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039 被引量:6,119H指数:31
相关作者:曹运朝骆利平招丽君张少锋余世平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材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陕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2篇期刊文章
  • 8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64篇医药卫生
  • 33篇化学工程
  • 23篇理学
  • 11篇农业科学
  • 11篇文化科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生物学
  • 4篇机械工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44篇中药
  • 81篇学成
  • 80篇化学成分
  • 68篇活性
  • 61篇细胞
  • 59篇挥发油
  • 57篇药理
  • 53篇色谱
  • 50篇相色谱
  • 49篇制剂
  • 46篇雷公藤
  • 41篇药物
  • 40篇液相色谱
  • 40篇高效液相
  • 39篇高效液相色谱
  • 35篇体外
  • 34篇内酯
  • 31篇稳定性
  • 30篇生物碱
  • 29篇代谢

机构

  • 1,038篇江西中医药大...
  • 161篇成都中医药大...
  • 25篇成都中医药大...
  • 16篇四川大学
  • 16篇陕西中医药大...
  • 13篇江西科技师范...
  • 10篇南昌大学
  • 10篇中国药科大学
  • 10篇四川厚德医药...
  • 8篇空军总医院
  • 8篇陕西师范大学
  • 8篇江西济民可信...
  • 7篇江西省人民医...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九江学院
  • 6篇江苏省食品药...
  • 6篇南昌大学第四...
  • 6篇南昌大学第一...
  • 6篇国家药典委员...
  • 6篇宜春万申制药...

作者

  • 166篇杨明
  • 59篇韩丽
  • 56篇张定堃
  • 50篇朱卫丰
  • 49篇伍振峰
  • 45篇廖正根
  • 40篇管咏梅
  • 35篇赵国巍
  • 34篇陈丽华
  • 28篇陈海芳
  • 28篇郑琴
  • 27篇杨武亮
  • 27篇刘建群
  • 27篇梁新丽
  • 26篇罗云
  • 26篇刘红宁
  • 23篇张婧
  • 23篇王雅琪
  • 18篇黄慧莲
  • 16篇胡鹏翼

传媒

  • 164篇中草药
  • 100篇中国中药杂志
  • 88篇中国实验方剂...
  • 59篇中成药
  • 39篇时珍国医国药
  • 39篇江西中医药大...
  • 30篇中药材
  • 29篇江西中医药
  • 29篇中国药房
  • 28篇中国新药杂志
  • 26篇中国医药工业...
  • 2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2篇中国医院药学...
  • 20篇药学学报
  • 20篇2013年“...
  • 18篇中华中医药杂...
  • 16篇世界中医药
  • 14篇世界科学技术...
  • 12篇中药药理与临...
  • 11篇中国现代应用...

