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作品数:1,176 被引量:4,196H指数:22
相关作者:罗慧英刘玉戴红霞马丹宋晓春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兰州大学药学院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20篇期刊文章
  • 4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36篇医药卫生
  • 124篇农业科学
  • 52篇文化科学
  • 40篇理学
  • 29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生物学
  • 14篇化学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经济管理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核科学技术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6篇中药
  • 115篇药理
  • 101篇当归
  • 76篇活性
  • 73篇色谱
  • 61篇红芪
  • 54篇细胞
  • 53篇药理作用
  • 53篇相色谱
  • 51篇多糖
  • 50篇学成
  • 50篇药理学
  • 50篇化学成分
  • 45篇网络药理学
  • 44篇液相色谱
  • 44篇高效液相
  • 44篇高效液相色谱
  • 42篇指纹
  • 42篇指纹图
  • 42篇通路

机构

  • 1,168篇甘肃中医药大...
  • 76篇甘肃省人民医...
  • 56篇兰州大学
  • 56篇中国科学院
  • 46篇甘肃省中医院
  • 26篇甘肃省医学科...
  • 20篇甘肃省药品检...
  • 18篇中国人民解放...
  • 17篇兰州理工大学
  • 16篇兰州大学第二...
  • 16篇兰州市食品药...
  • 14篇西北民族大学
  • 13篇中国中医科学...
  • 13篇兰州军区兰州...
  • 12篇甘肃农业大学
  • 11篇教育部
  • 9篇桂林医学院
  • 9篇兰州大学第一...
  • 9篇西北师范大学
  • 8篇军事科学院

作者

  • 60篇葛斌
  • 59篇顾志荣
  • 35篇祁梅
  • 30篇许爱霞
  • 26篇李喜香
  • 25篇石晓峰
  • 25篇邸多隆
  • 22篇李越峰
  • 20篇李茂星
  • 19篇刘永琦
  • 19篇曹瑞
  • 19篇牛江涛
  • 16篇晋玲
  • 16篇李成义
  • 16篇黄新异
  • 16篇杜弢
  • 15篇李硕
  • 14篇强正泽
  • 13篇李季文
  • 13篇邵士俊

传媒

  • 157篇甘肃中医药大...
  • 94篇中国临床药理...
  • 59篇中国中医药信...
  • 48篇中兽医医药杂...
  • 35篇时珍国医国药
  • 35篇中成药
  • 33篇甘肃中医学院...
  • 30篇中国实验方剂...
  • 29篇中国药房
  • 28篇中草药
  • 28篇中国现代中药
  • 27篇中国现代应用...
  • 23篇中药材
  • 18篇中国野生植物...
  • 18篇天然产物研究...
  • 17篇中药药理与临...
  • 15篇中国中药杂志
  • 13篇解放军药学学...
  • 12篇西部中医药
  • 10篇华西药学杂志

