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科技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1,542 被引量:4,878H指数:23
相关作者:张华威张泽丁毅张志鹏刘晗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4篇期刊文章
  • 1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85篇矿业工程
  • 388篇环境科学与工...
  • 88篇文化科学
  • 77篇建筑科学
  • 56篇化学工程
  • 27篇经济管理
  • 26篇理学
  • 2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电子电信
  • 18篇交通运输工程
  • 16篇动力工程及工...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1篇政治法律
  • 10篇天文地球
  • 7篇电气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5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8篇瓦斯
  • 226篇自燃
  • 194篇煤自燃
  • 138篇煤矿
  • 121篇煤层
  • 103篇抽采
  • 88篇火灾
  • 82篇矿井
  • 78篇数值模拟
  • 78篇工作面
  • 78篇值模拟
  • 76篇瓦斯抽采
  • 72篇钻孔
  • 72篇采空
  • 72篇采空区
  • 63篇
  • 62篇煤体
  • 59篇消防
  • 59篇空区
  • 58篇安全工程

机构

  • 1,538篇西安科技大学
  • 196篇教育部
  • 30篇中国矿业大学
  • 17篇兖州煤业股份...
  • 16篇国土资源部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 15篇兖矿新疆矿业...
  • 15篇西安天河矿业...
  • 13篇能源集团
  • 11篇陕西煤业化工...
  • 11篇陕西彬长小庄...
  • 10篇中国人民警察...
  • 9篇陕西延长石油...
  • 8篇陕西能源职业...
  • 8篇潞安集团
  • 8篇陕西彬长大佛...
  • 8篇中煤科工集团...
  • 7篇延安大学
  • 7篇兖矿集团有限...
  • 7篇中煤能源研究...

作者

  • 89篇李树刚
  • 73篇林海飞
  • 67篇田水承
  • 54篇邓军
  • 45篇文虎
  • 43篇赵鹏翔
  • 40篇马砺
  • 39篇张天军
  • 33篇郭军
  • 29篇翟小伟
  • 27篇王伟峰
  • 26篇金永飞
  • 25篇罗振敏
  • 23篇严敏
  • 23篇肖旸
  • 18篇肖鹏
  • 17篇程方明
  • 17篇张嬿妮
  • 16篇李红霞
  • 15篇张辛亥

传媒

  • 210篇西安科技大学...
  • 180篇煤矿安全
  • 73篇煤炭科学技术
  • 68篇煤炭技术
  • 65篇中国安全生产...
  • 60篇中国安全科学...
  • 59篇煤炭学报
  • 51篇工矿自动化
  • 48篇矿业安全与环...
  • 47篇安全与环境学...
  • 47篇陕西煤炭
  • 33篇消防科学与技...
  • 32篇采矿与安全工...
  • 27篇技术与创新管...
  • 24篇煤炭工程
  • 15篇矿业研究与开...
  • 15篇煤田地质与勘...
  • 15篇科学技术与工...
  • 14篇中国煤炭
  • 12篇能源与环保

