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科技大学陕西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院

作品数:12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理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羊草
  • 2篇施用
  • 2篇土壤
  • 2篇小麦
  • 2篇腐植酸
  • 2篇腐殖酸肥
  • 1篇氮肥
  • 1篇氮量
  • 1篇养分
  • 1篇养分吸收
  • 1篇有机碳
  • 1篇乳液
  • 1篇乳液聚合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经济
  • 1篇生态经济系统
  • 1篇施氮
  • 1篇施氮量
  • 1篇施肥
  • 1篇疏水

机构

  • 12篇陕西科技大学
  • 10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宁夏农林科学...

作者

  • 9篇郝明德
  • 5篇牛育华
  • 2篇马浩
  • 1篇樊军
  • 1篇赖小娟
  • 1篇刘锦
  • 1篇冯会平
  • 1篇王海军
  • 1篇李龙
  • 1篇王学川
  • 1篇张晓娟
  • 1篇李文军
  • 1篇郭慧慧

传媒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北方园艺
  • 1篇土壤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草原与草业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5篇2016
  • 1篇201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渭北旱塬不同覆盖措施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了揭示渭北旱塬覆盖对小麦产量和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夏闲期和全年时期结合地膜全覆盖和地膜麦草双元覆盖下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全年覆盖和夏闲期覆盖均可提高小麦产量,其中全年地膜全覆盖处理小麦产量最高,达5 383 kg·hm^(-2),较传统耕作不覆盖增产15.4%;全年地膜全覆盖对小麦的农艺性状有显著改善作用,穗粒数和成穗数较传统耕作不覆盖增加16.3%和33.0%;全年地膜全覆盖小麦籽粒N、P、K养分吸收总量较不覆盖分别增加12.3%、21%、21.8%,茎叶N、P、K养分吸收总量较不覆盖分别增加55.1%、36.7%、29.3%;覆盖能显著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以全年地膜覆盖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较传统不覆盖提高了11.3%。总之,全年地膜全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改善小麦农艺性状,增加小麦籽粒和茎叶N、P、K养分吸收量。
马浩郝明德郭慧慧苏富源牛育华
关键词: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渭北旱塬
腐殖酸肥对人工羊草地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
2023年
为探究腐殖酸肥对人工羊草(Leymus chinensis)地产草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以中科2号羊草为材料,设置6个腐殖酸处理水平,测定羊草不同生育期(拔节期、抽穗期、盛花期和成熟期)干草产量、分蘖数、株高、叶长、叶宽、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结果表明:施用腐殖酸肥显著提高羊草干草产量、植株生长性状、粗蛋白含量、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并显著降低无氮浸出物含量。腐殖酸施用量为300 kg/hm^(2)时,盛花期和成熟期羊草粗蛋白、粗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和粗灰分含量均较高,盛花期和成熟期羊草干草产量分别为8650 kg/hm^(2)和8966 kg/hm^(2),每千克腐殖酸分别增产7.0 kg和7.8 kg干草,腐殖酸用量超过300 kg/hm^(2)后盛花期和成熟期羊草干草产量和品质提高不明显,且羊草增产效率较低。以收获干草为目的,在盛花期或成熟期刈割时,腐殖酸施用量以300 kg/hm^(2)为宜。
苏富源牛育华郝明德
关键词:腐殖酸肥羊草
PES/PBA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其结晶行为
2015年
采用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聚丁二酸乙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ES/PBA)共混物,并使用偏光显微镜(POM)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手段研究了PES/PBA共混物两种组分的相容性及结晶动力学。相分离形貌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果表明,PES/PBA共混物为热力学不相容共混体系。利用Avrami方程分别研究了共混物中两种组分的等温结晶动力学,并计算了相关的结晶动力学参数。PES的结晶速率随着PBA的增加而减小,Avrami指数基本不变;PBA的结晶速率也随着PBA含量的降低而减小,但其结晶机理不受共混比例的影响。
王海军冯会平王学川
关键词:共混相容性
