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石油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作品数:915 被引量:2,506H指数:16
相关作者:曾明友韩晓瑜赵江玉霍向军牛瑞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天然气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金属学及工艺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71篇期刊文章
  • 1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22篇石油与天然气...
  • 62篇金属学及工艺
  • 49篇文化科学
  • 47篇天文地球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9篇理学
  • 26篇化学工程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篇建筑科学
  • 11篇机械工程
  • 1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篇经济管理
  • 5篇电气工程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矿业工程
  • 2篇冶金工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72篇天然气
  • 66篇页岩
  • 64篇气管道
  • 58篇钻井
  • 45篇数值模拟
  • 45篇值模拟
  • 44篇页岩气
  • 42篇气藏
  • 41篇油田
  • 40篇水平井
  • 40篇平井
  • 38篇油藏
  • 36篇输气
  • 34篇压裂
  • 34篇钻井液
  • 31篇输气管
  • 29篇输气管道
  • 29篇气井
  • 27篇天然气管
  • 24篇地层

机构

  • 883篇西南石油大学
  • 119篇中国石油天然...
  • 110篇中国石油
  • 36篇中国石化
  • 21篇中国石油西南...
  • 17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天津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化工...
  • 8篇中海石油(中...
  • 7篇中国石油大学...
  • 6篇成都理工大学
  • 6篇西安石油大学
  • 6篇中海油田服务...
  • 6篇川庆钻探工程...
  • 6篇中国石油天然...
  • 6篇青海油田
  • 6篇中国石油工程...
  • 6篇中海油研究总...
  • 5篇长江大学

作者

  • 17篇朱苏阳
  • 17篇李传亮
  • 12篇黄坤
  • 10篇李长俊
  • 9篇梁光川
  • 9篇廖柯熹
  • 9篇吴世娟
  • 8篇姚安林
  • 7篇唐海
  • 7篇范翔宇
  • 7篇熊钰
  • 7篇扈俊颖
  • 7篇汤勇
  • 7篇张杰
  • 6篇卢泓方
  • 6篇蒋洪
  • 6篇贾文龙
  • 5篇彭星煜
  • 5篇郭建春
  • 5篇陈利琼

