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626 被引量:2,495H指数:21
相关作者:杨持朴顺姬董少刚刘晓波张宇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69篇期刊文章
  • 4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5篇农业科学
  • 114篇生物学
  • 50篇天文地球
  • 22篇经济管理
  • 19篇文化科学
  • 12篇水利工程
  • 11篇化学工程
  • 10篇自动化与计算...
  • 10篇医药卫生
  • 10篇理学
  • 8篇建筑科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05篇草原
  • 80篇土壤
  • 64篇植物
  • 57篇群落
  • 48篇典型草原
  • 45篇污染
  • 36篇放牧
  • 34篇生态
  • 32篇植被
  • 29篇草地
  • 25篇地下水
  • 25篇生态系统
  • 23篇气候
  • 23篇物种
  • 21篇生物量
  • 21篇乌梁素海
  • 19篇遥感
  • 19篇重金
  • 19篇重金属
  • 16篇放牧强度

机构

  • 616篇内蒙古大学
  • 67篇教育部
  • 39篇中国科学院
  • 28篇内蒙古师范大...
  • 27篇中国科学院大...
  • 24篇内蒙古农业大...
  • 2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2篇中国科学院植...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17篇北京师范大学
  • 10篇北京大学
  • 10篇南开大学
  • 10篇内蒙古科技大...
  • 9篇大连民族大学
  • 8篇北京林业大学
  • 8篇内蒙古林业科...
  • 8篇中国农业科学...
  • 7篇长江师范学院
  • 7篇中国农业大学
  • 7篇中国林业科学...

作者

  • 13篇希尼尼根
  • 8篇高清竹
  • 8篇吴婧
  • 6篇刘新民
  • 6篇席本野
  • 6篇张雷
  • 6篇青松
  • 6篇梁存柱
  • 6篇王立新
  • 6篇李元恒
  • 6篇丁勇
  • 6篇郭柯
  • 5篇马文红
  • 5篇清华
  • 5篇赵利清
  • 5篇马成
  • 4篇田书磊
  • 4篇祁智
  • 4篇张荷亮
  • 4篇智颖飙

