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

作品数:726 被引量:3,403H指数:26
相关作者:洪友廉高虹刘昌乙李宁李晓勇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井冈山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1篇期刊文章
  • 2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9篇文化科学
  • 342篇医药卫生
  • 10篇经济管理
  • 7篇生物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理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4篇运动员
  • 59篇体育
  • 52篇细胞
  • 41篇骨骼肌
  • 32篇关节
  • 30篇运动性
  • 26篇生物力学
  • 25篇心肌
  • 24篇中医
  • 23篇软组织损伤
  • 23篇教学
  • 23篇骨骼
  • 21篇中药
  • 16篇血管
  • 16篇运动学
  • 15篇游泳
  • 15篇有氧运动
  • 15篇膝关节
  • 14篇力竭
  • 13篇女性

机构

  • 703篇成都体育学院
  • 34篇四川大学
  • 25篇北京体育大学
  • 23篇成都中医药大...
  • 18篇四川大学华西...
  • 15篇四川省骨科医...
  • 10篇井冈山大学
  • 9篇武汉体育学院
  • 9篇国家体育总局
  • 8篇电子科技大学
  • 6篇南京工业大学
  • 6篇成都第一骨科...
  • 5篇四川省中医药...
  • 4篇广西师范大学
  • 4篇上海体育学院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4篇重庆大学
  • 4篇四川省运动技...
  • 4篇汉中市中医院
  • 3篇成都学院

作者

  • 52篇苏全生
  • 36篇沙川华
  • 31篇董静
  • 30篇王玉
  • 29篇蓝肇熙
  • 28篇袁琼嘉
  • 25篇孙君志
  • 23篇周继和
  • 22篇殷劲
  • 21篇陈正
  • 20篇李雪
  • 19篇步斌
  • 19篇代毅
  • 18篇赵燕
  • 17篇瞿宁厚
  • 16篇郭英
  • 16篇金文泉
  • 16篇王煜
  • 15篇何勇
  • 15篇刘昌乙

