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2,309 被引量:13,932H指数:45
相关作者:窦森赵兰坡吴景贵刘淑霞张晋京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57篇期刊文章
  • 2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385篇农业科学
  • 43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9篇理学
  • 106篇化学工程
  • 82篇医药卫生
  • 74篇文化科学
  • 52篇生物学
  • 38篇经济管理
  • 37篇轻工技术与工...
  • 31篇天文地球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一般工业技术
  • 8篇机械工程
  • 6篇矿业工程
  • 5篇建筑科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638篇土壤
  • 298篇玉米
  • 265篇黑土
  • 157篇秸秆
  • 132篇施肥
  • 129篇腐殖质
  • 98篇有机碳
  • 91篇盐碱
  • 88篇色谱
  • 88篇污染
  • 86篇水稻
  • 86篇碱土
  • 83篇养分
  • 83篇相色谱
  • 83篇降解
  • 81篇团聚体
  • 80篇胡敏酸
  • 78篇微生物
  • 77篇盐碱土
  • 77篇苏打

机构

  • 2,278篇吉林农业大学
  • 117篇中国科学院
  • 86篇吉林大学
  • 83篇吉林省农业科...
  • 45篇东北师范大学
  • 40篇中国农业大学
  • 37篇吉林农业科技...
  • 26篇中国农业科学...
  • 2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7篇赤峰学院
  • 17篇吉林省土壤肥...
  • 16篇南京农业大学
  • 15篇长春大学
  • 13篇吉林省农业技...
  • 12篇大安市国土资...
  • 12篇农业农村部环...
  • 11篇教育部
  • 10篇中国环境科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9篇延边大学

作者

  • 251篇窦森
  • 202篇赵兰坡
  • 196篇高强
  • 154篇吴景贵
  • 109篇侯志广
  • 107篇逯忠斌
  • 99篇张晋京
  • 88篇刘淑霞
  • 84篇王玉军
  • 82篇王鸿斌
  • 77篇李明堂
  • 71篇张浩
  • 70篇李翠兰
  • 70篇王继红
  • 65篇曹国军
  • 59篇赵兴敏
  • 59篇冯国忠
  • 59篇王宇
  • 57篇杨靖民
  • 55篇刘俊渤

传媒

  • 354篇吉林农业大学...
  • 133篇水土保持学报
  • 81篇农业环境科学...
  • 76篇农药
  • 6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2篇玉米科学
  • 51篇吉林农业科学
  • 50篇中国农学通报
  • 46篇土壤通报
  • 44篇土壤学报
  • 39篇植物营养与肥...
  • 35篇东北师大学报...
  • 2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3篇中国土壤与肥...
  • 22篇环境科学学报
  • 20篇分子科学学报
  • 2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华南农业大学...
  • 20篇吉林大学学报...
  • 20篇世界元素医学

