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作品数:6,225 被引量:23,073H指数:47
相关作者:曹雪涛李康华方福德何维刘德培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98篇期刊文章
  • 831篇专利
  • 776篇会议论文
  • 127篇科技成果
  • 20篇标准

领域

  • 4,687篇医药卫生
  • 615篇生物学
  • 101篇文化科学
  • 68篇农业科学
  • 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1篇理学
  • 29篇化学工程
  • 23篇一般工业技术
  • 20篇哲学宗教
  • 19篇自然科学总论
  • 16篇经济管理
  • 1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3篇政治法律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机械工程
  • 8篇历史地理
  • 6篇天文地球
  • 6篇社会学
  • 4篇建筑科学
  • 4篇艺术

主题

  • 1,502篇细胞
  • 913篇基因
  • 639篇蛋白
  • 460篇肿瘤
  • 306篇血管
  • 300篇免疫
  • 225篇药物
  • 216篇分子
  • 212篇病毒
  • 209篇动脉
  • 207篇受体
  • 206篇小鼠
  • 172篇干细胞
  • 149篇克隆
  • 141篇突变
  • 137篇抗体
  • 135篇内皮
  • 134篇血压
  • 133篇白质
  • 125篇特异

机构

  • 6,152篇中国医学科学...
  • 481篇北京协和医院
  • 250篇北京协和医学...
  • 97篇中国医学科学...
  • 80篇首都医科大学
  • 71篇北京大学
  • 70篇中国科学院
  • 68篇中国疾病预防...
  • 54篇国家纳米科学...
  • 49篇中国预防医学...
  • 46篇中国协和医科...
  • 40篇中日友好医院
  • 37篇中国人民解放...
  • 35篇军事医学科学...
  • 35篇首都儿科研究...
  • 3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0篇北京大学第一...
  • 28篇北京中医药大...
  • 27篇清华大学
  • 24篇复旦大学

作者

  • 147篇左萍萍
  • 146篇朱广瑾
  • 144篇许海燕
  • 131篇方福德
  • 124篇章静波
  • 124篇何维
  • 118篇刘玉琴
  • 94篇薛社普
  • 90篇黄尚志
  • 85篇赵春华
  • 85篇单广良
  • 85篇高进
  • 82篇李辉
  • 79篇张正国
  • 77篇刘德培
  • 75篇李智立
  • 74篇周吕
  • 73篇韩少梅
  • 70篇朱立平
  • 63篇张学

传媒

  • 647篇基础医学与临...
  • 38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6篇解剖学报
  • 110篇医学研究杂志
  • 72篇中华医学杂志
  • 61篇中国病理生理...
  • 59篇中国生物医学...
  • 58篇中华医学遗传...
  • 52篇中国公共卫生
  • 46篇中国药理学通...
  • 45篇中华病理学杂...
  • 44篇中国应用生理...
  • 42篇中华流行病学...
  • 42篇国外医学(分...
  • 41篇生物化学与生...
  • 39篇科学通报
  • 39篇中华微生物学...
  • 35篇中国免疫学杂...
  • 31篇中国动脉硬化...
  • 31篇生理科学进展