传媒

  • 105篇成都体育学院...
  • 35篇四川中医
  • 26篇四川体育科学
  • 18篇中国运动医学...
  • 14篇药物与人
  • 13篇中国组织工程...
  • 11篇中国体育科技
  • 1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0篇体育科学
  • 10篇武汉体育学院...
  • 9篇华西药学杂志
  • 9篇2002年第...
  • 8篇2010年中...
  • 7篇中国老年学杂...
  • 7篇生物医学工程...
  • 6篇现代预防医学
  • 6篇中国康复医学...
  • 6篇中国组织工程...
  • 6篇成都工业学院...
  • 6篇2009年中...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6篇2019
  • 2篇2018
  • 14篇2017
  • 37篇2016
  • 29篇2015
  • 45篇2014
  • 22篇2013
  • 55篇2012
  • 64篇2011
  • 45篇2010
  • 47篇2009
  • 42篇2008
  • 51篇2007
  • 39篇2006
  • 27篇2005
  • 51篇2004
  • 13篇2003
  • 24篇2002
7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血压病病机及证治新探被引量:19
2002年
历史上对高血压病病机的认识存在多元化趋势。本文从“正虚邪实”立论探讨高血压病病机 ,认为机体脏腑亏虚 ,尤其脾肾亏虚是高血压病发病的根本 ,心功能失调是发病的关键 ,肝肺调节功能失常是发病的重要条件 ,而痰饮瘀血的形成构成了高血压病的邪实 ,是导致高血压病恶性循环的病理物质基础。“正虚邪实”所致机体血液供求不平衡 ,最终导致血压升高 ,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严重损害。故高血压病应立足于改善脏腑功能 ,消除病理邪气 ,重建机体气血动态平衡 ,从而根治高血压。
蓝肇熙邹志春
关键词:高血压病机证治中医药疗法
“荣心、起搏、善后”治疗窦房性昏厥-窦性停搏6秒一例
2004年
采用“荣心、起搏、善后”三步疗法 ,针对因心肌炎、心肌病、冠心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继发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起搏功能或冲动传出障碍 ,用于治疗一例窦房性昏厥 -窦性停搏 6秒的患者 。
王敬义
关键词:起搏中医药疗法
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30
2006年
目的:观察大鼠在不同运动强度一次性跑台运动后骨骼肌结构的变化情况,以及在运动后不同时相点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指标的变化规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方法:实验于2004-10/2005-03在成都体育学院动物实验室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完成。选择成年健康雌性SD大鼠7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组(n=8),中等运动负荷量组(n=32),高运动负荷量组(n=32);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又分为运动后即刻,24,48,72h4个时相点,各时相点8只。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都进行一次性跑台运动,其中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速度15~16m/min,坡度为0°,运动60min;高运动负荷量组速度19~21m/min,坡度为-16°,运动90min。运动后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清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并进行比目鱼肌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纳入动物72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中等运动负荷量组、高运动负荷量组大鼠运动后骨骼肌纤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其变化以运动后24h较为严重,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出现的变化较高运动负荷量组轻微。②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血清总抗氧化能力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分别为(12.0±2.6),(13.1±2.6),(17.6±2.5),(12.0±2.1),(9.1±1.2)U/mL,P<0.01],中等运动负荷量组峰值出现在48h,高运动负荷量组出现在运动后即刻,高运动负荷量组在运动后48h和72h都显著低于中等运动负荷量组。③运动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都出现先降后升,中等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24,48h及高运动负荷量组运动后即刻较运动前显著降低[分别为(1457.0±186.7),(1543.6±298.4),(1423.6±321.7),(1333.6±255.1),(1967.0±220.0)μkat/L,P<0.01],中等运动负荷量组最低值出现在48h,高运动负荷量组最低值出现在运动后即刻。④
孙君志王东辉王纯董柔苏全生
关键词: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伤病特点与康复对策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分析中国女子曲棍球运动员的运动损伤发生特点,以便进行长期、连续的运动医务监督和康复指导,制定康复对策。方法:选择中国女子曲棍球队2003-09/2004-08参加集训的全体运动员共27人。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运动员为16人。平均年龄24.03岁,平均身高168.67cm,平均体质量61.74kg,平均参加正式国际比赛场次为51.41场。所有受伤运动员均进行病历记载,并对病历进行分析研究,诊断依据为症状、体征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检查。通过专项身体素质测试和专项技术测试,分析运动员技术动作及特点熏制定和指导伤病运动员的康复训练和康复评定。结果:27人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损伤发生的阶段性特点:随着体能与技战术训练的节奏与间隔的变化,急、慢性损伤的发生与发作差异性明显,阶段性训练的开始2周和每周的前2日是伤病发作的高危时间区。②损伤与身体素质、专项技术训练的关系:伤病主要为慢性下腰痛、膝关节劳损、急性肌肉拉伤和急性距小腿关节(踝关节)扭伤等方面。41%的队员腰腹肌力不足,不能完成20次的斜板(60°)收腹举腿训练;69%常出现过劳性腰痛;部分队员存在下肢肌力的不平衡。结论:中国女子曲棍球队员的损伤,总体上是身体条件与训练不相适应的结果。建议对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技术动作、训练密度与节奏、训练计划与安排做出安全评价与监督的同时,必须重视运动员的个体性差异,做好康复预防:①以均衡的全面身体素质尤其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保护专项训练的安全。②根据运动员具体情况,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专项素质训练方案。③慢性劳损重视相关代偿能力的强化训练,加强安全训练与康复训练的结合。④预防急性损伤的发生。
