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

作品数:80 被引量:249H指数:10
相关作者:刘洪文郎嘉斌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古生物学院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会议论文
  • 26篇期刊文章

领域

  • 66篇天文地球
  • 4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军事

主题

  • 15篇植物
  • 13篇孢粉
  • 12篇化石
  • 12篇白垩世
  • 10篇牙形刺
  • 10篇盆地
  • 9篇植物群
  • 8篇地层
  • 7篇地质
  • 7篇早白垩世
  • 7篇孢粉组合
  • 6篇动物群
  • 5篇气候
  • 5篇火山岩
  • 4篇地质意义
  • 4篇植物化石
  • 4篇侏罗世
  • 4篇锆石
  • 4篇晚白垩世
  • 4篇火山

机构

  • 80篇吉林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南...
  • 6篇教育部
  • 5篇中国石油天然...
  • 5篇中国地质调查...
  • 4篇中山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沈阳师范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地质矿产...
  • 1篇西北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太原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沈阳地质调查...

作者

  • 10篇孙跃武
  • 10篇王成源
  • 5篇孙革
  • 4篇高有峰
  • 4篇杨学祥
  • 3篇王璞珺
  • 3篇衣健
  • 3篇张德军
  • 2篇唐华风
  • 2篇陈崇阳
  • 2篇汪誉新
  • 2篇李云峰
  • 2篇赵英利
  • 2篇郎嘉彬
  • 2篇陈跃军
  • 2篇乔秀云
  • 2篇赵然磊
  • 2篇万传彪
  • 2篇刘永江
  • 2篇张淑芹

传媒

  • 11篇世界地质
  • 4篇中国古生物学...
  • 3篇微体古生物学...
  • 3篇国际学术动态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3篇中国古生物学...
  • 2篇2011年全...
  • 2篇中国矿物岩石...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大庆石油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第四纪研究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科技资讯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科学家(少年...
  • 1篇2011天灾...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第二届深海研...