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黄土高塬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13年间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分析不同演变阶段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间的耦合态势,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黄土高塬沟壑区王东沟流域长期监测数据和农户调查资料,建立了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耦合度模型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中的耦合态势进行了分析。[结果](1)黄土高塬沟壑区王东沟流域1986—2013年间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综合指数呈上升波动趋势。(2)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耦合态势经历了恢复发展阶段、协调发展阶段、恢复发展阶段,目前处于协调发展阶段。[结论]在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演变过程中,通过农业资源合理调配,促使农业经济获得新的增长点,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够高效稳定发展。
李文军郝明德牛育华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度黄土高原沟壑区王东沟流域
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研究农牧交错带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为干旱沙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经营耕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气象资料和野外风蚀试验,分析该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风蚀状况。[结果]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风蚀的影响显著,在不同利用类型的人工草地中羊草地较苜蓿地减蚀效果显著,天然草地中滨草地减蚀效果优于蒿草地,人工草地较天然草地显著降低土壤风蚀量。农田用地中耕翻地土壤风蚀量最高,未留茬免耕玉米地较耕翻地风蚀量减少46.7%~48.6%;作物留茬地土壤减蚀效果显著,且留茬作物不同,减蚀效果差异明显,玉米留茬较耕翻地风蚀量减少了58.1%~63.5%,荞麦留茬较耕翻地减蚀率为50.5%~54.6%。在不同地形坡地中迎风坡风蚀量高于背风坡3.12~3.73倍。[结论]应在该地区适宜增加人工草地种植面积,减少冬春季节耕翻地面积,减少迎风坡土地的开垦利用,在冬春季节采取地表覆盖或者作物收获后留茬的保护措施,以降低土壤风蚀程度。
郭慧慧郝明德李龙苏富源马浩牛育华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风蚀
腐植酸叶面肥对苹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以腐植酸叶面肥为试材,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分别设定5个不同腐植酸浓度(0(CK)、0.2、0.4、0.6、0.8 g·L^(-1)),通过测定果实产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干物质、果径、硬度,比较不同浓度处理对苹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为腐植酸叶面喷施技术在苹果栽培中的应用技术提供浓度参考。结果表明:喷施腐植酸的果实单果质量和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增加,当用量为0.4 g·L^(-1)时均达峰值,同时能减小果实硬度,增大果径,提高商品率;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均有所提高,适当的浓度能降低可滴定酸含量,提高糖酸比;干物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均有所增加,干物质含量最高可增加4.0%,维生素C含量最高可增加13.65 mg·(100g)^(-1)。产量和果实品质各指标回归拟合表明,腐植酸浓度与产量和各指标均存在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产量最高时腐植酸浓度为0.52 g·L^(-1),果实品质各指标最优时腐植酸浓度均在0.38~0.59 g·L^(-1)。
刘增照郝明德牛育华王晨光
关键词:腐植酸苹果
适宜氮肥可提高人工羊草的抽穗数和种子产量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施用氮肥是禾本科牧草种子高产的关键管理措施之一。为提高羊草种子产量,在人工羊草地上探讨施用氮肥对羊草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以期为羊草种子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试验于2013~2015年进行,以中科2号羊草[Leymus chinensis(Trin.)Tzvel‘Zhongke No.2’]为材料,设置5个氮肥处理水平,分别为N 0、60、120、180、240 kg/hm^2,氮肥在返青期(4月上旬)和种子完熟后(7月下旬)施入,两个时期各施1/2,羊草种子完熟时测定种子产量和产量构成因子。【结果】施氮量和年际对种子产量影响显著。随生长年限延长,羊草种子产量逐年增加。