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农林大学应用生态研究所

作品数:110 被引量:686H指数:15
相关作者:徐敦明任娜娜魏智娟李秀仙周剑锋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0篇期刊文章
  • 34篇会议论文
  • 4篇标准
  • 2篇专利

领域

  • 68篇农业科学
  • 28篇生物学
  • 4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20篇小菜蛾
  • 20篇菜蛾
  • 15篇基因
  • 15篇害虫
  • 8篇植物
  • 8篇种群
  • 8篇昆虫
  • 7篇跳甲
  • 7篇转基因
  • 7篇黄曲条跳甲
  • 6篇水稻
  • 6篇微生物
  • 5篇生态
  • 5篇群落
  • 5篇小绿叶蝉
  • 5篇拒食
  • 5篇拒食作用
  • 5篇茶园
  • 4篇适合度
  • 4篇BT水稻

机构

  • 110篇福建农林大学
  • 20篇福建省农业科...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教育部
  • 6篇福建省烟草公...
  • 6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浙江大学
  • 3篇河南农业大学
  • 3篇福建省农业厅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广东省农业科...
  • 1篇集美大学
  • 1篇宁德师范学院
  • 1篇湖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武夷学院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6篇尤民生
  • 13篇杨广
  • 7篇傅建炜
  • 6篇李建宇
  • 6篇吴孔明
  • 6篇夏晓峰
  • 4篇赖荣泉
  • 4篇刘天生
  • 3篇何玮毅
  • 3篇侯有明
  • 3篇尤燕春
  • 3篇林胜
  • 3篇李金玉
  • 3篇胡桂萍
  • 3篇谢苗
  • 3篇任娜娜
  • 2篇陈玮
  • 2篇王兆守
  • 2篇陈进
  • 2篇史梦竹