年份

  • 9篇2024
  • 206篇2023
  • 184篇2022
  • 156篇2021
  • 142篇2020
  • 110篇2019
  • 133篇2018
  • 102篇2017
  • 94篇2016
  • 29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06
1,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葶苈子药材生态适宜性区划研究
2021年
对全国葶苈子药材的生态适宜性开展评价,为优质葶苈子药材的栽培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网络资料查阅和实地采集,收集了葶苈子药材共839个样点信息,其中播娘蒿430个样点,独行菜409个样点,综合55个生态因子,应用GIS和Maxent模型分析葶苈子药材在全国的生态适宜性分布。建立的Maxent模型预测效果良好(训练集和验证集特征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影响全国葶苈子药材生态适宜性的主要环境因子是降雨、温度、海拔、酸碱度、植被类型、土壤亚类等;全国内中药葶苈子最适宜生境主要集中在河北、河南、山西、山东、陕西、宁夏、甘肃南部、四川西部等地。对葶苈子分布区进行了生长等级划分,为葶苈子药材资源的调查研究、人工种植、划分优质产地、资源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吕娇娇高国香王艳
关键词:播娘蒿独行菜生态适宜性
HSCCC分离制备马铃薯提取物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研究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法(HSCCC),建立了一种快速分离制备马铃薯提取物中α—茄碱和α—卡茄碱的方法.乙酸乙酯:甲醇:正丁醇:水(4:1.5:0.5:5,v/v)作为两相溶剂系统,将定量马铃薯提取物溶解于等量的上下相溶剂中,...
王秉鹏蒙静郭玫黄新异吴焜玥邸多隆
关键词:高速逆流色谱马铃薯
浅析标准煎液在中药复方研究进展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0年
从中药标准煎液的概念、特点、建立方法的标准化等方面总结分析差异,对中药标准煎液与传统汤剂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化学成分、毒理活性、临床疗效等,分析影响标准煎液的质量评价的因素,为全面掌握中药复方标准煎液,为标准煎液在中药复方名方中的推广应用及研究经典名方物质基准提供借鉴。
祝健鸿李成义
关键词:中药复方
基于AHP-CRITIC复合加权法评价不同发育期苦水玫瑰品质被引量:1
2021年
运用AHP-CRITIC复合加权法评价不同发育期苦水玫瑰的品质。以不同发育期的苦水玫瑰为研究对象,测定总多糖、总黄酮、总多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采用AHP-CRITIC复合加权法综合评价不同发育期苦水玫瑰的品质。结果发现抗氧化IC50、总黄酮、总多酚、总多糖4个指标成分的复合权重分别为0.294 1、0.152 3、0.158 8、0.394 8;幼蕾期、花蕾期、盛开期苦水玫瑰质量综合评分分别为54.362 0、38.451 9、33.801 9,即幼蕾期苦水玫瑰的质量最好,花蕾期次之,盛开期较差。说明通过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作用综合评价不同发育期苦水玫瑰的品质,幼蕾期苦水玫瑰品质最好。
王玉霞武晓玉夏鹏飞段文达杨蕊菁王玉赵磊
关键词:苦水玫瑰抗氧化活性
黄芪甲苷的提取、分离、纯化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22年
黄芪是甘肃的道地药材之一,应用十分广泛,为临床常用中药。黄芪甲苷是黄芪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保护心脏、抗氧化、抗炎,抗肿瘤、抗细胞凋亡及调节血糖等药理作用。不同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会对黄芪甲苷的含量和纯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进而影响药理作用的发挥。通过查阅和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芪甲苷的提取、分离、纯化以及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可为黄芪甲苷的研究提供参考。
赵小强赵静张浩波张义福
关键词:中药黄芪甲苷纯化纯度药理作用
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体外活性及化学生物信息学研究
2023年
目的 利用化学生物信息学探究敦煌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潜在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方法 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周期情况。TCMSP数据库下载大泻脾汤中药化合物,Swiss Target Prediction预测化合物潜在靶点。Drugbank、Genecards、TTD及DisGeNET数据库检索胃癌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互作并利用Clusters模块进行靶点聚类。CytoHubba插件筛选大泻脾汤治疗胃癌的核心靶点,ClueGO插件进行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分子对接评估靶点-化合物亲和力,分子动力学模拟探究动态分子机制。结果 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大泻脾汤冻干粉能够促进胃癌细胞凋亡,可使其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0-G1期(P<0.05),抑制其增殖(P<0.05)。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大泻脾汤与胃癌的共有靶点188个,通过Clusters模块聚类得到参与炎症反应、血管生成及细胞生长分化的3类靶点,主要涉及TNF signaling pathway、PD-L1 expression and PD-1 checkpoint pathway in cancer及p53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TNF、EGFR及AKT1与核心成分的亲和力最好;粗毛甘草素B、甘草异黄烷酮、5-异戊二烯基紫铆花素等与各潜在关键靶点的亲和力均较好。通过50 ns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发现潜在活性分子与其靶蛋白形成了稳定的分子间作用。结论 本研究对敦煌医方大泻脾汤潜在起效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进行了挖掘,为其通过“寒热并用、调和阴阳”治疗胃癌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化学生物信息学参考。
张敏靳晓杰李程豪后叶虎王锐峰林佳邱璐姚娟李亚玲刘永琦
关键词:胃癌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网络药理学
