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

作品数:315 被引量:1,041H指数:16
相关作者:王雅新张晓娜李云达孙兴辉徐杰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2篇经济管理
  • 61篇文化科学
  • 3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农业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9篇生物学
  • 8篇社会学
  • 8篇历史地理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建筑科学
  • 4篇水利工程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7篇生态
  • 37篇旅游
  • 32篇教学
  • 25篇城市
  • 21篇土地利用
  • 21篇高校
  • 13篇课程
  • 12篇影响因素
  • 12篇旅游发展
  • 12篇草原
  • 11篇生态环境
  • 11篇土壤
  • 10篇档案
  • 9篇可持续发展
  • 8篇档案管理
  • 8篇地产
  • 8篇遥感
  • 8篇民族地区
  • 8篇房地
  • 8篇房地产

机构

  • 306篇内蒙古财经大...
  • 21篇内蒙古师范大...
  • 2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西北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内蒙古大学
  • 4篇北京林业大学
  • 4篇中央民族大学
  • 2篇包头师范学院
  • 2篇西华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包头职业技术...
  • 1篇石家庄邮电职...
  • 1篇内蒙古林业科...
  • 1篇新疆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24篇王珊
  • 19篇李文龙
  • 17篇张晓娜
  • 12篇张文娟
  • 11篇哈斯巴根
  • 11篇那音太
  • 11篇王雅新
  • 10篇张海庆
  • 7篇匡文慧
  • 7篇林海英
  • 7篇李云达
  • 7篇牟艳军
  • 6篇崔秀萍
  • 6篇金良
  • 6篇周春生
  • 5篇秦福莹
  • 5篇包玉海
  • 5篇徐杰
  • 5篇吴海珍
  • 4篇关海波

传媒

  • 60篇内蒙古财经大...
  • 24篇现代营销(下...
  • 22篇经济论坛
  • 17篇财经理论研究
  • 15篇干旱区资源与...
  • 10篇中国乡镇企业...
  • 8篇中国管理信息...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5篇内蒙古师范大...
  • 4篇内蒙古科技与...
  • 4篇内蒙古大学学...
  • 4篇中学地理教学...
  • 4篇干旱区地理
  • 4篇生态经济
  • 3篇经济地理
  • 3篇遥感技术与应...
  • 3篇内蒙古财经学...
  • 3篇物流科技
  • 3篇内蒙古农业大...
  • 3篇内蒙古财经学...

年份

  • 1篇2024
  • 15篇2023
  • 30篇2022
  • 15篇2021
  • 15篇2020
  • 24篇2019
  • 17篇2018
  • 19篇2017
  • 28篇2016
  • 29篇2015
  • 48篇2014
  • 41篇2013
  • 24篇2012
3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榆林沙区典型林地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掌握榆林沙区典型林地土壤微生物特征,明确地上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采集榆林沙区四种林分类型土壤,分析其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测序共产生有效操作分类单元(OTU)15,509个,各林分间OTU及各类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性差异。优势菌种及其丰度土层间变化较大,但林分间优势细菌种一致,丰度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樟子松、油松林下土壤中,酸杆菌门所占比例最大、分别达到22.32%和29.02%,而在沙柳和小叶锦鸡儿林下土壤中,变形菌门又成为优势菌,比例占到27.64%和28.51%。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在灌木林土壤中所占比例要高于乔木。【结论】虽然各优势种丰度在林分间略有差别,但差异不显著(P <0.05)。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微生物群落结构复杂程度是受土壤本底的影响,不同季节或者土壤温度、湿度的变化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后消除,群落结构归于稳定。
王岳丁国栋刘梦婕高广磊于明含李旭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金融集聚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内蒙古面板数据的比较分析
2021年
金融集聚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内蒙古自治区不同盟市金融与经济发展情况有所不同。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十二盟市2004-2017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了内蒙古十二盟市的金融集聚水平;结合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散点图,分析了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水平对本地区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影响,金融集聚会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不显著,金融集聚水平高的地区未能较好地带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应加强地区金融中心的建设,完善金融资源的空间分布,推动地区经济的平稳均衡发展。
石全虎王宏岩
关键词:金融集聚经济增长
被征地农民权益补偿量探讨
2013年
现阶段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不可逆转。有关资料显示,2006年全球城市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达到50%,首次实现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比重相当。
王雄杨蕾
关键词:被征地农民权益补偿城市人口人口比重城镇人口
内蒙古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被引量:2
2022年
为定量测度和比较内蒙古自治区各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文中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个维度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内蒙古地区12个地级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各城市生态文明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和呼和浩特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东西部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存在明显差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较高的城市普遍位于西部地区。鄂尔多斯市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个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中实现了高水平均衡发展。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3个生态文明建设子系统协调发展水平方面,多数城市处于低度协调发展水平,鄂尔多斯市的协调发展水平明最高,赤峰市、兴安盟和巴彦淖尔市处于不协调的水平。
山琦提云哲伊如汗金良
关键词:生态文明熵值法
基于PEST-SWOT分析法的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合作对策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内蒙古与蒙古国山水相连,文化相近,随着两国双边政治关系的稳定发展,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较大发展,具有经济和文化双重价值的旅游合作将逐渐成为两个区域经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通过对内蒙古与蒙古国旅游业发展现状的梳理,针对两个区域的旅游合作进行PEST-SWOT分析,最后对旅游合作对策进行了相关的探讨。
王珊李金锴
内蒙古干早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内蒙古地区是最典型、最严重的干早省份之一,干早灾害是最主要的气象灾害。本文针对过去在内蒙古地区展开的干旱遥感监测技术应用研究进行综合分析,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内蒙古干早遥感监测技术应用提出几点建议。
那音太
关键词:遥感
文献传递
近60年科尔沁人口密度变化时空特征研究
2013年
本文以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内蒙古自治区境内的通辽市、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和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等区域为研究区,在ArcGIS10.0软件平台下,利用科尔沁1947—2008年的人口数据,绘制人口密度空间分布图,同时结合蒙、汉文献资料和人口变化历史背景,对科尔沁近60年人口密度时空变化特征和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
那音太乌兰图雅
关键词:人口密度
基于MODIS数据的内蒙古2000-2011年植被变化时空特征分析(英文)
本文利用内蒙古2000-2011年8天合成的2268幅500m分辨率MODIS反射率数据,提取内蒙古地区不同植被类型进入21世纪以来最近12年年平均NDVI值汾析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年平均NDVI值年际动态及其时空变化趋势...
秦福莹那音太
关键词:MODIS数据植被变化
文献传递
关于资源环境学科建设的思考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资源环境问题的凸显与复杂化,研究将向集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为一体的综合研究方向发展,因此,内蒙古财经大学加强资源环境学科建设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趋势的。而且学校已经开设了相关专业,致力于架构跨学科的边缘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今后,学校在资源环境学科的建设中,要把握专业方向,强化学科特色,注意拓展领域,从而促进学科的交叉与发展。
王珊
关键词:学科建设
信息网络化与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随着我国高校的建设和发展,数字化校园已经成为高校发展的重要目标,不但在教学方式上实施信息化,而且高校的档案管理也逐步实现了信息网络化和资源数字化,在高校档案管理规范化的同时,如何改变观念、创新服务机制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更加优质快捷的档案信息成为各大高校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档案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入手,详细阐述了信息网络化与高校档案管理的创新措施。
王雅新
关键词:高校档案
共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