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作品数:7,531 被引量:52,483H指数:101
相关作者:窦林名才庆祥孙强马立强钱鸣高更多>>
相关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822篇期刊文章
  • 583篇会议论文
  • 2篇标准

领域

  • 5,784篇矿业工程
  • 339篇经济管理
  • 305篇天文地球
  • 268篇环境科学与工...
  • 265篇建筑科学
  • 223篇文化科学
  • 177篇自动化与计算...
  • 83篇交通运输工程
  • 77篇化学工程
  • 73篇理学
  • 54篇机械工程
  • 49篇农业科学
  • 29篇一般工业技术
  • 25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动力工程及工...
  • 17篇电子电信
  • 15篇水利工程
  • 12篇金属学及工艺
  • 1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0篇社会学

主题

  • 883篇煤层
  • 861篇巷道
  • 726篇煤矿
  • 691篇支护
  • 638篇工作面
  • 620篇瓦斯
  • 577篇围岩
  • 499篇值模拟
  • 496篇数值模拟
  • 468篇矿压
  • 426篇露天
  • 416篇充填
  • 395篇顶板
  • 352篇综放
  • 348篇矿井
  • 346篇煤柱
  • 269篇露天矿
  • 244篇采矿
  • 237篇采煤
  • 233篇冲击矿压

机构

  • 7,407篇中国矿业大学
  • 258篇外生成矿与矿...
  • 156篇中国矿业大学...
  • 95篇教育部
  • 85篇太原理工大学
  • 77篇西安科技大学
  • 77篇新疆大学
  • 73篇河南理工大学
  • 70篇安徽理工大学
  • 65篇湖南科技大学
  • 52篇能源集团
  • 50篇煤炭科学研究...
  • 50篇徐州矿务集团...
  • 47篇淮南矿业集团
  • 45篇重庆大学
  • 45篇兖州煤业股份...
  • 40篇山东科技大学
  • 37篇华北科技学院
  • 36篇新疆工程学院
  • 31篇辽宁工程技术...

作者

  • 287篇窦林名
  • 206篇许家林
  • 178篇杨胜强
  • 174篇才庆祥
  • 162篇刘长友
  • 157篇林柏泉
  • 157篇张农
  • 147篇张东升
  • 131篇柏建彪
  • 125篇王德明
  • 124篇万志军
  • 119篇王恩元
  • 109篇蒋曙光
  • 102篇周伟
  • 101篇张吉雄
  • 97篇朱卫兵
  • 96篇屠世浩
  • 87篇何学秋
  • 84篇马立强
  • 75篇高明仕

传媒

  • 615篇煤矿安全
  • 510篇采矿与安全工...
  • 507篇中国矿业大学...
  • 456篇煤炭学报
  • 388篇煤炭技术
  • 325篇煤炭工程
  • 311篇煤炭科学技术
  • 263篇能源技术与管...
  • 173篇中国煤炭
  • 164篇煤炭科技
  • 16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10篇中国矿业
  • 104篇矿业安全与环...
  • 97篇煤矿开采
  • 94篇露天采矿技术
  • 81篇金属矿山
  • 77篇矿业研究与开...
  • 74篇辽宁工程技术...
  • 72篇
  • 65篇煤炭高等教育

