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

作品数:517 被引量:1,831H指数:20
相关作者:姚中秋蔡劲松李亚梅王又平孟丽娜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6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9篇文化科学
  • 133篇政治法律
  • 74篇哲学宗教
  • 73篇经济管理
  • 26篇文学
  • 16篇自然科学总论
  • 13篇社会学
  • 11篇艺术
  • 8篇一般工业技术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 7篇历史地理
  • 4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5篇教育
  • 33篇文化
  • 31篇政治
  • 27篇社会
  • 26篇宪法
  • 25篇主义
  • 23篇哲学
  • 21篇儒家
  • 19篇企业
  • 16篇学科
  • 16篇高校
  • 15篇政治宪法
  • 15篇法学
  • 14篇儒学
  • 14篇法治
  • 13篇企业家
  • 13篇法律
  • 12篇伦理
  • 11篇一国两制
  • 11篇两制

机构

  • 488篇北京航空航天...
  • 39篇北京天则经济...
  • 29篇清华大学
  • 23篇北京大学
  • 14篇中国人民大学
  • 11篇根特大学
  • 7篇首都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中国政法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格拉斯哥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3篇国家自然科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作者

  • 46篇秋风
  • 36篇姚中秋
  • 29篇田飞龙
  • 20篇高全喜
  • 8篇康子兴
  • 6篇李昊
  • 6篇任锋
  • 6篇顾家宁
  • 6篇陈思
  • 4篇陈绮
  • 4篇李静
  • 3篇陈明
  • 3篇赵世奎
  • 3篇马永红
  • 3篇沈阳
  • 3篇雷庆
  • 3篇张龑
  • 2篇汪庆华
  • 2篇程雪阳
  • 2篇张维迎

传媒

  • 38篇中国企业家
  • 29篇北京航空航天...
  • 16篇人民论坛
  • 16篇高教探索
  • 15篇天府新论
  • 10篇高等工程教育...
  • 9篇自然辩证法研...
  • 9篇北京教育(高...
  • 8篇原道
  • 7篇开放时代
  • 6篇中国法律评论
  • 5篇传媒
  • 5篇学海
  • 5篇中国图书评论
  • 5篇中国高教研究
  • 5篇政治思想史
  • 5篇外国文学动态...
  • 4篇新视野
  • 4篇社会
  • 4篇学术界