甘肃板蓝根品质与产区气候因子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甘肃板蓝根品质与产区气候因子的相关性,为筛选板蓝根适宜种植区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甘肃36个产地的板蓝根药材样品为研究对象,以根长、主根直径、根干重及醇浸出物、(R,S)-告依春含量为品质评价参数,采用最大熵模型选取累计贡献率>95%的生态因子,并利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品质评价参数与气候因子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寻找和揭示影响板蓝根品质的主导气候因子。结果影响板蓝根品质的关键气候因子为太阳辐射总量和降水量。结论本研究明确了影响板蓝根药材品质的主导气候因子,可为板蓝根的生态种植和品质提升提供依据。
李晓琴马栋晋玲温雅薛幸嫔田怡马毅
关键词:板蓝根外观性状气候因子最大熵模型
纳米给药系统改善中药挥发油稳定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3年
中药挥发油属于芳香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等药理活性,在医药、化妆品、食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关注度。由于其易氧化、易挥发、水溶性差,在相关产品中保留时间短等缺陷,限制了中药挥发油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纳米给药系统在稳定挥发油方面有巨大的优势。因此,文章通过查阅整理近年来纳米给药系统在稳定挥发油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为纳米给药系统改善中药挥发油稳定性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刘雅梦唐凯文陈芳陶迎泰陈晖高建德刘雄
关键词:挥发油稳定性
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血清分子表达的作用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四逆散干预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按照体重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实验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他4组动物均复制模型。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均不接受药物干预。阴性对照组灌胃等体积0. 9%Na Cl,阳性对照组灌胃盐酸帕罗西汀溶液0. 42 mg·mL^(-1),实验组灌胃四逆散水煎液(含生药0. 24 g·mL^(-1))。于应激造模前1 h灌胃给药10 mL·kg^(-1),每天灌服1次,共计7 d。于末次给药5 h后,采集血清。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色谱峰。色谱条件:Agilent HC-C18(4. 6 mm×250 mm,5μm);流速:1 mL·min^(-1);流动相A为乙腈,B为0. 05%磷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20 nm;柱温:30℃。结果与空白对照组6号、7号、8号、9号及10号的峰面积(225. 92±73. 45),(128. 33±41. 56),(208. 65±27. 19),(88. 84±14. 67)和(27. 35±6. 24) m AU×min比较,模型组6号、7号、8号峰面积(120. 62±4. 39),(55. 82±7. 76)和(49. 48±6. 95) m AU×min明显降低;而模型组的9号、10号峰面积(107. 45±20. 04)和(63. 82±7. 19) m AU×min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阴性对照组的6号、7号、8号、9号及10号峰面积分别为(154. 22±8. 88),(47. 72±5. 27),(47. 64±6. 73),(109. 91±19. 57)和(70. 66±6. 82) m AU×min,阴性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阳性对照组和实验组的6号峰面积分别为(408. 98±32. 95)和(189. 48±122. 14) m AU×min,这2组的7号峰面积分别为(113. 04±11. 50)和(86. 78±53. 92) m AU×min,这2组的8号峰面积分别为(110. 08±10. 44)和(144. 37±16. 74) m AU×min,这2组的9号峰面积分别为(55. 22±8. 95)和(76. 73±9. 54) m AU×min,这2组的10号峰面积分别为(34. 74±9. 56)和(28. 68±7. 82) m AU×min,这2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新出现了5号峰,提示该峰可�
曹瑞曹瑞边甜甜牛江涛李越峰
关键词:四逆散创伤后应激障碍血清高效液相色谱法
油橄榄叶提取物对三种实验动物模型的降糖降脂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考察油橄榄叶提取物对3种模型动物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采用db/db自发性糖尿病小鼠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监测给药后空腹血糖(FBG)、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耐量(ITT)、胰岛素水平(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糖化血清蛋白(GSP)及游离脂肪酸(NEFA),考察油橄榄叶提取物250、500、1000 mg/kg对2型糖尿病db/db模型小鼠的降血糖作用;同时还考察油橄榄叶提取物125、250及500 mg/kg对肾上腺素诱导SD大鼠的降血糖作用以及油橄榄叶提取物100 mg/kg、300 mg/kg对ApoE基因敲除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血糖、糖耐量、胰岛素耐量显著升高(P<0.01),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血清胰岛素水平、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指数显著降低。油橄榄叶提取物500 mg/kg、1000 mg/kg可显著降低db/db小鼠的空腹血糖(P<0.05或P<0.01);250、500、1000 mg/kg剂量组可显著降低GSP、NEFA水平(P<0.01),显著升高ISI(P<0.05或P<0.01);油橄榄叶提取物125、250、500 mg/kg可显著降低肾上腺素SD大鼠的血糖水平(P<0.05或P<0.01);油橄榄叶提取物100、300 mg/kg还可显著降低ApoE基因敲除小鼠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水平(P<0.05或P<0.01)。结论:油橄榄叶提取物对db/db自发性糖尿病模型小鼠、肾上腺素SD大鼠具有降血糖作用,对ApoE基因敲除模型小鼠具有降脂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脂质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关,也可能与其能够抑制糖原动员、糖异生有关,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段文达冯玥冯玥黄新异胡金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
共1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