传媒

  • 47篇中国草地学报
  • 28篇内蒙古大学学...
  • 23篇植物生态学报
  • 20篇生态学报
  • 17篇干旱区研究
  • 17篇草地学报
  • 14篇干旱区资源与...
  • 13篇草业科学
  • 10篇环境科学
  • 10篇环境化学
  • 9篇草业学报
  • 8篇环境科学学报
  • 8篇微生物学通报
  • 8篇湖泊科学
  • 8篇生态学杂志
  • 8篇应用生态学报
  • 8篇环境工程学报
  • 7篇生物多样性
  • 7篇环境科学研究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86篇2023
  • 85篇2022
  • 117篇2021
  • 84篇2020
  • 94篇2019
  • 67篇2018
  • 45篇2017
  • 6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6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内蒙古西部自然植被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1
2017年
为深入认识干旱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本文基于2012–2015年对内蒙古西部的温带草原、温带灌丛、草甸和荒漠4种植被型调查获取的74个样地数据,对比了不同植被型的物种多样性差异,分析了不同环境因子对内蒙古西部自然植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综合Simpson指数、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析,内蒙古西部温带草原和草甸的物种多样性相近,在4种植被型中最高,荒漠的物种多样性最低。(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气候因子中,年均温、年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和最冷月均温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Patrick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与年均温、潜在蒸散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前两者还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各气候因子对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影响均不显著。(3)土壤化学性质中的土壤p H值、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对物种多样性有显著影响。(4)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潜在蒸散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影响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的主导因子,而Simpson指数的主导因子仅为土壤有机碳含量,Pielou均匀度指数的主导因子为土壤全氮含量。
杨崇曜李恩贵陈慧颖张景慧黄永梅
关键词:植被型物种多样性气候因子土壤化学性质
天然气开采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应用及现状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能源消耗结构的不断改变,天然气以其清洁能源的优势将逐渐取代石油的主导地位,天然气的开采与利用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话题。天然气在开采过程中,同样会对周边环境,尤其是土壤产生极大的污染,因此了解常见的土壤修复技术是有利于环境保护,也是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王飞刘荣
关键词:天然气污染土壤修复
内蒙古典型草原三种家畜采食量和食性选择的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放牧家畜的采食量和对不同牧草的选食性是制定草地放牧管理的基本参数。本研究选取内蒙古典型草原,在相同放牧强度下比较绵羊、山羊和牛的采食量及牧草选择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放牧强度下,夏秋季节放牧牛的平均日采食量为9.64kg·(头·天)^(-1),喜食大针茅、黄囊苔草和一些非优势种牧草(选食系数11.5),喜食黄囊苔草和糙隐子草(1
李艳龙石椿珺程建伟郭旭东张桐瑞李永宏
关键词:放牧家畜采食量典型草原
锦鸡儿属植物稳定性碳同位素组成对内蒙古东西水热梯度变化的响应
2021年
以广泛分布于荒漠区和草原区的锦鸡儿属(Caragana)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对61份锦鸡儿属叶片样品δ^(13) C值的测定,分析了锦鸡儿属植物稳定同位素组成变化特征,养分元素及其与环境因子(年降水量和年均温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四种锦鸡儿属植物δ^(13) C值分布范围-24.93‰~-27.95‰,平均值为-26.12‰,随着干旱梯度的增强有富集的趋势。叶片δ^(13) C值与叶片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叶片δ^(13) C值与年平均降雨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结果显示锦鸡儿属植物对不同的环境产生了不同的适应策略。
李陶珂马文红宋炳煜杨九艳张泽张泽
关键词:稳定碳同位素水分利用效率环境因子锦鸡儿属
内蒙古有毒植物区系地理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植物区系是指某一地区或者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由于我国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变化多样,因此植物区系组成非常复杂。目前的研究大多数针对某省份或地区,岳秀贤等人对蒙古高原种子植物调查得出该区共有种子植物4280种,隶属于115科761属,区系地理与北温带关系最密切。
孟德惠史超逸朱媛君刘艳书
关键词:植物区系地理分布区类型有毒植物区系地理成分
煤炭洗选前后硫分对比分析及建议被引量:1
2017年
煤炭燃烧后含硫气体的排放会造成大气污染、酸雨等区城性环境问题,甚至会影响到气候变化等全球性环境问题。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来防治大气污染。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简述了原煤洗选的现状,对其中的4个盟市8个煤矿的原煤洗选前后含硫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了脱硫前后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高东辉兰劲青
关键词:煤炭洗选脱硫
基于异质结的Bi_(2)WO_(6)/Bi_(2)O_(2)CO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抗生素废水处理中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以Bi(NO_(3))_(3)·5H_(2)O和Na_(2)WO_(4)·2H_(2)O为前驱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Bi_(2)WO_(6)/Bi_(2)O_(2)CO_(3)异质结,利用XRD、XPS、SEM、TEM、BET、FT-IR、UV-Vis、PL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和分析。以环丙沙星和罗丹明B为目标污染物,在可见光下对污染物进行降解,并探究了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Bi_(2)WO_(6)/Bi_(2)O_(2)CO_(3)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远高于纯Bi_(2)WO_(6)和纯Bi_(2)O_(2)CO_(3),原因是Bi_(2)WO_(6)和Bi_(2)O_(2)CO_(3)之间形成了异质结,提高了电子空穴的传输速率,降低了载流子复合率。自由基淬灭试验发现,超氧自由基(·O^(2-))和空穴(h+)是主要的活性物种。同时对Bi_(2)WO_(6)/Bi_(2)O_(2)CO_(3)复合材料降解污染物的机理进行了探究。
田浩然刘福跃邰月辉韩博宇付威刘崎峰
关键词:异质结
基于FCM聚类和漏失模拟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布设被引量:2
2022年
为了提高对供水管网压力监测的可靠性,以北方某城镇供水独立计量分区为模拟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结合模糊C均值(Fuzzy C-Means,FCM)聚类和对模拟漏失事件感知数量最大化的给水管网压力监测点优化布设方法.首先,基于水量变化的节点压力敏感系数矩阵,利用FCM聚类算法对管网节点进行聚类,在各子类中预选出备选压力监测点;然后,随机模拟可能发生的漏失事件测试符合条件的不同优化组合的备选监测点对漏失事件引起压力变化的感知情况,确定优化的监测点布设方案.案例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确定的压力监测点布设方案能够在保证至少2个监测点感知到同一个漏失事件的前提下,以最少3个监测点感知到96.36%以上的漏失事件.该方法在提高监测可靠性的同时可以节约监测点布设成本.
徐志强刘崎峰刘佳峰单黎明裴文思
关键词:压力监测点优化布设模糊C均值聚类给水管网
内蒙古地区紫花苜蓿融冻型冻害的时空动态被引量:2
2018年
以内蒙古地区紫花苜蓿为对象,利用R语言与MySQL数据库工具,在构建基于日值的紫花苜蓿萌动过程与融冻型冻害等级数据库的基础上,采取薄板平滑样条函数等GIS空间分析手段并结合典型站点时间序列的小波分析,阐述1951~2016年间内蒙古地区紫花苜蓿萌动过程和融冻型冻害强度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表明,内蒙古紫花苜蓿融冻型冻害表现为空间上局地高发、时间上总体减少与局地增加并存的态势,东阿拉善、乌海、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西部属于高发区,乌兰察布、赤峰南部为缓发区。近65年来,随着气候变暖,高发区融冻型冻害发生的频率降低,总强度呈现出渐变式显著减小的变化趋势;缓发区以及锡林郭勒、兴安盟、呼伦贝尔等地区,融冻型冻害风险增大。
王鹏远刘涛韩鹏孙亚楠董建军牛建明
关键词:紫花苜蓿气候变暖
增水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表层土壤碳氮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通过人为多梯度增加降水的控制实验,观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中表层(-10cm)土壤碳(Total Carbon,TC)氮(Total Nitrogen,TN)对降水增加的响应。结果显示:3年5个梯度的增水处理未引起表层土壤碳氮产生显著的变化,但2014年和2015年在增水40%和增水80%处理下,土壤总碳、土壤总氮有一定增加(P>0. 05);表层土壤铵态氮总体有增加的趋势(P> 0. 05),硝态氮总体有减少的趋势(P> 0. 05)。表明短期的增水处理不会引起表层土壤碳氮发生显著变化。
李凤滋旭日
关键词:增水土壤碳土壤氮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青藏高原
共6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