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

作品数:15 被引量:13H指数:2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 3篇社会学
  • 3篇政治法律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社会
  • 3篇文化
  • 2篇心理
  • 2篇社会工作
  • 2篇声望
  • 2篇契合
  • 1篇党员
  • 1篇道家
  • 1篇道家思想
  • 1篇道家文化
  • 1篇地权
  • 1篇地权交易
  • 1篇心理帮扶
  • 1篇心理发展
  • 1篇心理健康
  • 1篇信息传播
  • 1篇影响因素
  • 1篇中华文化
  • 1篇人类学
  • 1篇儒家

机构

  • 13篇贵州大学
  • 1篇厦门理工学院

作者

  • 2篇刘郁
  • 1篇刘郁

传媒

  • 2篇云南社会科学
  • 2篇湖北民族大学...
  • 1篇传媒
  • 1篇世界民族
  • 1篇改革与开放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人力资源管理
  • 1篇黑龙江生态工...
  • 1篇环球市场信息...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提升网络媒介素养 呵护青少年心理健康--评《网络信息传播与青少年心理发展》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互联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海量信息充斥着网民的视野,这极易混淆网民视线,影响网民对社会事件的真实判断。青少年在网民中的所占比例较大,是网络信息传播负面影响的直接承受者,网上不良信息影响青少年的健康发展。为了避免出现上述情况,必须把握网络信息传播机制,聚焦青少年心理发展。
刘郁
关键词:网络媒介素养网络信息传播青少年心理健康海量信息青少年心理发展不良信息
全面二孩政策下二孩母亲的需求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下贵州省二孩母亲的需求以及影响因素,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方法课题组于2018年4月对贵州省五城市的309名全面二孩政策出台后生育二孩的妇女进行结构式问卷调查并对其中20名妇女进行了深度访谈。结果调查发现生育二孩的35岁及以上的妇女占比34%,受教育程度较高,45.4%的二孩母亲的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经济情况较好。男性(父亲)在二孩照料上的参与度较高。研究发现生育二孩对妇女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健康、继续学习机会、职业发展3个方面。结论通过对已生育二孩妇女的调查发现,养育二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一个和谐的养育环境,除了生育二孩母亲自身的努力,更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和支持。建议从政府、用人单位、家庭及个人层面保障儿童和母亲的合法权益,减少养育二孩的困难,最终促进全面二孩政策的有效落实。
田昆陆卫群朱婧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个案与社区工作方法在提升城市社区专业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2015年
本文以贵阳市花溪明珠社区为例,通过调查与访谈发现该社区居民之间熟悉程度较低,邻里关系比较疏离,邻居之间相互帮助度较低;社区居民参与管理意识薄弱,参与度较低。除了中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人际信任危机之外,社区组织建设滞后,居民个体主动交往意识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通过社会工作方法参与城市社区治理,发现社会工作方法对创新城市社区服务方式,提升城市社区服务专业化水平具有很大的作用,应该通过整合城市社区服务资源,促进城市社区资源的链接,提升服务效能。
刘郁
关键词:社会工作个案
贵州省乌蒙山片区乡村旅游扶贫发展对策探究
2018年
贵州省作为我国扶贫工作的主战场,其乌蒙山片区更是全省贫困重灾区。近年来该片区积极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并且取得一定成效。运用经验研究方法,总结贵州省乌蒙山片区的实地调研经验,分析该片区的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其地域特色、资源条件等,从扶贫对象精准度的提高、贫困群体素质的提升、旅游产品的整合、保障生态发展以及完善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为促进乡村旅游助力、为精准扶贫添砖加瓦,使该片区尽快脱贫。
胡雪陈淇淇
关键词:乡村旅游扶贫
“声望”控制与文化选择:台湾平埔人与汉人的交融历程
2021年
清代以来随着大量汉人移民入垦台湾,平埔人与汉人不断交流融合。平埔人对汉文化的选择伴随着“声望”的考量,汉人移民在特定情境下也会接受平埔人的习俗,清政府则通过控制“声望”,形塑两者的互动轨迹。在不同族群获取“声望”的过程中,中华文化在边疆地区被赋予具体的内容和特征,不仅包括以儒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官方“正统”文化,也包括汉人移民以及平埔人基于本土习俗和地方传统对于“正统”文化的认知和想象。
