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

作品数:771 被引量:1,798H指数:16
相关作者:段成华易卫东陈德元凃国防李子青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7篇电子电信
  • 237篇自动化与计算...
  • 67篇天文地球
  • 60篇电气工程
  • 40篇理学
  • 32篇机械工程
  • 24篇医药卫生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农业科学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4篇生物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75篇网络
  • 71篇雷达
  • 50篇遥感
  • 44篇图像
  • 41篇信号
  • 41篇神经网
  • 41篇神经网络
  • 36篇卫星
  • 36篇激光
  • 33篇卷积
  • 33篇合成孔径
  • 32篇导航
  • 30篇孔径雷达
  • 29篇合成孔径雷达
  • 29篇传感
  • 28篇感器
  • 28篇传感器
  • 25篇SAR
  • 24篇目标检测
  • 17篇卫星导航

机构

  • 766篇中国科学院大...
  • 326篇中国科学院
  • 314篇中国科学院空...
  • 59篇中国科学院电...
  • 53篇中国科学院国...
  • 34篇中国科学院微...
  • 18篇中国科学院国...
  • 12篇中国科学院遥...
  • 11篇上海科技大学
  • 9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上...
  • 7篇中国科学院光...
  • 4篇北方工业大学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江西理工大学
  • 4篇江苏物联网研...
  • 4篇南京中科微电...
  • 3篇哈尔滨工程大...

作者

  • 19篇卢晓春
  • 15篇方广有
  • 15篇饶永南
  • 14篇王雪
  • 12篇武建锋
  • 11篇孙显
  • 10篇张建林
  • 10篇张广浩
  • 10篇刘国强
  • 10篇霍小林
  • 10篇裴玮
  • 8篇刘小军
  • 8篇王劲林
  • 7篇易卫东
  • 7篇尹靖元
  • 7篇郝程鹏
  • 7篇徐智勇
  • 6篇张灿
  • 6篇李耀华
  • 6篇付琨

传媒

  • 36篇中国科学院大...
  • 25篇电子与信息学...
  • 21篇时间频率学报
  • 19篇系统工程与电...
  • 17篇电子测量技术
  • 17篇电子设计工程
  • 17篇雷达学报(中...
  • 15篇遥感学报
  • 14篇计算机工程
  • 13篇物理学报
  • 13篇光学学报
  • 12篇计算机工程与...
  • 12篇计算机与现代...
  • 11篇中国激光
  • 10篇无线电工程
  • 10篇红外与毫米波...
  • 10篇网络新媒体技...
  • 9篇红外与激光工...
  • 9篇电子学报
  • 9篇科学技术与工...