年份

  • 9篇2024
  • 147篇2023
  • 172篇2022
  • 141篇2021
  • 102篇2020
  • 106篇2019
  • 95篇2018
  • 126篇2017
  • 162篇2016
  • 145篇2015
  • 189篇2014
  • 174篇2013
  • 167篇2012
  • 178篇2011
  • 259篇2010
  • 254篇2009
  • 204篇2008
  • 212篇2007
  • 214篇2006
  • 211篇2005
6,2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卵质对哺乳类细胞核功能活动调整作用的研究
1987年
本文用细胞核微注射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非洲爪蟾卵母细胞对植入的发育不同阶段的哺乳类成红细胞核、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核(Sp 2/0和HeLa细胞)的功能活动调节作用。实验结果表明:1.处于不同生理状态的大鼠成红细胞核注入卵内后,只有部分(约1/3)存活和被激活,出现核膨大、染色质松散、核质清明等被激活的形态特征,且具有并合H-尿嘧啶核苷合成RNA的能力。大部分原来处于分化晚期或核固缩状态的成红细胞核,未能被卵母细胞质激活,而呈现深染、浓缩和裂解,或趋于退化消失。2.处于低分化和增殖活跃状态的Sp 2/0和HeLa细胞核植入后,几乎全部被激活,核膨大(体积增大数十倍至二百倍以上),染色质充分松散、核质清明、核仁发达,被激活的程度较成红细胞核更为明显。3.等电聚焦电泳分析表明,植入成红细胞核的卵母细胞,在电泳图上出现了一条等电点(pI)为6.28的条带,与大鼠骨髓成红细胞电泳条带同源物相当,但未能检测到血红蛋白。表明植入核的基因活动状态已为卵质所重排,原来活跃的珠蛋白基因被关闭,而选择性地激活与卵质相适应的基因使之表达。4.将提纯的珠蛋白mRNA多核糖体注入卵母细胞后,可检测到有血红蛋白的合成。上述结果说明,卵质具备对多核糖体mRNA忠实翻译和调节或重编排植入核基因表达的条件。调节作用因不同结构水平而异。与植入核原来的生理状态及对卵质的感应能力密切相关,原来处于活跃增殖状态的植入核受调节的程度,较终末分化的细胞核显著得多。
汪兆琦薛社普
关键词:显微注射细胞分离等电聚焦电泳
2342例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无机磷水平检测分析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 研究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Ca)、无机磷(P)水平及在儿童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不等概率二阶整群抽样方法,于2001年9~12月对北京城区和郊区的2 342名10~18岁男女健康儿童进行血清钙(离子电极法)和无机磷 (比色法)检测以及膳食状况调查,统计分析血清钙、磷水平与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膳食的关系。结果 (1)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为(2.39±0.12)mmol/L,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均呈正相关(P<0.01)。总体水平女童略高于男童[男:(2.38±0.12)mmol/L,女:(2.39±0.12)mmol/L,P<0.05];城区儿童明显高于郊区儿童[城区:(2.40±0.13)mmol/L,郊区:(2.37±0.10)mmol/L,P<0.001]。(2)北京地区儿童血清无机磷为:(1.39±0.18)mmol/L,与年龄、身高和体重均呈负相关(P<0.01),男童无机磷显著高于女童[男:(1.43±0.18)mmol/L,女:(1.36±0.17)mmol/L,P<0.001];城区儿童显著高于郊区儿童[城区:(1.41±0.19)mmol/L,郊区:(1.38±0.16)mmol/L,P<0.001]。(3)儿童血清钙与无机磷呈负相关(r=-0.141,P<0.01),[Ca]·[P]浓度(mmol/L)乘积为3.32±0.44,13~14岁达到峰值3.45±0.46后,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 北京地区儿童血清钙和无机磷水平随性别、年龄、生长发育和饮食结构等因素变化,健康儿童随年龄增加。
徐成丽鄢盛恺祖淑玉沈瑛翟凤英韩少梅张李伟朱广瑾
关键词:血清钙血清无机磷儿童
人乳头瘤病毒16型转换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3
2000年
为了解中国地区宫颈癌病人中人乳头瘤病毒16 型E6E7 基因结构特点,从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活检组织中提取组织DNA,经HPV 多重引物PCR 法鉴定标本中感染HPV 型别,选单纯感染HPV16 型两例标本DNA为模板进行PCR 扩增,获得HPV16 E6E7 基因后,重组入pALTER-1 载体,进行双向测序、分析。DNA 序列分析表明:两例标本的HPV16 E6E7 序列全长均为776bp, 与已发表的德国标准株长度相等,两例均为变异株,共检出5 处核苷酸变异位点,其中4 处可导致氨基酸改变。中国山东地区宫颈癌病人中HPV16 E6E7 的基因结构与德国标准株的HPV16 E6E7 基因之间存在差异。
许雪梅宋国兴司静懿刘世德李昆
关键词:E6E7基因宫颈癌
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引起成年大鼠运动皮层的可塑性改变被引量:2
1994年
为了了解成年大鼠运动皮层(MI)的功能可塑性,利用皮层内微刺激方法测定MI代表区并观察重复电刺激前肢神经对MI代表区的影响。实验组大鼠(9例)持续1.5~2小时的前肢神经电刺激导致前肢运动区(FL)与面部触须运动区(VI)边界向VI方向移动263.3±90.9μm(M±SD)并同时伴有运动阈值(MT)的改变:FL内MT降低5.0±13.3μA,而在VI内MT升高9.6±11.6μA(P均<0.01)。对照组大鼠(6例)间隔1.5~2小时的两次测定结果,FL-VI边界移动为29.7±43.2μm,MT无明显改变。这一结果表明体表转入输入的改变可快速地引起MI神经元输出特性的改变。