传媒

  • 13篇昆虫学报
  • 9篇福建农业学报
  • 9篇福建农林大学...
  • 6篇植物保护
  • 6篇福建省科协第...
  • 5篇环境昆虫学报
  • 5篇应用昆虫学报
  • 4篇生物安全学报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昆虫知识
  • 2篇第一届全国生...
  • 2篇中国昆虫学会...
  • 2篇中国昆虫学会...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物技术通讯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3
  • 7篇2022
  • 4篇2021
  • 9篇2020
  • 17篇2019
  • 7篇2018
  • 5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5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2篇2004
1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染水稻瘤矮病毒的转cry1Ab水稻对电光叶蝉种群的影响
2020年
以亲本闽恢3301(MH3301)为对照,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研究转cry1Ab水稻(MF86)在感染水稻瘤矮病毒情况下对电光叶蝉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取食未感病MH3301相比,取食未感病MF86的电光叶蝉1、5龄若虫期及总寿长显著延长;与取食感病MH3301相比,取食感病MF86的电光叶蝉若虫期显著缩短,内禀增长率和净增殖率均显著升高;无论水稻感病与否,取食MF86的电光叶蝉繁殖率和存活率均比取食MH3301的种群较高.种群预测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感病状态下,取食MF86的电光叶蝉较取食MH3301的种群增长更快.
苗鑫高云丽马璐瑶张刘通张榜林胜
关键词:BT水稻介体昆虫
运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模拟昆虫种群动态及其在害虫治理中的应用
2023年
计算机模拟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对于昆虫种群预测和害虫治理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以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two-sex life table)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昆虫的种群动态、种群捕食、寄生和取食的波动、害虫防治时机以及模拟的变异性。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软件(程式)TWOSEX-MSChart与捕食率软件CONSUME-MSChart分析生命表与捕食率数据,再将分析结果用模拟软件TIMING-MSChart模拟预测种群增长过程中龄期结构以及捕食能力、寄生能力和取食能力的变化。依据种群动态可以预测害虫危害、天敌捕食、寄生蜂寄生能力,再用这些数据确定杀虫剂的施药时机和施药次数,预测生物防治中天敌释放的适当时机、释放数量和释放次数等;同时还可以依据生命表的变异性,利用自我重复取样(bootstrap)技术得到的2.5和97.5百分位(percentiles)或其他百分位的生命表预测种群增长的不确定性。借助基于两性生命表理论的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害虫种群增长以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最佳时期,以达到经济有效的害虫综合治理,并为农业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史梦竹傅建炜李建宇齐心尤民生
关键词:种群动态害虫防治
茶叶上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降解菌的分离及其特性被引量:41
2005年
生物修复对降解污染基质中的农药是一种对环境有益的方法。目标是要寻找能够降解在茶叶生产中使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降解菌。最终在福州某茶园经农药处理过的茶叶中分离降解菌。首先在富集培养基中筛选,接着在以农药为唯一碳源的基础培养基中连续筛选。结果发现,其中一株标号为c1f6的菌株生长的特别良好,经AMS-VITEK12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为假单胞菌属的一个未知种。采用HP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菌株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联苯菊酯、甲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降解率。在pH7.0的基础培养基发酵液中,以各加100mg·L-1这3种农药为唯一碳源,30℃振荡培养,接种c1f6后3d,这3种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55.64%、44.56%和52.19%。采用光密度测定的菌株生长值和农药降解率的关系曲线表明,在基础培养基中,农药降解和菌株生长成正相关,说明菌株能以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生长。采用同样的方法测定表明,菌株c1f6对有机磷农药也有一定的降解力,3d对甲胺磷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为27.67%和12.35%。因此,假单胞菌c1f6是一株较广谱的农药降解菌,有望用于生物修复过程,以减少茶叶栽培过程中的产品和环境污染。
王兆守林淦尤民生李秀仙梁小虾
关键词:茶叶生物修复拟除虫菊酯
菜心挥发性物质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作用
小菜蛾绒茧蜂对不同处理菜心植株的行为测定结果表明:小菜蛾取食诱导的植株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作用比健康菜心植株更强;在小菜蛾为害的菜心品种中,四九菜心和石排菜心对小菜蛾绒茧蜂的引诱作用差异不显著,但都比油青甜菜心强;3龄的...
张游南黄宇萍杨广尤民生
关键词:菜心挥发性物质触角电位
大蒜乙醇抽提物对烟蚜忌避及烟田斜纹夜蛾拒食作用
示大蒜抽提物的某些生物活性,在实验室进行了大蒜乙醇提取物对烟田有翅烟蚜的忌避作用及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拒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大蒜乙醇抽提物对有翅烟蚜有显著的忌避作用及其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也有显著的拒食作用.72h内,...
赖荣泉赖成连钟秀金林天然李钦书
关键词:烟蚜斜纹夜蛾忌避作用拒食作用
抗生素和肠道细菌对小菜蛾适合度的影响
目的:小菜蛾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世界性重要害虫.通过分析抗生素对小菜蛾的毒性效应,了解肠道细菌对小菜蛾适合度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阐明小菜蛾肠道细菌的功能. 方法:利用抗生素处理含有高丰度肠道细菌的萝卜苗饲养品系...
沈金红王倩夏晓峰尤民生
关键词:农业害虫小菜蛾抗生素毒性效应
小菜蛾innexin基因家族鉴定及其innexin 2的功能研究
蛾是为害十字花科植物的世界性害虫,寻求其遗传防治新策略备受瞩目.Innexin基因家族编码无脊椎动物的间隙连接蛋白,该蛋白家族负责细胞间经质膜的相互联系,维持组织结构协调与完整性的结构,阻断此连接可阻止细胞间的交流,严重...
黄宇萍林喜建蔡立君陈思涵翁琦肖婷辉尤民生
关键词:小菜蛾间隙连接蛋白基因鉴定基因功能
昆虫葡萄糖氧化酶的基本特性及功能被引量:1
2015年
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s,GOX)是一种脱氢酶,普遍存在于动物、植物及微生物体内,可以专一性地将β-D-葡萄糖氧化成葡萄糖酸和过氧化氢。昆虫GOX可能是从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经由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进化而来。在昆虫中,GOX主要分布在下唇腺,杂食性昆虫比寡食性、单食性昆虫的GOX活性高。昆虫GOX除了能够调节自身与氧化还原相关的生理活动,在抑制寄主植物防御反应、促进昆虫取食寄主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但同时也能诱发某些植物的防御反应。进一步深入研究GOX在昆虫与植物互作方面的功能,将有助于阐明两者间长期以来的协同进化关系,为农业害虫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
董人富马小丽陈亚琼戚伟平陈玮何玮毅尤民生
关键词:葡萄糖氧化酶进化植物防御
草地贪夜蛾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发育历期预测模型被引量:90
2019年
温度是影响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地区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利用室内恒温饲养的方法,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生命表参数,并构建了发育历期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化蛹率、蛹的存活率与羽化率以及成虫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35℃下幼虫的发育历期为55.26~9.58 d。20~30℃为种群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成虫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25℃。卵、幼虫、蛹和卵到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27、11.10、12.20和11.34℃,有效积温分别为44.57、211.93、135.69和390.55日·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预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发生区域、发生期和发生世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何莉梅葛世帅陈玉超吴秋琳姜玉英吴孔明
关键词:温度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
fl(2)d单等位基因的敲除显著降低小菜蛾的生殖力和育性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RNA甲基化是基因转录后水平表观修饰的主要形式,参与了众多重要的细胞学过程。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是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的重要寡食性害虫,与RNA甲基化相关基因的功能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克隆小菜蛾的RNA甲基化蛋白同源基因fl(2)d,鉴定其表达模式,并敲除该基因以探究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小菜蛾基因组网站查找fl(2)d基因序列,PCR扩增其蛋白质编码序列(CDS);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小菜蛾不同发育阶段个体以及成虫生殖腺中fl(2)d的相对表达量;运用CRISPR/Cas9结合卵的显微注射技术,对小菜蛾fl(2)d进行编辑;将fl(2)d被编辑过的成虫与野生型成虫杂交,并对其产生的后代进行近交,筛选fl(2)d突变品系;观测并比较突变体与野生型个体遗传特性、生物学参数和表型的差异,明确fl(2)d的功能。【结果】克隆得到长度为912 bp的fl(2)d CDS,fl(2)d在雌蛹、雌成虫和卵中的表达量较高,雄成虫和雄蛹的表达量较低,幼虫期的表达量最低,成虫卵巢中表达量显著高于精巢。通过向小菜蛾的卵注射靶向fl(2)d的向导RNA(sgRNA)和Cas9蛋白的混合物,对所产生的阳性后代进行10代的单对近交筛选,获得3种杂合的移码突变品系,分别缺失了4个(Δfl(2)d213-4)、5个(Δfl(2)d213-5)和7个(Δfl(2)d214-7)碱基。在上述品系的筛选过程中,发现了6只缺失4个碱基的纯合突变个体,2只缺失5个碱基的纯合突变个体;缺失4个碱基的纯合个体成功配成了两对,近交未产卵;剩余的2只缺失4个碱基的雄性纯合个体和2只缺失5个碱基的雄性纯合个体分别与同世代的雌性杂合突变个体近交后仍未产卵。说明fl(2)d纯合突变的个体存活率极低,且可能无法产生后代。通过分析后代基因型的分离比,发现杂合突变个体近交以及杂合突变个体与野生型个体杂交产生的后代中,杂合突变个体与野生型个体的�
李飞飞王贝贝赖颖芳杨菲颖尤民生何玮毅
关键词:小菜蛾生殖力育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