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

作品数:23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杨若涵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哲学宗教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文化科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教育
  • 14篇儿童
  • 10篇幼儿
  • 7篇学前教育
  • 6篇幼儿教育
  • 4篇教育方法
  • 2篇道德
  • 2篇学部
  • 2篇哲学
  • 2篇身体
  • 2篇人格
  • 2篇灵性
  • 2篇伦理
  • 2篇教育学
  • 2篇教育学部
  • 2篇教师
  • 2篇孩子
  • 2篇儿童观
  • 1篇道德主体
  • 1篇心理行为问题

机构

  • 23篇西南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重庆市政协

作者

  • 9篇胡福贞
  • 1篇胥兴春
  • 1篇杨若涵
  • 1篇李洪玉
  • 1篇王伟
  • 1篇覃莉
  • 1篇钱琦

传媒

  • 14篇今日教育(幼...
  • 3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教育科学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外国中小学教...
  • 1篇教育家
  • 1篇动漫界(幼教...
  • 1篇比较教育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5篇2017
  • 1篇201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数字化挑战下的幼儿教育与照护--对OECD《强势开端Ⅶ》报告的考察
2023年
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应对数字技术对儿童的影响逐渐成为各国学前教育需要面对的问题。OECD《强势开端VII:在数字时代为儿童赋权》指出幼儿教育与照护面临的时代挑战,即保护幼儿免受数字风险的影响、减少数字鸿沟、发展幼儿早期数字素养、提升幼儿互动质量、促进专业协作和质量改善。为应对数字化挑战,OECD国家制定了针对数字服务提供商、家庭以及幼儿教育与照护机构的数字行动指南,并通过更新课程框架与教学法、培养教师数字能力、健全数字管理系统和质量监测系统来提升幼儿教育与照护机构应对数字化变革的能力。同时,还利用数字技术提高家庭和社区参与幼儿教育与照护的积极性和有效性。OECD国家在数字时代下开展幼儿教育与照护的经验,为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
李静余瑶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被引量:4
2017年
研究表明,双性化人格是顺应现代社会发展最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然而,目前双性化人格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从教育生态学理论出发为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提供了新的视角。分析幼儿双性化教育生态环境出现不平衡的原因,并从教育内部和外部生态环境中的各因子着手,提出促进幼儿双性化发展的有效策略:创建立体互动式的自然生态环境、多元共建科学合理的社会生态环境、积极营造开放性规范生态环境、创设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的教育生态环境。
李洪玉
关键词:教育生态环境双性化人格
伦理的儿童与儿童的道德(下)
2017年
在上期该主题的前半部分,我们讨论了社会伦理在儿童道德发展和教育中曾具有的/至今仍很强大的优先权和强制力。尤其是邀请读者进入到具体情境去审视既有伦理规则的合理性。也许大家慢慢体会出,即使只是扮演情境中道德主体的成人角色.
胡福贞
关键词:社会伦理道德主体儿童优先权
儿童与灵性(下)
2017年
“什么是诗歌?谁知道?玫瑰不是诗,玫瑰的香气才是诲天空不是诗,天空的光彩才是诺苍蝇不是诗,苍蝇身上的亮闪才是诗;海不是诗,海的潮声才是诗;我不是诗,但那些使得我.
胡福贞
关键词:儿童玫瑰苍蝇
儿童就是儿童
2017年
“儿童就是儿童”.这是一个宣言式的断语。即使在今天,大多数读到它的人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句话所传递出地毋庸置疑的口吻和力量,从而不由自主的被激发出两种迥然相异的情感:或更加热切和浪漫地尊崇儿童,把他们从成人世界和世俗世界超拔开去,仰视他们,赋予他们以“天真”“纯善”“自然”“美好”等关涉“人性至善…‘家国希望”和“文化未来”等理想化色彩。
胡福贞
关键词: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教育方法
健康教育要看见儿童身心需求——访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静
2021年
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威胁幼儿健康和安全的情况时有发生。超重肥胖、视力不良、营养摄入不均、心理行为问题等仍然存在。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一直是幼儿园的首要工作。近年来我国幼儿园非常重视幼儿健康教育,但是教师和家长仍然对幼儿健康教育存在很多困惑:幼儿可能存在哪些生理或者心理健康问题?如何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针对以上问题,《教育家》记者采访了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学院院长李静,请她以科学的视角解析。
王妍妍李静
关键词:幼儿身心发展幼儿健康教育视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
整合视野下的儿童观
2017年
儿童观本身作为观念体系有其自身完整性层次。这是基于人类自身的意识层次来进行的:从二元对立到身心合一,再到环境一体,最后实现天人合一。体现在儿童观上,相应的就会有不同的层次。表现为从混沌到整合,再到发展,最后实现超越的变化过程。
胡福贞钱琦
关键词:儿童观
儿童与死亡(上)
2017年
在某种意义上,所有的哲学都始于对无知的认识,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展开探究,而最终止于不再需要提问和回答的静默会通状态。提问是为了不再需要提问,这种哲学探究的悖论式使命,本质上与人类命运的悲剧性相吻合。因为人类命运最核心的悖论莫过于以有限的生命追求无限的存在本质。死亡横亘在有限与无限之间,死亡恐惧深埋于人类个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深谷之中。
胡福贞
关键词:儿童社会生活哲学悖论
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问卷编制及现状分析被引量:9
2018年
专业身份认同不但影响着民办园教师的生存状态与职业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幼儿发展质量。通过对30名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和8位学前教育专家的三轮筛选评估及对262名民办幼儿园教师样本的探索性因素分析,本研究编制了由价值观念、持续承诺、胜任效能、人际支持及知识技能等5个维度29个项目构成的《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问卷》,其信效度均达到测量学的要求。运用此问卷对321名民办幼儿园教师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当前我国民办幼儿园教师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评价不高,并在学历、年龄、教龄、幼儿园所在地及幼儿园等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今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民办幼儿园教师提升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识与评价,从而促进其专业发展。
胥兴春徐雪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教师专业身份认同问卷编制
家庭教育对幼儿人格发展影响的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幼儿期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和促进幼儿良好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是一切教育的首要任务和不可推卸的责任。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是幼儿接触的第一环境,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育者。因此,幼儿期的家庭教育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是极大的。文章通过分析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气氛、父母的人格特征和家庭结构对幼儿人格发展的影响,提出家庭的主导者应采用情感温暖型的教养方式,创设温馨和谐的家庭气氛,做幼儿的好榜样,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以促进幼儿人格健全发展的建议。
杨若涵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人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