年份

  • 9篇2024
  • 253篇2023
  • 269篇2022
  • 210篇2021
  • 206篇2020
  • 192篇2019
  • 197篇2018
  • 139篇2017
  • 63篇2016
1,5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煤火发展演化的松散煤体自燃温度纵深蔓延特征被引量:11
2021年
针对现有对松散煤体自然发火温度场运移特点试验装置的不足,根据实际松散煤体燃烧特点,自主设计研发了煤火发展演化模拟实验系统。选取陕西省咸阳孟村煤矿煤样为研究对象,利用该装置模拟松散煤体燃烧过程,分析松散煤体燃烧过程中高温区域的分布及纵深移动规律,再现松散煤体从着火至燃烧最后燃尽过程中高温区域的蔓延过程,剖析温度区域迁移机制,分析高温区域关键点氧气体积分数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松散煤体燃烧过程中,煤样体系温度变化尺度随着时间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试验运行600 h后,整体燃烧室降至环境温度;试验过程中松散煤体高温区域集中于煤火发展演化模拟实验装置中部以及西侧部分;高温区域纵深移动方向呈现非线性规律;高温区域在纵深蔓延过程中关键点温度呈依次降低的趋势,且下降到极限氧体积分数(1%~3%)的时间与其达到燃点温度时间相近;温度下降阶段,高温区域关键点在同层测点中下降趋势最慢;随着纵向深度增加,高温区域关键点燃点温度与峰值温度对应的时间差呈指数形式增长,关键点从燃点到达峰值的温度增长速率基本呈线性下降;高温区域关键点氧气体积分数快速下降阶段所经历的时间随着纵深的增加逐渐增大。研究成果可为煤堆、遗煤、煤炭储存状态下等的松散煤体自然发火的防治提供借鉴。
赵婧昱宋佳佳郭涛张宇轩邓军张永利张廷豪
关键词:松散煤体燃烧过程
基于超分辨深度残差网络的玻璃绝缘子自爆故障检测算法被引量:10
2022年
针对航拍巡检时玻璃绝缘子自爆故障图像易受复杂背景干扰造成传统算法难以准确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超分辨深度残差网络的玻璃绝缘子故障检测算法。首先,通过超分辨率卷积神经网络减小原始图像中的噪声和模糊,实现数据集的优化和增强;然后,利用YOLOv4检测算法对经过超分辨处理后的图像进行检测并提取包含绝缘子的目标区域;最后,通过添加Dropout层和3层全连接层对resnet50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并通过迁移学习将预训练权重引入所设计的故障识别网络以进一步提升网络识别精度,从而构建出一种改进的resnet50玻璃绝缘子故障识别网络。为验证所提出算法的优势,利用某供电局近3年无人机巡检视频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实现复杂环境下玻璃绝缘子故障的精确检测,检测精度可达94.3%,同时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性。
郝帅马瑞泽赵新生马旭马旭安倍逸
关键词:超分辨
煤自然发火智能监测与早期预警关键技术被引量:3
2022年
煤自燃灾害是煤炭开采过程中主要的灾害之一。对煤自燃多源立体参数的获取、数据的深度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以及精准预测是煤矿企业生产的基本保障。从煤自燃多源立体参数的监测手段、数学分析和预测方法 3个方面综述了煤自燃监测预警的研究和应用的基本现状,并进一步展望了煤自燃智能监测及精准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易欣胡震王伟峰邓军
关键词:煤自燃智能监测
矿井瓦斯监测数据消噪方法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矿井瓦斯监测数据采用小波消噪容易剔除有效信号成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的矿井瓦斯监测数据消噪方法。该方法将原始瓦斯监测数据序列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处理成若干固有模态函数分量的集合,进而通过Hilbert变换得到边际谱,依据原始瓦斯监测数据序列与各固有模态函数分量边际谱中的幅频关系来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确定噪声信号序列并剔除。实例分析表明,通过经验模态分解处理使得瓦斯监测数据序列在时间尺度上特征明显,易于识别信号的高频噪声部分,通过Hilbert谱分析,可消除瓦斯监测数据序列中的高频噪声信号,并保留原始瓦斯监测数据的本征特征,在实现消噪处理的同时避免信号失真,保持了瓦斯监测数据的真实性。
梁荣董丁稳
关键词:矿井瓦斯瓦斯监测信号失真希尔伯特-黄变换经验模态分解
攀枝花煤矿瓦斯治理精细化管理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我国是煤炭大国,也是煤炭事故多发的国家,煤矿生产过程中的瓦斯治理问题直接影响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水平。如今煤炭行业发展不景气,运用精细化管理的方式,将攀枝花煤矿瓦斯治理问题进行系统和整合化的发展,使得攀枝花煤矿在安全的基础上更好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颜绍军苗增
关键词:瓦斯治理
宁夏灵新矿不粘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及其对CO吸附的影响
2023年
