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作品数:23 被引量:56H指数:4
相关作者:张晟俞卢杰陈净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淋巴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3篇淋巴瘤
  • 3篇发热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骨髓瘤
  • 2篇预后
  • 2篇球蛋白
  • 2篇肿瘤
  • 2篇结肠
  • 2篇金淋巴瘤
  • 2篇菌病
  • 2篇溃疡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骨髓
  • 2篇骨髓瘤
  • 2篇腹膜

机构

  • 23篇北京协和医学...
  • 8篇北京协和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德州市人民医...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李剑
  • 2篇葛瑛
  • 2篇范俊平
  • 1篇吕玮
  • 1篇朱晨雨
  • 1篇马志强
  • 1篇严晓伟
  • 1篇吴东
  • 1篇周道斌
  • 1篇苏薇
  • 1篇陈琳
  • 1篇刘晓清
  • 1篇吴炜
  • 1篇姚方
  • 1篇杨爱明
  • 1篇翁利
  • 1篇韩潇
  • 1篇宁晓红
  • 1篇平凡
  • 1篇盛瑞媛

传媒

  • 5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胃肠病学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白血病.淋巴...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癌症进展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医药
  • 1篇中华临床营养...
  • 1篇中华重症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溃疡性结肠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1例报道
2017年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接受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治疗有助于避免手术,但罹患机会性感染的风险会相应增加。本文报道了1例糖皮质激素抵抗的重度UC患者行结肠切除术后并发卡氏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jirovecii pneumonia,PJP)的危重病例,供临床医师参考。
韩慧侨李骥王利婷陈进一董旭旸李玥朱丽明吴斌钱家鸣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卡氏肺孢子菌肺炎
双肺多发结节团块影合并右侧肾周混杂密度影被引量:1
2022年
患者为34岁女性,有糖尿病病史6年,血糖控制不佳,以快速进展的呼吸衰竭、腰痛及发热为主要表现,影像学可见双肺多发随机分布的结节团块影合并右侧肾周混杂密度影,外周血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及肾周脓肿引流液二代测序结果均回报肺炎克雷伯菌,经肾周脓肿穿刺引流、积极抗感染、控制血糖等治疗后病情好转,复查胸部CT可见结节团块影吸收,遗留多发空洞,肾周脓肿减少。播散性肺炎克雷伯菌致死率高,肺部及肾脏的影像判读可帮助诊断,监测疗效。
李冉范俊平宋兰邹梦廉张婷谢怀娅王京岚
关键词:引流液穿刺引流播散性
克罗恩病反复肠梗阻、回盲部溃疡1例
2012年
病例:患者男27岁,因“反复腹痛4年”于2010年4月收入我院消化内科。患者4年来反复发作中上腹痛,疼痛延及打下腹,以夜间为著,偶可及肠型,伴排便次数增多,3-5次/d,大便不成形或形状变细,排气排便或禁食后腹痛可缓解,无反酸、恶心、呕叶。
李融融杨红吴东李景南马志强
关键词:CROHN病回盲部溃疡肠梗阻
11例Ⅳ期胸腺瘤患者的诊治分析
2019年
目的通过分析Ⅳ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11例Ⅳ期胸腺瘤患者的临床特点、Masaoka分期、组织学分型、治疗方法及预后等资料。结果11例Ⅳ期胸腺瘤患者中,男6例,女5例,中位发病年龄为49岁。以胸闷、憋气起病5例,胸痛起病1例,咯血起病1例,重症肌无力起病2例,无明显症状2例。合并心包积液4例,胸腔积液3例,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组织学分型:AB型1例,B2型2例,B3型7例,另1例无法明确分型。诊断时Masaoka分期:ⅣA期6例,ⅣB期5例。3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均为姑息性切除,其中2例患者术后行放疗+化疗,1例患者术后仅行化疗。其余8例患者未接受手术治疗,其中3例患者接受单纯化疗,5例患者接受放疗+化疗。至随访截止时间,2例患者死亡,自确诊起生存期均超过10年。结论通过多学科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Ⅳ期胸腺瘤患者预后,延长其生存时间。
万璐白春梅
关键词:预后
临床病例讨论第400例——间断发热、抗SSA抗体阳性、白细胞减少
2011年
病历摘要患者女,40岁。因间断发热伴肝、脾增大3年,白细胞减少1个月于2009年9月21日人院。2006年10月患者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41℃,伴畏寒、寒战,颈部淋巴结肿大,多关节疼痛,偶有雷诺现象,在外院行抗感染治疗未见好转。2007年就诊于多家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3.80~14.1)×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4.6%-69.4%,Hb91~129g/L,血小板(121—214)×10^9/L;抗核抗体(+),抗nRNP抗体、抗Sm抗体、抗SSA抗体、抗SSB抗体均(+)。
