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师范大学价值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作品数:105 被引量:600H指数:13
相关作者:张诗雅李灵丽龙安邦游景如刘春花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3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0篇文化科学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33篇教育
  • 29篇教学
  • 24篇课程
  • 14篇教师
  • 10篇知识
  • 9篇文化
  • 8篇课程开发
  • 8篇AI
  • 7篇价值观
  • 6篇德育
  • 6篇学科
  • 6篇学术
  • 6篇数学
  • 6篇教学设计
  • 5篇隐喻
  • 5篇哲学
  • 5篇整体主义
  • 5篇人工智能
  • 5篇小学数学
  • 5篇方法论

机构

  • 105篇华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2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重庆师范大学
  • 1篇乐山师范学院
  • 1篇澳门大学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 1篇江门市第一中...
  • 1篇教育部教育管...
  • 1篇广东省江门幼...
  • 1篇深圳市教育科...

作者

  • 19篇曾文婕
  • 18篇黄甫全
  • 7篇余璐
  • 5篇潘蕾琼
  • 4篇李灵丽
  • 3篇张诗雅
  • 2篇尹睿
  • 2篇陈思宇
  • 2篇曾育芬
  • 2篇张西云
  • 2篇宁欢
  • 2篇龙安邦
  • 1篇王永丽
  • 1篇孙福海
  • 1篇申仁洪
  • 1篇王文岚
  • 1篇陈雄飞
  • 1篇游景如
  • 1篇徐雅
  • 1篇杨明君

传媒

  • 8篇基础教育参考
  • 8篇中小学德育
  • 7篇课程.教材....
  • 5篇教育发展研究
  • 5篇全球教育展望
  • 5篇广东第二师范...
  • 3篇中国电化教育
  • 3篇电化教育研究
  • 3篇中国德育
  • 3篇现代远程教育...
  • 3篇教育科学文摘
  • 2篇外国教育研究
  • 2篇教育研究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教育学刊
  • 2篇高教探索
  • 2篇教育科学研究
  • 2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现代基础教育...
  • 2篇中小学教材教...

