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66 被引量:216H指数:8
相关作者:郭慧陶志阳王高明刘芡王雨欣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局公共卫生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9篇医药卫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生物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输入性
  • 7篇影响因素
  • 7篇流行病
  • 7篇流行病学
  • 7篇病毒
  • 6篇疟疾
  • 5篇结核
  • 5篇菌病
  • 5篇恶性疟
  • 5篇肝炎
  • 5篇病例
  • 5篇布鲁氏菌
  • 5篇布鲁氏菌病
  • 4篇血吸虫
  • 4篇血吸虫病
  • 4篇中毒
  • 4篇输入性恶性疟
  • 4篇吸虫
  • 4篇吸虫病
  • 4篇健康

机构

  • 64篇武汉市东西湖...
  • 28篇武汉市疾病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湖北省疾病预...
  • 5篇武汉市青山区...
  • 4篇武汉市武昌区...
  • 3篇武汉市江夏区...
  • 3篇武汉市黄陂区...
  • 2篇武汉市汉阳区...
  • 1篇湖北汽车工业...
  • 1篇湖北警官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广州市职业病...
  • 1篇武汉市新洲区...
  • 1篇郑州轻工业大...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作者

  • 18篇陶志阳
  • 11篇郭慧
  • 9篇王高明
  • 7篇杨小兵
  • 5篇童叶青
  • 5篇刘芡
  • 5篇吴凯
  • 5篇邵芬
  • 5篇王雨欣
  • 4篇丁浩
  • 4篇熊燕
  • 4篇陈晓敏
  • 3篇刘勋
  • 3篇周良才
  • 3篇侯双翼
  • 3篇杨成凤
  • 3篇卢祖洵
  • 3篇蔡黎
  • 3篇叶建君
  • 3篇孔德广

传媒

  • 12篇公共卫生与预...
  • 7篇职业与健康
  • 4篇中国媒介生物...
  • 3篇中国公共卫生...
  • 3篇中国血吸虫病...
  • 2篇中国健康教育
  • 2篇中国学校卫生
  • 2篇知识经济
  • 2篇职业卫生与应...
  • 2篇中国预防医学...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当代医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卫生统计
  • 1篇中国乡镇企业...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年份

