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作品数:3,690 被引量:15,872H指数:38
相关作者:龚晨睿叶建君樊柏林张华勋宋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051篇期刊文章
  • 445篇会议论文
  • 52篇标准
  • 36篇专利
  • 2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73篇医药卫生
  • 92篇文化科学
  • 86篇农业科学
  • 61篇经济管理
  • 52篇轻工技术与工...
  • 50篇生物学
  • 47篇环境科学与工...
  • 39篇理学
  • 27篇社会学
  • 22篇化学工程
  • 14篇哲学宗教
  • 1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1篇建筑科学
  • 8篇机械工程
  • 7篇政治法律
  • 5篇天文地球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电子电信
  • 4篇核科学技术
  • 4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21篇虫病
  • 315篇吸虫
  • 306篇血吸虫
  • 297篇吸虫病
  • 289篇血吸虫病
  • 255篇病毒
  • 210篇流行病
  • 210篇健康
  • 208篇流行病学
  • 198篇疫情
  • 170篇艾滋病
  • 153篇结核
  • 132篇疾病预防
  • 121篇疾病预防控制
  • 112篇传染
  • 111篇疟疾
  • 108篇影响因素
  • 100篇公共卫生
  • 95篇发病
  • 94篇健康教育

机构

  • 3,607篇湖北省疾病预...
  • 305篇中国疾病预防...
  • 278篇武汉大学
  • 235篇华中科技大学
  • 105篇江苏省疾病预...
  • 94篇武汉科技大学
  • 91篇荆州市疾病预...
  • 81篇浙江省疾病预...
  • 66篇山东省疾病预...
  • 64篇复旦大学
  • 59篇陕西省疾病预...
  • 56篇武汉市疾病预...
  • 53篇四川省疾病预...
  • 52篇卫生部疾病预...
  • 50篇宜昌市疾病预...
  • 44篇全国基层卫生...
  • 40篇华中农业大学
  • 38篇湖北省卫生厅
  • 35篇北京市疾病预...
  • 29篇广东省疾病预...

作者

  • 137篇龚晨睿
  • 113篇宋毅
  • 109篇蔡顺祥
  • 108篇刘建兵
  • 106篇叶建君
  • 103篇樊柏林
  • 95篇程茅伟
  • 91篇张华勋
  • 90篇刘家发
  • 88篇涂祖武
  • 85篇黄希宝
  • 84篇官旭华
  • 79篇童叶青
  • 77篇黄光全
  • 76篇张庆军
  • 75篇王雷
  • 73篇吴杨
  • 73篇易国勤
  • 69篇杨文祥
  • 66篇张瑜

传媒

  • 729篇公共卫生与预...
  • 133篇中国血吸虫病...
  • 85篇湖北预防医学...
  • 66篇中国热带医学
  • 60篇中国公共卫生
  • 59篇疾病监测
  • 52篇中国健康教育
  • 52篇中国公共卫生...
  • 49篇热带医学杂志
  • 47篇中国疫苗和免...
  • 46篇实用预防医学
  • 44篇中国媒介生物...
  • 41篇中国卫生检验...
  • 36篇中国艾滋病性...
  • 35篇中国消毒学杂...
  • 34篇职业与健康
  • 34篇医学与社会
  • 34篇中国社会医学...
  • 32篇中华流行病学...
  • 32篇中国寄生虫学...