年份

  • 1篇2023
  • 4篇2021
  • 5篇2020
  • 33篇2019
  • 19篇2018
  • 16篇2017
  • 23篇2016
  • 4篇2015
1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测量、反思、探究与研究--论课堂评估的四种范式
课堂评估先后经历第一代的测量范式、第二代的描述范式、第三代的判断范式,已发展至第四代的建构范式.每一种评估范式有相应的隐喻主张和方法体系.第一代范式具有"评估即测量"的隐喻基础,着重考察事实性知识,以纸笔测验为主.第二代...
余璐黄甫全
关键词:课堂评估文化价值教学质量
课目教育学知识的译名与概念辨析被引量:2
2015年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PCK)自1985年舒尔曼正式提出以来,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已被公认为是教学与教师教育领域的核心概念。国内很多人都使用译名"学科教学知识",但是其中的"学科"和"教学"内涵过于狭窄,前者未能涵括"content"所泛指的学校教育中的"学科"和"活动"内容,后者未能表达"pedagogical"的"教育学的"涵括面。斟酌而将其译为"课目教育学知识"较为贴切。课目教育学知识实质上是课目知识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教育学化了的课目知识,奠基了教学作为专业的认识论。它已经形成了二因素结构模型、三因素结构模型、五因素结构模型和六因素结构模型,而凸显了生成性。它启动了教师教育重建,整合了学习环境设计、学生先在概念的实证研究、课目知识分析、教师课目教育学知识研究和教师教育设计五大维度,并使这些维度紧密相连且相互影响,从而表现出超越性。
潘蕾琼黄甫全
关键词:教学教师教育
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的表现、成因与对策
2019年
当前教学行动研究抽样在样本质量、样本数量、抽样过程方面存在问题。究其缘由,在于中小学教师的行动研究抽样理论学习欠缺、研究训练不足、成果表达能力薄弱。对此,需要在研究预备阶段进行情境审观,在研究实施阶段开展规范抽样,在研究总结阶段讲究成果表达。解决教学行动研究抽样问题,能够更新教师行动研究观念,规范教学行动研究实施和提高教学行动研究质量。
陈思宇黄甫全
关键词: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
学习学术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课程改革呼唤学习方式创新.核心素养的全局性、综合性、高阶性、终身性等特征要求更加具有穿透力、聚合力、提引力、持续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学习学术超越并包含了学习、学术性学习,作为更高层次的学习形态因应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具...
龙安邦
关键词:基础教育终身发展
积极心理资本累积对学生暴力倾向的抑制--基于消极情绪的中介效应分析
运用“多前因变量—多结果变量”框架,探讨积极心理资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韧性)对青少年暴力的调节效应和抑制效应,以及消极情绪(压力、焦虑、倦怠、抑郁)在积极心理资本与暴力倾向之间的完全或部分中介效应.运用积极心理资本...
张诗雅黄甫全
关键词:暴力倾向积极情绪消极情绪结构方程模型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三大基础被引量:6
2018年
在教学行动研究方法论体系中,抽样关涉行动研究的学术性,日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智能技术与行动研究及其抽样方法的深层融合。文章集中阐释教学行动研究的抽样技术进化基础、概念基础和意义基础。进化轨迹表现为,从方便抽样到多元取样、从人类样本到经验样本,昭示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超越研究条件局限性,向科学性和智能化演变;在概念上,理论先行和实践关怀是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本质特征,人工智能技术的变革和解决学术合法性危机的需要是其发展动力,符合学校伦理规定和切实保护师生权益是其实施原则;而明晰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据以开展研究设计和抽样分析,则是教学行动研究的意义基础。
陈思宇曾文婕黄甫全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客观性进化
创新教学设计,培育学生友善价值观
2019年
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核心素养落地的重要表现。为培育学生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可通过深度分解教学目标,拓展整合教学内容,深刻体悟教学方法和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估,促进学生对价值观的深度学习。
曾文婕周子仪
关键词:价值观培育友善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教育过程公平的三重进路被引量:8
2019年
基于教育的不同侧面,教育过程公平存在排除外部侵扰、调配教育资源、优化教育品性三重进路。其中,排除外部侵扰进路强调能力主义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侧重于从教育制度和教师专业德性两个方面防止和排除外部集团和个体对教育过程的不当侵扰。调配教育资源进路针对教育过程中各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问题,基于罗尔斯的正义论体系建立以平等原则、差别原则和补偿原则为主体的分配框架。优化教育品性进路关注源于蔑视和压迫的教育不公,强调正视和承认学生的真实存在,构建以尊重、关怀和超越为精神内核的教育形态。这三重进路根本上相互联系、互为支撑,共同推动教育过程公平的发展。
龙安邦黄甫全
关键词:教育过程公平正义
融通学生的已知、想知和新知——K-W-L策略的缘起、应用与成效被引量:4
2016年
K-W-L策略是应"深度-成就"导向学习的诉求、形成性评估的引领以及图式理论的推动而产生的。该策略借助于可视化图表的支持,通过"Know——我已经知道了什么""Want——我想要知道什么"和"Learn——我新学到了什么"三个环节的教学,融通学生已有的知识、意欲了解的知识和新掌握的知识。在运用过程中,研究者基于重视学习途径、引发深入探索或强调总结回顾等立场,创生了多种变式。研究发现,K-W-L策略有助于学生发展元认知,提升学业成就,增强学习兴趣和提高自尊水平。
吕方方黄婉莺曾文婕
关键词:元认知有效教学
“男生危机”的别样解读——性别气质的角度被引量:6
2016年
"男生危机"论难以解释女生学业优势与职业劣势之间的矛盾。通过对性别气质与教育交互作用的分析,发现学生学业与职业的性别分层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男性气质的超越性使男生超越教育的规训,取得学业成功并进入性别分层的上层。男性气质的反抗性使男生虽可能经历学业失败但却形成逆境生存与适应能力,为其后的多种分化埋下伏笔。女性气质的顺从性使女生或学业成功,进入性别分层的中层;或学业失败,落入性别分层最底层。教育在这种性别分层中扮演着"共谋者"的角色。"男生危机"的背后仍然是女性弱势。实现性别平等,需要教育具备性别敏感性,从规训性教育转向超越性教育,承认、超越和重塑性别气质,培养学生的超越性人格。
龙安邦黄甫全
关键词:反抗性顺从性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