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

作品数:92 被引量:417H指数:14
相关作者:罗丹杨立波周行更多>>
相关机构:黄淮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烟草总公司科技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9篇农业科学
  • 17篇生物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篇昆虫
  • 12篇物防
  • 11篇生物防治
  • 10篇捕食
  • 9篇种群
  • 7篇幼虫
  • 7篇实蝇
  • 7篇基因
  • 7篇害虫
  • 6篇棉铃
  • 6篇棉铃虫
  • 5篇植物
  • 5篇杀虫
  • 5篇物种
  • 5篇活性
  • 5篇基因组
  • 5篇捕食功能
  • 5篇捕食功能反应
  • 4篇地理分布
  • 4篇生态系统

机构

  • 9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宁夏农林科学...
  • 3篇黄淮学院
  • 3篇苏州推动者生...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中国检验检疫...
  • 2篇南宁师范大学
  • 2篇云南省烟草公...
  • 2篇生态环境部南...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吉林省农业科...
  • 1篇宁夏大学
  • 1篇百色学院

作者

  • 5篇王孟卿
  • 4篇张礼生
  • 4篇杨新玲
  • 4篇李建成
  • 3篇张泽华
  • 3篇赵紫华
  • 2篇宋敦伦
  • 2篇张蓉
  • 2篇涂雄兵
  • 2篇路子云
  • 2篇沈杰
  • 2篇陈宏灏
  • 2篇凌云
  • 2篇林晨
  • 1篇姜帆
  • 1篇林金科
  • 1篇罗世孝
  • 1篇赵守歧
  • 1篇高正辉
  • 1篇冉红凡