陈净冷晓梅张文韩冰张奉春
关键词:抗SSA抗体白细胞减少间断发热抗体阳性抗SSB抗体
采用CiteSpace对危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国际和国内有关危重症患者喂养不耐受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态,利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文献绘制进行可视化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为数据来源,以“喂养不耐受”和“危重症”为主题进行文献检索。采用CiteSpace软件进行文献的合著关系分析、共被引分析和共现分析。结果研究最终纳入2426篇文献,国际和国内期刊年度发文量均逐年上升。澳大利亚和一些欧美国家仍是研究的主要引导者,科研水平领先的机构包括澳大利亚皇家阿德莱德医院、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美国路易斯维尔大学、澳大利亚归国军人总医院、加拿大皇后大学。关键词分析显示喂养不耐受的机制研究、症状评估和管理仍是研究热点。结论危重症患者喂养问题已受到日益关注,未来应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规模的实证研究,挖掘新技术和大数据,基于循证制定科学、规范的喂养不耐受预防及管理策略。
朱佳楠夏莹蔡晶唐晔李婧王晶晶雷宁
关键词:喂养不耐受重症监护文献计量学CITESPACE
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和治疗进展被引量:1
2011年
许多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毒性,常见的心血管并发症包括心力衰竭、心肌缺血、心律失常、高血压、低血压、血栓形成等。现就国内外近年对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的监测和治疗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王湘白春梅宁晓红
关键词:肿瘤抗肿瘤药物心脏毒性
急性白血病合并HIV感染五例临床分析
2020年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患者可以出现多种血液系统异常。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进步,HIV患者生存期延长,合并霍奇金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白血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等也有报道。其中,急性白血病虽然罕见,但在HIV患者中发病率高于正常人群[1,2]。2004、2014年我国分别报道HIV感染合并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型[3]和M2型[4]各1例,2013、2018年报道HIV感染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3型[5]和L2型[6]各1例。这4例患者均未能接受白血病治疗,短期内死亡。可见,对于急性白血病合并HIV感染的诊治认识还很不足。本研究报道5例急性白血病合并HIV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及结局。
王珞张炎王为张路杨辰庄俊玲韩冰周道斌陈苗
关键词:白血病治疗急性白血病霍奇金淋巴瘤HIV患者纯红细胞再生障碍
慢性播散型组织胞浆菌病2例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慢性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以便减少误诊,改善预后。方法根据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至2012年诊断慢性组织胞浆菌病的2例临床和随诊资料,结合文献对该病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均病程较长、首发症状缺乏特异性,多系统受累,无特殊疾病史。其中1例有消化道、肺和双肾上腺受累,另1例为肺和腹膜受累。早期均被误诊,确诊均依靠组织病理,抗真菌治疗效果好,未见复发。结论慢性组织胞浆菌病少见且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依赖于典型的病理形态和特殊染色,积极治疗预后好。
韩潇邹农王澎施举红盛瑞媛
关键词:组织胞浆菌病口腔溃疡肛瘘结肠息肉伏立康唑
以高热为突出表现的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1例
2013年
目的提高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非感染性发热的认识与处理。方法通过1例以高热为突出表现的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治的体会,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男性,56岁,多发性骨髓瘤5年,复发时出现高热,伴广泛骨髓外病灶,病原学检查阴性,抗感染治疗无效,化疗后体温正常,但死于并发症。结论非感染性发热可以是骨髓瘤患者就诊的原因,也可以是疾病恶化的表现,如果没有感染证据,就应积极治疗原发病。
孟婵吕玮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不明原因发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