年份

  • 4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17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8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7篇2005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山西保德早二叠世山西组保德科达的再研究
山西保德扒楼沟剖面是我国鄂尔多斯盆地东缘晚古生代一条重要的地层剖面,位于山西省保德县南,距县城约30km。经统计,研究区这一时期地层含植物化石10属22种,科达类3属5种,约占总数的22.7%。科达类植物是一类现已灭绝的...
杨涛
关键词:表皮构造山西组早二叠世
文献传递
黑龙江流域白垩纪生物群及K/T界线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05年
由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办的第3届黑龙江流域白垩纪生物群及K/T界线国际学术研讨于2004年8月31日至9月9日在长春举行,会议期间,中外专家赴黑龙江嘉荫地区进行了为期6天的野外地质考察。来自德国、英国、俄罗斯、日本、比利时、巴西及中国等7个国家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包括国外著名专家19人。吉林大学副校长裘式纶教授、副校长孙春林教授等应邀出席了会议开幕式。
孙跃武
关键词:黑龙江流域生物群白垩纪K/T界线野外地质考察K/T界线地层学
吉林延边地区早白垩世长财组的蕉羽蕨叶(Nilssoniopteris)被引量:3
2005年
首次在吉林省延边地区长财煤矿早白垩世长财组发现蕉羽蕨叶属(Nilssoniopteris)。根据其外部形态及表皮构造等特征,鉴定并描述蕉羽蕨叶4个种,即:普里纳达蕉羽蕨叶NilssoniopterisprynadaeSamylina,平轴蕉羽蕨叶(新联合)N.platyrachis(Samylina)comb. nov.,长叶蕉羽蕨叶? N.longifoliaDolu-denko?和蕉羽蕨叶(未定种)Nilssoniopterissp.。
魏文艳孙跃武汪誉新
关键词:角质层早白垩世
孙吴—嘉荫盆地嘉D1井孢粉地层学研究被引量:10
2005年
对孙吴—嘉荫盆地北部逊克县的嘉D1井采集的孢粉和沟鞭藻类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4个特征较明显的孢粉组合:富饶组Betulae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组合,总体反映晚白垩世晚期Maastrichtian期的特点;太平林场组Gothanipollis-Gabonisporis-Balmeisporites组合,时代为晚白垩世Santonian-Campanian期;淘淇河组上段Hammenia-Taxodiaceaepollen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Aptian-Albian期;淘淇河组下段Cicatricosisporites-Cyathidites-Osmundacidites组合,时代为早白垩世Valanginian-Barremian期。这是迄今该地区据钻井实际资料所发现的较连续孢粉组合序列。
乔秀云孙跃武万传彪王淑芝徐衍彬高平刘彤彦
关键词:白垩纪孢粉组合
黑龙江嘉荫晚白垩世渔亮子组恐龙动物群及地层研究进展
黑龙江嘉荫是我国最早发现恐龙化石的地区,也是黑龙江流域四个重要的鸭嘴龙化石产地之一。自1902年发现鸭嘴龙化石以来,这里已经采集到大量的恐龙化石,已命名了"黑龙江满洲龙"(Mandschurosaurus amurens...
吴文昊李云峰那玉岭张淑芹王友谊沈凤斌张丽丽
关键词: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
文献传递
松辽盆地西缘边界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L型构造岩构造年代学及其构造意义被引量:11
2014年
松辽盆地西缘与大兴安岭东缘的边界断裂带,又称嫩江-八里罕断裂带,位于东北地区中部,中亚造山带东段。断裂带呈NNE走向,沿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与吉林省的交界,一直向南延伸至河北省境内与平场-桑园大断裂相接,全长1200km。该断裂带传统认识上被认为是一条NNE向的大型正断层或拆离断层。目前对于断裂带性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北段的嫩江断裂,但侧重区域地球物理方面,通过布格重力异常、航磁异常、深反射剖面研究确定了断裂带的走向、展布位置,及伸展拆离断层或大型低角度正断层的性质;其南段断裂带(红山-八里罕断裂)的研究,主要与喀喇沁隆起的形成时间、性质、演化阶段等方面相联系;然而对断裂带中段的嫩江-八里罕断裂的研究少有报道。近期,我们报导了嫩江-白令海断裂带岭下及白城地区发现的具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韧性剪切带,并同断裂带南段的红山-八里罕断裂带楼子店地区进行系统的对比。通过对岭下地区韧性剪切带详细的野外调查、构造要素测量、显微构造研究、同构造变形岩石的有限应变分析、石英EBSD组构分析以及白云母40Ar/39Ar年代学研究,我们认为岭下韧性剪切带与楼子店韧性剪切带的变形特征一致,证实了红山-八里罕断裂带至少可以向北延伸至中段岭下地区,其性质同为左行走滑韧性剪切带,并具有相同的早期走滑时限(~130Ma)。本次,我们进一步对嫩江-白令海断裂带中北段尼尔基地区韧性剪切带进行研究,通过对带内韧性变形岩石构造要素系统测量和统计、显微构造观察、有限应变测量等方面的研究,表明其岩石类型属L型构造岩,具左行剪切特征。综合分析发现除构造岩的类型(岭下与楼子店地区发育S-L型构造岩),其余与岭下与楼子店地区韧性剪切带性质相同。另外,年代学表明L型花岗质岩石中发育的锆
韩国卿刘永江Franz NEUBAUERJohann GENSER梁琛岳温泉波赵英利
关键词:松辽盆地
黑龙江嘉荫地区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孢粉组合特征
嘉荫地区XHY钻孔孔深60.60m,在19.0m至24.06m之间选取47个孢粉样品,每个样品取干样50克,经过盐酸→氢氟酸→盐酸处理,用筛选法将样品中的孢粉化石集中在试管中,制2个固定片在生物显微镜下鉴定。经过详细鉴定...
张淑芹
关键词:孢粉组合白垩系-古近系
文献传递
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地区中侏罗世本内苏铁类化石及古气候学意义
本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是中生代重要植物类群,主要分布在全球晚三叠世-白垩纪地层中,现已全部灭绝。其叶形态与苏铁目(Cycadales)相似,但以连唇式气孔器为特征区别于苏铁目。苏铁类的物种多样性程度是分...
那玉玲孙春林李涛李云峰黄薇谭笑
文献传递
末次冰消期以来广东湛江湖光岩玛珥湖的磁-气候记录与亚洲夏季风演化
王喜生储国强盛美张淑芹
内蒙古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泥盆纪的两个牙形刺动物群被引量:2
2010年
在大兴安岭乌奴耳地区发现两个牙形刺动物群。一个采自北矿组,牙形刺Caudicriodus angulatus cf.cauda指示北矿组的时代为Eifelian早期。另一个样品采自霍博山组(大民山组)上部的角砾岩层,产有牙形刺的混合动物群。Palmatolepis hassi,Pal.ljashenkovae,Pal.kireevae,Pal.subrecta,Polygnathus decorosus,Icriodus ex-pansus,I.symmetricus等牙形刺主要来自Frasnian晚期晚rhenana带。而Ancyrodella binodosa,Ancyrodella nodosa,Schimitognathus cf.hermanni则主要来自Gevitian期晚期和Frasnian期早期;Ancyrognathus ubiquitus是重要的事件种,见于linguiformis带至早triangularis带(F/F界线层);这个角砾岩层最后形成的时代可能是早triangularis带,含有多层位的再沉积的牙形刺。文中共描述了牙形刺11属22种,包括2个未定新种和1个未定种。
郎嘉彬王成源
关键词:牙形刺泥盆纪法门期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