  • 5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8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7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湖北省武汉市居民区白纹伊蚊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基因突变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武汉市居民区生境白纹伊蚊种群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VGSC)基因突变情况,初步探索该市白纹伊蚊抗药性机制。方法2021年8-10月在武汉市居民区生境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和蛹,于实验室饲养至成蚊,抽提单只成蚊的基因组DNA,PCR扩增VGSC基因部分片段,测序后分析VGSC基因型分布情况,并采用χ^(2)检验对雌雄蚊在VGSC基因各突变位点基因型分布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检测武汉市居民区生境的白纹伊蚊238只,其中雌蚊126只,雄蚊112只。武汉市白纹伊蚊种群在VGSC基因V1016、I1532与F1534位点存在突变。V1016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GTA/V(43.91%)和突变型GGA/G(56.09%);3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V/V(19.33%)、野生/突变型杂合子V/G(49.16%)和突变型纯合子G/G(31.51%)。I1532位点有2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ATC/I(99.16%)和突变型ACC/T(0.84%);2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I/I(98.32%)和野生/突变型杂合子I/T(1.68%)。F1534位点发现3种等位基因,分别为野生型TTC/F(60.72%)、突变型TCC/S(33.19%)、TGC/C(6.09%);5种基因型分别为野生型纯合子F/F(35.30%)、野生/突变型杂合子F/S(41.60%)和F/C(9.24%)、突变型纯合子S/S(10.92%)与突变型杂合子S/C(2.94%)。VGSC基因D1763位点未检测到突变,仅存在野生型GAC/D(100%)等位基因。不同性别白纹伊蚊个体间VGSC基因V1016、I1532与F1534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98,P=0.656;χ^(2)=0.014,P=0.905;χ^(2)=2.210,P=0.137)。结论武汉市白纹伊蚊VGSC基因突变频率较高,可能是该市白纹伊蚊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抗药性迅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雌、雄蚊VGSC基因突变无明显差异。
吴丽群周欣欣周良才包继永郭慧刘求陈晓敏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性别差异
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后发生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报告
2021年
2019年5月14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卫生健康局接到一份要求进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的申请报告,申请报告认为一名儿童所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接种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以下简称“EV71灭活疫苗”)引起,要求给予调查诊断。武汉市东西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区卫生健康局下达的调查诊断任务后,立即组织区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专家组开展调查诊断,调查诊断专家组通过现场询问、查阅住院病历,结合实验室检验报告,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疾病诊断明确;综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调查诊断专家组诊断结论为“不能排除由接种EV71灭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现将调查经过报告如下。
王倩陶志阳赵德峰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住院病历
一起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米粉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被引量:9
2008年
陶志阳刘芡刘庆
关键词:食物中毒蜡样芽孢杆菌污染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乡镇卫生院米粉中毒病人
中小学教职工职业紧张与应激现状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比较中小学教师与同校后勤管理人员职业紧张强度、紧张反应和应对资源现状。方法应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中小学教师830例、后勤管理人员154例,共984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①后勤管理人员中高压力人数比例明显高于教师组。②后勤管理人员在职业任务方面高于教师(P<0.01),而紧张反应、应对资源与教师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职业任务子项中,学校后勤管理人员任务过重(RO)低于教师组;在任务不适、任务模糊(RA)、任务冲突(RB)、责任感(R)4个子项得分较高(P<0.05)。④紧张反应显示,后勤管理人员只在业务紧张反应方面高于教师组(P<0.05)。⑤应对资源子项:后勤管理人员在娱乐休闲和理性处事子项得分与教师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⑥职业任务与紧张反应呈正相关,二者均与个人应对资源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学校特定环境内后勤管理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高于教师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陶志阳严红英刘克俭
关键词:教师后勤管理人员
养血柔肝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的疗效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采用养血柔肝汤治疗与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40例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和32.5%。结论养血柔肝汤治疗晚期血吸虫病有较好的疗效。
戴盛菊殷丽
关键词:晚期血吸虫病疗效
