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化学与工程技术系

作品数:97 被引量:369H指数:9
相关作者:黄德青杨怀成陆喜良莫绪罗栩年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桂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8篇理学
  • 16篇农业科学
  • 13篇文化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生物学
  • 7篇化学工程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离子
  • 8篇活性
  • 8篇高职
  • 8篇超声波
  • 7篇金属
  • 6篇衍生物
  • 6篇职高
  • 6篇祁连山北坡
  • 6篇自由基
  • 6篇金属离子
  • 6篇活性研究
  • 6篇教学
  • 6篇高职高专
  • 6篇高专
  • 6篇超声波提取
  • 5篇亚胺
  • 5篇生物量
  • 5篇提取物
  • 5篇萘酰亚胺
  • 5篇酰亚胺

机构

  • 97篇桂林师范高等...
  • 31篇广西师范大学
  • 16篇桂林医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湖南大学
  • 5篇梧州学院
  • 4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湛江师范学院
  • 1篇重庆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江西中医药高...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8篇张业
  • 22篇刘贤贤
  • 21篇义祥辉
  • 15篇覃雯
  • 11篇邹碧群
  • 10篇杨怀成
  • 9篇于兰
  • 9篇王凯
  • 9篇黄德青
  • 8篇潘英明
  • 7篇程忠泉
  • 7篇薛茗月
  • 6篇赵新全
  • 6篇杨冬业
  • 6篇湛志华
  • 6篇王恒山
  • 6篇杨丹
  • 6篇魏万之
  • 6篇张丽珍
  • 6篇张耀生

传媒

  • 31篇桂林师范高等...
  • 9篇化学试剂
  • 4篇安徽农学通报
  • 4篇有机化学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食品研究与开...
  • 2篇种子
  • 2篇林业科技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2篇草业学报
  • 2篇分析试验室
  • 1篇哈尔滨学院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应用科技
  • 1篇山东化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2篇2013
  • 10篇2012
  • 25篇2011
  • 12篇2010
  • 11篇2009
  • 11篇2008
  • 4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以二苯代苦味酰自由基(DPPH·)法分别测试了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的清除自由基活性,然后利用荧光猝灭法分别研究了浸膏、净油与Cu2+、Fe2+的螯合作用。结果表明,灵香草浸膏及其净油均对自由基DPPH·有良好的清除作用,不同溶液的半清除浓度IC50为0·16~0·37mg·mL-1;浸膏、净油对Cu2+、Fe2+表现出良好的螯合作用,净油对Fe2+的螯合作用最强,螯合常数为3·74×102mL·mg-1,浸膏对Fe2+的螯合作用次之,螯合常数为1·56×102mL·mg-1,净油对Cu2+的螯合作用最小,螯合常数为1·20×102mL·mg-1。研究说明灵香草浸膏、净油具有开发成为新型功能性抗氧化剂的潜力。
刘贤贤张业覃雯邹碧群义祥辉
关键词:抗氧化自由基清除活性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111代谢产物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本文首次报道对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ZH-111代谢产物的研究工作,从菌体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4-羟甲基-7-甲氧基-6-甲基-1(3H)-异苯并呋喃酮(1),环缩肽(Exumolide A)(2),双内酯(3),7,8-二甲基苯并[g]蝶啶-2,4(1H,3H)-二酮(4),弯孢霉菌素(5),5,5'-氧-二亚甲基-双(2-呋喃甲醛)(6),通过MS、NMR等波谱分析方法确定它们的结构。结构独特的化合物1首次从海洋微生物中分离发现,初步药理活性显示化合物1和2对人体肝癌细胞hepG2抑制的IC50值为20及35μg/mL。
杨建香佘志刚林永成
关键词:红树林内生真菌代谢产物
超声波辅助下合成香豆素-3-羧酸及其对有色金属的离子识别被引量:4
2010年
以水杨醛为起始原料,在超声波辅助下,简便地合成了香豆素-3-羧酸(4)。利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和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化合物(4)对一些有色金属离子的识别作用。结果表明,随着有色金属离子的加入,化合物(4)的紫外可见光光谱发生了红移和增色效应,荧光光谱发生猝灭现象;化合物(4)对Yb2+的识别作用最优,络合常数为7.5×106M-1。
邹碧群张业覃雯罗栩年义祥辉
关键词:离子识别超声波
功能化杯芳烃的手性识别性能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杯芳烃及其衍生物能选择性地与某些分子、阳离子、阴离子发生分子识别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开拓的杯芳烃及其衍生物的手性识别性能,预期了其应用前景。
刘贤贤黄婉云
关键词:杯芳烃手性识别
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以超声波法对桑叶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得到Ⅰ、Ⅱ、Ⅲ共3个提取物,然后采用二苯代苦味酰肼自由基(DPPH·)法对提取物进行了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表明:3个桑叶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这说明了桑叶可作为自由基清除物质资源开发利用。
覃雯徐健飞张业
关键词:桑叶自由基清除剂超声波提取
高职高专院校《制药工艺学》探究式教学设计探索被引量:3
2010年
《制药工艺学》是制药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为适应我国教育改革和高职高专院校教育改革的要求,在学习和研究国内外探究式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专科学生现状和《制药工艺学》课程特点,对高职高专院校《制药工艺学》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制药工艺学》探究式教学模式提供一些参考。
湛志华薛茗月义祥辉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制药工艺学教改
六氰合铁酸锰铬修饰电极的原位椭圆偏振表征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原位椭圆偏振光谱技术表征了六氰合铁酸锰铬膜(MnCrHCF/Pt)修饰电极。并比较了原位掠射椭圆偏振法、原位反射椭圆偏振法和循环伏安法表征此修饰电极的异同,发现此三种方法在表征修饰电极上有相似之处。
薛茗月湛志华张胜涛
关键词:修饰电极
一种基于苯基噌啉类铱配合物的新型汞离子探针被引量:1
2012年
以3,4-二苯基噌啉为环金属配体,6,7-二氰基二吡啶并喹喔啉为解离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环金属铱配合物。配合物的结构通过红外、质谱、核磁进行了表征。配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为603 nm,磷光寿命为1.17μs。在与金属阳离子的作用中,该配合物表现出了对Hg2+的选择性磷光淬灭性能,能作为Hg2+的磷光探针。
童碧海董超振张业梅群波
浅析建构主义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根据药物化学课程的特点,通过优化药物与结构的联系、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现代多媒体的应用、产学研结合教学模式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药物化学教学中应用建构主义理论,以提高药物化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张业刘贤贤义祥辉
关键词:药物化学建构主义教学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聚亚甲基蓝/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差分脉冲伏安法检测被引量:10
2008年
研究了聚亚甲基蓝/单壁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的制备、电化学性质,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成功应用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的测定。在实验条件下,该修饰电极对NADH氧化具有很好的电催化作用,NADH浓度在2.0~500μ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6μmol/L,结果令人满意。
杨怀成魏万之曾金祥刘晓颖王莹杨明华
关键词:差分脉冲伏安法亚甲基蓝单壁碳纳米管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