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

作品数:1,253 被引量:1,604H指数:15
相关作者:李颖夏玉玲张冬梅姚纯贞潘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南大学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61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4篇语言文字
  • 207篇文学
  • 184篇文化科学
  • 89篇艺术
  • 40篇历史地理
  • 25篇经济管理
  • 25篇哲学宗教
  • 13篇天文地球
  • 9篇政治法律
  • 6篇社会学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5篇农业科学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军事
  • 2篇生物学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6篇翻译
  • 91篇英语
  • 85篇教学
  • 79篇文化
  • 54篇文学
  • 39篇小说
  • 39篇汉语
  • 34篇大学英语
  • 31篇电影
  • 31篇教育
  • 25篇艺术
  • 23篇气象
  • 22篇英语教学
  • 22篇语言
  • 21篇英汉
  • 21篇媒体
  • 19篇字幕
  • 19篇课程
  • 18篇译本
  • 18篇视域

机构

  • 882篇南京信息工程...
  • 2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3篇南京大学
  • 8篇东南大学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4篇上海外国语大...
  • 3篇河海大学
  • 3篇南京航空航天...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外国语大...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2篇宜春学院
  • 2篇南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江苏第二师范...
  • 1篇合肥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22篇李颖
  • 10篇张岚岚
  • 10篇施威
  • 10篇李平
  • 9篇吴春彦
  • 9篇张军
  • 8篇杨春红
  • 8篇李忠明
  • 7篇庞秀慧
  • 7篇杜玉生
  • 7篇陈志杰
  • 7篇郑友奇
  • 7篇李素娟
  • 6篇陈琳
  • 6篇陶恒
  • 6篇米建荣
  • 6篇孙继强
  • 6篇王红成
  • 6篇何三宁
  • 6篇李蓓蓓

传媒

  • 75篇汉字文化
  • 75篇英语广场(学...
  • 58篇海外英语
  • 25篇文教资料
  • 24篇英语教师
  • 23篇电影文学
  • 20篇作家
  • 16篇艺术科技
  • 14篇江苏外语教学...
  • 13篇青年记者
  • 10篇中国集体经济
  • 9篇电影评介
  • 8篇改革与开放
  • 8篇浙江外国语学...
  • 7篇中华文化论坛
  • 7篇求索
  • 6篇大舞台
  • 6篇当代外国文学
  • 6篇江西社会科学
  • 6篇传媒观察