传媒

  • 66篇科学技术与工...
  • 44篇油气储运
  • 42篇石油与天然气...
  • 39篇钻井液与完井...
  • 36篇钻采工艺
  • 35篇天然气工业
  • 30篇重庆科技学院...
  • 26篇岩性油气藏
  • 25篇新疆石油地质
  • 22篇腐蚀与防护
  • 20篇石油机械
  • 18篇油气田地面工...
  • 13篇当代化工研究
  • 10篇水动力学研究...
  • 9篇应用力学学报
  • 9篇内江科技
  • 9篇天然气勘探与...
  • 8篇表面技术
  • 8篇石油钻采工艺
  • 7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6篇2024
  • 88篇2023
  • 100篇2022
  • 93篇2021
  • 80篇2020
  • 97篇2019
  • 91篇2018
  • 85篇2017
  • 99篇2016
  • 84篇2015
  • 56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7
9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的研制与试验被引量:4
2018年
井下压力计和随钻井下环空压力监测仪是目前实现井下压力监测的仅有的两种仪器,但井下压力计仅能起钻后读取数据,延迟较长,无法真实反映当前井下动态,而井下压力计和随钻井下环空压力监测仪费用高昂,又无法实现低成本钻井。因此,为了既要满足降本需求,又要实现钻井中的井下压力测量,提出了一种新的井下压力测量技术,即在接单根时,投入测压微球,循环一周至地面回收,读取测量数据,为后续钻井作业提供参考;同时研制了抗压105 MPa、耐温125℃的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模拟井试验表明,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内部构件设计合理、测量数据完整;测量数据与上位机配套软件对接正常,初步能满足井下压力测量。泵送式井下测压微球的研制成功将对确保钻井井控安全起到重要的意义。
庞平李枝林夏文鹤
关键词:微球井控安全
基于动态摩阻模型的大落差输油管道不稳定流动模拟被引量:3
2022年
大落差输油管道高程起伏大,压力波动大,易由停泵、关阀等工况引发不稳定流动,导致管道局部压力降低和油品气化,引发弥合水击等现象。为准确预测大落差管道不稳定中流动压力、流量的变化,基于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建立了大落差管道不稳定流动分析模型;结合Brunone-Vitkovsky动态摩阻模型,描述不稳定流动过程中的液体惯性加速带来的附加摩阻损失;采用特征线法和有限差分法求解模型。以某大落差管道中间泵站停泵工况为例,分析基于稳态摩阻与动态摩阻仿真的管道不稳定流动特征。结果表明:在稳定流动工况下,基于稳态摩阻和动态摩阻计算的管道压力、流量参数是一致的,但是在不稳定流动条件下基于动态摩阻计算的压力、流量比稳态摩阻模型值偏低。因此,基于动态模拟方法分析大落差输油管道的不稳定流动,对于提高管道压力、流量等工艺参数的预测精度,制订更加有效的不稳定流动安全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李旺冯亮黄立宇廖代兵陈莎贾文龙孙璐璐
关键词:大落差管道
牙哈装车南站钢质储罐底板的电位分布被引量:2
2014年
针对牙哈装车南站储罐底板的腐蚀现象和施加阴极保护后储罐底板中心电位难测得等问题,建立了储罐底板保护电位分布模型,分析了牙哈装车南站1号储罐的底板16个特殊点与储罐底板中心的电位差大小。结果表明,储罐边缘与储罐底板中心处的电位值不相同,罐边缘处的电位与罐中心的电位相差较大。根据电位差分布规律,在设计和生产过程中要求储罐底板中心的电位值应达到保护状态。
王东廖柯熹李月霄徐继承
关键词:储罐底板阴极保护
基于离散元与有限元耦合的滑坡作用下输气管道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油气长输管道输送距离长,途径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沿途地质灾害频发对油气管道的安全输送造成严重威胁与破坏。以联络线输气管道横向滑坡为例,通过离散元与有限元(discrete element method-finite element method,DEM-FEM)单向耦合方式,对管道进行滑坡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首先,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模拟滑坡过程中土体颗粒对管道的动态冲击过程,分析在滑坡过程中土体颗粒与管道的接触变化以及受力变化;其次,将管道所受最大滑坡推力作为荷载导入ANSYS中,模拟得到在滑坡及内压协同作用下管道的应力和位移分布;最后,将模拟结果与线上监测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由离散元模拟得到滑坡作用下输气管道受力时程变化曲线,在第3秒管道受到的滑坡推力最大,将其导入有限元中模拟得到滑坡段管道等效应力、剪切应力与位移分布云图,将等效应力与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对比,计算得到相对误差在7.30%以内,因此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徐玲彭星煜鲁广航
关键词:输气管道滑坡离散元动力响应
天然气管道冲击流装置的探讨与研究
2015年
本文是对冲击流装置做出试验,并在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扩展。研究管径较大的冲击流装置在天然气管道内的应用和流体分析并与现在应用的冲击装置做出对比。定性分析二维分布对称流场中大管径击流装置和小管径击流装置的不同之处。在此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究其不稳定的流场情况,从而得到冲击流装置一些有意义的测试类试验和环地层流体的双线性流动理论分析对比图。
曹益铭
基于BP神经网络预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被引量:11
2015年
元素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的研究是硫沉积机理研究、硫沉积预测和处理技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元素硫沉积室内研究工作的核心课题。为了关联和预测硫在高含硫气体中的溶解度,提出误差逆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 ANN)模型,并设计了该模型的计算过程,讨论了该模型的参数设置。计算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作为模拟和内推硫在高含硫气体中溶解度的一种较好手段,但外推效果较差。与现有其他硫溶解度计算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结果优于Chrastil缔合模型和经验公式,与状态方程法和六参数缔合模型的计算结果相当。
陈磊李长俊
关键词:硫沉积BP神经网络元素硫溶解度
Missan油田F区块水平井复杂层段钻井实践与认识被引量:3
2016年
F-29H井是Missan油田F区块第一口水平井,完钻井深4 935 m,水平段长600 m。第三系Lower Fars组盐膏层含有高压盐水层、盐下碳酸盐岩裂缝发育且泥质含量高,钻井过程中井漏、溢流、垮塌和井眼缩径等事故频发。为此,在复杂层段中应用了井身结构优化、HIBDRILL高密度钻井液、井眼轨迹优化、钻井参数优化和钻具组合调整等钻井技术措施,有效解决了复杂层段的钻井难题,安全快速钻至目的层。全井钻井周期128.78 d,平均机械钻速5.74 m/h,易坍塌层段平均井径扩大率为1.27%,开创了Missan油田F区块水平井钻井先河。
马德新杨鸿波罗庆时刘军波何世明
关键词:盐膏层水平井钻井技术
顶部铰接柔性管的涡激振动响应实验研究
海洋立管顶部常铰接于水面设施下方,在海流激励下存在涡激振动响应,潜在疲劳失效风险。本文采用非介入光学测试方法,对布置于循环水槽中顶部铰接-底部固定的长径比为125悬链线柔性立管进行了振动位移监测,相较于两端固定的柔性立管...
朱红钧刘文丽高岳张媺婧刘洪胡洁
边底水油藏低含水采油期合理开发技术政策探讨被引量:5
2018年
针对边底水油藏储层非均质性、隔夹层及底水分布的特点,对低含水开发初期的开发技术政策进行研究。通过影响含水率上升指标分析,优化元267区现阶段技术政策:分3种接触类型优化射孔程度,在低含水期选取合理的采液速度及流压。
张卫刚郭龙飞胡瑞陈德照付玉
关键词:边底水油藏采液速度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泥页岩水化特性及分类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在使用水基钻井液钻进时,因所用钻井液体系与地层配伍性差,导致地层崩落掉块严重,井壁失稳频发;且储层损害较大。为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取自玛湖凹陷的岩样进行了全岩矿物成分与黏土矿物分析。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区块泥页岩的水化特性进行了预测;并通过水化膨胀与水化分散实验对所预测的泥页岩水化特性进行了验证。在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泥页岩水化特性分类图版概念;并利用此图版对玛湖凹陷泥页岩的水化特性进行了准确和直观的分类界定,为今后开展的适用于该区块的多元协同钻井液体系中各个单元的权重设计,以及整个钻井液体系的技术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依据,最终实现钻井液体系与地层的配伍,服务钻井作业。
孙晓瑞戎克生向冬梅闫鹏蒲晓林罗霄
关键词:配伍性水化特性
共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