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作品数:705 被引量:1,946H指数:16
相关作者:叶建峰洪芳林奇杨志勇肖一更多>>
相关机构: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67篇期刊文章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11篇建筑科学
  • 140篇交通运输工程
  • 53篇文化科学
  • 29篇天文地球
  • 29篇理学
  • 1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4篇矿业工程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9篇经济管理
  • 7篇电子电信
  • 6篇机械工程
  • 5篇水利工程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18篇混凝土
  • 55篇有限元
  • 52篇抗震
  • 47篇地震
  • 46篇钢管
  • 41篇隧道
  • 40篇抗震性
  • 40篇抗震性能
  • 31篇装配式
  • 31篇教学
  • 29篇应力
  • 29篇钢管混凝土
  • 27篇有限元分析
  • 27篇钢筋
  • 25篇载力
  • 25篇基坑
  • 24篇数值模拟
  • 24篇建筑
  • 24篇值模拟
  • 20篇铁路

机构

  • 693篇福建工程学院
  • 146篇福州大学
  • 2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4篇安徽理工大学
  • 14篇中南大学
  • 12篇广西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9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重庆大学
  • 7篇华侨大学
  • 7篇青岛理工大学
  • 7篇同济大学
  • 7篇中建海峡建设...
  • 6篇中铁二局第三...
  • 5篇中国科学院寒...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东南大学
  • 4篇东华理工大学
  • 4篇苏州科技学院
  • 4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1篇陈宝春
  • 30篇吴波
  • 25篇韦建刚
  • 22篇庄金平
  • 21篇蔡雪峰
  • 20篇陈伟宏
  • 15篇陈军浩
  • 13篇林智勇
  • 13篇周继忠
  • 13篇张铮
  • 12篇王启云
  • 11篇吴应雄
  • 11篇吴琛
  • 11篇颜桂云
  • 11篇郑莲琼
  • 10篇崔双双
  • 10篇杨艳
  • 10篇张丙强
  • 9篇张家生
  • 9篇罗才松

传媒

  • 111篇福建工程学院...
  • 33篇福建建筑
  • 23篇福州大学学报...
  • 16篇建筑科学
  • 16篇振动与冲击
  • 16篇铁道科学与工...
  • 15篇福建建材
  • 12篇工业建筑
  • 1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1篇水利与建筑工...
  • 9篇福建建设科技
  • 8篇振动工程学报
  • 8篇科学技术与工...
  • 8篇地下空间与工...
  • 7篇混凝土
  • 7篇地震工程与工...
  • 7篇岩土力学
  • 7篇铁道学报
  • 6篇土木工程学报
  • 6篇工程力学

