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甘肃省动物寄生虫病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5 被引量:86H指数:6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生物学
  • 9篇农业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基因
  • 4篇酵母
  • 4篇毕赤酵母
  • 3篇克隆
  • 2篇真核
  • 2篇真核表达
  • 2篇牛蜱
  • 2篇牦牛
  • 2篇微小牛蜱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抗原
  • 2篇核表达
  • 2篇干扰素
  • 2篇IL-18
  • 1篇毒力
  • 1篇摇瓶
  • 1篇摇瓶发酵
  • 1篇疫苗
  • 1篇原核

机构

  • 1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9篇景志忠
  • 7篇陈国华
  • 5篇殷宏
  • 4篇窦永喜
  • 3篇马米玲
  • 3篇罗建勋
  • 3篇才学鹏
  • 3篇房永祥
  • 3篇关贵全
  • 2篇宋世斌
  • 2篇李玉萍
  • 2篇任巧云
  • 2篇党志胜
  • 2篇郑亚东
  • 2篇段凤云
  • 2篇刘志杰
  • 2篇宗瑞谦
  • 2篇曾巧英
  • 2篇王凡
  • 2篇蒙学莲

传媒

  • 3篇甘肃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兽医科学
  • 2篇中国兽医科技
  • 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部分地区兔球虫种类调查研究被引量:25
2007年
对新疆部分地区家兔球虫的种类进行调查,发现兔的艾美耳球虫检出率为100%,并检出10种兔艾美耳球虫,即斯氏艾美耳球虫(Eimera stiedai)、大型艾美耳球虫(E.magna)、无残艾美耳球虫(E.irrestidua)、梨型艾美耳球虫(E.piriformis)、小型艾美耳球虫(Eexigua)、肠艾美耳球虫(E.intestinalis)、盲肠艾美耳球虫(E.coecicola)、穿孔艾美耳球虫((E.perforans)、野兔艾美耳球虫(E.leporis)、黄艾美耳球虫(E.flsvescens),其中穿孔艾美耳球虫、小型艾美耳球虫和斯氏艾美耳球虫为优势虫种。
孟庆玲田广孚闫鸿斌张冬峰
关键词:球虫
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05年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不仅严重威胁人体健康,而且一些还造成畜牧业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本文主要就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弓形虫病、猪带绦虫病、疟疾和旋毛虫病的致病性、侵袭机制、诊断方法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行概述,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诊断和预防人兽共患疾病中的应用,以及新的防治方法及策略。目的是提高人们对上述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认识,了解最新研究进展,积极主动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发生。
骆学农郑亚东景志忠才学鹏
关键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寄生虫
小亚璃眼蜱对牛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传播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2005年
利用蜱传播试验确定小亚璃眼蜱对中国新分离的牛的巴贝斯虫未定种和环形泰勒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方式,进而明确其在中国牛梨形虫病传播中的流行病学意义。试验结果表明:小亚璃眼蜱可在雌虫阶段受到巴贝斯虫未定种的感染,并可在次代若虫(2/2)和成虫(3/3)阶段将病原传播给试验牛;小亚璃眼蜱幼虫和若虫吸入环形泰勒虫,饱血脱落的幼虫和若虫所蜕化发育的饥饿若虫(2/2)和成虫(2/2)均可将病原传递给敏感动物;感染巴贝斯虫未定种的小亚璃眼蜱饱血雌虫所孵育出的次代幼虫和若虫仍可被环形泰勒虫感染,所发育出的若虫(2/2)和成虫(2/2)可在一次传播试验中将环形泰勒虫和巴贝斯虫未定种同时传播给试验动物。
罗建勋殷宏关贵全马米玲孙彩琴鲁炳义白启吕文顺陈溥言
关键词:环形泰勒虫
猪IL-18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及活性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采用PCR方法从pGEM-IL-18重组质粒中扩增出IL-18基因并构建真核融合表达载体pPIC9K-IL-18,电激法转化入毕赤酵母GS115,采用G418抗性梯度法筛选得到多拷贝重组菌株,甲醇诱导表达,应用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将表达蛋白用凝胶层析柱纯化后,用MTT法检测其生物学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重组的GS115酵母菌株可表达分泌pIL-18,其表达在72h时达高峰,分泌量可达160mg/L,纯化的重组pIL-18蛋白具有显著的促进淋巴细胞增殖的活性,说明本试验已在毕赤酵母中在国内首次成功表达了具有生物学活性的pIL-18。
宋世斌景志忠陈国华王笑笑宗瑞谦
关键词:毕赤酵母纯化生物活性