年份

  • 5篇2024
  • 129篇2023
  • 142篇2022
  • 152篇2021
  • 159篇2020
  • 163篇2019
  • 191篇2018
  • 213篇2017
  • 204篇2016
  • 214篇2015
  • 179篇2014
  • 168篇2013
  • 168篇2012
  • 205篇2011
  • 183篇2010
  • 179篇2009
  • 183篇2008
  • 216篇2007
  • 199篇2006
  • 119篇2005
3,6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唑草腈原药大鼠亚慢性毒性
目的 检测双唑草腈的毒性、毒性作用机制和亚慢性毒性.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4个组,每组20只动物,雌雄各半.每组染毒剂量分别为0,1.6,16和160 mg· kg-1.按照各组不同剂...
瞿晶菁刘春霞付少华刘瑶孙凡中
关键词:亚慢性毒性
PDCA模式在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体检者身心健康的影响
2022年
分析医院健康体检工作中,通过PDCA模式进行体检健康管理价值。方法 体检中心的150例体检者进行分组,按时间不同分为观察组(n72)、对照组(n78)。对照组体检工作中,健康管理按传统方案进行,观察组为PDCA模式的管理,对比体检效果、体检者身心健康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体检效果上,观察组体检时间比对照组短,体检效率以及可信度得分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体检者身心健康状况,在HAMA、HAMD得分均是体检后比体检前更低,且观察组得分要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体检满意度问卷调查,观察组97.22%比对照组83.33%高(P<0.05)。结论 健康体检工作中,PDCA的管理模式应用价值突出,提高体检效果以及调整体检者身心健康,提高体检人员对体检工作满意度,应用价值突出。
张海英文云刘莉
关键词:PDCA模式体检中心健康管理身心健康
APOBEC3G在不同慢性HBV感染者PBMC及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定位
目的:研究APOBEC3G在不同慢性HBV感染类型患者的PBMC及肝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细胞内定位。方法:应用Western-blot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以健康人为对照,检测不同慢性HBV感染类型患者(慢性乙型肝炎...
陈辉王鲁文褚小刚严少南龚作炯
文献传递
“东方之星号”翻沉事件公共卫生风险与应急处置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2015年6月1日晚9时30分许,"东方之星号"豪华游轮遭遇龙卷风袭击,在长江湖北监利段翻沉〔1〕。事件发生后,交通运输部〔2〕和湖北省政府〔3〕第一时间启动突发事件一级应急响应,派遣各种力量开展救援。船上共有乘员454人,12人获救,442人罹难〔4〕。短期内大量人员遇难,监利县公共卫生风险陡增,为有效应对和控制风险,预防灾后疾病暴发流行,
彭明军张天宝廖强黄继贵夏世国黄希宝占发先郝海波杨木春郑小松
关键词:沉船灾难应急处置
灭螺药物氯代水杨胺急性毒性试验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评价新型灭螺药氯代水杨胺(LDS)的急性毒性。方法按照《农业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将LDS分别进行大鼠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试验,家兔急性眼刺激和皮肤刺激试验,以及豚鼠皮肤致敏试验。结果依据分级评价标准,LDS对大鼠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属微毒级,对家兔属无急性眼刺激性及无急性皮肤刺激性,对豚鼠皮肤致敏属弱致敏类。结论LDS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属微毒级,是一种新型的安全灭螺药。
元艺徐兴建魏凤华李桂玲赵云斌刘敏
关键词:灭螺药氯代水杨胺急性毒性试验
江夏区2004~2007年血吸虫病防制进展及对策探讨被引量:1
2008年
叶红徐秀峰帅勤然肖瑛朱惠国
关键词:血吸虫病防制疫情变化长江洪水
宜昌三峡大老岭林场鼠形动物调查及其防治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掌握大老岭林场鼠形动物的种群及密度,开展初步的防治试验,为制定科学的鼠害防控方案提供有力依据。方法银杏树苗圃区域的鼠害灭前、灭后均用鼠夹法开展鼠密度调查;用毒饵对银杏树苗圃区域的鼠害进行防治。结果林场区域鼠形动物调查,共捕获鼠形动物35只,捕获率为10.94%;经鉴定为鼠类8种,鼩鼱2种。银杏树苗圃区域鼠害调查,灭前捕获率为11.67%,灭后捕获率为2.00%,新栽苗木未发现危害。结论大老岭林场自然植被丰富茂盛,鼠形动物种类繁多,应采用科学方法进行防控。
朱彬彬李晓明沈超薛宏俊杜平高新章谭梁飞
关键词:鼠形动物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GBZ 112—2017)卫生标准追踪评价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了解《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GBZ 112—2017)卫生标准应用情况,为标准的修订、宣贯和标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针对标准宣贯、实施、质量和效益四个评价目标,采用调查表,对八省一集团中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职业病诊断医师、卫生行政监督人员和放射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学分析,对标准实施状况和实施效果追踪评价。结果共调查了21家职业病诊断机构、93名职业病诊断医师、70名卫生行政监督人员、1329名放射工作人员;诊断机构中有85.7%建立了诊断标准学习制度,57.1%配备了诊断医师标准培训经费;标准知晓率为75.6%~80%,标准培训率为48.4%~55.7%;GBZ 112—2017标准采用率为0;42.9%和48%诊断机构分别具备物理剂量估算和生物剂量估算能力,同时具备两种能力的诊断机构仅占42.9%;对标准11项条款判定的可行率分别为90%~97%,认可标准与法律法规一致性95%~97%,标准的满意度86%~87.1%。结论本文为卫生标准跟踪评价工作积累了材料,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总则卫生标准的修订、宣贯和管理提供了客观依据。
张钊何玲马奎张乙眉赵凤玲宋宇刘玉龙杨宇华乌丽娅卞华慧向军益毕金玲朱俊高艺莹左云杨力
关键词:卫生标准
宜昌市大气颗粒物对急救人次急性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湖北省宜昌市大气颗粒物对急救人次的急性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7年12月宜昌市的日急救人次、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日均浓度以及气象条件等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分别分析PM2.5、PM10与非创伤急诊人次数、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急诊人次数的暴露–反应关系。结果宜昌市2014—2017年PM2.5和PM10日均浓度平均为(72.2±50.7)和(107.6±60.9)μg/m3,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的日平均值分别为(33.3±8.6)、(2.6±2.2)和(5.1±3.4)人次;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与PM2.5和PM10暴露均呈正相关(均P<0.05);当PM2.5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日均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分别升高0.41%(95%CI=0.10%~0.72%)、1.63%(95%CI=0.62%~2.64%)和0.93%(95%CI=0.17%~1.69%);当PM10日均浓度每升高10μg/m3,当天日均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分别升高1.30%(95%CI=0.50%~2.11%)和0.73%(95%CI=0.13%~1.34%)。结论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浓度升高可能导致非创伤急救人次数、呼吸系统急救人次数和循环系统急救人次数明显增加。
范传刚明小燕王婧史廷明刘跃伟余青谢曙光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急性影响
基层人员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情况调查被引量:15
2007年
目的了解基层艾滋病防治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针对防治工作提出相关对策。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基层艾滋病防治相关领导及艾滋病防治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结果基层领导及防治艾滋病专业技术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和信念(KABP)不清晰;目前实行的“政府主导、多部门分工协作,层层落实责任”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得到较为广泛的认同,但多数领导(64.6%)及专业技术人员(73.3%)认为目前由于缺乏较为完善的督导考评办法,致使此工作机制下多部门协调不够或合作较差;基层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及工作条件欠佳,艾滋病防治经费有待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策略和措施执行情况有待进一步督导和改善。结论基层艾滋病防治应该坚持现行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健全有效的防治工作督导考评方案,加强各项艾滋病防治政策和措施在基层具体防治工作中的落实,加强基层艾滋病防治队伍建设及工作条件改善。
孙维权卢祖洵邓德明任伯绪袁岳沙王月云詹发先柳东如
关键词:艾滋病
共3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