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4,360 被引量:32,953H指数:69
相关作者:杨勤科曹明明杨新军李同昇王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689篇期刊文章
  • 61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97篇经济管理
  • 764篇环境科学与工...
  • 738篇天文地球
  • 538篇农业科学
  • 443篇建筑科学
  • 272篇历史地理
  • 211篇水利工程
  • 14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1篇生物学
  • 110篇文化科学
  • 104篇社会学
  • 58篇政治法律
  • 4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篇理学
  • 20篇化学工程
  • 20篇医药卫生
  • 9篇电子电信
  • 9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哲学宗教
  • 6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74篇城市
  • 271篇生态
  • 254篇旅游
  • 237篇土壤
  • 156篇土地利用
  • 155篇黄土高原
  • 142篇气候
  • 141篇农业
  • 130篇流域
  • 120篇乡村
  • 119篇生态系统
  • 118篇影响因素
  • 116篇遥感
  • 112篇水资源
  • 112篇GIS
  • 105篇植被
  • 105篇农户
  • 101篇污染
  • 99篇生态环境
  • 92篇可持续发展

机构

  • 4,302篇西北大学
  • 357篇中国科学院
  • 109篇西北农林科技...
  • 98篇长安大学
  • 78篇西安理工大学
  • 77篇陕西师范大学
  • 64篇西安建筑科技...
  • 60篇北京师范大学
  • 5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9篇西安外国语大...
  • 36篇宁夏大学
  • 35篇兰州大学
  • 34篇南京大学
  • 34篇西安科技大学
  • 31篇南京师范大学
  • 30篇中国科学院西...
  • 26篇武汉大学
  • 2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3篇中国科学院生...
  • 21篇国家林业局

作者

  • 216篇曹明明
  • 195篇李同昇
  • 192篇杨新军
  • 129篇刘科伟
  • 118篇马俊杰
  • 117篇杨勤科
  • 114篇李同升
  • 109篇杨联安
  • 107篇段汉明
  • 103篇刘康
  • 100篇宋进喜
  • 99篇王俊
  • 98篇李钢
  • 88篇白红英
  • 86篇王伯铎
  • 83篇杨海娟
  • 73篇邱海军
  • 66篇陈海
  • 62篇权东计
  • 58篇李建伟

传媒

  • 319篇西北大学学报...
  • 196篇水土保持通报
  • 183篇地下水
  • 135篇人文地理
  • 105篇干旱区资源与...
  • 80篇干旱区地理
  • 73篇陕西师范大学...
  • 72篇经济地理
  • 71篇地理研究
  • 66篇水土保持研究
  • 57篇地理科学进展
  • 55篇安徽农业科学
  • 49篇地理科学
  • 45篇水土保持学报
  • 45篇中国人口·资...
  • 43篇地理学报
  • 42篇地域研究与开...
  • 40篇生态学报
  • 40篇冰川冻土
  • 40篇生态学杂志