大型国际赛事活动期间武汉市2例输入性恶性疟疾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通过对武汉市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期间境外人员输入性恶性疟的病例进行分析,为今后大型赛事活动的疟疾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例恶性疟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整理分析其流行病学史、实验室诊断结果及诊疗过程,并积极开展蚊媒监测。结果2例病例从疟疾高流行区入境我国后,因呕吐、腹泻、发热等原因就医。实验室结果显示疟原虫抗原检测阳性,疟原虫血涂片镜检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2例病例均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感染。结论在大型赛事活动期间应加强对境外人员的监测,应充分结合流行病学史对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及时采取救治及防控措施。
杨小兵余树坤吴凯章丰张晓霞邹娇娇孔德广徐业华
关键词: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报道
武汉市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知信行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登革热防治知识、态度和行为(KAP)水平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武汉市一、二、三级医疗机构共39所,采用自编结构式问卷,对1495名医护人员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卡方检验比较率的差异,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KAP得分是否合格的影响因素。结果登革热防治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32.63%,传播途径(71.17%)和预防措施(59.87%)的知晓率最高,其余诊治与管理方面的知晓率均低于50%。医护人员知识合格率为2.21%,态度积极率为65.48%,行为形成率为60.87%,综合KAP得分合格率为13.98%。职业(医生:OR=1.560,95%CI:1.143~2.128)、年龄(40~49岁:OR=1.927,95%CI:1.239~2.996;50岁及以上:OR=1.821,95%CI:1.078~3.074)、知识获取途径(线下讲座/会议:OR=1.560,95%CI:1.155~2.107;手机:OR=1.913,95%CI:1.370~2.670)是KAP得分合格的影响因素。结论武汉市医护人员登革热防治知信行水平不理想,尤其是知晓率较低,应结合线下讲座/会议与手机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针对不同职业、年龄人员实施差异化继续教育策略。
郭慧杨莹丁浩周仲瑾胡瑞周良才吴丽群王怀记陈晓敏
关键词:医护人员登革热知信行影响因素
2011—2020年武汉市老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
2023年
目的 研究2011—2020年武汉市老年人(≥60岁)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为进一步制订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2011—2020年武汉市老年肺结核患者病案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患者三间分布、发现方式及治疗转归分析。结果 2011—2020年武汉市共登记老年肺结核患者18 029例,年均登记率141.36/10万。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从2011年116.47/10万降至2020年79.78/10万,年均递降率3.73%。报告发病高峰是每年3—6月,低谷是每年12月至次年2月。男性报告发病率(170.47/10万)高于女性(50.97/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 474.42,P<0.01)。男女发病数均以60~<70岁组最高,为10 216例(56.66%);男女报告发病率均以70~<80岁年龄组最高(191.80/10万和57.39/10万)。老年肺结核患者数排名前四位为黄陂区2 672例(14.82%)、新洲区2 468例(13.69%)、江夏区1 915例(10.62%)和武昌区1 791例(9.93%),报告发病率排名前四位为新洲区(140.89/10万)、蔡甸区(140.29/10万)、江夏区(118.95/10万)和黄陂区(114.41/10万)。老年肺结核患者以综合医院转诊发现方式为主,其次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追踪和患者因症就诊。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转归按诊断地区、性别、年龄段和治疗分类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武汉市老年人肺结核疫情整体呈缓慢下降趋势,应重点关注70~<80岁男性和经济文化落后、老龄人口较多的远城区,加大健康宣教和主动筛查,加强综合医院疫情报告与转诊工作督导管理,精细化老年人结核病健康管理服务。
张正斌余爱平周美兰王丽娜王晓君王甜甜吴刚鲁周琴王桂阳李月华张伟
关键词: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流行病学特征治疗转归老年人
食品中多氯联苯的污染及其控制被引量:5
2007年
刘芡
关键词:食品多氯联苯污染
武汉市2002~2003年大肠埃希菌O157∶H7监测情况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 了解武汉市大肠埃希菌O15 7∶H 7在腹泻病人中的检出情况和宿主动物带菌及毒力基因情况。方法根据广覆盖的原则 ,选择 8家大型综合医院作为O15 7∶H7监测点 ,监测腹泻病人的带菌情况 ;其中 2家医院的肾病内科监测可疑肾衰病人 ,选择 3家养殖场 ,采集猪、奶牛、鸡的粪便标本 ,采集生猪肉、奶制品等 ,用mEC培养基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 ,用“金卡”作初筛 ,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进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  8家监测点共监测腹泻病人 85 8例 ,肾病内科肾衰病人 6例 ,未检出大肠埃希菌O15 7∶H7或O15 7∶H-;3个宿主动物监测点共采集奶牛、猪、鸡的粪便标本 3 18份 ,检出大肠埃希菌O15 7∶H-8株 ,带菌率为 2 .5 2 % ,其中猪的带菌率最高为 5 .88% ,奶牛为 1.96% ,鸡未检出 ;食品类生猪肉中检出 1株O15 7∶H-,检出率为 1.0 0 % ;对 9株菌株进行O抗原PCR和H抗原PCR鉴定 ,O抗原均为阳性 ,H抗原为阴性 ;单克隆血清抗体 6株阳性 ;并进行毒力基因鉴定 ,均为阴性。结论 武汉市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O15 7∶H7病人 ,猪和奶牛是主要宿主 ,其带菌率没有明显差异 ,生猪带菌率有明显的上升 ,且从生猪肉中检出 1株O15 7∶H-,尚未检出带病毒基因的菌株 ;而武汉市居民以食用猪肉为主 ,值得密切关注。
余滨熊燕齐小保李世山吴凯
关键词:大肠埃希菌O157:H7腹泻病人带菌率宿主动物家养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