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民族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作品数:98 被引量:153H指数:7
相关作者:骆最芬张萍徐艳丽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贵州理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6篇机械工程
  • 16篇电子电信
  • 14篇理学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文化科学
  • 4篇电气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农业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11篇教学
  • 5篇密度泛函
  • 5篇密度泛函理论
  • 5篇机器人
  • 5篇教学改革
  • 5篇泛函
  • 5篇泛函理论
  • 4篇纳米
  • 4篇光学
  • 3篇大学物理
  • 3篇对苯二甲酸
  • 3篇乙烯
  • 3篇水热
  • 3篇水热法
  • 3篇天线
  • 3篇热法
  • 3篇无线
  • 3篇纳米棒
  • 3篇聚对苯
  • 3篇聚对苯二甲酸

机构

  • 97篇贵州民族大学
  • 40篇贵州大学
  • 5篇贵州理工学院
  • 4篇贵阳学院
  • 3篇湖北工业大学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六盘水师范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贵州轻工职业...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南昌航空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西安工业大学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贵州省光电子...
  • 1篇元智大学
  • 1篇贵州电子信息...

作者

  • 9篇张秀华
  • 6篇姚宏
  • 3篇陈建军
  • 2篇薛家祥
  • 2篇杨盛毅
  • 2篇肖华强
  • 2篇蔡勋明
  • 2篇何林
  • 2篇吴锦行
  • 1篇宝冬梅
  • 1篇罗胜耘
  • 1篇尹宏
  • 1篇秦水介
  • 1篇赵宇军
  • 1篇骆最芬
  • 1篇唐正强
  • 1篇李林福
  • 1篇杨静
  • 1篇占刚
  • 1篇刘江涛

传媒

  • 7篇电子世界
  • 5篇组合机床与自...
  • 4篇机械与电子
  • 3篇分子科学学报
  • 3篇光电子.激光
  • 3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电子科技
  • 2篇机械传动
  • 2篇光学学报
  • 2篇原子与分子物...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微处理机
  • 2篇单片机与嵌入...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传感器与微系...
  • 2篇新校园(上旬...
  • 1篇现代化工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艺术科技
  • 1篇电讯技术