年份

  • 8篇2024
  • 169篇2023
  • 199篇2022
  • 229篇2021
  • 177篇2020
  • 188篇2019
  • 196篇2018
  • 237篇2017
  • 187篇2016
  • 166篇2015
  • 232篇2014
  • 199篇2013
  • 197篇2012
  • 276篇2011
  • 168篇2010
  • 197篇2009
  • 174篇2008
  • 143篇2007
  • 146篇2006
  • 136篇2005
4,3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时期我国省际铁路货运联系的空间格局研究
2016年
省际铁路货运联系是省际要素流动的重要形式,研究省际铁路货运联系的空间格局助于了解省际经济联系指导区域发展规划。本文首先总结了新时期我国铁路货运变化特征,从货运输入输出、交流规模、货流空间联系分析我国省际铁路货运联系的空间格局,以期为铁路交通网络完善及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依据。
李彤赵盼任仪
关键词:输入输出
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序列影像三维重建实验被引量:3
2020年
传统航空影像三维重建受到时效性、成本等限制,而无人机三维重建技术是解决中小范围三维地形问题的有效手段。基于小型四旋翼无人机航拍序列影像开展了三维重建实验。首先分析了小型无人机航拍三维重建流程的特点,随后重点讨论了无人机三维重建中涉及的关键问题,包括无人机飞行姿态控制、航速、航高、重叠度和拍照模式选择等,最后对比了不同软件的重建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控制无人机飞行姿态、航高、航速、重叠度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序列影像获取模式,在不同的软件中均可完成精度较高的精细地物三维重建。
李想李想梁倩
关键词:小型无人机序列影像三维重建飞行参数
我国历史蝗灾的时空特征、气候意义与社会影响
人类发展史是一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史。史上三大自然灾害,蝗(飞蝗灾害)较之水、旱更甚,但论及与气候环境之关系,蝗则凸显机理复杂和研究不足。我国三大飞蝗(东亚飞蝗、亚洲飞蝗、西藏飞蝗)具有与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
李钢
关键词:气候意义历史时期
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25
2012年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条件下旱作农田冬小麦土壤呼吸及其水热状况。设4个处理,即无覆盖处理(CK)、小麦全年4500 kg/hm2秸秆覆盖(M4500)、9000 kg/hm2秸秆覆盖(M9000)和地膜覆盖(PM)。结果表明,土壤呼吸在作物生育期呈单峰曲线变化,PM处理峰值出现在拔节期,其余处理推迟至抽穗期;CK、M4500、M9000、PM处理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CO21.54、1.44、1.45、1.75μmol/(m2·s),其中PM与CK处理差异显著(P<0.05);生育期内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Q10值)在1.86~2.39之间;土壤温度低于5℃时,Q10值较高,而当土温高于5℃时,土壤呼吸的温度控制作用较弱;土壤水分对土壤呼吸的限制作用不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0—5cm土层温度和水分形成的双因子模型可以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异,各处理的决定系数分别为CK 0.827、M45000.816、M9000 0.896、PM 0.729(P<0.01)。
涂纯王俊刘文兆
关键词:土壤呼吸水热因子Q10值
高邮湖沉积物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6
2013年
通过对高邮湖钻孔沉积物粒度、沉积速率和地球化学元素等指标的分析,结合高邮湖地区的历史文献记录,探讨了高邮湖近现代时期环境变迁及其对区域重大事件和人类活动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高邮湖沉积物重金属元素近300年来呈现随深度减小逐渐富集的趋势,区域大事件如黄河改道等是导致元素含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而影响元素含量异常波动的人为因素包括为保运河修建高家堰大堤以及清朝修改赋役制度导致人口增长等。近百年来高邮湖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变化主要与人口数量、人类活动方式及强度的改变相关。
李书恒郭伟殷勇
关键词:地球化学记录重金属元素湖泊沉积
改造型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推进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清洁生产是实现工业园园区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前提和基础,研究改造型生态工业园中清洁生产推进方法对于园区的生态工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改造型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推进程序和方法,并以龙门工业园为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
唐晓兰王伯铎马俊杰林积泉
关键词:改造型生态工业园清洁生产
污水处理厂除臭技术浅析被引量:17
2010年
依据除臭原理将臭气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处理法三类,分析了化学、活性炭吸附、氧离子基团、燃烧、纯天然植物提取液喷洒和生物等多种除臭方法的除臭机理和工艺流程,探讨了各类除臭方法的优缺点及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常用的除臭方法进行了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得出组合式除臭技术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除臭方法,比较适合我国发展现状,具有较好的研究发展前景。
尚小清陈晓东
关键词:污水处理厂恶臭气体除臭技术
城市老旧小区内外业一体化给水管线探测被引量:8
2019年
随着城市小区不断的建设和完善,地下管线种类繁多,分布复杂,特别是老旧小区不同时期建设的管网构成更为复杂,图件资料匮乏,维护非常困难,其中给水管线的问题尤为突出.本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老旧小区给水管线特点及其对探测的影响,结合不同探测技术对不同材质管线探测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多方法综合探测的合理方案.最后以某小区的管线探测工程为例,介绍了管线探测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流程,阐述了如何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包括声学探测法、电磁感应法、地质雷达法对给水管线进行综合探测和分析.该研究对于我国大量城市老旧小区管线的管理和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邓诗凡张智华李想吴倩鑫张世强
关键词:给水管线内外业一体化
中国省域二氧化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被引量:50
2020年
通过测算全国30个省域2000-2015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采用自然段点法,分别对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各省碳排放量进行分类,分析其空间分异化特征。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揭示了相邻各省份碳排放量的空间关联性。在此基础上,运用对数均值迪氏分解法,从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角度,对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无残差分解。结果表明:1)时间上,我国碳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在2014-2015年仅下降2%。除北京市外,其余各省份的碳排放量呈增长趋势;空间上,高值碳排放由环渤海及东部沿海省份逐步蔓延至中西部个别省份;2)各省域碳排放主要呈现高高集聚和低高集聚的特征,高高集聚稳定集中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和江苏省,北京市和天津市与高碳排放的省份形成一个低高集聚区域;3)东、中部比西部省份更易受能源结构、能源强度、经济发展和人口规模等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对碳排放是驱动作用,能源强度对碳排放是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对各省份碳排放的影响有正向驱动和负向抑制作用,除贵州省外,其余省份人口规模对碳排放均是正向驱动作用。
王瑛何艳芬
关键词:碳排放空间自相关LMDI
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分析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毛乌素沙地东南缘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沙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呈规律性变化,随沙漠化程度的加剧,土壤粘粒、含水量、有机质、全碳、全氮含量减少,土壤砂粒含量、容重、C/N...
杨梅焕曹明明朱志梅邱海军
关键词:毛乌素沙地沙漠化土壤理化性质土壤质量
文献传递
共4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