年份

  • 2篇2024
  • 98篇2023
  • 110篇2022
  • 109篇2021
  • 73篇2020
  • 86篇2019
  • 92篇2018
  • 106篇2017
  • 105篇2016
  • 99篇2015
  • 101篇2014
  • 57篇2013
1,0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过程参数对药物混合粉体成粒性的影响
:研究高速搅拌制粒过程参数与混合粉体成粒性的相关性.方法:模型药物穿心莲提取物分别与淀粉或微晶纤维素等比例混合制备混合粉体,采用部分因子筛选试验设计设置过程参数,高速搅拌制备颗粒.以颗粒得率为指标评价成粒性,采用逐步回归...
明良山廖正根李哲熊志伟王洁朱梦良赵国巍
参灵草对细胞复制性衰老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参灵草复方对细胞寿命、生长活力、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确定参灵草对细胞复制性衰老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用人胚肺二倍体成纤维细胞(MRC-5)连续培养至42...
黄丽萍朱卫丰余日跃陈魏杨华永刘红宁
关键词:抗衰老机制蛋白表达
黄连药性研究被引量:15
2015年
对黄连药性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和讨论,为以后黄连药性的研究提供新思路。采用不同的受试对象研究黄连药性各有优缺点,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受试对象。这些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能论证黄连为寒药,但是建立寒性药物的评判标准仍是一条漫长之路。交叉学科的融入可能为未来研究黄连药性开启新的探索之门。DNA甲基化/去甲基化、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修饰是应答机体内外环境条件变化而进行的表观遗传修饰方式。黄连作为一种干扰机体内环境变化的因素,可能反向调节机体内环境所引起的表观遗传修饰。因此,从表观遗传学角度研究黄连药性可能是未来研究的方向之一。
孙振彭淑红嵇琴张敏章明周莹朱卫丰
关键词:黄连药性受试对象表观遗传学
中药减压提取沸点与饱和蒸气压关系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减压提取工艺条件下水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沸点、饱和蒸气压的相关性,并比较不同药材(穿心莲、红花、白芷、钩藤、黄芩、丹参、陈皮)的加入和不同粒径药材的加入对饱和蒸气压的影响。方法采用理论计算和仪器实验测定结合方法,获取不同沸点下和饱和蒸气压的理论值及实测值,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得到饱和蒸气压与溶剂乙醇体积分数和沸点之间的回归方程P=76.467 1+0.035 2 T2+1.201 0TV-30.749 4V2-3.123 9T-14.966 7V;实验条件下,水和不同体积分数乙醇纯溶剂饱和蒸气压理论值较实测值小;加入药材后饱和蒸气压实测值比纯溶剂实测值增大;药材粉碎后,提取温度达到一定温度后饱和蒸气压会降低。结论药材的加入和粉碎对溶剂饱和蒸气压有影响,但其变化范围小。
伍振峰罗晶万娜王学成罗莹杨明
关键词:沸点饱和蒸气压穿心莲白芷钩藤黄芩
经鼻吸入复方精油提神醒脑的药效、作用机制及初步安全性研究
2023年
评价复方精油吸嗅对小鼠提神醒脑的功效、作用机制及安全性。采用昆明小鼠经鼻吸嗅复方精油,通过自主活动行为学测试、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综合评价复方精油提神醒脑的功效;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小鼠血、脑内神经递质多巴胺(DA)和谷氨酸(GLU)含量,Western blot研究复方精油对小鼠不同脑区多巴胺受体D1R蛋白水平的影响,阐明提神醒脑作用机制;单次高剂量吸嗅给药急性毒理学实验考察复方精油安全性,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复方精油化学成分。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精油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吸嗅3 d,每日均能显著提高运动距离(P<0.01)、平均速度(P<0.01),缩短休息时间(P<0.01),显著提高小鼠自主活动;连续吸嗅精油3 d,能显著缩短睡眠总时长(P<0.01),具有提神醒脑的作用。ELISA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复方精油显著提高小鼠血、脑内DA、GLU的含量(P<0.05,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复方精油均显著上调小鼠海马、下丘脑、前额皮层和其他脑组织D1R蛋白水平(P<0.05)。单次高剂量吸嗅实验,复方精油对小鼠体重、血细胞相关指标、肝肾功能均无显著性影响,HE染色病理切片表明复方精油对脑、鼻、肺、肝、肾等组织无病理性损伤。GC-MS结果显示,复方精油中L-薄荷醇(24.54%)含量最高,其次为丁香酚(16.25%)、L-薄荷酮(7.78%)、冰片(7.30%)、L-石竹烯(5.29%)、1,8-桉叶素(3.40%)。复方精油对小鼠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同时吸嗅安全性较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脑内DA和GLU含量,上调不同脑区D1R蛋白水平有关。
刘小金刘日群郑琴杨明胡鹏翼李字棋肖淑华
关键词:提神醒脑神经递质安全性
肿节风浸膏-微晶纤维素的混合粉体与原辅料的流动性、引湿性和压缩性的差异
目的研究肿节风浸膏粉与微晶纤维素(MCC)的混合粉体与原辅料的流动性、引湿性和压缩性的差异。方法分别以休止角、平衡吸湿量为指标评价粉体的流动性和吸湿性,运用川北方程研究粉体的压缩性)总结混合前后原辅料与混合粉的流动性、引...
王洁廖正根赵国巍明良山梁新丽朱梦良倪斌
关键词:微晶纤维素
文献传递
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筛选及机制探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筛选乳糖微粉研磨改性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分析乳糖微粉的抗吸湿机制。方法:以吸湿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乳糖种类、药辅比、研磨时间对乳糖微粉研磨改性以降低白芷提取物吸湿性的工艺条件,通过粒径分布、微观结构等物理指标对改性物加以佐证。结果:乳糖微粉研磨改性最佳工艺条件为白芷提取物与乳糖超微粉(粉碎1 min)等比例研磨3 min。改性物的粒径d0.1,d0.5,d0.9分别为3.477,15.078,54.501μm,接触角(7.7±0.66)度,乳糖颗粒包覆在白芷提取物表面。结论:乳糖适度微粉化能明显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初速度与吸湿加速度的绝对值,能显著降低白芷提取物的吸湿性。抗吸湿作用可能与研磨改性使得乳糖粒子附于白芷提取物表面密切相关。
张芳韩丽张定堃杨迎光唐宜轩伍振峰杨明
关键词:白芷提取物吸湿性
抗肿瘤中药对DNA去甲基化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5年
DNA的高甲基化与肿瘤的发生密不可分。逆转肿瘤细胞DNA异常高甲基化、恢复抑癌基因或DNA修复基因的表达成为抗肿瘤新药开发和研究的新热点。相对于化学药物靶点的单一性及耐药性,中药具有全方位、多靶点治疗等优势。但关于中药对DNA去甲基化作用的文献报道有限,且鲜有此方面的综述。本文把相关DNA去甲基化的抗肿瘤中药及中药成分进行了梳理,根据中药功效将其分成清热类、活血化瘀类、祛风除湿类及其他类,叙述这些中药对不同肿瘤的不同靶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展望。包括癌症在内的许多疾病与DNA的高甲基化有关,开发去甲基化的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一条可行途径。中药的资源丰富,其包含的化学成分更是复杂多样,这为研究开发去甲基化的药物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张敏朱卫丰嵇琴孙振周莹章明彭淑红
关键词:中药抗肿瘤清热类
三种脾虚证建模方法建模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研究脾虚证不同建模方法建模效果的异同,为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三种方法建立脾虚证大鼠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的体重、食量、粪便质地、毛发光泽、活动情况等一般特征指标,测定各组大鼠的血清D-木糖含量和淀粉酶活力。结果与空白组大鼠比较,三种模型组大鼠体重、食量、粪便质地、毛色等一般特征与血清D-木糖含量和淀粉酶活力等生化指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差异。结论三种脾虚证建模方法的建模效果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蒋且英黄国勇孔小强廖正根
关键词:脾虚模型建模方法
纳米混悬凝胶剂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8
2017年
纳米混悬凝胶剂(NS-gel)是基于纳米混悬体系的分子凝胶剂,是将纳米混悬剂或纳米混悬剂固体化所得纳米粉末与凝胶基质及其他辅料混合均匀制成的凝胶制剂,具有纳米混悬剂和凝胶剂的双重优势。综述NS-gel的制备与评价、影响其经皮给药吸收的因素,以及其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应用进展,并对NS-gel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NS-gel在中药经皮给药中的深入研究与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考。
申宝德申宝德沈成英朱卫丰袁海龙
关键词:中药经皮给药生物利用度
共10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