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安交通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

作品数:15 被引量:17H指数:3
相关作者:高庆王少华曾攀陈旭祝劲松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蠕变
  • 2篇低周
  • 2篇低周疲劳
  • 2篇塑性
  • 2篇线弹簧模型
  • 2篇J
  • 1篇弹塑性断裂
  • 1篇弹塑性断裂力...
  • 1篇循环加载
  • 1篇循环塑性
  • 1篇压力容器
  • 1篇映射
  • 1篇有限元
  • 1篇粘塑性
  • 1篇任意点
  • 1篇蠕变寿命
  • 1篇蠕变损伤
  • 1篇数值仿真
  • 1篇数值积分
  • 1篇前缘

机构

  • 15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篇孙训方
  • 3篇高庆
  • 2篇戴振羽
  • 1篇蔡力勋
  • 1篇杨翊仁
  • 1篇陈旭
  • 1篇金尧
  • 1篇舒仲周
  • 1篇曾攀
  • 1篇翟已
  • 1篇袁珩
  • 1篇杨显杰
  • 1篇王少华
  • 1篇黄正中
  • 1篇曹登庆
  • 1篇张南
  • 1篇祝劲松

传媒

  • 15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15篇1992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损伤局部性方法研究进展
1992年
本文综述了应用力学研究所的教师、博士后人员和研究生们将损伤局部性方法(LDA)用于蠕变损伤和低周疲劳损伤分析以及细观损伤测量中的研究成果。展望了损伤局部性方法进一步发展的前景。
孙训方
多轴非比例加载下低周疲劳损伤模型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用连续损伤力学方法分析了多轴非比例加载下的低周疲劳损伤累积和演化过程,并导出了预测非比例加载下低周疲劳寿命的Coffin-Manson型的修正公式。
高庆陈旭
关键词:多轴疲劳非比例加载低周疲劳
基于疲劳累积损伤的弹塑性裂纹扩展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根据裂尖疲劳损伤累积导致材料破坏的观点,发展了一个弹塑性疲劳裂纹扩展模型。假设在裂纹前缘HRR场内存在一个高应变区,该区长度X~*等于材料常数D、其塑性变程是Δε~*,由Manson公式求出对应于Δε~*的疲劳破坏循环数N~*,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就是X~*/N~*。新模型建立了材料低周疲劳特性与弹塑性裂纹扩展规律之间的联系。由模型计算得到的弹塑性裂纹扩展速率与实验结果的比较表明,二者吻合良好。
戴振羽
关键词:低周疲劳
对称分段线性振子的次谐分叉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用Poincare映射法导出了对称分段线性振子的一个次谐分叉近似条件。数值仿真表明,由本文分叉条件得出的临界值与数值仿真值很接近。另外,用数值仿真法分析了对称分段线性振子的进一步次谐分叉。
杨翊仁
关键词:映射数值仿真
GH169合金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行为研究
1992年
本文通过试验,对航空涡轮盘用材料GH169合金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试验条件下,GH169合金的蠕变—疲劳交互作用对寿命有利。
金尧戴振羽刘彦
关键词:高温
疲劳损伤场统计处理和疲劳缺口效应分析被引量:3
1992年
基于对金属材料表面微单元作疲劳损伤随机演化的分析,联系疲劳细观机理,建立了疲劳损伤场的概率失效统计处理模型。利用此模型,提出疲劳缺口效应的估算方法。
王少华
关键词:尺寸效应
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数值积分方法研究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提出了对粘塑性统一本构方程的隐式欧拉积分进行牛顿—拉夫森迭代的数值积分方法。推导出该数值积分的统一迭代格式;给出自动选取步长以及迭代收敛的准则;并对Miller的统一本构方程进行了数值求解。该法不但非常有效地克服了由于常微分方程组的刚性带来的数值困难,而且还易于控制数值误差。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是十分有效的。
杨显杰孙训方
关键词:粘塑性
损伤失效分析的数值原理及有限元列式被引量:1
1992年
结构构件在外荷载的作用下,其材料逐渐衰变,表现出损伤演化进而最后失效的行为,描述这一行为的损伤本构关系非常复杂并且有高度的非线性;本文基于连续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提出用于结构损伤失效分析的数值原理,包括损伤模型、失效准则、结构分析变分原理及相应的有限元列式;涉及到具有损伤耦合的弹塑性问题及蠕变问题。
曾攀高庆
关键词:变分原理有限元蠕变
一种预测疲劳及蠕变寿命的新方法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利用灰色控制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种低周疲劳、蠕变寿命预测的新方法,并成功地进行了预测,其精度优于常用预测方法,而且所需数据点少。对于耗费机时、财力的疲劳、蠕变问题具有实用价值。
翟已
关键词:蠕变
金属材料在非对称非比例应变路径循环加载下的塑性行为
1992年
本文对42CrMoA高强度合金钢进行了具有不同平均应变的非比例拉压—扭转循环加载试验,研究平均应变对应力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非对称应变循环下,材料的应力响应与平均应变无关。因此,在循环塑性本构模型的建立中,应该考虑这一试验现象。
袁珩
关键词:循环塑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