年份

  • 57篇2024
  • 270篇2023
  • 274篇2022
  • 243篇2021
  • 214篇2020
  • 214篇2019
  • 218篇2018
  • 308篇2017
  • 333篇2016
  • 327篇2015
  • 436篇2014
  • 389篇2013
  • 582篇2012
  • 639篇2011
  • 517篇2010
  • 347篇2009
  • 365篇2008
  • 318篇2007
  • 267篇2006
  • 208篇2005
7,5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倾斜煤层底板突水力学判据
为预测倾斜煤层底板突水,依据隔水关键层理论,建立了线性增加水压力作用下的底板倾斜隔水关键层力学模型。采用Mohr-Coulomb屈服准则,推导了底板倾斜隔水关键层的失稳力学判据,并应用于现场倾斜煤层底板隔水关键层的稳定性...
孙建
关键词:倾斜煤层底板突水隔水关键层
典型顶板条件沿空留巷围岩结构分析及控制
沿空留巷符合绿色采矿、科学采矿的发展方向,但由于该类巷道顶板活动持续时间长、应力集中程度高、动压影响强烈,导致留巷变形严重.本文采用理论分析、三维数值模拟计算、物理模拟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巷旁充填体支护阻力、顶板...
阚甲广袁亮张农薛俊华
关键词:沿空留巷围岩结构支护阻力
文献传递
矿井火灾烟流滚退距离的数值模拟被引量:29
2004年
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和组分守恒原理建立了考察烟流滚退距离的数学模型,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进行了数值求解,求解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以一个大规模火灾为例,考察了不同通风风速和火源热释放速率对烟流滚退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烟流滚退距离随通风风速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随火源热释放速率的增强而不断增长且在低热释放速率时增加幅度较大.
周福宝王德明
关键词:矿井火灾数值模拟
大埋深软岩巷道锚网索支护机理研究被引量:13
2005年
在大埋深巷道中,采用锚网索支护技术控制巷道围岩变形,其科学依据主要是悬吊理论、加固理论和组合(梁或者拱)理论等。本文针对某些大断面软岩巷道顶板为似连续体短梁、夹层梁或层梁等情况,首次运用Timoshenko梁理论对顶板稳定性展开计算,并结合算例深入分析了顶板变形破坏与锚网索支护参数的关系;同时探讨了巷道两帮围岩变形失稳的影响因素,且综合运用算例计算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确定顶板和两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理论计算、算例分析和数值模拟表明,采用锚网索支护是实现有效控制大埋深软岩巷道围岩变形的技术措施。
张玉国谢康和庄迎春王哲何富连
关键词:土木建筑工程施工锚网索TIMOSHENKO梁
计算机模拟确定瓦斯抽放有效半径的方法研究被引量:44
2005年
建立了钻孔周围煤体的瓦斯流动模型,编制了解算钻孔周围瓦斯流动的模拟程序,以此计算有效抽放半径和抽放时间的关系,提出了确定钻孔有效抽放半径的计算机模拟法。
周红星程远平谢战良
关键词:抽放钻孔有效抽放半径有效性指标
平衡千斤顶对放顶煤两柱掩护支架适应性的作用被引量:29
2007年
针对两柱掩护式支架在放顶煤工作面出现的因位态不合理而引起支架围岩状态恶化的情况,对平衡千斤顶在放顶煤两柱掩护支架适应性的作用进行了探讨.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测的方法研究了支架位态、支架稳定性、工作面端面顶煤的稳定性及四连杆受力与平衡千斤顶工作方式及工作阻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平衡千斤顶可以控制移架过程中顶梁仰角的变化,并可调节支架各部位受力以适应放煤过程中顶梁外载的变化,从而提高了两柱式支架对放顶煤工作面围岩活动规律的适应性.研究结果对于现场操作及新架型的改进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杨培举刘长友韩纪志刘奎
关键词:平衡千斤顶两柱掩护式支架放顶煤四连杆
露天矿应用拉斗铲倒堆工艺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07年
论文从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影响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在我国应用的各种因素,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我国已经具备了应用拉斗铲倒堆工艺建设大型高产高效露天煤矿的条件,其主要限制因素为资源条件的复杂性和操作管理经验的缺乏。该项研究将对拉斗铲无运输倒堆工艺在我国露天煤矿的应用起到促进作用。
陈树召才庆祥马军周伟
关键词:露天矿拉斗铲影响因素
对地面钻探确定导水裂隙带高度水文地质意义的新认识被引量:2
2010年
导水裂隙带高度的确定为矿井安全开采提供设计依据,通过对钻孔测导高简易水文曲线特征及巷探资料的研究,突变型、渐变型、波变型3种类型的导水裂隙带顶界面,都应以完全中断循环的深度确定导高临界面位置.淮南矿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按突变型、渐变型、波变型来确定临界导高位置方法可行实用.
吴长信周小平
关键词:导水裂隙带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的上邻近煤层底板损伤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针对保护层开采技术中高瓦斯低渗透性煤层的卸压增透问题,利用UDEC离散元数值模拟软件,对上邻近煤层开采所造成的底板损伤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底板损伤对下煤层瓦斯迁移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底板在工作面后方一定范围内会出现倒三角形应力降低区;依据底板破坏的力学机理不同,将底板裂隙带分为拉伸破坏裂隙带和屈服破坏裂隙带;2#煤层开采产生的底板裂隙促进了3#煤层瓦斯的解析及迁移,有效降低了3#煤层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保障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
李巍阮泽宇郭亚超吴来伟张鹏余宏
关键词:邻近煤层保护层开采
急倾斜煤层流态化反循环钻采技术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急倾斜煤层是广泛赋存于我国西部、南部等地区的复杂难采煤层,研发新型急倾斜煤层流态化无人开采方法对保障急倾斜煤层安全生产意义重大。为实现反循环连续式流态化开采,本文提出了一种深部急倾斜煤层流态化反循环钻采设备及工艺,设计了急倾斜煤层流态化反循环钻采一体机,论述了该钻采一体机的组成、架设方式和基本工作原理;提出了钻采平行作业工序,并解算了该反循环钻采方法的采煤工效、遗煤率、水射流辅助割煤和冲蚀落煤效率。结果表明,反循环钻采刀盘的直径越大,工作面采出率越高;在设计开采孔之间的重叠距离时,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目标采出率选用刀盘直径和开采孔重叠长度,保证较高的煤炭采出率;煤炭年产量随着刀盘推进速度的加快线性增加;钻采速度参数的选择和高压水射流辅助割煤工序对煤炭产量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张洪伟程敬义赵毅鑫赵毅鑫李杨万志军
关键词:急倾斜煤层反循环
共74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