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院

作品数:275 被引量:507H指数:10
相关作者:郭力胡巍葳周建英滕仁陈思旭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哈尔滨金融学院科研处东北农业大学文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4篇经济管理
  • 60篇政治法律
  • 15篇社会学
  • 13篇历史地理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军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7篇中俄
  • 24篇经贸
  • 21篇经贸合作
  • 13篇人口
  • 13篇金融
  • 11篇中俄经贸
  • 10篇移民
  • 10篇中俄经贸合作
  • 10篇区域经济
  • 10篇金融危机
  • 10篇经济合作
  • 10篇经济转轨
  • 10篇俄罗斯经济
  • 9篇政治
  • 9篇经济发展
  • 8篇战略协作伙伴
  • 8篇中俄两国
  • 7篇战略协作伙伴...
  • 6篇政府
  • 6篇经济政策

机构

  • 267篇黑龙江大学
  • 8篇北京师范大学
  • 7篇俄罗斯科学院
  • 3篇吉林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黑龙江建筑职...
  • 2篇黑龙江省科学...
  • 2篇黑龙江省科技...
  • 2篇哈尔滨金融学...
  • 1篇哈尔滨德强商...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辽宁大学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教育部
  • 1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远东国立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黑龙江东方学...

作者

  • 39篇姜振军
  • 25篇李传勋
  • 24篇马蔚云
  • 19篇戚文海
  • 18篇于小琴
  • 15篇于晓丽
  • 14篇郭力
  • 11篇葛新蓉
  • 9篇庞冬梅
  • 5篇胡巍葳
  • 5篇周建英
  • 4篇陈思旭
  • 3篇靳会新
  • 3篇李淑华
  • 3篇王哲
  • 2篇孔祥顺
  • 2篇赵围
  • 2篇沈莉华
  • 2篇滕仁
  • 2篇陈雪