牦牛α-干扰素基因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植物血凝素(PHA)诱导培养牦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总RNA,采用RT-PCR技术扩增牦牛IFN-α-A和IFN-α-Ⅱ基因,分别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分析后,再分别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IPTG诱导表达的重组蛋白。序列分析表明,牦牛IFN-α-A基因ORF为570 bp,与NCBI上发表的奶牛IFN-α-A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4.4%,与黄牛IFN-α-B基因(M10953)的同源性最高,为97.0%;牦牛IFN-α-Ⅱ基因ORF为588 bp,与NCBI上发表的奶牛IFN-α-Ⅱ参考序列同源性为94.2%,与黄牛IFN-δ-1基因(XM-871297)的同源性最高,为96.1%。分子遗传进化树分析表明牦牛IFN-α-A和IFN-α-Ⅱ与黄牛、奶牛和水牛亲缘关系最近,与猪、马、人的次之,与其它动物都较远,说明这两基因均具有种属差异性。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分析表明,pGEX4T/IFN-α-A和pGEX4T/IFN-α-Ⅱ在大肠杆菌中得到了正确表达,均可表达约44 ku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且具有与抗血清发生反应的生物活性。
景志忠李玉萍窦永喜陈国华房永祥才学鹏
关键词:分子克隆
CpG DNA重组质粒对猪囊尾蚴抗原的免疫佐剂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用CpG基序寡核苷酸的重组质粒(CpGDNA)与猪囊尾蚴抗原制备疫苗免疫小鼠,检测小鼠抗囊尾蚴总抗体和IgG2a抗体亚类以及体外诱导免疫脾细胞分泌白介素-4(IL-4)和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观察其免疫佐剂效应。发现CpGDNA重组质粒中无论插入CpG基序多或少都能增强小鼠抗囊尾蚴总抗体和IgG2a抗体亚类含量,都具有免疫佐剂效应,但其免疫强度有差别,其中CpG2的佐剂效应最强;此外,CpGDNA重组质粒能与铝胶、206佐剂配伍发挥免疫增强协同作用。
景志忠蒙学莲王佩雅窦永喜李辉骆学农郑亚东才学鹏
关键词:CPG佐剂效应TH1型
微小牛蜱幼蜱cDNA表达文库的构建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研究微小牛蜱功能性抗原基因,从微小牛蜱(Boophilus microplus)幼蜱中提取总RNA并分离纯化mRNA。采用Oligo(dT)引物合成双链cDNA,在其两端加EcoRⅠ、HindⅢ定向接头,用Mini Column Fractionation凝胶过滤柱纯化后定向克隆到λSCREEN载体。经体外包装,成功构建了我国微小牛蜱幼蜱cDNA表达文库,铺板测定原始库容量为4.5×105PFU,扩增后的滴度为7.2×1010PFU/mL。
李文卉罗建勋殷宏高金亮关贵全刘志杰党志胜马米玲刘爱红任巧云
关键词:微小牛蜱CDNA表达文库抗原基因
微小牛蜱Bm86基因的真核表达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RT-PCR技术从微小牛蜱饥饿幼蜱破解物中扩增到Bm86基因,将其与巴斯德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重组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PIC9K-Bm86,测序正确后将其用SacⅠ内切酶线性化后采用电穿孔法转化巴斯德毕赤酵母菌GS115,经G418抗性筛选高拷贝重组菌株后用甲醇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诱导表达的培养上清液中表达出具有反应活性的68 ku重组Bm86蛋白,目的蛋白约占培养上清液中蛋白总量的32%以上,诱导96 h目的蛋白的表达量为0.36 mg/mL。
李文卉罗建勋殷宏关贵全马米玲刘志杰刘爱红党志胜高金亮任巧云
关键词:微小牛蜱毕赤酵母真核表达
猪CD8β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其结构与功能分析被引量:6
2008年
本研究应用RT-PCR技术,从猪胸腺细胞总RNA中扩增、克隆了猪CD8β基因,序列分析表明CD8β含621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207个氨基酸,与NCBI/GeneBank已发表的参考基因的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7.8%和96.8%,与人、小鼠和鸡CD8β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75.7%、67.9%和33.3%。根据大肠杆菌密码子偏嗜性改造目的基因,构建了pET28a/PCD8β原核表达系统,并经诱导获得高效表达的分子量为24ku的重组蛋白(rPCD8β),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0%。利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软件对猪CD8β基因编码的蛋白进行结构预测,表明猪CD8β成熟蛋白为跨膜蛋白,其中172aa在胞外区,22aa在跨膜区,10aa在胞内区;蛋白骨架内含有较多的柔性区域,而且分布不均匀,能形成结构松散的球状蛋白;猪CD8β分子V区三维结构与鼠的具有非常相似的空间结构,与人的差别较大,这为猪CD8β蛋白结构与功能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王生富景志忠陈国华房永祥莫斯科段凤云何延华
关键词:Β基因克隆
猪链球菌2型胞外因子短片段的原核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力
2009年
以江苏分离株HA9801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猪链球菌2型(SS2)胞外因子ef基因的1423~2203bp片段,并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ef。将鉴定阳性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0.5mmol/LIPTG诱导8h,表达的融合蛋白rGST-sEF大小为56ku,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blotting显示,rGST-sEF能与全菌兔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用自制rGST-sEF亚单位疫苗免疫新西兰兔,以最小致死量HA9801攻击,保护率为60%。结果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rGST-sEF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王冬梅王凡殷宏曾巧英
关键词:猪链球菌2型原核表达免疫保护力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