年份

  • 9篇2024
  • 164篇2023
  • 153篇2022
  • 112篇2021
  • 101篇2020
  • 68篇2019
  • 63篇2018
  • 37篇2017
  • 27篇2016
  • 14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7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canSAR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方法被引量:5
2013年
提出一种ScanSAR图像舰船目标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周期性局部亮度变换技术降低了Scalloping效应对舰船检测的影响,在ScanSAR图像拼接前进行基于OpenMP的改进的双参数CFAR舰船目标检测,不仅避免了拼缝对舰船检测造成的巨大影响,而且极大地缩短了舰船检测的时间,提高了舰船检测的时效性,最后通过图像后处理从拼接后的ScanSAR图像中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对15幅ScanSAR图像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检测性能的同时,检测的时效性也有明显改善.
林旭洪峻孙显鄢懿
关键词:拼缝OPENMP
基于U-Net网络的QR码褶皱恢复算法
2022年
在智能物流分拣系统中常常利用工业相机捕捉快递面单上的QR码图片,继而完成识别工作。然而现实场景下,QR码标签普遍会出现弯曲褶皱情况,影响QR码信息的读取,所以为提升整个系统中QR码识别效果,通常需要将包裹上的褶皱QR码标签平整化。鉴于深度学习在图像算法各领域取得的非凡效果,研究一种基于U-Net网络的褶皱QR码恢复模型,通过添加平移不变损失和对抗损失,它可以直接预测褶皱图片到矫正图片的归一化坐标映射矩阵,并通过简单运算得到矫正图片。另外,由于现实中难以获取满足模型训练的大量已标注数据,利用2D扭曲的方法创建一万张褶皱QR码图片的合成数据集。在最终测试数据上的实验显示,上述模型可以有效的解决褶皱QR码的矫正恢复问题。
侯玉坤李功燕许绍云
关键词:神经网络
面向闪存存储的公平高效I/O调度器被引量:1
2018年
固态硬盘(SSD)具有优秀的读写性能,逐渐被广泛使用在存储系统中。而传统的I/O调度算法都是针对磁盘进行优化,Linux NOOP调度器延时低,却不能保证I/O公平性;CFQ调度器实现了I/O公平性却牺牲了响应性。为了针对SSD实现公平高效的I/O调度策略,本文提出一种全新的I/O调度器—SSDCFQ。SSDCFQ结合CFQ和NOOP调度算法的优点,并且为了加速读写过程引入元数据请求队列,为每个进程维护两个FIFO请求队列,并通过round-robin轮询策略进行管理。实验结果表明,SSDCFQ比NOOP的公平性提高了28%,比CFQ的延时降低了55%。
孟祥辉曾学文曾学文陈晓
关键词:固态硬盘闪存存储
Si杂质扩散诱导InGaAs/GaAs(P)量子阱混杂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腔面光学灾变损伤是制约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以及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量子阱混杂技术是最常用的解决腔面灾变性光学损伤的方法。为了制备高功率、高可靠性半导体激光器单管器件,对Si杂质诱导量子阱混杂工艺进行了探索。本文使用Si介质层作为扩散源,采用管式炉高温退火的方法进行Si杂质扩散诱导量子阱混杂研究。实验并分析了介质膜厚度、退火条件、量子垒材料、牺牲层材料等因素对InGaAs/GaAs(P)量子阱蓝移量的影响。实验发现,量子阱和量子垒的混杂效果随着扩散时间以及退火温度增加而增大,且对温度尤其敏感。当退火条件为780℃、10 h时,InGaAs/GaAsP结构的波长蓝移量达到70.5 nm,量子垒为GaAsP时比GaAs有更好的促进蓝移效果。相同外延结构下,InGaP牺牲层结构相比AlGaAs牺牲层有更大的波长蓝移。
王予晓朱凌妮仲莉孔金霞孔金霞刘素平
关键词:量子阱混杂半导体激光器
基于生物先验数据融合构建非平稳基因调控网络(英文)
2013年
为了构建基因调控网络,提出一个基于生物先验数据融合构建非平稳动态贝叶斯网络结构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高斯混合网络模型,改变点过程和独立的能量函数.利用可逆跳跃马尔科夫蒙特卡罗抽样算法,把整个非平稳过程分解成若干平稳子片断,推断网络结构以及先验数据对网络的影响.在仿真和生物数据上测试该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提高了网络重构的精度.
倪小虹孙应飞
关键词:贝叶斯网络基因调控网络
深海海底斜坡环境下的声传播被引量:15
2016年
海底地形变化对声传播具有很大影响,在南海深海区域海底斜坡环境下进行了一次声传播实验,实验显示倾斜海底环境下声传播损失出现了一些不同于平坦海底环境下的现象,分析并解释了海底地形变化对产生声传播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海底斜坡对声波的反射增强作用可使斜坡上方的声传播损失减少约5 d B.当声波第一次入射到达的海底位置有较小幅度的山丘(凸起高度小于1/10海深)时,海底小山丘即可对声波有反射遮挡作用,导致在其反射区特定传播距离和深度上出现倒三角声影区,比平坦海底环境下相同影区位置处的传播损失增大约8 d B,影响深度可达海面以下1500 m.而海底斜坡对声波的反射阻挡作用使得从海面反射及水体向下折射的会聚区结构消失,只剩下从水体向上折射的会聚结构.因此,海底地形对深海声传播影响较大,在水下目标探测和性能评估等应用中应予以重视.
胡治国李整林张仁和任云秦继兴何利
关键词:深海声传播
基于PWM-CS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电网故障穿越策略被引量:8
2019年
研究了一种整流侧采用传统电网换相换流器(LCC)、逆变侧采用脉宽调制型电流源换流器(PWM-CSC)的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为了降低开关频率和提高系统故障响应性能,提出了电网正常运行时采用特定谐波消除法(SHE)调制和电网故障时切换为正弦脉宽调制(SPWM)的调制策略。分析了电网故障情况下逆变侧PWM-CSC在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器的控制策略并对控制器参数进行了设计,实现了负序电网电流的抑制和单位功率因数运行。此外,给出了电网故障情况下系统传输的最大有功功率的计算方法。在PSCAD/EMTDC中搭建了400 kV/1250 MW的单极混合直流输电系统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夏冰李耀华李耀华徐飞李子欣
关键词:脉冲宽度调制比例谐振控制器最大传输功率单位功率因数
基于信号波形幅度检测放大技术的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土壤水分量测对于农田系统的评估和选择、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十分重要的。根据土壤水分与土壤相对介电常数的关系,基于信号波形幅度检测放大技术设计了一种电容式土壤水分传感器。在标准溶液样品、粘壤土、砂壤土、粘土土样中对提出的传感器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传感器输出电压与被测介质含水量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81~0.99),传感器灵敏度受土质影响明显,实际应用中时需要根据土质进行校准,传感器功耗低,在2.5 V供电电压下功耗低于8 mW。本文设计的传感器可推广至精准农业系统应用中。
徐燕易卫东卓国文
关键词:土壤水分传感器电容法低功耗设计
基于IMU的机载TOPSAR目标定位方法
2016年
Burst工作模式和方位波束的主动扫描使得TOPSAR工作模式能够有效削弱ScanSAR模式的扇贝效应,同时也导致图像方位向像素位置与回波脉冲的关系变得复杂,给目标定位带来了很多问题。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记录延时也会导致方位向定位误差存在,精确估计这个误差能够大大提高目标的方位向定位精度。从TOPSAR数据采集的几何关系和成像过程出发,结合机载IMU数据,提出了一种新的机载TOPSAR目标定位方法。该方法能够直接从TOPSAR斜距图像中获取目标的经纬度信息。通过实际飞行试验获取的机载TOPSAR数据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能够获取25m的平均定位精度。
范怀涛张志敏李宁魏云龙
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惯性测量单元
高速实时可见光通信技术研究及应用被引量:5
2018年
介绍了可见光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基于带宽拓展技术搭建了1 W荧光型LED做光源、PIN光电二极管做探测器、单路速率610 Mb/s的实时传输演示系统,该系统在传输距离为6.2 m时的误码率为3.48×10^(-5)。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荧光型LED为光源、PIN光电二极管做探测器的、双向100 Mb/s无线光上网演示系统。
陈雄斌李洪磊
关键词:可见光通信无线光通信
共7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