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作品数:3,738 被引量:9,188H指数:35
相关作者:张进辅陈安涛江琦王卫红龙长权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484篇期刊文章
  • 1,14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33篇哲学宗教
  • 874篇文化科学
  • 477篇医药卫生
  • 321篇经济管理
  • 215篇社会学
  • 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50篇政治法律
  • 20篇语言文字
  • 17篇文学
  • 16篇生物学
  • 13篇艺术
  • 1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1篇机械工程
  • 11篇理学
  • 10篇建筑科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电子电信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28篇心理
  • 354篇大学生
  • 335篇中介
  • 258篇中介作用
  • 229篇自我
  • 199篇情绪
  • 180篇社会
  • 158篇心理健康
  • 147篇儿童
  • 131篇神经机制
  • 117篇抑郁
  • 114篇教育
  • 109篇心理学
  • 105篇自尊
  • 101篇幸福感
  • 101篇青少年
  • 96篇少年
  • 95篇理学
  • 85篇社会支持
  • 83篇中学生

机构

  • 3,629篇西南大学
  • 132篇教育部
  • 67篇贵州师范大学
  • 51篇中国科学院
  • 36篇北京师范大学
  • 36篇辽宁师范大学
  • 36篇四川师范大学
  • 31篇重庆师范大学
  • 28篇陕西师范大学
  • 27篇绵阳师范学院
  • 27篇重庆文理学院
  • 26篇华中师范大学
  • 23篇深圳大学
  • 2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1篇密苏里大学
  • 19篇中国人民大学
  • 18篇电子科技大学
  • 17篇江西师范大学
  • 16篇南京师范大学
  • 15篇河南大学

作者

  • 101篇黄希庭
  • 94篇陈红
  • 74篇张庆林
  • 65篇张进辅
  • 43篇郭成
  • 41篇张大均
  • 40篇赵玉芳
  • 38篇邱江
  • 34篇陈旭
  • 30篇刘衍玲
  • 30篇程刚
  • 30篇李红
  • 22篇韦嘉
  • 22篇杨东
  • 22篇毕重增
  • 20篇冯廷勇
  • 20篇陈安涛
  • 19篇杨娟
  • 19篇陈维
  • 17篇位东涛

传媒

  • 473篇心理学进展
  • 173篇心理科学
  • 162篇心理科学进展
  • 106篇社会科学前沿
  • 105篇西南大学学报...
  • 75篇中国临床心理...
  • 73篇西南大学学报...
  • 68篇中小学心理健...
  • 59篇心理学报
  • 58篇心理发展与教...
  • 56篇第十六届全国...
  • 54篇西南师范大学...
  • 54篇第十九届全国...
  • 53篇第二十一届全...
  • 52篇心理技术与应...
  • 51篇心理与行为研...
  • 47篇第十五届全国...
  • 46篇第十一届全国...
  • 41篇第十八届全国...
  • 38篇社会心理科学

