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汉语言文学与民族认同创新基地
- 作品数:30 被引量:163H指数:8
- 相关机构: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语言研究所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集美大学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宗教更多>>
- 言意之辨与象意之合——试论汉诗英译中的言象意关系被引量:15
- 2006年
- 言、象、意作为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的核心范畴其关系定位代表了中国古代的语言哲学和诗学理念,从最初"言"和"象"这两种分别代表着概念思维和象思维的符号体系彼此独立,到逐渐携手共同服务于"意"的表达,在这个发展脉络的背后"言不尽意"这一语言哲学观念充当着促使象表述加入言表述的主要理据。以象表述作为诗性表述特征的中国古典诗歌在翻译成具有强言表述特征的英语时,翻译者面临着两种表述方式的取舍,同时也就会相应地影响到言象意之间的关系。
- 刘华文
- 关键词:意象汉诗英译
- 《语言变异与变化通览》述评
- 语言的变异与变化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核心内容。钱伯斯等编著的《语言变异与变化通览》一书介绍了语言变异与变化研究的基本内容,对40年来变异学派的研究成果作了一次较为全面的总结,值得该领域的所有研究者认真参考和研读。对于方兴未...
- 蔡冰
- 关键词:语言变异语言变化社会语言学
- 文献传递
- 宋代四川诗人阴声入声韵通押中的方音现象——宋代四川方音研究之二被引量:15
- 2007年
- 本文在穷尽宋代四川诗人用韵基础上,分析阴入通押和阴声韵部跨部通押的特殊韵例,揭示入声韵尾消变、阴声韵部中韵字的特殊变化等与宋代通语不同的四川方音现象。
- 刘晓南罗雪梅
- 关键词:宋代阴声韵入声韵通语
- 重新认识宋人叶音被引量:8
- 2006年
- 宋人取“叶音”的方式研究古音,自明陈第以来目之为“乱改字音”,遭到否定。然穷尽研究宋人叶音的语音依据,全面把握叶音的学理,可以看出叶音对古音学和历史方言学都有很大价值。因此,要重新认识并评价宋人的叶音说。
- 刘晓南
- 关键词:古音学历史方言学宋代
- “徐通锵难题”之“徐解”和“鲁解”被引量:7
- 2008年
- 已故北京大学徐通锵教授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美国语言学和中国语言学原本几乎处在同一起跑线上,为什么却走了不同的道路?笔者将这一发人深省的问题命名为"徐通锵难题"。徐通锵先生自己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可名之曰"徐解";笔者对这一"难题"的解答则名之为"鲁解"。中外史实证明,国家之强盛必然带来其学术文化的强势,这即是笔者提出来的"国力学术相应律"。近年中国持续发展,综合国力大增,中国语言学人自可循"不崇洋,不排外"之原则,以中国语言学的优良传统为根源,取西方以及其他地区的语言学的精华而融通之,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建设创新型的中国语言学。
- 鲁国尧
- 关键词:自主创新
- 字典编撰应强调规范性和知识性并重——兼评《新华多功能字典》被引量:2
- 2007年
- 《新华字典》是一部影响很大的字典,到2004年1月,已出了十版。近年来,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围绕“新华”辞书系列,已有《新华写字字典》、《新华拼写字典》、《新华成语词典》等十余种词典问世,取得了社会的好评。2005年12月,由著名语言学家、辞书学家曹先擢、苏培成主编,历时5年完成的《新华多功能字典》(以下简称《多功能》)出版。该书是一部多功能的中型汉语字典,全书收字头14245个,附列繁体字、异体字5140个,也是《新华字典》系列的“补充”字典,或称卫星字典。
- 乔永李开
- 关键词:《新华字典》知识性编撰辞书研究成语词典
- 中国音韵学的切韵图与西洋音系学(Phonology)的“最小析异对”(minimal pair)被引量:6
- 2007年
- 中学与西学两者结合,古学与今学两者结合,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语言学的一条途径。笔者以唐宋元的切韵图和西洋音系学的"最小析异对"原理为研究对象,发掘出宋人卢宗迈的一段精辟言论,指出切韵图及后世的音节表都植根于汉语的特点,千年以前的中国学者很懂得"最小析异对"原理,并据以创造出神奇之物——切韵图,彰显先贤的这种原创精神是我侪分内之责。本文最后向中外语言学家、音系学家进一言。
- 鲁国尧
- 关键词:中国音韵学音系学
- 文学中的历史记忆——从杨令公之死故事演变看宋辽关系之民族认同被引量:1
- 2006年
- 杨家将故事从历史笔记演绎到戏剧小说,成为中国古代通俗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令公之死的原因、情状、身后是非,从简明的历史演变为繁复的小说家言,对史实的改造和艺术加工,基于各个时代对宋辽关系不同的民族认同。文学中的民族关系与历史现实同步而行,最终,从战争到游戏,文学中的历史记忆成为大众娱乐的背景。
- 张春晓
- 关键词:故事演变民族认同
- 《荀子》中的“故曰”被引量:1
- 2008年
- 对《荀子》中的45个"故曰",前人或不加训释,或一概译为"所以说"。其实这45个"故曰"的使用情况可分为:①先议论后总结的,这种"故曰"确可译为"所以说",其后为荀子语言,共有17例,占37·8%;②先引述后申说的,这种"故曰"则当译为"老话说"(或译作"旧书上说",个别的则要译作"所以前人说"等),其后乃属引语性质,共有28例,占62·2%。分辨这些情况,不但有助于准确地解读,而且对剖析《荀子》内部的语料层面具有重要意义。
- 高小方
- 关键词:《荀子》
- 南京“问路”调查
- 2002年11月,我们对南京市的普通话使用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调查以社会语言学的原理为指导,在调查方法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创新。首先,我们以南京城市地图为抽样框,对调查地点进行了随机抽样。然后,在选定的调查地点,对调查...
- 徐大明付义荣
- 关键词:普通话城市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