传媒

  • 52篇植物保护学报
  • 7篇应用昆虫学报
  • 5篇Entomo...
  • 4篇生物多样性
  • 3篇植物检疫
  • 2篇昆虫学报
  • 2篇植物保护
  • 2篇有机化学
  • 2篇现代农药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古生物学报
  • 1篇中国林业
  • 1篇广西林业科学
  • 1篇农药学学报
  • 1篇云南民族大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5篇2024
  • 11篇2023
  • 13篇2022
  • 15篇2021
  • 21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7篇2016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及其治理策略被引量:17
2021年
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r是棉花生产中最严重的害虫之一。长期以来防治棉蚜主要依赖于化学杀虫剂,其中新烟碱类杀虫剂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其长期、大量的使用,棉蚜已对该类杀虫剂产生了较高水平的抗性,严重影响了对棉蚜的防治效果。抗性机制研究表明,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机制主要涉及解毒代谢能力增强和靶标敏感性下降。细胞色素P450、羧酸酯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UDP-葡糖基转移酶等解毒酶基因过量表达介导的解毒代谢增强和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1亚基突变引起的靶标敏感性下降是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产生抗性的关键。针对我国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问题突出的现状,为更好地利用该类药剂防治棉蚜,亟需根据棉蚜抗性机制制定合理的抗性治理策略。本文将从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现状、抗性机制以及抗性治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抗性棉蚜的科学治理提供参考。
马康生王静慧解晓平高希武
关键词:棉蚜新烟碱类杀虫剂抗性抗性机制抗性治理
棉铃虫过氧化物还原酶基因Prx4的鉴定及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为探究过氧化物还原酶(peroxiredoxin,Prx)在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幼虫体内的功能,利用转录组数据鉴定得到了棉铃虫Prx4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测定该基因在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和5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利用原核表达和RNA干扰方法探究该基因的功能。结果表明,Prx4基因开放阅读框长为744 bp,编码248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和同源序列多重比对结果显示该基因属于典型的2-Cys过氧化物酶家族;Prx4基因广泛分布于棉铃虫幼虫各组织和发育阶段中;当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nucleopolyhedrovirus,NPV)后,棉铃虫Prx4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重组蛋白的体外试验表明Prx4蛋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与对照相比,小干扰RNA处理6、8和10 d后感病棉铃虫的死亡率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46%、22.42%和38.68%。表明Prx4基因作为一种抗氧化酶保护棉铃虫免受氧化损伤,同时在抵御NPV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免疫作用。
田志强查萌祝琳申忠健刘孝明刘小侠
关键词:棉铃虫抗氧化活性RNA干扰免疫核型多角体病毒
六种外来入侵昆虫在我国分布范围及自然越冬北界的预测被引量:11
2020年
自然条件下,冬季温度是限制昆虫种群存活、繁殖以及种群数量的环境因素(欧阳芳和戈峰,2014),昆虫种群是否能够越冬、越冬虫态、数量与次年种群动态息息相关。不同昆虫种类耐寒性差异明显,致使其分布范围以及越冬北界不同,外来入侵昆虫也不例外。近年来,大量外来入侵昆虫被引入我国并频繁发生为害,这些入侵昆虫的分布范围也急剧北扩,对我国生态及粮食安全产生了巨大的威胁。本研究对来自田间、温室大棚等不同场所的6种外来入侵昆虫在我国的分布范围及越冬北界进行模拟,旨在警惕外来入侵昆虫对我国的为害。
王雁楠张玉赵紫华
关键词:温室大棚越冬虫态耐寒性昆虫种类昆虫种群环境因素
人工饲料对黄带犀猎蝽生长发育、繁殖及捕食效能的影响
2024年
为评价人工饲料饲养对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的黄带犀猎蝽Sycanus bifidus的生长发育、繁殖和控害能力的影响,在室内条件下测定取食不同胶囊人工饲料的黄带犀猎蝽若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相关生物学参数,并比较取食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胶囊人工饲料和活虫饲料的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和搜寻效应。结果表明,以斜纹夜蛾胶囊人工饲料饲喂的黄带犀猎蝽若虫可完成完整世代并继续繁殖,其成虫获得率为15.0%,若虫总发育历期为107.6 d,雌、雄成虫体重分别为113.8 mg和84.7 mg,产卵前期为31.3 d,单雌产卵量为117.3粒,卵期为24.5 d,卵孵化率为90.8%;而取食胶囊人工饲料内容物为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匀浆液和混合匀浆液的黄带犀猎蝽若虫不能完成完整世代。取食斜纹夜蛾胶囊人工饲料和活虫饲料的黄带犀猎蝽3~5龄若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II型和Holling III型功能反应模型,使用斜纹夜蛾胶囊人工饲料饲养的黄带犀猎蝽对猎物的捕食效果和搜寻效应未受到明显影响,表明该人工饲料可用于黄带犀猎蝽的规模化扩繁。
陈苏怡李晓光史爱民石萍丽石安宪彩万志李虎
关键词:人工饲料胶囊化规模化饲养生物学参数捕食功能反应
银川平原不同种植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及时间动态模拟被引量:4
