发酵滤液处理的棉花黄萎菌的菌丝生长受到抑制,菌株N4的抑制率为65.15%、菌株X4的抑制率为58.82%,且菌丝出现严重形变;经处理的黄萎菌孢子萌发率、微菌核萌发率、毒力蛋白产量均显著下降;研究发现2株拮抗菌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抑菌作用,GC-MS法检测2株菌发挥性物质主要是2,3-丁二醇、3-甲基丁酸、2-甲基丁酸和异丁酸,纯品物质检验发现2-甲基丁酸、3-甲基丁酸和异丁酸对棉花黄萎菌均有抑菌活性,2,3-丁二醇没有抑菌活性。可见:2个菌株对棉花黄萎菌具有潜在生防能力,可为生防菌剂的研发提供优良菌种。
刘元元庞学兵李国刘珊珊余彬彬王爱英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芽孢杆菌抑菌活性挥发性物质
陆地棉成花素类似基因GhFTL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开花是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变过程,而开花相关基因的表达是实现这一转变的基础,FT(FLOWERING LOCUST)基因是开花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基因,其编码的蛋白质为成花素。通过对模式生物拟南芥(Arabidops...
东锐顾超院海英郑银英崔百明黄先忠
关键词:成花素陆地棉克隆
文献传递
甜瓜SnRK2基因家族的鉴定与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蔗糖非发酵型蛋白激酶2(Sucrose non-fermenting-1-related protein kinase2,SnRK2)是一类具有丝氨酸/苏氨酸特定结构域的蛋白质磷酸化酶,在ABA信号介导和非生物胁迫应答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以甜瓜为研究对象,使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甜瓜SnRK2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及相关特征分析,包括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以及基因理化性质、基因结构及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共线性分析、基因的上游顺式作用元件及转录组数据热图分析等,为甜瓜SnRK2基因的功能分析和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表明,在甜瓜基因组中共鉴定出9个SnRK2基因家族成员。主要定位在细胞骨架中,以α-螺旋和不规则卷曲为主,分子质量为31.49~75.02 ku,等电点为4.42~6.21。其可分为3个亚族,分布在4条染色体上。启动子分析结果显示,在甜瓜SnRK2基因的调控序列中有多个植物激素和逆境胁迫相关响应元件。组织表达分析结果表明,有些甜瓜SnRK2基因在不同组织中呈组成型表达,有些基因则具有显著的组织特异性。
刘成功李壑韩子超苏婷婷张月洋张尧李忠晴王爱英祝建波
关键词:甜瓜系统进化分析生物信息学
陆地棉成花素类似基因GhFTL1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东锐顾超院海英郑银英崔百明黄先忠
关键词:成花素
新疆小拟南芥ApNHZ1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院海英顾超徐芳崔百明黄先忠
关键词:小拟南芥
植物开花控制基因FLOWERING LOCUS T (FT)功能多样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高等植物开花转变过程中,FLOWERING LOCUS T (FT)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是可以长距离转运的成花激素,是植物成花转变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因子。目前研究发现,在一些植物中FT基因不仅可以促进植株成花,还表现出抑制植物开花的特性。同时,研究表明FT基因参与到控制植株坐果、营养生长、气孔开放、促进结薯和侧枝生长等发育过程。本文主要回顾了FT基因近几年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和研究FT-like亚家族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依据。
郭丹丽黄先忠
关键词:成花素营养生长
亚洲棉和雷蒙德氏棉PEBP家族基因的鉴定及该家族基因在陆地棉组织中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phosphatidyl ethanolamine-binding proteins,PEBP)基因家族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被子植物中主要起着促进或抑制开花和控制株型的作用。利用亚洲棉(Gossypium arboreum,A2)和雷蒙德氏棉(Gossypium raimondii,D5)的基因组数据库,分别搜索到8个棉花PEBP同源基因,都包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编码的蛋白都存在PEBP家族的保守基序和关键氨基酸位点,表明二倍体棉花中至少存在8个PEBP家族基因。进化分析表明,8个PEBP基因分属于3个亚家族,含FLOWERING LOCUS T(FT)-like亚家族1个、TERMINAL FLOWER 1(TFL1)-like亚家族5个(包括3个TFL1和2个BFT)、MOTHER OF FT AND TFL1(MFT)-like亚家族2个。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8个PEBP基因在根、茎、叶、幼苗顶端分生组织、花、胚珠和25 d的纤维组织中的表达,表明FT1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其次在纤维、胚珠和花中;MFT1在各组织中均表达,但在纤维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花和叶片中,而MFT2以在叶片中表达为主;TFL1a、TFL1b和TFL1c均在根中表达量最高,但TFL1c在叶片、花和胚珠中也有相对较高的表达;BFT1和BFT2在叶片中表达量最高,但除幼苗顶端分生组织外,BFT1在其他各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BFT2。这些结果表明,PEBP家族基因在棉花的生长发育中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
李超张彦楠刘焕龙黄先忠
关键词:磷脂酰乙醇胺结合蛋白亚洲棉成花素基因表达
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土壤真菌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19年
【背景】新疆巴音布鲁克草原为我国第二大高山草原,草原上生长的白蘑(Tricholoma mongolicum Imai)属于口蘑属(Tricholoma)的一种,可形成典型的蘑菇圈。【目的】了解巴音布鲁克草原白蘑蘑菇圈圈上及其两侧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特点,为研究白蘑蘑菇圈的形成与生长及其子实体的发生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Illumina HiSeq平台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白蘑蘑菇圈周围土壤真菌的物种组成丰富度和菌群结构多样性。【结果】测定有效序列经注释得到809个操作分类单元(Optical taxonomic unit,OTU),分为5个门、26个纲、79个目、166个科、232个属;蘑菇圈上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富度、群落结构多样性以及特异性物种均低于圈外及圈内,蘑菇圈上特有真菌物种为Xylodonnothofagi、Agaricales、Phaeococcomyces、Ochrocladosporium adansoniae、Coniochaeta ligniaria、未知子囊菌、 Tomentella amyloapiculata、 Dothideomycetes、Incertea_sedis_Helotiales。【结论】研究表明白蘑蘑菇圈的形成影响土壤真菌的分布,圈上优势真菌类群对其他真菌类群具有抑制作用,蘑菇圈向外生长可能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失衡有关。
刘珊珊刘元元余彬彬成凤凤田文辉祝建波王爱英
关键词:蘑菇圈高通量测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