李凌霞
关键词:文化选择中华文化
“风景”的建构与“边疆”的国家认同——从“灵溪十景”“颗砂八景”到“永顺八景”被引量:1
2023年
“八景”的命名和结构是“边疆”社会人群重组和区别异己的重要框架。土司上层模仿内地诗文传统建构了“八景”文化,是华夏边缘对于族群分层混居的回应,既体现了游离于国家权力控制之外的行政意图,也彰显了对王朝文化秩序的模仿与认同。“灵溪十景”体现了土司对于权力资源的掌控。“颗砂八景”则进一步彰显了土司的文化品位,有助于强化与周边其他土司、土民的身份区隔。改土归流后,流官按照“标准化”的风水格局选定“永顺八景”,力图让行政区域及民众变得“清晰化”,将他们的休闲、贸易等日常活动纳入国家的掌控之中。围绕“八景”的选址、命名和游览,将“边疆”社会的“风景”转化为内地文人所熟悉的统一“文本”,使得帝国的文化秩序得以在“边疆”确立和扩张。
李凌霞
关键词:国家认同社会声望
西方人类学的“历史性”研究:概念、表达与路径被引量:1
2020年
“历史性”指关于“过去”的多元文化观念,它从哲学领域进入人类学学科视野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为极具穿透力的分析工具。不同群体基于“非线性”的时间逻辑,以物质或仪式等多种方式来理解和表达“过去”。西方人类学对“历史性”的研究,揭示了其背后复杂时间关系与空间原则,极大地推进和丰富了历史实践的主题。国内历史人类学有必要借助“历史性”这个工具性概念,结合更丰富的田野案例,拓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李凌霞
关键词:历史性人类学
社工师在心理帮扶中的角色认知与定位
2014年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快速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矛盾凸显,社会问题复杂,这为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带了契机.随着对先前改革中出现问题的反思,政府也在加快有利于社会公平的政策的制定和落实,特别是对弱势群体利益被更多关注.老年人、儿童、失业者、流浪者、残疾人乃至农民工合法利益更被重视.政府已在制定并实施一系列的社会政策满足庞大的弱势群体的多样化需求.全国百所大学办有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几十所大学办有社会工作硕士专业,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大量的社会工作实务型人才,加上民政部门考取社工师的在职工作者,社工师数量激增这种生机勃勃的现象在令人欣慰的同时不可避免带来一些严重问题.首先是缺乏本土化的社会工作实务,出现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实际问题脱节;二是现存的社会结构和制度不能给社会工作者自身合理的生存保障.在种种现实面前,社工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就变得十分重要,如果社工师的角色定位出现问题,做了不该做的“帮助”,结果就会像医生给患者吃错了药一样,越帮越乱,甚至产生危害.
刘郁
关键词:儒家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
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与团体心理训练的对比及契合被引量:1
2017年
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方法之一就是创新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小组工作由于其服务范围的广泛性、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工作技巧多样性而逐渐成为了社会工作的三大基本方法之一,但是小组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局限性。团体心理训练因为其针对性强、系统性高、效率高等特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学习和研究团体心理训练的过程中发现,二者在理论基础、活动形式、方法与伦理等方面角度上都存在契合之处,将团体心理训练运用到小组工作中去可以解决小组工作的一些局限性,这些都为团体心理训练注入小组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刘郁
关键词:团体心理训练契合
项目从“频进村”到“后资助”的实践逻辑——D县石漠化治理的经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以滇黔地区D县的石漠化治理经验--"经果林种植"为案例,讨论两个问题:第一,生态治理项目"频进村"的逻辑及问题,项目制背景下,专项完全依托科层制,过程出现"设计搞突击、行政定树苗、部门包市场、乏管护、越权责"等现象,以及"频失败"的后果。第二,在解决问题和危机应对过程中,县有关政府部门由实践促成项目"后资助"模式,即"乡土内生‘项目’,政府发现、打包、验收、再资助‘项目’",大大提高了"项目进村"的效率。重新审视项目制运行的经验教训,以村民、合作社等为主体发展项目,在项目设计、实施过程中,以多层次的制度化渠道吸纳公众参与,让基层社会重获话语权,可有效增进"项目治村"的行政智慧。
王婧
关键词:项目制石漠化治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