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联合天体物理中心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天文学系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天津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 脉冲星平均脉冲消色散的一种数学方法被引量:8
- 1999年
- 从色散原理出发,将消色散问题反演转化为解积分方程的问题,并在消色散接收机原理的启发下,将积分方程离散化为方程组,并采用分段反演的方法对其求解。求解过程以及对该方法所作的检验表明,在理想化条件下,反演结果与预先给定的理论曲线吻合得很好。
- 刘学峰吴鑫基
- 关键词:脉冲星数学法
- 红外星系分布中的超大尺度结构
- 1999年
- 用非归一对计数 (unnormalizedpaircount)方法对IRAS星系红移巡天样本QDOT和IRAS暗源表选出的星系样本中星系的大尺度分布进行了分析 .特别着重于探讨是否存在超大尺度结构 .分析结果表明 ,统计上有意义的超大尺度结构的确存在于所有这些样本中 ,无论从三维和二维分析都能够探测到这些超大尺度结构 .所得到的典型尺度 .所得结果与Mo等人从星系和星系团样本以及类星体吸收线所得结果相符 ,也与Deng等人从类星体所得结果一致 .这又一次提供了宇宙超大尺度结构中存在典型尺度的证据 。
- 邓祖淦夏晓阳G.Brner
- 关键词:宇宙学星系团
- 极端超高能宇宙线的天体起源 含磁单极的活动星系核模型被引量:1
- 2002年
- 首先介绍了极端超高能宇宙射线的探测现况和理论研究中的困难.从作者自己1985年前后提出的高速旋转的含磁单极的活动星系核模型出发,提出极端超高能宇宙线的天体起源的新理论模型.其核心思想在于利用磁单极催化核子衰变,产生高能带电粒子.在Lorentz变换下,含磁单极天体的径向磁场诱导出一直延伸到很远处的电场.在这个电场的加速下,荷电粒子(结合一系列物理过程)可以到达1021eV的能量.而且具有同观测相比较的流量.
- 彭秋和
- 关键词:磁单极
- 新状态方程下中子星的性质被引量:1
- 2001年
- 利用扩展的Skyrme相互作用可从Hartree Fock多体理论中给出一种新的状态方程 .本文在这个状态方程的基础上研究了静态中子星的性质 .对于SKM和SG2这两个较好的Skyrme相互作用模型计算得到中子星的最大质量分别为Mmax=1 .7M⊙ ,Mmax=1 .67M⊙ .此外 ,本文还研究了中子星的其它性质 ,如引力红移、惯量矩等 ,计算结果与观测以及Glitch模型符合 .最后还发现在这种状态方程下 ,中子星冷却仅能通过冷却速度相对较慢的修正的Urca过程来实现 .为便于比较 ,文中还计算了AV1
- 彭芳彭秋和张丰收
- 关键词:中子星
- X射线脉冲星的理论研究
- 1998年
- 详细介绍了中子星的吸积以及密近双星的演化。Lipunov等讨论了在密近双星的演化中形成射电脉冲星与黑洞组成的双星的可能性,结论是在大约700个射电脉冲星中,至少应当发现一个位于脉冲星与黑洞组成的双星系统。现已发现700多颗射电脉冲星,因而这类射电脉冲星应当在不久的将来被发现。这种系统如果真的被发现,将会对证明黑洞的存在起关键性作用,这必定是天体物理中的重大事件。与射电脉冲星(脉冲周期约小于5s)相比,X射线脉冲星的脉冲周期要长得多(80%大于6s,近半数大于100s)。周期长的原因还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文献中常称之为“长周期问题”。
- 乔国俊徐仁新
- 关键词:中子星吸积密近双星
- X射线脉冲星的观测事实
- 1998年
- 综述了有关X射线脉冲星的基本观测事实及最新进展,涉及双星、中子星及强磁场等方面的观测证据,并介绍了中子星及其伴星质量的测定。一般认为,X射线脉冲产生于年轻的大质量X射线双星(HMXB)中,而X射线爆发则起源于小质量X射线双星(LMXB)中。然而,1995年12月2日Comptonγ射线天文台(CGRO)发现的GROJ1744-28却是既有X射线脉冲,又有X射线爆发。本文对这一发现做了简要的介绍。
- 乔国俊徐仁新
- 关键词:X射线脉冲星双星X射线天文学
- Voronoi样本与ACO星系团样本的比较被引量:2
- 2000年
- 提出以 Voronoi镶嵌作为分析宇宙大尺度结构的工具 ,并以此讨论了星系的类似Voronoi镶嵌的分布 ,同时运用 Voronoi镶嵌模拟星系团分布 .通过比较模拟样本与星系团实际样本的异同 ,表明二者具有极其相似的分布特性 .论证了利用
- 黄河李有娟曹盛林周旭
- 关键词:大尺度结构星系团宇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