年份

  • 65篇2023
  • 84篇2022
  • 65篇2021
  • 72篇2020
  • 66篇2019
  • 60篇2018
  • 60篇2017
  • 60篇2016
  • 47篇2015
  • 45篇2014
  • 4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7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案例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被引量:9
2020年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中一门关注民生、并被民生关注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传统讲授法难以揭示其丰富的工程结构防灾减灾内涵和复杂的抗震设计理论。通过总结国内外案例库的建设情况,分析"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建立教学案例库的必要性,提出了案例库建设的整体设计,设计了与本课程核心知识点对应的十个子案例库的建设内容,并提供了推广应用途径。由案例库建设驱动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窘境,也为土木类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思路。
吴琛吴琛张铮王黎怡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学案例库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研究进展
2023年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因其高强度、高抗渗性、高密封性、耐久性好和维护费用低等优点,已经是长距离输调水工程中的首选管材。但是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会出现断丝、渗漏、爆管等风险,一旦发生事故,直接威胁城市供水安全,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负面影响。为了更好地促进PCCP技术创新与进步,从结构设计与分析方法、试验方法、安全影响评价、健康监测检测与除险加固、BCCP的研发与使用等5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PCCP的研究进展,并针对预应力高强钢丝、砂浆保护层、管身防龟裂老化、管芯混凝土的浇筑方式、全寿命智能监测平台、生产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展望,以期促进PCCP技术进步与行业的健康发展。
孙岳阳胡少伟胡登兴黄逸群王洋
关键词:PCCP安全评价除险加固
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2
2018年
为研究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抗震性能,以缀管布置形式和柱肢倾斜度为试验参数,对7根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进行了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该类柱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耗能、承载力退化、刚度退化和变形恢复等。研究结果表明:变截面钢管混凝土格构柱试件的破坏形态基本相同,均为整体压弯破坏;滞回曲线较饱满无明显捏缩,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随着柱肢倾斜度的增大,格构柱的水平承载力和耗能能力有一定程度提高,刚度退化率略有增加。缀管布置形式对格构柱位移延性的影响较大;与平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相比,斜缀管式钢管混凝土格构柱的初始刚度和水平峰值荷载明显增大,耗能能力略有降低,承载力退化更为明显。
欧智菁陈盛富吴庆雄袁辉辉
关键词:钢管混凝土格构柱变截面拟静力试验抗震性能
干式连接分片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分析
2021年
为探讨干式连接分片预制装配式综合管廊的地震响应,以某大空间综合管廊实际工程为例,基于有限元分析法采用商业软件ABAQUS建立土体-综合管廊的三维数值模型,探讨不同地震波作用等对管廊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综合管廊角部为整体结构的最薄弱环节,在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视;在多遇地震、设防地震条件下,管廊加速度响应随结构埋深的减小而增大,但在罕遇地震工况下却恰好相反,其中EI Centro地震动对结构的地震响应较为明显;管廊顶、底板间的相对位移与地震动参数几乎无关联,经计算其对应的剪切角满足我国规范要求。
潘钦锋许立英郭瑞苏丹凤苏福庆
关键词:地震响应有限元法抗震设计
相邻双基坑开挖相互影响三维性状分析被引量:11
2015年
相邻基坑开挖引起围护结构和周围土体变形与基坑单独开挖存在较大的差异,目前较缺乏考虑相邻基坑开挖产生的相互影响及其空间效应的研究。以实际相邻双基坑工程为分析原型,建立其开挖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双基坑开挖的空间效应。分析了相邻基坑同步开挖和不同基坑间距对基坑间土体沉降、支护结构内力、支护结构位移、坑底隆起、坑外地表沉降等的影响,探讨基坑开挖角部刚度效应。结果表明:相邻基坑开挖影响支护结构的内力和位移分布;基坑间土体沉降产生叠加影响,沉降量大于基坑两侧地面;近端支护结构变形和坑底隆起小于远端。基坑角部刚度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会较明显地限制土体变形和支护结构的位移,且角部刚度效应随开挖深度增大而增大。基坑间距对相邻基坑产生相互影响的范围为2.5~3倍基坑开挖深度。
颜桂云陈福全林海
关键词:相邻基坑
结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的有效隐式并行算法
2019年
利用单元接单元的预处理线性共轭梯度法对非线性隐式有限元结构分析的粗粒度并行算法进行研究。采用二级区域分解,第一级粗区域级分解为每个处理器的并行计算,创建一个负载平衡的区域;第二级分解为将每个区域分解成同类单元块(相同本构模型、积分级数、单元类型),以使每个处理器中进行细粒度的并行计算。采取Hughes-Winget(HW)单元接单元的预处理子。将非结构相关图和一种新的平衡图着色算法结合,来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并行计算,并与对角预处理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本文二级区域分解的HW预处理子算法可提高运算速度,显示良好的并行性能,适合分布式储存体系的机群。
付朝江林悦荣王天奇
关键词:着色算法
某赤泥坝不同防渗条件下的滤液渗流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使用数值分析手段,对赤泥坝尾矿库滤液的渗流运动形式、方向、水压力分布情况的模拟结果显示:不采取防渗措施时,赤泥滤液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部分采用防护措施时,赤泥滤液会通过坝体渗出流向周围环境,仍会对周围生态造成威胁;采用全封闭防渗措施后,赤泥滤液通过渗流井排出,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全封闭防护状态下,防渗等级提高时,赤泥滤液渗入坝底的量随之减少。为了保障安全,应对赤泥库进行全封闭防渗处理,并结合周围水环境状况选择合适防渗等级。
李杨陈慧娥
关键词:渗流滤液
方管截面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力学性能研究
2017年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构建非线性数值模型,并利用现有试验数据进行模型准确性验证。分析了板件宽厚比、截面尺寸效应以及是否约束某一主轴方向位移对构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发现三者影响均可不予考虑。在大规模参数分析的基础上,建议对于6061-T6,几何缺陷系数中的两个参数分别取α=0.17和λ=0.09,对于6061-T4建议取α=0.21和λ=-0.14。对比中、欧规范计算结果发现,该建议与试验及参数分析结果具有更好的吻合性,满足计算精度和安全度的工程设计要求。
郑秀梅张铮李剑彬谈夏维
关键词:铝合金轴心受压构件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基于GIS的滑坡地质灾害易发性分析——以六盘水市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为例,以GIS平台为基础并结合Logistic-模糊综合理论耦合模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了气象水文要素(降水量、河流密度)、地层岩性要素、基本地形地貌(土壤侵蚀、高程、坡度、地表起伏度)、人类干扰(人类活动强度)等四方面因素作为易发性指标综合得出六盘水市地质灾害易发性区划图.结果表明:极高易发性区域占比22.45%,面积达2172 km^(2),高易发性区域占比40.11%,面积达3880 km^(2),中易发性区域占比28.01%,面积达2710 km^(2),低易发性区域占比9.43%,面积达912 km^(2);从空间分布上看,呈现不均匀分布,极高风险区域和高风险区域集中于盘县、六枝特区,在钟山区和水城县有少量分布,并且受坡度和地表起伏度影响较大;结合当地实际分析,极高风险区和高风险区与六盘水矿业开发较多的区域相关联性较高.
钱陈之皓王金灿吴文葶
关键词:GISLOGISTIC回归模型滑坡
某高层建筑上下部共同作用数值分析结果探讨被引量:2
2022年
探讨采用不同土体本构模型对高层建筑考虑上下部结构共同作用的受力与变形产生的影响。以一桩筏基础高层建筑为例,采用DIA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整体三维模型,地基土分别采用传统的Mohr-Coulomb模型及硬化土HS和硬化土小应变刚度HSS两种土的高等本构模型进行了基础及上部结构在自重荷载下的共同作用对比分析。结果显示:采用HS或HSS模型相较Mohr-Coulomb模型,筏板差异沉降较小,致使上部框架柱底轴力出现“中柱卸荷,边柱加荷”的效应不如后者明显;三种模型下框架梁的弯矩在每跨相交处均发生突变,反映了考虑共同作用后,基础的沉降特别是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梁和柱的内力分布的影响;筏板和地表的沉降均呈现中间大外面小的碟形分布;Mohr-Coulomb模型因难以准确描述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其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际会存在较大偏差,而HSS和HS模型具有较高的定量计算精度,在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土共同作用的数值分析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李伟林智勇张浩戴自航
关键词:MOHR-COULOMB模型桩筏基础
共7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