为研究宁夏灵新矿不粘煤的孔隙结构特征对CO吸附的影响,开展了低温液氮吸附试验和CO吸附试验,分析了不粘煤在不同粒径下的孔隙结构特征,讨论了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布对CO吸附的影响;利用FHH模型计算了煤样孔隙的分形维数,建立了分形维数与Langmuir参数V_(L)、P L之间的关系,明确了煤样孔隙分形特征对CO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类孔隙结构中,微孔数量最多;随着煤样粒径减小,煤样总比表面积和总孔容均增加,煤样总比表面积、总孔容与V L呈正相关;煤样在低、中、高3个压力阶段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和分形特征,煤样对CO吸附受分形维数D_(1)和D_(2)影响,随着D_(1)增大,煤样对CO的吸附能力增强,随着D_(2)增大,煤样对CO的吸附能力逐渐减弱;分形维数D 1与V L呈正相关,与P_(L)呈负相关,分形维数D_(2)与V_(L)和P_(L)之间相关性不明显。研究结果对矿井煤自燃火灾指标性气体的精准监测具有指导意义。
赵奕博田水承黄剑张铎
关键词:分形维数CO吸附粒径孔隙结构
博孜墩西井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规律分析被引量:2
2019年
针对博孜墩煤矿瓦斯赋存规律及涌出问题,通过现场调研和资料收集,对博孜墩煤矿西井的地质情况和瓦斯地质规律进行分析,并对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矿井中瓦斯垂直分带大部分为氮气(N2)带,少部分为氮气—甲烷(N2—CH4)带;矿井在历次勘探过程中没有进行过瓦斯含量及成分的测试工作,历年瓦斯鉴定结果均为低瓦斯矿井;矿井采掘过程中,瓦斯涌出量较小,但随着开采深度和开采强度的增大,其绝对瓦斯涌出量会逐渐增大;根据建立的埋深与涌出量相关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得出绝对瓦斯涌出量大小与煤层埋深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R2达到0. 796 4。研究结果对博孜墩煤矿存在的瓦斯问题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解释,为矿井开采工作提供了基础理论支持。
刘元嘉娄芳
关键词:煤层埋深绝对瓦斯涌出量线性回归方程瓦斯涌出量预测
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输火灾风险智能监测与早期预警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22年
从方法原理、系统应用和技术特点等方面出发,系统地论述了近年来带式输送机运输火灾风险智能监测与早期预警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巡检技术、分布式光纤测温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无线通信网络技术与数据驱动技术;探讨了各种监测与预警技术的优点及不足;围绕煤矿巷道现有监测手段及数字智能化发展热点,提出了矿井带式输送机运输火灾与早期预警的新型智能化监测预警体系:“大(大数据)智(智能化)移(移动互联网)云(云计算)”带式输送机火灾监测系统和多方法耦合、立体式、连续性监测体系等。
白光星陈炜乐孙勇宋双林李国芳王彩萍王伟峰康付如
关键词:智能监测数据驱动预测预警
基于高校突发事件的大学生应急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5
2019年
目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文化、社会全面转型的特殊时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突发事件正冲击和困扰着高校,大学校园的安全问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文章描述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内涵,列举了高校突发事件的分类以及各类突发事件发生的占比情况,并从社会自然因素、高校管理因素、家庭教育和个人成长因素等方面分析了高校突发事件频发的原因,针对高校应急教育滞后、家庭危机意识启蒙不足、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应急能力不强的现状,从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培养应急管理队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机制等多个角度提出了以加强突发事件管理、强化应急教育等手段提升大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应急能力。
王倩史恭龙
关键词:突发事件大学生安全教育应急能力
基于组合赋权-突变级数法的铝镁合金抛光现场爆炸风险分析
2022年
为了更加全面地评估以铝镁合金抛光现场为典型的粉尘爆炸风险,提出结合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CRITIC法和突变理论的铝镁粉尘爆炸风险综合评估方法。该评估方法的主要思路是采用耦合主客观因素的AHP/CRITIC赋权方法获取指标组合权重,再结合突变级数法判定粉尘爆炸风险等级。根据铝镁合金粉尘爆炸事故树分析结果,从人、机、环境和管理4个方面建立铝镁合金抛光现场的粉尘爆炸风险评估体系;实际调研10家小型的铝镁抛光厂,将铝镁合金抛光现场典型的危险因素归类总结成四大类和24项,选择其中危险性较高的一家铝镁合金抛光厂进行风险评估,总突变级数值为0.688,爆炸风险为中等,该厂需在机械设备、厂房环境等客观因素方面进行整改,并必须深化安全管理。研究表明,该铝镁合金抛光现场的爆炸风险评估体系和评估方法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可供相关涉爆金属制品企业参考。
王秋红汪雪繁邓军罗振敏孙艺林
关键词:安全工程铝镁合金粉尘爆炸突变级数法
共15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