年份

  • 7篇2024
  • 64篇2023
  • 97篇2022
  • 69篇2021
  • 82篇2020
  • 93篇2019
  • 88篇2018
  • 103篇2017
  • 150篇2016
  • 145篇2015
  • 152篇2014
  • 122篇2013
  • 220篇2012
  • 137篇2011
  • 142篇2010
  • 125篇2009
  • 108篇2008
  • 58篇2007
  • 69篇2006
  • 54篇2005
2,3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垄作与垄向区田技术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2年
东北黑土区在中国粮食安全与可持续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但过度开发利用导致该区土壤侵蚀问题严峻。耕作方式的差异直接影响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相关研究的开展对于准确评价水土保持措施的适宜性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通过系统梳理文献资料,总结了垄向、垄规格以及垄向区田技术的内涵及应用条件,分别综述了其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指出了目前研究中还存在垄作与垄向区田技术对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机理研究不深、垄向与垄规格之间的耦合关系分析不细、垄向区田垄沟土埂优化设计不足、土壤侵蚀综合影响因素探索不全等方面主要问题;明确了未来研究中应加强量化垄向、垄规格、垄向区田技术与其他水土保持措施相结合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过程与机理,为筛选适宜的水土保持耕作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沈海鸥温磊磊武佳龙王宇
关键词:土壤耕地垄向区田
吉林省农田土壤生态环境质量退化与对策
吉林省是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资源丰富,但生态环境脆弱,特别是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环境,随着'石油农业'、'化石农业'的发展,农田土壤理化性状恶化,土壤生态环境脆弱突显,土壤质量退化严重.要在21世纪建成现代化...
王鸿斌王宇赵兰坡
关键词:生态环境土壤质量农田土壤
文献传递
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研究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玉米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产量随钾肥用最提高呈缓慢上升趋势。当钾肥用量达156kg/hm2K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1177 kg/hm2,与NPKO处理相比增产20.53...
刘淑霞吴海燕赵兰坡吴海文王云长范作伟
关键词:玉米施钾量钾素吸收利用田间试验
文献传递
三级生物膜深度处理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的脱氮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针对腈纶废水生化出水用传统脱氮工艺深度脱氮时碳源不足的问题,采用三级生物膜反应器作为深度处理装置,研究了反应器的启动及进水pH、水力停留时间(HRT)、进水氨氮(NH4+-N)浓度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并确定其最佳运行条件及最佳条件下总氮(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HRT为24 h,进水pH为7.8~8.0条件下反应器对NH4+-N和TN的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6%和53%;且进水NH4+-N浓度对其去除效果没有明显影响;反应器在不投加有机碳源情况下,对TN有明显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53%,最高去除率达66%,表明三级生物膜反应器深度处理腈纶废水时脱氮效果明显.
徐少阳蒋进元周岳溪崔俊涛段妮妮
关键词:脱氮腈纶废水低C/N深度处理
面向服务的地质环境三维一张图系统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目前地质环境数据量大、管理应用方式落后等问题,采用面向服务架构技术、基于哈希格网改进的椭球四叉树空间索引技术、切片数据组织等关键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三维地质环境一张图服务系统,建立了标准化的、统一的地质环境数据库,初步搭建了地质环境数据中心。该系统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大数据的管理及应用,以遥感影像、数字高程模型等地理数据为基础,结合地质环境业务专题数据建立了地质环境综合数据库,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实现了大数据三维一张图浏览、管理、统计查询、三维空间分析等功能。
张熠斌宋金红刘传深郭神圣
关键词:SOA地质环境
白囊耙齿菌ZK1对17β-雌二醇的降解特征被引量:2
2019年
17β-雌二醇(E2)是畜禽养殖业排放的一种新兴污染物,痕量水平便可对水生生物的生殖系统造成伤害,通过纯培养研究了1株白囊耙齿菌ZK1对E2的降解潜力。结果表明:菌株ZK1能以E2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降解E2的温度和pH适应范围较宽,最佳温度和pH分别为35℃和6。菌株ZK1以NH4^+和NO3^-为唯一氮源培养7 d后,对E2的降解率分别为77.6%和65.4%。葡萄糖共存可提高菌株ZK1对E2的降解速率。菌株ZK1对低浓度的E2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降解率逐渐下降,增加至20 m/kg,在第10天时,E2的降解率降低至81.4%。菌株ZK1在降解E2的过程中会积累中间代谢产物——雌酮(E1),随着时间的延长,菌株ZK1会同时降解E1和E2。研究表明,菌株ZK1降解E2时具有适应能力强和可进行连续降解的优点,对治理E2污染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宋雷蕾黄涛张秀芳李明堂
关键词:17Β-雌二醇生物降解
秸秆用量对草甸褐土腐殖质组成的影响
近年来围绕秸秆还田与农田土壤理化特性及作物响应机理相关研究成为国内外学者重视的热点问题。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作物产量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
马丽娜窦森黄毅刘永欣陈丽珍李慧敏
关键词:褐土腐殖质秸秆还田施用量作物产量
文献传递
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和植物中酞酸酯被引量:7
1996年
报道了土壤、植物中5种酞酸酯的残留分析方法。样品用二氯甲烷萃取,硅胶柱净化,得到了土壤和植物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0.1%~95.8%,80.0%~84.7%。采用双柱、单内标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检测限分别为DMP为2.40×10-11g,DEP为1.65×10-11g,DBP为1.24×10-11g,DEHP为1.26×10-11g,DOP为2.
李香丹康立娟赵成爱
关键词:酞酸酯气相色谱法土壤植物
氰酸钠法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苄嘧磺隆被引量:4
2008年
研究了以邻甲酸甲酯苄基磺酰氯、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和氰酸钠为原料,乙腈为溶剂,在吡啶催化下合成除草剂苄嘧磺隆的新方法。考察了溶剂种类、催化剂用量、氰酸钠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邻甲氧羰基苄基磺酰氯、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吡啶和氰酸钠摩尔比为1∶1∶1∶1.2,乙腈为溶剂,在40°C下搅拌反应3 h,产品收率67.8%,纯度97.0%(HPLC)。该方法避免了剧毒光气,简化了工艺路线,是一个对环境友好的磺酰脲除草剂的合成方法。
王岩张伟
关键词:除草剂苄嘧磺隆氰酸钠
生物质炭对黄花鸢尾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考察野外腐化的黄花鸢尾生物质炭在黄花鸢尾模拟湿地系统中维持浮游植物群落稳定性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当湿地基质中生物质炭施加质量比为5g/kg时,生物质炭可通过吸附-解析作用维持模拟湿地系统水相中酮类物质质量浓度的稳定;该稳定作用可使浮游植物群落处于相对稳定的化感物质胁迫强度下,进而使群落小演替能正常进行.
杨翔宇董炜华陆娟赵瑜佳窦森
关键词:生物质炭浮游植物湿地
共22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