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暨南大学校长办公室

作品数:11 被引量:69H指数:5
相关作者:田金奎林文兴黄建新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教育
  • 4篇高等教育
  • 3篇高校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导师制
  • 1篇大学形象
  • 1篇导师
  • 1篇导师制
  • 1篇第一代领导集...
  • 1篇滇案
  • 1篇信访
  • 1篇信访工作
  • 1篇学生导师制
  • 1篇学术
  • 1篇学术自由
  • 1篇学校教学
  • 1篇演进
  • 1篇依法治校
  • 1篇依法治校理念
  • 1篇以人为本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

作者

  • 2篇程荃
  • 2篇利奕成
  • 2篇孙彧
  • 1篇林文兴
  • 1篇曾煜东
  • 1篇田金奎
  • 1篇孙彧
  • 1篇马兴中
  • 1篇夏泉
  • 1篇黄建新

传媒

  • 5篇暨南学报(哲...
  • 2篇高教探索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人民信访工作的探索被引量:2
2010年
建国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寻求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对人民信访工作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思想和政策,他们的这些认识对中国信访工作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拟就建国后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人民信访工作的具体观点、政策制定的历史条件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当今信访工作有所启发。
曾煜东林大卫
关键词:建国后第一代领导集体人民信访
新世纪华侨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被引量:1
2004年
近年来,随着国内教育市场的逐步开放,中国高等教育已面临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竞争压力,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这种影响已变得更为明显。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华侨高等教育也同样经受着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紧迫的形势,华侨高等教育的重要代表———暨南大学果断提出并实施了"侨校+名校"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
孙彧
关键词:高等教育华侨
略论高等院校的危机公关被引量:9
2003年
高校公共关系是高校为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完成和实现学校工作的奋斗目标,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实践活动中与学校公众之间的传播沟通.
程荃利奕成
关键词:高等教育公共关系危机公关
我国大学形象的重塑与传播被引量:9
2010年
大学在注重内涵发展的同时,也应重视学校形象的塑造与传播。良好的大学形象有助于增强大学的内部凝聚力和外部吸引力,有助于增强大学的内在发展动力和外部竞争力。大学精神、大学特色和综合实力是构成大学形象的关键要素,培养高质量人才、加强科研创新、建设独特的校园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能有效推动大学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孙彧
关键词:大学形象
博弈与演进:论高校、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和政府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06年
高校、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和政府是高等教育评估系统的三个基本因素,它们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同时又相互监督、相互制约。高校是接受评估的对象,教育评估中介机构对高校进行评估,政府要培育高等教育评估体系,制定评估政策法规,保证评估工作顺利开展,从宏观上来管理和监督教育评估中介机构的评估和高校的自我评估。政府作用于社会评估机构和学校,主要是依靠行政指令参考评估结果,通过财政拨款、行政处分等手段。
黄建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评估高等教育高校教育评估中介机构政府
郑洪年的华侨教育思想与实践被引量:4
2001年
郑洪年是中国华侨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他认为 ,华侨教育尤为民族命脉所系 ,非海外任何事业所能比拟。他反对教育洋八股 ,反对理论脱离实际 ,主张教育要中国化 ,华侨教育应适应华侨处在海外特殊环境之需要。指出教育者的错误是理论多 ,而实行少。强调教育要心力交用 ,知行并进 ,提出应重视生产教育、职业教育。他主政暨南期间 ,采取许多改革措施 ,制订“道德、科学、军事、职业、政治五种训练为暨南的教育方针” ,重视学术研究 ,主张兼收并蓄 ,学术自由 ,大力支持学生成立学术团体 ,开展学术研究。
马兴中
关键词:华侨教育校风生产教育教育方针学术自由
论晚清驻外使馆的设立被引量:2
1992年
“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缺乏近代外交意识,以传统的世界等级秩序观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准则,“一统无外,万邦来朝”。中国从无派遣外交代表常驻异邦的惯例。但随着西力东渐,外国使节常驻北京,中国不愿打开的国门再也无法关闭,被迫因应时势,逐渐改变闭关政策。1875年,清廷首派郭嵩焘为驻英公使,并于1877年在伦敦建立起中国于域外的第一座常驻使馆。嗣后,首批驻外使馆在美国、秘鲁、西班牙、日本、法国、德国及俄国等地纷纷建立。中国开始步入世界,以缓慢适应日趋繁芜的近代国际政治关系。一些论者对清廷遣使提出批评,认为这是半殖民地化的标志,是列强对清廷加强控制的一种手段,更多学者则不予置评。
夏泉
关键词:遣使蒲安臣滇案近代外交威妥玛
实施大学生导师制的有效性和必要途径被引量:16
2005年
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出发,文章阐明了导师制在大学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提出完善导师制实施的途径。
田金奎
关键词:导师制
试论组织文化对高等教育产品的影响被引量:4
2005年
高等院校作为提供教育和文化服务的非营利组织,组织文化是其组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校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关系到学校的形象和知名度,关系到学校的成败和兴衰。因此,高校对组织文化的构建必将对其高等教育产品的产出产生重要影响。
程荃利奕成
关键词:学校教学高等教育文化服务组织文化高校
试论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理念被引量:10
2005年
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作为高校管理理念“刚”“柔”相济的两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本质要求。它们不论在内涵、原则,还是实施方略上,都是相辅相成、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要创建新世纪高校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依法治校理念。
孙彧
关键词:以人为本依法治校高校管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