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工程学院社科部
- 作品数:66 被引量:169H指数:5
- 相关作者:王志新郑娟张波唐霞张天政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宁波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课题宁波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宁波市发展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 道光十二年至宣统三年王公大臣年岁生日表被引量:1
- 2010年
- 张波赵玉敏
- 关键词:生日大臣道光军机处
- 论江泽民农业农村改革观被引量:3
- 2005年
- 江泽民的农业农村改革观主要包括:肯定了农业家庭承包制能够与先进生产力和现代农业相融,必须长期坚持;长期坚持和稳定家庭承包制度的核心是稳定土地承包关系,提出农民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赋予农民长期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理论上提出如何不断完善和创新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出了农业产业化理论,找到了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保持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内在机制基础上实现农业外部规模经济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坚持农业农村改革的市场取向,提出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改革措施,并概括了我党领导农村改革的经验;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出发,进一步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农业农村改革思路和决策。
- 周琳琅
- 关键词:三农问题改革观经济思想
- 网络文明视域下的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学生文明上网也已成为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生网民作为网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其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现状和走向,决定了网络文明的走向和趋势。文章阐述了公民意识的内涵与结构,分析了高校网络文明的特点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解决途径。
- 王赛赛宋超女管博
- 关键词:网络文明大学生公民意识
- 十六大以来我党'三农'理论实践的创新及其特征
- 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提高到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新的战略高度,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根本思路和两个“趋向”的新论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思路和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党对我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思想认识的进...
- 周琳琅
- 关键词:三农问题城乡统筹中国共产党
- 文献传递
- 加强荣辱观教育 促进乡风文明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以“八荣八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培育新型农民、建设文明乡风的重要思想道德基础。对于解决当前农村思想道德领域存在的问题,建设乡风文明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
- 周琳琅
- 关键词:文明建设荣辱观思想道德基础
- 试论邓小平的人本教育思想被引量:3
- 2005年
-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为终极目标,遵从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邓小平教育思想充分体现了依靠人、培养人和发展人的精神实质,其人本特点非常突出。我们剖析邓小平的人本教育思想,为的是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 王志新
- 关键词:邓小平以人为本教育
- 课程与生活——来自思想考古学的启示被引量:10
- 2005年
- 思想考古学作为方法论,在历史观上表现为非连续性,在主体观上表现为非中心化,在知识观上表现为实践性,在语言观上表现为不确定性。这些观点对于把握课程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理论视角。从思想考古学的角度去考察课程与生活的关系,意味着对教育史上学生生活状况的挖掘与揭示,这种研究视角对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样具有启示意义,即课程在生活之中,课程改革应在充分理解“生活已然”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让他们享受到课程中的生活之乐。
- 熊和平
- 关键词:非中心化历史观主体观知识观语言观教育史
- 教学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走向被引量:3
- 2004年
- 由于当前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拘泥于现代哲学,致使无法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理论格局。在借鉴后现代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教学理论研究五个方面的后现代走向即由现代认识论走向后现代解释学;由权威走向批判;由“本体”研究走向“解构”研究;由宏大叙事走向小型叙事;由意识范式走向语言范式。
- 熊和平
- 关键词:教学理论研究后现代
- 教学理论研究的后现代走向被引量:1
- 2005年
- 由于当前我国的教学理论研究拘泥于现代哲学,致使无法真正形成多元化的理论格局。本文主要在借鉴后现代哲学方法论的基础上,具体论述了教学理论研究五个方面的后现代走向。即,由现代认识论走向后现代解释学;由权威走向批判;由"本体"研究走向"解构"研究;由宏大叙事走向小型叙事;由意识范式走向语言范式。
- 熊和平陶志琼
- 关键词:教学理论后现代主义教学研究方法论
- 奥古斯丁的自我生命——海德格尔对《忏悔录》第十卷的现象学阐释被引量:2
- 2013年
- 本文追踪海德格尔早年弗莱堡时期"奥古斯丁与新柏拉图主义"课程对《忏悔录》第十卷的阐释,从对奥古斯丁忏悔现象的具体阐明把握其宗教性生命的实际特征,进而尝试探讨在当时海德格尔对"希腊-基督教的生命解释"的解构工作中奥古斯丁的关键位置。
- 王坚
- 关键词:奥古斯丁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