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 作品数:7,442 被引量:24,251H指数:46
- 相关作者:张鸣王义桅时殷弘金灿荣杨光斌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美国为何总讲中国威胁论被引量:6
- 2013年
-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就周期性地高喊中国威胁论,特点是名目繁多,一波接一波,与"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等各种"变种"威胁论交织一起,并向网络领域延伸。美国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原因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对内实行统治、对外遏制中国发展以维持美国全球霸权地位。中美实力差距很大,中国不仅不能威胁美国反而饱受美国威胁,面对倒打一耙的美国,我们应该保持足够清醒头脑,既不能自我膨胀,以为真正强大到天下无敌;更不能缩手缩脚,自毁长城,坐失发展壮大机会。
- 李庆四
- 关键词:美国全球战略中国威胁论
- 冒赈命案背后的赈灾难题
- 2011年
- 赵翼开出的药方,其实很合病理,一个是市场化,一个是公开化。市场化等于让民间来办,而公开化则意味着打破官场的黑箱,使整个赈灾过程暴露在阳光下,让民间来监督。嘉庆十三年(1808)在江苏山阳县发生的冒赈命案,是清朝的一桩大案子,介绍的文字很多,美国著名史学家史景迁还将之写进他的著作里,作为清朝中后叶社会状况分析的一个麻雀。即便如此,这个案子,还是有可以说的地方。案子很简单。嘉庆十三年,淮扬大水,
- 张鸣
- 关键词:市场化赈灾嘉庆命案
- 析冷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思想的大争论被引量:1
- 2005年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冷战告终,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国际安全形势的剧变决定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的必然性。在这次战略调整之前和调整的过程中,美国国内发生了一场深刻而持久的战略思想大争论。争论焦点在于三大议题:美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美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美国应当采取的安全战略。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孤立主义、新干涉主义、单边主义、多边主义纷纷提出了各自的战略主张,对后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崔海宁
- 关键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国际安全环境新孤立主义新干涉主义
- 中国近代民权的独特形态研究
- 2005年
- 中国近代民权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融合中西政治思想而造就的独特形态。它含义复杂,在不同历史情境中有不同的所指。受时代条件的限制,民权发展有路径选择的困境。中国近代民权观继承并改造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价值观,有选择地借鉴西方各种政治学说的适用成分但又有别于西方民主观。它与民本、民主、人权、自由、平等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中国近代民权观呈现出功利主义、理想主义、集体主义的特征。
- 韩英军
- 关键词:民主人权
- 穿行于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新加坡执政党——读《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
- 2006年
-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是研究新加坡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的力作。本着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研究进路,本书从独具创新意蕴的“执政党执政形态”视角出发,完整再现了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国家政权掌控的表现状态,包括该党取得并运作国家公共权力,实现政党政治目标的整个过程,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分别对人民行动党执政历史、执政方式的现状和执政前景,以及该党的执政环境、对社会和国家的控制方式作了全面、细致和深入的考察,极大地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国内外政党比较研究和执政党理论研究的既有成果,有很强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徐锋
- 关键词:人民行动党
-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演变特征和奥巴马政府气候变化政策走向被引量:9
- 2011年
- 美国气候变化政策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从地位上看,美国气候变化政策经历了从一般性程度上升到战略性高度的过程;从内容上看,美国气候变化政策是变化性与延续性相结合的产物;从政府首脑来看,其党派属性对气候变化政策影响重大。奥巴马政府任期内,"积极应对"将会成为美国气候政策的主旋律,但是其国内政策能否有效推进取决于多重因素的相互制衡。美国依旧会继续避免作出实质性的减排承诺,并且会继续要求发展中国家也参与到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中来,只是形式将会更加间接化和多样化,同时会加强与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力度,并有望打破小布什退出《京都议定书》造成的僵局。
- 张莉
- 关键词:气候政策
- 《共产党宣言》序言/导言研究简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被引量:2
- 2018年
- 《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随着各种文字译本、版本的出现,产生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七篇序言在内的数量庞大的《宣言》序言和导言系列。对这些序言和导言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研究,有助于深化《宣言》的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研究,深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但是,相较于《宣言》研究的其他领域,序言/导言的研究迄今尚未得到充分展开,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学术提升空间。
- 蒲国良
-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 统治术的纠结
- 2021年
- 虽然说,从理论上讲,古代帝制王朝的统治有道与术两个层面,但是在实际上,其实只有术而没有道。什么是道?到底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呢?还是道可道非常道?如果是前者,有哪个皇帝会乐意呢?天下是他的家天下,怎么可能为公?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皇帝的位置在哪儿?至于道可道非常道,倒是可以玄而又玄,含糊地说一说,但谁也不想说清楚,也说不清楚。
- 张鸣
- 关键词:道可道天下为公纠结
- 论中国式文教国家:基于与西方古今国家形态之宏观历史比较被引量:8
- 2022年
- 国家联结人民为一体之主要机制是宗教和政府,宗教作为“铺轨车”所塑造的两者关系,决定国家形态的深层结构。在中国,郡县制政府吸纳孔子文教,形成了文教国家。文教支持政治权力,故政府拥有道德正当性和政治自主性,实现直接统治,构建民众的国民身份认同。沿此历史路径展开的现代国家构建进程,定型于强化版文教国家。在西方,神教贬抑世俗政府,政府缺乏道德正当性与政治自主性,也就缺乏必要的覆盖和穿透力量,故其在古代无法抗衡教会,形成神教统治秩序;进入现代,仍不得不借助神教构建国民,结果形成了自我神圣化的民族和民族国家;教会转化为社会,社会自我神圣化、抗衡政府权力,结果形成了自由主义国家。以直接统治、国民认同两个尺度衡量,中国式文教国家形态优于西方式民族国家和自由主义国家形态。
- 姚中秋
- 关键词:民族国家
- 论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关系的二重性被引量:20
- 2003年
- 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是对立统一的互动关系,其对立性主要表现为两者在权限划分与配置上的反比例关系和两者在政治运行中的双向互控;其统一性表现为两者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两者对立性和统一性的基础和根源,表明两者关系的实质是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的关系问题。政治权力与政治权利的关系及其历史演变表明,两者的关系通常呈现出三大规律性特点,即政治权利的范围日趋扩大,政治权力的范围日趋缩小;两者关系日趋法制化、明晰化;两者的关系表现为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 王英津
- 关键词:政治权力政治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