解勇
关键词:康复曲棍球
运动员心功能储备中心肌收缩力变化与心率变化的相关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运动员的心肌收缩力储备指数(CCRI)和心率储备指数(HRRI)的检测和探讨,以确定运动员心功能储备中心力变化与心率变化的相关作用和关系。方法:运动员和普通大学生为实验对象,随机纳入受试者60名,分4组,分别为男运动员组(MA,n=10),普通男大学生组(MC,n=10)、女运动员组(FA,n=20)和普通女大学生组(FC,n=20)。各组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递增负荷实验直至疲劳,在整个测试过程中,用Monark 839E采集受试者的安静心率、运动实时心率。在递增负荷实验的同时,应用传感器记录受试者在安静时和运动的每个阶段的第一心音(S1)幅值,通过对MA组与MC组及FA组与FC组在完成不同运动负荷下心前区的S1幅值和心率变化的监测,分别比较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受试者的S1与安静时S1的比值(CCRI),并实时监测心率,记录比较在不同运动负荷下受试者的心率与安静时心率的比值(HRRI);并分别比较男性受试者(MA组与MC组)的CCRI和HRRI在不同负荷下的区别,女性受试者(FA组与FC组)CCRI和HRRI的区别,以及不同运动时间的CCRI和HRRI的区别。结果:男运动员的心率储备约为2.44±0.27,心力储备约为12.83±3.11;普通男大学生的心率储备约为2.18±0.32,心力储备约为9.48±3.47。女运动员的心率储备约为2.20±0.57,心力储备约为12.06±5.60;普通女大学生的心率储备约为2.04±0.25,心力储备约为9.17±2.89。CCRI比较:MA组和MC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MA的CCRI大约是MC的1.35倍,FA组与FC组之间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FA组的CCRI大约是FC组的1.32倍;安静状态下的心率比较,MA组的心率明显低于MC组的心率(P<0.05),FA组的心率明显低于FC组的心率(P<0.05);而运动过程中及运动后的心率比较,运动员与普通大学生的心率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动员的心力储备指数(CCRI)显著的高于普通大学生(P<0.05),运动员较好的心脏功能主要来�
步斌
关键词:运动员
运动结合五脏背俞穴按压对原发性高脂血症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从整体调节五脏功能的角度出发,创造性地将中医推拿疗法与运动疗法相结合,探索出可靠、经济、有效、安全且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法,以祛痰瘀、降血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运动组(YD)和五脏背俞穴按压组(AY)的TC、LDL-C在干预后第8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运动结合五脏背俞穴按压组(YA)的TC、TG、HDL-C、LDL-C(YA)在干预后第8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第8周,运动结合五脏背俞穴按压组(YA)分别相比较于运动组(YD)、五脏背俞穴按压组(AY),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证明三种方法均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其中主动运动与被动按压相结合的方案最佳,可以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
蓝肇熙冯麟
关键词:高脂血症
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乒、羽、网)训练学特征的比较分析被引量:20
2008年
以项群训练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探讨并细化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训练过程的理论框架,进一步总结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过程的共性特征,阐释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运动训练过程的个性差异及年度训练过程组织实施的特点,提炼了持拍隔网对抗类项目训练的主要内容。
杨成波
关键词:训练学
药膳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探析被引量:1
2004年
本文论述了中医药学所特有的药膳种类和特点 ,推介其在运动员日常饮食中合理使用 ,旨在阐明药膳有其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倡导药膳在运动医学中的应用。
刘林亚
关键词:药膳中医药学日常饮食
运用按摩手法治疗顽固性头痛的探讨
2004年
头痛,特别是顽固性头痛一直困扰着头痛患者.调查显示,每30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紧张性头痛或顽固性头痛,也就是说中国目前大约有四千多万的人正处于痛苦中.这里避开了传统的取穴方法,采用郑怀贤教授的伤科经验穴和成都体育学院运动医学系研究成果:运用推拿按摩手法治疗运动性失眠,并结合本人临床中总结的耳环穴综合治疗头痛,尤其是顽固性头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多例患者中,均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这一疗法介绍如下,与大家一起探讨.
桂绍鸿
关键词:按摩手法顽固性头痛颅脑
健身运动与植物雌激素作用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本研究以绝经后妇女为实验对象,探讨健身运动与植物雌激素作用对绝经后妇女骨代谢的影响,为全民健身科学化与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实验依据和应用参考。方法:50名自愿参加女性,平均年龄55.36±3.58岁,平均身高159....
代毅张英
共7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