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山大学海洋工程与技术学院

作品数:176 被引量:225H指数:7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8篇期刊文章
  • 2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天文地球
  • 46篇交通运输工程
  • 33篇理学
  • 14篇水利工程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2篇文化科学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电气工程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兵器科学与技...
  • 4篇生物学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2篇数值模拟
  • 12篇值模拟
  • 11篇教学
  • 10篇有限元
  • 10篇水动力
  • 9篇流固耦合
  • 9篇波浪
  • 8篇余水位
  • 8篇水下
  • 8篇流场
  • 7篇体动力学
  • 7篇流体动力学
  • 7篇光滑粒子流体...
  • 7篇航行
  • 7篇CFD
  • 7篇波浪能
  • 6篇入水
  • 6篇海洋工程
  • 6篇SPH方法
  • 5篇数值模拟研究

机构

  • 176篇中山大学
  • 64篇南方海洋科学...
  • 28篇哈尔滨工程大...
  • 15篇中国科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大...
  • 6篇河海大学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6篇华南理工大学
  • 5篇江苏科技大学
  • 5篇上海交通大学
  • 4篇广东精铟海洋...
  • 3篇中国海洋大学
  • 3篇国家海洋局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山东科技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2篇工业和信息化...
  • 2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中国船舶工业...
  • 2篇中国兵器装备...

作者

  • 6篇马勇
  • 5篇秦继兴
  • 4篇郭春雨
  • 3篇宫在晓
  • 3篇刘凇佐
  • 3篇乔钢
  • 3篇盛松伟
  • 3篇王梦圆
  • 2篇李风华
  • 2篇王永红
  • 2篇余明辉
  • 2篇张玉全
  • 2篇孙科
  • 2篇杨清书
  • 2篇陶伟
  • 2篇戴志军
  • 2篇张阿漫
  • 2篇陈纪康
  • 2篇吴铁成
  • 2篇邓锐

传媒

  • 10篇哈尔滨工程大...
  • 9篇热带海洋学报
  • 8篇船舶工程
  • 7篇海洋学报
  • 7篇船舶力学
  • 6篇中国造船
  • 5篇海洋与湖沼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教育教学论坛
  • 4篇教育进展
  • 3篇太阳能学报
  • 3篇声学学报
  • 3篇物理学报
  • 3篇力学学报
  • 3篇声学技术
  • 3篇海洋工程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兵工学报
  • 2篇弹道学报
  • 2篇人民珠江