年份

  • 52篇2023
  • 111篇2022
  • 96篇2021
  • 104篇2020
  • 63篇2019
  • 61篇2018
  • 28篇2017
  • 41篇2016
  • 50篇2015
  • 39篇2014
  • 45篇2013
  • 36篇2012
  • 33篇2011
  • 37篇2010
  • 52篇2009
  • 16篇2008
  • 11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2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许渊冲英译唐诗看其“三美”论的可译度
2022年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之一,而唐诗又代表了中国古代诗歌的最高水平。作为形式与内容高度统一的文学体裁,唐诗翻译历来是汉英翻译的难点,国内也曾存在译诗“形似”“神似”之争。本文从许渊冲的译诗“三美”论出发,以许渊冲英译唐诗为例,通过对比英汉诗歌特征,选取可译度作为视角,尝试化解唐诗英译中出现的争端。
陈杨赵亚珉
关键词:唐诗可译度
关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策略分析——以美剧《致命女人》第一季字幕翻译为例
2022年
对影视字幕而言,文化负载词的翻译通常是一大难题。由于大多影视剧根植于自身特有的民族文化,剧中人物的对话可能包含特有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影视字幕翻译对时空具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空,传达独特的文化负载词往往决定了字幕翻译的质量。本文以美剧《致命女人》第一季字幕为例进行探讨分析,旨在解读该剧字幕翻译尤其是文化负载词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翻译方法和策略,将原剧的信息意图和文化内涵等内容有效地传播给观众,也为今后其他影视剧的翻译研究提供一个不同的视角。
丛田田
关键词:文化负载词翻译策略
框架术语学的三大研究焦点被引量:1
2021年
框架术语学对普通术语学进行了反思和批判,是描写术语学的最新流派之一。文章介绍了该学派的三个研究焦点:主张基于事件概念组织,从而把术语的句法和组合特征纳入研究视野;考察了术语概念的多维性,突出了语境要素在术语概念表征中的重要作用;把专业语料库作为提取概念知识的主要来源,采用自下而上为主的研究路径。
卢华国
《分门纂类唐歌诗》成书试探
2021年
《分门纂类唐歌诗》是两宋时期一部规模宏大的唐诗总汇之作。今有宋刻残本十一卷藏国家图书馆,《中国版刻图录》编者推测国图现存宋刊本为陈起坊刻本。本文结合宋代坊刻典籍文献制度,广搜有"诗刊欲遍唐"志向的出版家陈起等相关文献,考证出赵孟奎类编《分门纂类唐歌诗》确曾在南宋坊刻出版成书,现存宋刊本即陈起坊刻本。该书的坊刻成书对唐诗集刊刻史、唐诗版本学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价值。
夏淑情
关键词:坊刻成书
明代追和词的兴盛及原因
2011年
明代追和词数量大增,并且出现了多部追和词集。明代诗坛的复古运动亦影响到词的领域,明人对于唐宋词极为尊崇,这一心态在创作中的直接体现即是追和之风的盛行。明代诸多词谱、词选、词籍的编著整理也为明人追和对象和范围的扩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明人唱和往往以追和前贤名作为形式,这是明代追和词兴盛的重要原因。对于唐宋名家名作的大量追和促进了唐宋词的传播与接受,推动了弘治嘉靖年间明词的中兴。
史华娜
关键词:明代词集
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策略初探被引量:4
2019年
分析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的背景及重点和难点,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设置的策略.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2019学年两学期的跨文化交际课程建设为例,结合具体的个案分析,提出摸索新教材、设立新课堂、运用新媒体、创造新环境等策略.
夏曼丹
关键词:大学英语跨文化交际课程新媒体留学生
论《赛姆勒先生的行星》中战争创伤书写与引路人建构的疗伤机制研究
2022年
小说刻画了大屠杀幸存者犹太人赛姆勒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成长经历。战争创伤书写是该小说的重要特征,体现在赛姆勒的生理伤害、心理伤害以及宗教信仰缺失等不同层面。遭受战争创伤的赛姆勒得到侄儿格鲁纳大夫的指引,格鲁纳的一系列举措形成了赛姆勒的战争创伤疗伤机制。该机制引发人们对贝娄人文主义思想,大屠杀幸存者如何看待战争创伤及美国主流社会应汲取什么历史教训等话题的重新思考,具有丰富的文学内涵。
张军张兰
论交游活动对夏完淳文学创作的影响
2009年
夏完淳在中国历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一席之地,在其父夏允彝的培养下,夏完淳交游甚广,和许多贤士相往来,为人与创作均深受其影响。综观其生平,其交游历程即其文学创作不断发展的历程,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梳理他的交游活动与文学创作,对呈现明末江南文坛的构成与风貌有重要意义。
张岚岚
关键词:交游活动文学创作
建国后十七年间英美文学翻译
2013年
建国后十七年问的文学成就,对于很多的当代文学评论家来讲,觉得没有什么评论的价值。外国的评论家曾经说过:“以貌似客观、积极的方式来谈论1949年后的几十年中的中国文学是无益的”,国内的评论家认为,建国后的十七年文学,没有现代性的元素,翻译是文学刨造的重要途径,促进本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就是译介,1949年到1966年的这十七年之间文学译介都没有被大家说起,主要的原因是很多人认为这十七年之间没有什么文学译介,还有就是认为这十七年的文学译介没有什么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十七年我国的文学翻译状况进行研究,来讨论这一时期观点的基本倾向,认为全球本土化是国家文化交流的必然趋势。
仪志
关键词:建国后十七年文学评论家文学译介十七年文学全球本土化文学成就
生物质炭配施复合酵素对玉米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2
2019年
以新粘二号玉米为试验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质炭和复合酵素对玉米生长、产量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质炭和复合酵素均明显提高了玉米植株株高、茎粗、生物量和玉米产量,并改善了玉米果实品质,与CK(常规土壤栽培)相比,生物质炭处理后玉米植株株高、茎粗、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有明显提高效果,分别提高10.37%~11.02%、0.01~0.03cm、10.14%~32.30%、18.41%~51.66%,施加复合酵素对玉米果实发育和品质有较好的提高效果;而生物质炭和复合酵素配施既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又能增加玉米产量并改善玉米果实品质,且处理效果均优于生物质炭和复合酵素单独处理。
钱秋华张梦昀
关键词:生物质炭玉米生长发育
共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