传媒

  • 63篇俄罗斯中亚东...
  • 49篇俄罗斯东欧中...
  • 32篇西伯利亚研究
  • 24篇俄罗斯学刊
  • 12篇东欧中亚市场...
  • 5篇俄罗斯研究
  • 5篇边疆经济与文...
  • 5篇对外经贸
  • 3篇国外理论动态
  • 3篇黑龙江对外经...
  • 3篇知与行
  • 2篇国际论坛
  • 2篇各界
  • 2篇黑龙江社会科...
  • 2篇求是学刊
  • 2篇奋斗
  • 2篇商业经济
  • 2篇中国经贸
  • 2篇刑法论丛
  • 2篇黑河学院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6篇2018
  • 7篇2017
  • 18篇2016
  • 17篇2015
  • 16篇2014
  • 19篇2013
  • 35篇2012
  • 31篇2011
  • 21篇2010
  • 11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11篇2006
  • 11篇2005
  • 19篇2004
  • 3篇2003
  • 10篇2002
  • 7篇2001
  • 1篇1999
27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俄毗邻地区经济合作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前景
由于地理位置所限,中国东北地区对俄商品出口的主要市场是毗邻的俄罗斯远东和外贝加尔地区。这个地区现有900多万人口,经济发展滞后,居民购买力较低,商品市场容量有限,而且中国在这个市场上还面临着美、日、韩及其他国家的竞争。在...
李传勋
文献传递
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人口现状被引量:1
2012年
截至2011年1月1日,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共有人口134.33万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7人,仅为全俄平均数的1/5。从1991年到2011年初,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人口减少17.4%。在行将到来的下几个十年中,无论国家采取何种措施,都不能改变其人口进一步减少的趋势,这是由于人口本身再生产取决于人口的年龄结构和20世纪90年代人口情况的遗产。
Е.Л.莫特里奇李传勋
关键词: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人口
中俄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共同保障粮食安全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粮食安全是一个国家的生命线,这一问题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各国均在努力采取各种有效应对措施,以改善粮食供求形势,从而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中俄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粮食安全问题,双方在农业产业化合作方面拥有良好条件,一方面具有地缘优势,另一方面拥有要素禀赋互补优势。因而,中俄加强农业产业化合作,从而共同确保粮食安全,既具有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
姜振军
关键词:中俄粮食安全
简析俄罗斯经济危机回升乏力的原因
1997年
靳会新李建伟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经互会苏联解体对外经济联系经济危机
俄方对《中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的反应被引量:1
2011年
俄罗斯2020年前战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是面向亚太地区,缩小欧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因素是俄东部调整产业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同时中国快速发展的经济也亟须与俄加强合作。两国首脑于2009年签订《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以205个重大项目带动双边地区各领域合作。俄境内《规划纲要》的推进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包括俄联邦对地方的支持、投资环境及政策因素等。其中,俄部分人士对《规划纲要》所持的反对立场未从俄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出发,片面强调地区合作的消极影响,与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相悖。
于小琴
关键词:中俄影响因素
俄罗斯能源外交的新形势、新特点与新趋势
2020年
西方制裁使主要依靠能源出口赚取财政收入的俄罗斯经济严重受损,让俄罗斯坚定了寻找能源出口多元化渠道的决心,其能源外交出现了新的形势、特点和趋势。亚太与远东地区山水相连,互补性强,俄罗斯远东地区能源丰富并且紧邻能源消费大国中国,极具开发前景,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深化了双方在政治经济尤其是能源领域上的进一步合作,对俄促进本国经济发展,减少能源出口对欧洲的依赖,保障能源大国地位都有重要意义。为使本国利益最大化,普京将能源战略重点转向了亚太地区,利用“能源武器”更好的和各国打交道,能源外交在俄罗斯整体外交格局中的重要性正在上升并将影响其对外政策,能源外交成为了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莹莹
关键词:能源外交
中俄区域产业合作的经济学考量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从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东部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出发,提出打造优势产业,使其发展成为经济的增长极,要打破地域限制,促进优势产业向集群式方向发展,以中俄区域优势产业集群间的互动合作为动力,提升优势产业间的关联度,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点线结合、共同发展的"井"字型产业合作模式。本文同时从经济学的视角针对模式框架建立的基础、途径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在理论上探究中俄产业互动的基本条件和形成规律,在实践上促进中俄地方国际化产业集群的建立,实现中俄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郭力
关键词:产业集群
俄罗斯人口低流动性论析被引量:3
2011年
俄罗斯各地区经济差异显著,地区间存在着生活水平、工资、失业率等指标的明显差异,但人口流动性却保留在19世纪初前工业化时代的水平。苏联解体后,尽管俄东部、北部地区的人口向心运动速度有所减缓,但向中、西部方向流动的趋势一直保持,俄人口分布趋向两极化发展。与地区内人口流动相比,跨地区人口流动不占主导地位,向中、西部地区的单向向心运动带来人口流动性自东向西升高的趋势。俄罗斯还存在对人口流动的统计不足问题,临时劳动移民未纳入登记体系,也是影响俄人口流动性低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登记手续繁琐、种族歧视、高房价、贫困等系列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俄人口流动不畅。
于小琴
关键词:人口迁移
国家利益变迁与苏俄在中东铁路问题上态度的变化--以苏俄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应有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内容,但苏俄后来对此予以否认。苏俄在归还中东铁路问题上前后所持态度发生很大变化,主要动因是由这一时期苏俄对华政策的基本思想与具体实践所决定的。其一,苏俄政府关于中东铁路的政策实际上始终未变,即不同意无条件归还中东铁路。其二,《苏俄第一次对华宣言》关于无偿归还中东铁路的规定,是苏维埃政府两重性外交的结果。其三,苏俄政府宣布无偿归还中东铁路,是出于获得中国在外交上承认的需要。总之,决定苏俄对华政策的主导因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现实的国家利益。
马蔚云
关键词:中东铁路
基于内外生因素影响的俄罗斯经济发展问题
2017年
独立以来,俄罗斯经济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自由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其畸形的经济结构、能源资源型发展模式使叶利钦执政时期和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经济发展长期受到外生主导因素的影响较大,并且两者形成了强正相关。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俄罗斯经济发展受到外生因素和内生因素的综合作用与影响,呈现低迷且不稳定的波动状态。
姜振军
关键词:俄罗斯经济自由市场经济执政时期计划经济经济结构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