年份

  • 3篇2024
  • 36篇2023
  • 53篇2022
  • 41篇2021
  • 22篇2020
  • 15篇2019
  • 6篇2018
17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阻流板对高速船水动力性能影响的CFD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以水面高速过渡型船为研究对象设计船型,采用商业计算流体力学软件StarCCM+对阻流板所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开展了网格敏感性检验,通过对计算结果的系统分析建立了一套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方案.采用该方案对带有不同高度阻流板的船型在各航速下的黏性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对船体兴波和压力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阻流板可以改变过渡型船虚尾的长度,但同时也会影响尾流场波浪的波幅;阻流板改变了船体底部的压力分布形式,在阻流板前约5倍阻流板高度的范围内形成了高压.
邓锐邓锐马勇李裕龙
关键词:高速船流场
珠江磨刀门河口潮汐动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5
2020年
磨刀门河口是珠江流域西江的主干入海口,20世纪80年代以来受到网河区无序采砂和磨刀门整治工程的双重影响,潮汐动力必然发生相应的调整。本文基于多年的水文资料,结合统计分析、调和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近五十年以来磨刀门河口的潮汐动力变化过程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前,磨刀门河口总体上呈现出高、低潮位缓慢上升、潮差逐渐减小的趋势,潮汐动力变化呈现出径流优势型入海口门水道向海延展的自然演变趋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网河区无序采砂使水位下降、诱使潮汐动力增强,磨刀门整治工程使水位上升、潮汐动力减弱,由于河口不同段受到人类活动以及外海潮汐多年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的干扰程度不同,其潮汐动力变化呈现出不同特征。近口段受网河区无序采砂影响较大,水位下降,潮汐动力增强;河口段受两种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水位上升,在整治工程期间(1983—1993)潮汐动力减弱,在整治工程后(1993—2003)受网河区无序采砂的影响潮汐动力增强;口外海滨段受外海潮汐多年变化和全球海平面上升以及整治工程的共同作用,水位上升,潮汐动力减弱.
蒋陈娟周佳楠杨清书
虚拟技术在海洋工程与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初探
2022年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极端天气等非常态情形对传统实际场景授课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特殊情形下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教学需求,本文聚焦探究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等虚拟技术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总结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优点,阐述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中虚拟技术应用的可操作性,可为海洋工程与技术专业的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
任磊王和旭
关键词:虚拟技术虚拟现实教学
西江网河河床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被引量:3
2020年
基于20世纪60年代以来珠江最大干流——西江网河年均流量、输沙率、河道地形及表层沉积物粒度等数据,分析西江网河演变规律,探讨其河床演变对人类活动的响应。结果表明,20世纪80年代后西江网河整体处于冲刷状态,20世纪90年代河道采砂活动导致河床下切,分流分沙比降低,同时上游新水库建设致使来沙量持续下降,两者加剧了网河河道冲刷。由于采砂活动导致沉积物细化,以及水库拦截了粗颗粒泥沙,21世纪10年代西江网河表层沉积物较1998年细化69.6%。相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河道于21世纪10年代仍处于冲刷状态。
张子昊李嘉怡刘锋杨清书
基于田口法的双转子螺旋型水轮机效率优化
2023年
为提高双转子垂直轴螺旋型水轮机的输出功率,探索不同设计参数对水轮机输出功率的影响规律,本文使用田口法对影响水轮机效率的5个因素(翼型、桨距角、包率、间距比和旋转方向)在4个水平下进行分析。构建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表,并分别对正交试验表中的工况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双转子水轮机效率比初始设计水轮机高22.86%。各因素对水轮机效率影响程度按大小排序依次为翼型>桨距角>间距比>包率>旋转方向。5因素效率最佳组合为A4(0024)、B3(3°)、C1(1.00)、D4(--)、E2(1.6)。峡谷效应是提升双转子垂直轴螺旋型水轮机效率的主要原因。双转子螺旋型水轮机对尾涡的流向干扰作用较强,水轮机布置时应该合理利用该特点。研究结果可为垂直轴水轮机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张爱明陈丹马勇胡超
关键词:双转子优化设计翼型桨距角旋转方向
破解珠江河口治理挑战,构筑粤港澳大湾区用水安全被引量:2
2018年
“水乃生命之源”,而“饮水不再是生命之痛”是为生民立命之永恒课题!曾几何时,珠三角谈咸色变,守着偌大珠江苦无“水”饮!十三五科技规划正破解珠江河口治理之挑战,水质性缺水将不再困扰粤港澳大湾区居民用水安全,“珠江河口与河网演变机制及治理研究”项目(简称项目)荣获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水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专项2400万元经费的资助,基于水安全的珠江河口治理问题及关键技术研发将获重大突破。