年份

  • 26篇2024
  • 32篇2023
  • 37篇2022
  • 31篇2021
  • 43篇2020
  • 66篇2019
  • 59篇2018
  • 26篇2017
  • 23篇2016
  • 43篇2015
  • 55篇2014
  • 40篇2013
  • 7篇2012
5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流动对大学生素养的要求
2024年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全球留学生规模不断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数据显示,2000年到2021年,全球国际学生数量从211万增至639万,增幅接近两倍。在此期间,国际学生增长速度一度超过高等教育学生总增长速度。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学生流动对大学生的素养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国际能力/全球胜任力、跨文化适应能力、国际合作能力等等。而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端人才也要具备国际化的能力和素养。
刘扬
关键词:留学生规模高等教育高端人才数据显示经济全球化
中国传统社会的“家文化”及其当代面向——读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被引量:1
2018年
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礼法社会,有着独特的社会结构,突出强调天下观念而忽视国家观念,重视家庭而淡化团体和个人。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儒家'的梁漱溟,在近代中国进行巨大变革的时期,感受中国问题之刺激,切志中国问题之解决,站在传统儒家的立场上,冷静理性地思考中国社会之改造。相继撰写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等四部皇皇巨著。他是一个思想家,同时又是一社会改造运动者,其理论与实践都值得我们深思。本文将立足于《中国文化要义》,参考梁先生其他著作,从传统'家'文化透视传统中国社会结构,分析'家'背后中国人的伦理观、理性观和宗教观,探索'家文化'的形成原因及其政治意义、社会意义和伦理意义,进而审视近代以来家庭秩序在西学东渐的情况下的崩溃,最后落脚在'家文化'的时代面向。
吴志航
关键词:家文化伦理本位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的选择与变迁被引量:9
2019年
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进行梳理,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历程划分为3个阶段:以政治逻辑为主要取向的重点高校阶段、以经济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工程建设阶段和以教育逻辑为主要取向的内涵发展阶段,对各阶段政策工具的特点展开论述,从制度变迁的角度分析新时代高等教育重点建设的长期性,阐述了高等教育重点建设政策工具选择的复杂性。
德吉夫包艳华
“法治中国”及其指标评估的“后发国家”视角被引量:3
2015年
"法治中国"是中国整体国家建构与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构成。评估这一历史进程的前提是"后发国家"之规定性:法治制度的西方移植性、法治理念与价值形态的传统继承与变革的二元性以及法治变革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难题。"分享普遍性的特殊性"之新通三统论以及"自由共和主义"哲学传统应成为评价和指导中国法治发展的规范性基础。法治评估应立足演进主义文明论、程序主义制度论和自由共和主义哲学论三个宏观层面进行指标设计与科学评估,保证法治中国宏观走向的规范正确性与实践合理性。
高全喜
关键词:法治中国后发国家文明
大学通识教育经典文本研读教学探讨被引量:1
2019年
大学通识教育在经典研读领域的一个重要模式,在于以研讨课的形式,立足经典文本,形成具有一定数量并达到一定深度的文本阅读,以期拓展思维,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与交流。这种研读方式,能够赋予学生形成批判与反思视角的重要能力。通过对经典文本不同层次的研读为脉络,探讨通识教育中研讨课的呈现方式。
罗旻
关键词:通识教育经典文本研讨课
人类宇宙探索的困难和挑战——基于科技、社会、生态三重视角分析
2023年
宇宙探索不仅推动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扩大并深化了人类的认知对象,而且改变了人与宇宙的关系,革新了人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并进一步印证了世界的可知性。宇宙探索对科技、社会、生态均有积极影响。但需要注意的是,宇宙探索在给人类带来丰富认识和充沛资源的同时,其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如影随形。对此,人类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极大的努力,树立国家利益与人类利益相协调的观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徐治立
关键词:宇宙探索宇宙学
大运河与中国的生机被引量:2
2014年
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其实,大运河不完全是遗产,今天,它的很多段落仍是重要运输通道:大运河每年的运输吞吐量相当于四条京沪线。祖先依然惠泽我们。当然,昔日大运河对于中国的意义,远远超过今日:它曾经是超大规模的中国之生命线。
秋风
关键词: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运输通道京沪线吞吐量生命线
论孙中山之道统自觉被引量:4
2015年
学界对孙中山先生与儒家思想间的关系已有一定讨论。然仅从儒学立论,远不足以把握孙中山思想之历史意义。迭经挫折而深思熟虑之后,因为独特的身份担当意识,形成清晰而坚定的道统自觉,方为晚年孙中山先生思想中之最为突出者。本文尝试从孙中山革命-建国-立宪者的特殊身份,索解中山先生之道统自觉,略述此一自觉之文化、政治后果,并探讨此一道统成就其现代肉身之可能方向。
姚中秋
关键词:孙中山道统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反腐剧对公众举报腐败意愿的影响——以《人民的名义》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反腐剧的播出经常会受到观众的关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更是受到广大观众的追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反腐败问题的热烈讨论。研究反腐剧对观众参与反腐的意愿尤其是举报腐败意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通过问卷调查和分析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结论,并依此提出通过反腐剧提升公众举报腐败意愿的若干建议:适时推出优秀的反腐剧,加强对腐败危害的宣传;反腐剧不要过多透露腐败细节;反腐剧要展现完善的腐败举报制度;反腐剧要突出腐败治理的成效。
杜治洲蒋美玲
生成式人工智能对文化交往的影响及其风险应对——基于ChatGPT的探讨被引量:2
2023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Generated Conten,AIGC)呈现引领新一代人机交互的演进趋向,一方面将重构人机交互模式,另一方面将开启人类交往变革。ChatGPT作为AIGC前沿工具正沿袭此趋向,在塑造文化交往新形态的同时,也带来技术伦理与文化伦理之殇、文化认同与强弱转换之危、传播者与受众文化之异、一隅之说的输出偏差之困等风险挑战。立足文化全球化视野与人工智能进化路径,基于交往方式、内容、主体、视野等维度,构建文化交往四维优化模型,提出更高阶人工智能促进文化交往发展的可能路径:强化技术伦理,消除交往方式的道德隐忧;革新应用范式,消弭交往内容的现实困境;升级人机协同,实现交往主体的融生更迭;布局通用领域,拓展交往视野的时空边界等。
何静蔡劲松
关键词:文化交往技术伦理
共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