2013年和2014年种子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013年施用氮肥104.9 kg/hm^2时羊草产量最高,为395.2 kg/hm^2,但氮肥对种子产量影响不显著,2014年施用氮肥173.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857.8 kg/hm^2,较不施氮肥显著增加56.0%。2015年种子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施用氮肥180 kg/hm^2时种子产量达较高水平为1865.0 kg/hm^2,与施用氮肥240 kg/hm^2差异不显著,较不施氮肥显著增加206.5%。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种子产量与抽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r=0.883,P<0.01),抽穗数对种子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为0.717,分蘖数对种子产量的间接作用最大为0.689,且主要是通过抽穗数产生,抽穗数对种子产量的贡献最大。2013年施用氮肥羊草抽穗数差异不显著,其后两年随氮肥施用量增加抽穗数的变化趋势与产量相同。三年连续施用氮肥使2014年和2015年抽穗数显著增加,对种子生产有利。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羊草植株穗长、小穗花数、结实粒数/穗和结实率,而对千粒重和小穗数影响不显著。抽穗数与穗长、千粒重和小花数/小穗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随生长年限增加,羊草种子高产所需施氮量增大,羊草适宜施氮量为104.9~180.0 kg/hm^2,2013年以施氮104.9 kg/hm^2为宜,�
苏富源郝明德牛育华郭胜安
关键词:羊草施氮量种子产量
施用腐殖酸肥料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1
2019年
为探求腐殖酸叶面肥在猕猴桃果树上施用的最佳质量浓度,以‘徐香’猕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质量浓度腐殖酸叶面肥对猕猴桃果实品质和产量的影响。设置5个质量浓度梯度处理:处理1(腐殖酸0g/L),处理2(腐殖酸0.15g/L),处理3(腐殖酸0.3g/L),处理4(腐殖酸0.45g/L),处理5(腐殖酸0.6g/L),每个处理3个重复。于2017年猕猴桃坐果后10d、20d、30d共喷施3次,每次喷施量为200L/667m^2。结果表明:腐殖酸质量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能使果实产量与品质达到最优,综合产量与品质,处理3质量浓度最优。回归拟合结果为产量和品质各指标与腐殖酸质量浓度均存在显著的二次相关关系,产量最高时腐殖酸质量浓度为0.349g/L,果实品质各指标最优时腐殖酸质量浓度均为0.3~0.4g/L。
刘增照郝明德牛育华王晨光
关键词:腐殖酸猕猴桃
施用腐植酸对小麦生长和(土娄)土理化性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为解决陕西(土娄)土地区自然侵蚀严重、土壤肥力有限、水分短缺等问题。以"开麦18"为研究对象,设置5个腐植酸固体肥不同施用水平,对不同施肥水平对土壤物、化性状和小麦生长指标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200 kg/hm^(2),1 600 kg/hm^(2)水平下,腐植酸固体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800 kg/hm^(2),1 200 kg/hm^(2),1 600 kg/hm^(2)对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均有显著提高,对土壤pH有着显著的降低效果。施用腐植酸肥料对小麦生长指标均有显著提高,通过对腐植酸施用浓度与生长指标的回归方程求解,得出在667~1 122 kg/hm^(2)施肥区间使用腐植酸肥料可获得最佳产量。
翟文晰刘增照郝明德牛育华
关键词:腐植酸小麦
施肥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2
2016年
以‘辽甜1号’为材料,分析氮磷钾肥不同施肥类型和氮肥施用量对甜高粱产量、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增加甜高粱籽粒产量,其中,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产量最高,为3 816kg/hm2,相比不施肥增产79.2%。氮磷钾肥配施经济效益最高,为10 092元/hm2,较不施肥增收40.7%。N、P2O5和K2O各300kg/hm2配施植株氮、磷、钾吸收总量最大,吸氮量比不施肥增加76.8%,吸磷量增加131.2%,吸钾量增加90.7%,以300kg/hm2 P2O5和300kg/hm2 K2O为底肥,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甜高粱产量和经济效益,但不利于成熟期甜高粱茎秆糖分的积累。氮、磷、钾吸收量随施氮量增加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适量施用氮肥有利于甜高粱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氮肥过量施用不但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不利于养分的吸收。氮肥最佳施用量为246.0kg/hm2,籽粒产量较不施氮肥增产49.4%,经济效益增收29.3%。
苏富源郝明德张晓娟牛育华龚晓德陈志霞郭胜安
关键词:甜高粱施肥养分吸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