杨清书
关键词:用水安全珠江河口河口治理粤港澳破解水质性缺水
强人类活动驱动下珠江磨刀门河口径潮动力的季节性异变特征被引量:8
2020年
人类活动对河口环境影响巨大,揭示在强人类活动驱动下河口径潮动力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异变特征,有利于了解人类活动影响河口动力地貌的机制,对河口区水利工程建设及环境保护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1960—2016年珠江磨刀门河口沿程潮位站(甘竹、竹银、灯笼山、三灶)的逐月高、低潮位数据及马口水文站的月均流量数据,统计分析了磨刀门河口在强人类活动驱动下月均水位、潮波振幅及其空间梯度(即月均水位坡度和潮波振幅衰减率)的季节性异变特征。结果表明,1990年和2000年为磨刀门河口径潮动力的异变年份,1990年前为自然演变阶段,2000年后为恢复调整阶段,1990—2000年为过渡阶段;高强度采砂导致的河床下切使磨刀门河口月均水位及月均水位坡度显著减小,夏季减小幅度最为明显,沿程平均分别减小0.53m和8.93×10^-6;月均水位坡度减小导致潮波衰减效应减弱,进而使沿程潮波振幅增大,多年平均增大0.071m;磨刀门河口径潮动力相互作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月均水位坡度随流量增大在上游抬升明显,冬季月均水位坡度在上游显著减小,但在下游略有抬升;随着流量的增大潮波振幅的衰减作用增强,但当流量超过阈值20000m^3/s时,月均水位坡度引起的底床摩擦增大效应不足以抵消横截面积辐散效应,潮波衰减效应略有减弱。
张先毅杨昊黄竞争傅林曦王恒刘俊勇欧素英刘锋蔡华阳杨清书
珠江磨刀门河口水位与海平面、上游流量的联合分布关系异变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河口的水位变化是径潮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但近30年来,强人类活动对河口环境的影响已远超环境自我修复能力,导致水位发生异变。为研究这种变化,本文选取人类活动影响剧烈的珠江磨刀门河口作为研究区域,采用Copula方法定量分析在同一上下边界(上游流量和口外海平面)下由强人类活动引起的水位异变。结果表明:1)强人类活动后,河道地形下切显著,外海海平面对沿程各站水位的线性影响增强,上游马口流量对水位的线性影响减弱。2)强人类活动后甘竹至灯笼山站同概率水位事件明显降低;三灶海平面呈上升趋势;马口流量分布特性变化不明显。3)水位与海平面、流量的联合依赖关系发生明显改变,低水位与海平面关系的敏感度增加,而高水位与海平面关系的敏感度下降。低水位与流量关系的敏感度基本不变,而高水位与珠江流量关系的敏感度明显下降。4)强人类活动后各站水位变化幅度变窄,在相同概率海平面及流量驱动下,强人类活动后各站水位均有明显下降,水位与海平面、流量遭遇概率为0.1—0.9时,其月均水位下降幅度达0.01—1.24m。低海平面和低流量联合驱动下各站水位的下降幅度明显小于高海平面和高流量联合驱动下月均水位的变幅,而且上游站位的水位下降幅度明显大于下游站位。本研究成果可为强人类活动的影响辨识及珠三角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等提供技术支撑。
唐启邦欧素英蔡华阳杨清书
关键词:水位海平面
城市湿地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调节气候、改善环境、维护区域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2014—2016年的气象数据及空气质量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合遥感技术,从温度、湿度、风速、AQI四方面探讨城市湿地公园的小气候效应。【结果】①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具有明显的冷岛效应、湿岛效应、风岛效应和空气质量效应。②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小气候调节效应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冷岛和风岛效应夏季强于冬季,湿岛效应冬季强于夏季。③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的小气候调节效应具有明显的昼夜差异,湿岛和风岛效应白昼强于夜晚,冷岛效应夜晚强于白昼。④海珠国家湿地公园空气质量效应年际变化明显,空气质量逐渐上升。⑤对比周边城区温度和湿度,温度以海珠国家湿地公园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高,湿度则相反。【结论】湿地公园能有效调节城市小气候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刘德政刘柄麟谢丽
关键词:城市湿地小气候效应生态环境
含椭圆度和腐蚀缺陷海底管道的压溃承载能力研究
2023年
深水海底管道在服役过程中,在管道内部腐蚀介质及外部海水复杂条件作用下,管道会形成腐蚀、椭圆度等几何缺陷,在海水压力作用下,还容易发生压溃并造成管道失效。本文研究建立了椭圆度+腐蚀缺陷海底管道模型,基于RIKS方法对管道的压溃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椭圆度以及内腐蚀缺陷长度、宽度和深度对管道压溃压力和压溃模式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椭圆度和内腐蚀缺陷对海底管道压溃响应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海底管道发生压溃时,有多种压溃模式,如“∞”型、“8”型和“U”型,压溃模式与椭圆度和初始缺陷的尺寸密切相关;当椭圆度较小时,压溃模式主要受腐蚀缺陷尺寸影响,腐蚀缺陷长度的增加会使管道发生“8”型压溃模式,腐蚀缺陷深度和宽度的增加会使管道发生“U”型压溃模式;当椭圆度较大时,压溃模式主要受椭圆度影响,此时无论腐蚀缺陷尺寸如何变化,管道压溃模式均为“∞”型或“U”型;当压溃模式为“∞”型或“U”型时,管道压溃压力随椭圆度的增大而减小;当管道压溃模式为“8”型时,管道压溃压力随椭圆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椭圆度不变的情况下,腐蚀缺陷尺寸的增大会使压溃压力减小。
谢鹏常江涛陈信斌
关键词:海底管道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