李幸芳恽君惕齐慧新李辉
关键词:运动皮层神经可塑性
两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目的从分子遗传学方面初步探讨两例17α-羟化酶/17,20碳链裂解酶缺陷症(17OHD)患者的突变性质。方法用患者外周血白细胞DNA进行CYP17A1基因的8个外显子PCR扩增,并通过序列测定确定突变位置和性质。结果两患者均为CYP17A1基因突变的遗传复合体。病例1为Y329K,418X/P428L,病例2为Y329K,418X/P409R,Y329K,418X为插入缺失突变(TAC329AA),导致移码突变,在418位产生终止密码提前终止了蛋白质翻译。结论通过CYP17A1基因突变分析,确诊了两例17OHD患者。
姚凤霞韩娟娟刘勇施惠萍黄尚志
关键词:CYP17A1基因突变
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群肺功能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对河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年龄分布在10-80岁人群进行肺功能检测,比较两地人群的肺功能水平差异,探讨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其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概率二阶整群抽样的原则,以省为主层,下分城市和农村2个分层,随机抽取1587人(河北)、1056人(广西)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河北人群的肺容量参数明显大于广西(P〈0.05),而在反映大小气道功能的参数上却低于广西P〈0.05。结论:南方地区人群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可能更有利于肺的生理状况,北方地区相对来说气候干燥,可能会对人群的呼吸系统尤其是小气道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在肺功能的各项检测指标中,反映大小气道功能的参数相对来说更为敏感。
陈莉冯逵朱广瑾
关键词:肺功能肺容量小气道
中国南方三个乡镇性服务妇女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分析中国南方3个乡镇性服务妇女对虚拟杀微生物剂的接受性,分析接受性不同的性服务妇女的人口学及性伴关系等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在3个乡镇的性服务场所,采用配额抽样法招募300名性服务妇女。通过接受性量表测量她们对虚拟杀微生物剂的接受性,用聚类方法分析接受性量表。结果按接受性量表的聚类分析,将性服务妇女分为3组,即对杀微生物剂不接受组、低接受性组和高接受性组。与其他两组相比,高接受性组妇女的平均年龄较大(27.9±8.2)岁,更多的是由出租屋招募来的、有过婚姻经历(分别占41.7%、57.4%)。90.0%的该组妇女的性伴类型里有商业性伴,在过去30天里她们与主要性伴和客人的平均安全套使用率最低(分别为23.7%、71.3%);她们中更多的人使用过一些阴道产品,更可能经常做阴道灌洗。结论性服务妇女的性伴类型、男用安全套使用率以及既往阴道产品使用经历,都与"杀微生物剂"这类阴道使用产品的接受性有关。
王瑜姜晶梅周月姣何滨刘伟廖苏苏
关键词:艾滋病杀微生物剂可接受性
一种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蛋白及其专用检测试剂盒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发性骨髓瘤特异性糖基化蛋白质及其专用检测试剂盒。该蛋白,其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中序列1,所述序列1的自氨基端第342位氨基酸残基为糖基化位点,该位点连接的糖链组成为[Hex]<Sub>5</Sub>[He...
李智立张海婧刘辉
文献传递
筛查基因突变的新技术-循环双脱氧指纹图谱法及其应用
现行用于大批量标本中基因突变筛查的最常用的方法是SSCP,即单链构象多态性,其最大缺点是阳性检出率低(约70左右)及扩增片段不能太长(≤200bp为宜)等.本研究在国内首家建立了阳性筛查率高达100的双脱氧指纹图谱法即d...
关键词:
关键词:基因突变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对过敏性哮喘豚鼠肿瘤坏死因子α、内皮素1的影响被引量:26
2000年
采用过敏性哮喘豚鼠模型 ,以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内皮素 1(ET 1)作为观测指标 ,对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浸膏治疗哮喘的免疫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加味能够抑制血浆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中的ET 1及BALF中的TNF α的水平 ;减少TNF α、ET 1的分泌产生 ,可以减轻气道的炎症反应 ,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AHR)。这可能是本方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张有志聂惠民张宁何维于松涛胡愉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TNFET-1
共6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