年份

  • 9篇2023
  • 15篇2022
  • 14篇2021
  • 14篇2020
  • 17篇2019
  • 18篇2018
  • 8篇2017
  • 2篇2016
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单极子超宽带四陷波天线设计被引量:1
2022年
超宽带(Ultra Wide Band,UWB)天线在通信领域至关重要,但由于超宽带频段和窄带通信频段互有交叉,为了消除某些窄带信号的干扰,设计了一种微带馈电的单极子四陷波超宽带天线。该天线由矩形金属贴片作为辐射贴片获得超宽带特性,通过在辐射贴片上刻蚀两个不同尺寸的矩形开环谐振器,以及把相互嵌套的U形寄生带耦合在微带馈线附近来获得天线的陷波特性。HFSS电磁仿真和实际测量表明:该天线的工作范围为3.1~11.1 GHz,有效滤除了全球微波接入互联(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波段(3.54~3.82 GHz)、印度国家卫星系统(Indian National Satellite System,INSAT)波段(4.45~4.62 GHz)、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LAN)波段(5.38~5.76 GHz)和X波段下行频(6.87~7.26 GHz)。天线结构简单,易于加工,陷波频段可单独调节,天线实物和模拟吻合度较好,具有一定的工程价值。
万盛亚王代强
关键词:超宽带陷波特性单极子
单斜BiScO3和BiCrO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的第一性原理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赝势平面波方法,对单斜BiScO_3和BiCrO_3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BiScO_3为无磁绝缘体,带隙为直接带隙,BiCrO_3为间接带隙磁性半导体;BiScO_3和BiCrO_3都不吸收能量小于1.02 eV的光子,BiScO_3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强于BiCrO_3.
骆最芬范梦慧黄金保岑伟富赵宇军
关键词:第一性原理电子结构光学性质
时间间隔计量特性应用教学研究
2022年
时间是教学中涉及最广的物理量,而高精度时间计量在现代国防、生产、生活等领域已有很大的需求。本文基于FPGA设计时间间隔测量方法,使用多个不同相位的时钟对同一信号进行计数,计数频率可达300MHz。该设计在内容上既有传统电路搭建,又引进了可编程逻辑阵列FPGA,基本原理涉及物理、电子和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如果将其引入电子类专业的实验教学中,不仅能达到训练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还有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激发学生对科研实践的兴趣。
徐艳丽李洪旭
关键词:FPGA
浅谈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物理实验的教学改革
2018年
传统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未对学科、专业进行区分,与专业后续课程的联系有限。本文结合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设置及就业方向的特点,从实验项目的调整、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考核机制的完善等方面进行讨论,对大学物理实验教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普天尧
关键词:大学物理实验电子信息类教学改革
基于微课的《工业机器人》课程教学改革探讨被引量:2
2019年
基于《工业机器人》课程课堂教学现状,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分析了该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出现的具体问题。基于微课的形式和特点,将微课这种教学新模式引入到课程教学中,提出了微课在该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和特点,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张秀华张秀华姚宏姚宏唐正强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教学改革教学效果
附加补偿气体射流冲击熔池方法对不锈钢脉冲MIG高速焊的影响
2019年
为提高不锈钢焊接速度并抑制驼峰焊道及咬边缺陷,文中提出人为干预焊后熔池运动的新思路,并通过引入补偿气体射流对高温未凝固熔池进行冲击,实现对不锈钢脉冲MIG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熔池进行人为干预而达到改善焊缝成形的目的.该方法利用自制的脉冲MIG焊接熔池补偿气体射流试验平台,以304不锈钢为焊接工件,进行等线能量输入条件下不同焊接速度和不同补偿气体射流流量试验.结果表明,补偿气体射流方法可使焊接速度提高2倍以上,焊缝平直、均匀、美观,无驼峰焊道和咬边缺陷;焊缝截面分析表明,该方法对驼峰部位堆积的液态金属调节率达78.63%,使焊接过程力热效率提升达74.36%.
董昌文董昌文金礼
关键词:驼峰焊道
工业机器人关节振动的鲁棒扰动观测器双环补偿控制被引量:1
2022年
针对工业机器人工作过程中执行机构振动现象,利用现代控制理论对其进行抑振。在对机器人负载侧转速波动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RV减速机动态角传动误差和啮合摩擦激励的数学模型;以考虑动态角传动误差和摩擦因素影响的伺服电机-RV减速机-负载所构成的机电耦合系统为控制对象,采用内环鲁棒控制+外环扰动观测器的双环控制策略抑制负载侧的转速波动。结果表明:该方法相比PI控制,不仅使机器人在启动阶段能够快速平稳地对指令做出响应,并且克服了时变刚度所引起的控制系统不确定性,使得稳态工作阶段的转速波动得到了明显削弱,降幅近50%。
罗宝佳吴震宇詹明儒
关键词:工业机器人RV减速机鲁棒控制扰动观测器
碳基材料负载CeO_(2)对磺胺甲(口恶)唑的伏安分析
2022年
为了改善CeO_(2)纳米粒子单独使用时较严重的团聚现象,在超声作用下将CeO_(2)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形成复合材料,并利用SEM、Raman、XRD等方法对材料进行表征,发现CeO_(2)纳米粒子具有明显的分散效果。将复合材料修饰到玻碳电极上(GCE)构建检测磺胺甲唑(Sulfamethoxazole,SMX)的电化学传感器。对检测条件如pH、支持电解质、修饰材料使用量等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通过LSV法对SMX进行电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该电极具有良好的选择性、稳定性,实际样品检测中回收率为88.3%~107.8%。
胡华丽艾纪星张艳王鑫周欢喜杜海军
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分析
基于TEC的高精度温控系统设计被引量:10
2020年
设计一种基于热电制冷器(TEC)为温控元件的高精度温控系统。以高集成化MCU E523.05为核心控制器,以Pt1000为感温元件,通过数字PID控制算法进行温度闭环控制。经测试,该系统具有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速度快、误差小、可靠性高的特点,在0~80℃温度范围内,温度采集精度可达0.03℃以内,控制精度可达0.1℃以内。
李硕王代强
关键词:PT1000温度控制数字PID
基于矩阵方程的齿轮点蚀发生与扩展模拟被引量:1
2021年
齿轮点蚀是一种常见的齿轮故障,已有研究都把点蚀模拟为固定形状进行计算,不能泛化为全部形状。为此,针对齿轮齿面点蚀发生的原因与扩展速率,基于矩阵方程建立了椭圆形、任意形状、节线附近正态分布多点蚀坑三种不同形状点蚀发生与扩展模型。采用改进势能法计算点蚀齿轮时变啮合刚度(time-varying mesh stiffness,TVMS)。通过MATLAB仿真得出不同点蚀形状TVMS变化曲线,并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验证了本方法的正确性。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点蚀的扩展,TVMS逐渐降低,点蚀位置越深、面积越大、中心越靠近单齿啮合区中部,TVMS降低越多。
溥江赵鑫张秀华
关键词:时变啮合刚度矩阵方程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