年份

  • 14篇2024
  • 192篇2023
  • 162篇2022
  • 238篇2021
  • 181篇2020
  • 219篇2019
  • 268篇2018
  • 397篇2017
  • 448篇2016
  • 284篇2015
  • 295篇2014
  • 403篇2013
  • 209篇2012
  • 84篇2011
  • 36篇2010
  • 27篇2009
  • 26篇2008
  • 97篇2007
  • 37篇2006
  • 12篇2005
3,7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庆市高中生攻击性发展特点及其干预研究
高中生处于青春期中后期,面临身心发展的动荡和不平衡期,攻击性较高,攻击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也更为严重。本研究以攻击性人格特征量表和症状自评清单(SCL-90)为研究工具,以重庆市5所高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为期2年的追踪...
于格胡婷婷孙易卓王卫红
关键词:攻击性高中生团体辅导
自我知识组织与心理适应关系
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是指与个体对自己的所有认识的集合,如自我属性、自我概念等。自我知识的内容特征(如积极或消极)与组织特征(如自我的数量、不同自我之间的关系)都会对个体的心理适应水平产生重要影响。早期...
周钦江黄希庭
关键词:自我自我知识心理适应
文献传递
空间工作记忆广度和操作工作记忆广度对无意视盲的影响
当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些任务或事件刺激时,视野中一些显著但是非期望的刺激无法被意识觉察,这种现象被称为无意视盲。自该现象被发现以来,研究者就致力于对其产生和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本研究将针对个体的工作记忆广度的差异是...
李姣婧徐展
关键词:无意视盲工作记忆负荷
文献传递
人格通过影响静息态自发脑活动导致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路径分析
已有研究采用行为实验考察了大五人格与内隐序列学习意识的相关,但未揭示其大脑机制。本研究采用resting-state fMRI 技术,相关和路径分析探索人格如何通过影响静息态自发脑活动导致内隐序列学习意识。
张剑心王祥鹏黄建平张嫡嫡陈安涛刘电芝
得失框架效应的分离——来自收益与损失型跨期选择的研究被引量:25
2012年
本研究通过创设收益和损失跨期选择情境,采用不同表征方式(得框架、失框架)的跨期选择任务,分别探讨了收益和损失情境下的跨期选择是否存在得失框架效应,及其是否会受任务难度的影响。结果发现:(1)收益型跨期选择只在任务容易时存在得失框架效应,与失框架相比,被试在得框架下选择即时获益的概率更高;任务困难时得失框架效应消失(实验a);(2)损失型跨期选择中不存在得失框架效应(实验b)。结果表明,得失框架效应在损、益型跨期选择中出现了分离,收益型跨期选择中的得失框架效应的内在认知机制很可能与风险决策中的框架效应类似并且是一种较为初级的认知加工过程。
马文娟索涛李亚丹罗笠铢冯廷勇李红
关键词:跨期选择
艾宾浩斯错觉的脑形态学机制及其与冲动性人格的关系
2015年
艾宾浩斯错觉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大小错觉,但是对其神经机制的探索还较为缺乏.前人的研究主要应用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方法,揭示了人类初级视皮层和腹侧通路在错觉形成中的作用.至今还未有研究直接探索该错觉在大脑形态学方面的神经基础.另外,作为一种稳定的错觉现象,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研究.因此,本研究从稳定的人格特征和脑形态学特征的个体差异出发,探究艾宾浩斯视错觉的神经机制及其与人格的关系.研究发现,艾宾浩斯错觉效应和左侧眶额叶及背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艾宾浩斯错觉效应和巴瑞特冲动性人格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冲动性人格特质在左侧眶额叶灰质体积与艾宾浩斯错觉效应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表明了冲动人格作为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在视错觉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研究首次尝试从人格和脑形态学两方面研究视错觉形成的认知神经基础,对理解视错觉的产生过程和现实意义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郝磊蒙杰何颖邱江毕泰勇陈旭
关键词:中介作用
不同性度女性愤怒情绪诱发生理唤醒和主观体验的差异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考察愤怒情绪诱发下,不同性度女性生理唤醒和主观体验的差异,探讨女性抑郁易感性问题。方法:根据中位数分类法,采用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50(CSRI-50)从745在校女生中筛选女性化女性(30人)和男性化女性(26人),实验室中观看愤怒情绪诱发影片,愤怒影片诱发前5~10分钟开始采用生物反馈仪记录两组被试的生理反应,包括心率、皮肤电和呼吸率,用状态-特质愤怒表达量表Ⅱ(STAXI-Ⅱ)状态愤怒分量表(SAS)测量观看影片前后的状态愤怒。结果:愤怒情绪诱发下,女性化女性皮肤电低于男性化女性[(6.1±4.6)μmho vs.(9.4±6.0)μmho,P<0.05],而呼吸率高于男性化女性[(19.4±2.8)次/min vs.(17.7±3.3)次/min,P<0.05],女性化女性的SAS总分高于男性化女性[(31.6±8.8)vs.(26.5±9.2),P<0.050]。结论:本研究发现,愤怒情绪诱发下女性化女性可能会体验到更多的愤怒,呼吸率更快,而男性化女性皮肤电更高,提示未来探讨愤怒情绪和抑郁的关系时需要考虑性别角色变量。
董丽娜陈红
关键词:男性化女性化女性愤怒生理指标
自发特质推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3
2006年
自发特质推理是指个体在没有特定目的甚至在完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根据他人的行为信息推论其人格特质、形成印象的过程。国外对自发特质推理现象的理论解释有直觉模型和过程模型,用语义启动和图形启动两种范型加以研究,结果显示,知觉者的练习、年龄、意识目的、人格特点及被知觉者的特点都会影响自发特质推理。自发特质推理的研究在人格评价、职业面试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廖全明黄希庭
关键词:自发特质推理内隐理论人格特质
跨视听通道主动遗忘的期待加工与抑制控制过程:来自ERPs的证据被引量:1
2020年
基于视觉通道的研究表明,人们可以通过主动抑制记忆提取而实现遗忘,但目前对跨通道的主动遗忘尚缺乏探讨。本研究以声音为记忆线索,以文字为记忆目标,采用"想/不想"范式,探究主动遗忘在跨视听通道条件下的可行性。结果发现,"不想"条件下目标记忆的回忆率低于基线条件,发生了主动遗忘效应。此外,我们通过分离任务指令和记忆线索的呈现时间,在中央区域的事件相关电位中发现了记忆抑制的期待效应;并在额叶观察到"不想"条件下晚期正成分的增强,反映了持续的抑制控制过程。本研究不但验证了跨视听通道主动遗忘的可能性,而且第一次从ERPs角度分离了跨通道遗忘相关的期待加工和抑制控制过程。
马小斯姜沫君雷旭
关键词:跨通道LPP
多级评分认知诊断题组模型
2023年
具有多级评分和题组结构的测验形式被广泛应用,本文提出多级评分认知诊断题组模型(PCDTM),能处理带题组的多级评分测验数据。研究表明:(1)PCDTM模型合理有效,在各条件中均能得到良好的参数估计结果;(2)随着样本量、题目质量、题目数量增加,PCDTM的参数估计精度提高;(3)忽视题组效应,被试判准率和题目参数精度降低,甚至发生混乱;(4)PCDTM对实证数据的拟合更优,生态效果更好。建议使用该模型时,样本量不低于1000,题目数量不少于20题。
周文杰童望望郭磊
共36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