2018年
为探究不同种植模式对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及个体数量的影响,采用陷阱法对银川平原苜蓿-小麦邻作、苜蓿-玉米邻作和苜蓿-果园间作3种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人工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其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的差异和变化,并利用Gaussian函数对各指数进行时间序列动态拟合,分析了3种种植模式下人工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总个体数量的时间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该地区共收集到蜘蛛标本2 761头,隶属12科19属28种,其中优势种为星豹蛛Pardosa astrigera、甘肃平腹蛛Gnaphosa kansuensis和白斑隐蛛Nurscia albofasciata。2种邻作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均匀度及优势度指数同间作模式下的各指标均有显著差异,且多样性指数最大值出现时间分别为5月7日和5月18日,均早于间作模式下的7月3日。Gaussian函数拟合结果表明,苜蓿-小麦邻作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种群高峰期持续时间最长,为121.92 d,苜蓿-玉米邻作模式下2次种群高峰间隔时间最短,为49.2 d。苜蓿-小麦邻作模式下苜蓿田地表蜘蛛群落的个体数量最大值出现在5月上旬,其它2种模式下均出现在5月中旬。
胡文超贺达汉关晓庆刘军和赵紫华
关键词:蜘蛛苜蓿群落多样性
蠋蝽对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捕食作用被引量:3
2022年
为明确蠋蝽Arma custos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捕食能力,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测定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搜寻效应和种内干扰效应对其自身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对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的瞬间攻击率分别为0.790、0.849和0.818,处理时间分别为0.041、0.027和0.036 d,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24.390、37.037和27.778头;随着亚洲玉米螟密度的增加,蠋蝽的搜寻效应逐渐降低,雌成虫的搜寻效应明显大于5龄若虫和雄成虫;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捕食亚洲玉米螟4龄幼虫时均受到种内干扰的影响,干扰常数分别1.372、1.410和1.309。表明蠋蝽5龄若虫和雌雄成虫均对亚洲玉米螟具有较好的控害潜能,且成虫的控害潜能大于5龄若虫。
孙婧婧王孟卿张长华唐艺婷李心钰张礼生李虎
关键词:亚洲玉米螟生物防治
植物对蝗虫行为及种群的调控作用被引量:2
2021年
蝗虫食性广,取食量大,对植物的破坏作用极大。植物不仅是蝗虫食物的直接来源,还为其提供栖息场所,对蝗虫个体行为和种群动态均有重要影响。植物挥发物和次生代谢物质对蝗虫的取食、求偶、繁殖、产卵行为和个体生长发育等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植被覆盖度能够直接影响蝗群的聚集度和迁移距离,同时蝗虫对产卵地的植被覆盖度也有严格要求,特别对蝗虫群集产卵行为影响明显。本文综述了植物对蝗虫行为及种群动态的影响,讨论了植被与蝗灾发生的关系,以期为蝗虫综合治理提供更广泛的思路。
曹凯丽汪洋高益凡谭树乾石旺鹏
关键词:蝗灾植物种类植被覆盖度
异螳舞虻属Achelipoda在中国大陆首次发现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舞虻科)
2023年
异螳舞虻属Achelipoda Yang,Zhang&Zhang,2007是舞虻科中较小的属之一,已知7种,仅分布于亚洲,我国以前仅知1种,分布于台湾地区。本文记述我国大陆1新种:云南螳舞虻Achelipoda yunnanensis sp.nov.,并编制了中国异螳舞虻属分种检索表。
林晨从嘉杨定
关键词:检索表
新型异烟酸类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为了发现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新型蚜虫控制剂,以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简称EBF)为先导,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和生物电子等排原理,设计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异烟酸类EBF类似物.以香叶醇为原料,经4 ...
秦耀果张景朋宋敦伦段红霞凌云蒋标标刘俊杰杨新玲
关键词:异烟酸类似物生物活性
新型2-烷氧基取代苯甲酸香叶酯类蚜虫报警信息素类似物的设计、合成及生物活性
2022年
为了发现结构新颖的蚜虫行为控制剂,以课题组发现的高活性化合物3e(2-羟基-3-甲氧基苯甲酸香叶酯)为先导,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的方法,设计合成了15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型2-烷氧基取代苯甲酸香叶酯类蚜虫报警信息素(E)-β-farnesene(EβF)衍生物,其结构经过核磁共振氢谱(^(1)H NMR)、红外光谱(IR)和高分辨质谱(HRMS)的确证。蚜虫驱避活性测定结果表明,部分目标化合物在5μg剂量下对豌豆蚜Acyrthosiphon pisum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驱避活性,其中化合物6i活性最高,驱避率达到60.9%,与先导化合物3e的活性没有显著性差异。靶标蛋白结合实验证明,部分目标化合物与气味结合蛋白ApisOBP9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尤其是化合物6i与ApisOBP9的结合常数达到(4.92±0.18)μmol/L。进一步的分子对接结果表明,6i与靶标ApisOBP9具有较好的结合作用力,能很好地结合到靶标蛋白的活性位点,其结合模式和先导化合物相似。本研究对后续化合物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秦耀果杨朝凯张以涵周雨蓓潘世香刘彦石卓杨新玲
关键词:气味结合蛋白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