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州大学肾脏病研究所

作品数:135 被引量:633H指数:12
相关作者:骆红马瑨李淼杨柳易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0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6篇肾病
  • 31篇糖尿
  • 31篇糖尿病
  • 25篇糖尿病肾病
  • 21篇肾脏
  • 19篇膜性
  • 19篇膜性肾病
  • 17篇病理
  • 14篇肾损
  • 14篇肾脏病
  • 14篇特发性膜性肾...
  • 14篇腹膜透析
  • 13篇肾损伤
  • 13篇肾炎
  • 13篇细胞
  • 11篇肾小球
  • 11篇透析患者
  • 11篇狼疮
  • 10篇血液
  • 9篇肾病患者

机构

  • 132篇郑州大学
  • 40篇郑州大学第一...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 1篇郑州市第一人...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作者

  • 38篇刘章锁
  • 23篇赵占正
  • 16篇肖静
  • 13篇窦艳娜
  • 12篇刘东伟
  • 12篇刘栋
  • 12篇权松霞
  • 10篇程根阳
  • 9篇卢珊
  • 7篇王晓阳
  • 7篇张晓雪
  • 6篇郭佳
  • 6篇唐琳
  • 6篇邢国兰
  • 5篇梁献慧
  • 5篇王刘伟
  • 5篇吴歌
  • 4篇周雅丽
  • 4篇王沛
  • 3篇陈慧娟

传媒

  • 26篇中华肾脏病杂...
  • 12篇中华医学杂志
  • 9篇肾脏病与透析...
  • 8篇中国全科医学
  • 7篇中国实用内科...
  • 6篇中国实用医刊
  • 5篇河南医学研究
  • 5篇临床肾脏病杂...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医药论坛杂志
  • 3篇中华实用诊断...
  • 3篇中华医学会肾...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华肾病研究...
  • 2篇中华医学会肾...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中国临床医生...

年份

  • 10篇2023
  • 6篇2022
  • 10篇2021
  • 10篇2020
  • 13篇2019
  • 11篇2018
  • 13篇2017
  • 12篇2016
  • 20篇2015
  • 8篇2014
  • 12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1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沙库巴曲/缬沙坦在维持性血液透析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SV)治疗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MHD合并高血压接受SV治疗的患者31例,包括难治性高血压患者21例。其中11例将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换为SV。分析治疗前后血压、血常规、血生化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31例患者治疗后4周、12周透析前收缩压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1周、4周、12周透析中收缩压与透析后收缩压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12周透析前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1周、4周、12周透析中舒张压与透析后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后患者服用其他降压药限定日剂量下降[2.49±1.58 vs 3.42±1.81,P<0.05]。将ARB换为SV的11例患者在治疗后1周、4周、12周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血压同样较治疗前降低。用药期间未发现与SV相关的不良反应。结论:SV联合使用可有效控制MHD患者高血压,且安全性较好。
孔平平李炎生朱礼阳刘章锁刘章锁窦艳娜
关键词:血液透析高血压
CKD一体化管理策略
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成为中国常见慢病之一.2012年Lancet杂志发表的中国多中心流行病调查显示,中国CKD总患病率为10.8%,预计中国有近1.195亿CKD患者.更...
刘章锁
关键词:慢性肾脏疾病预后评价
利多卡因治疗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的疗效观察
田兴李争艳罗静娄小平王俊平苗金红窦艳娜张晓雪马爽王晓阳赵占正
腹膜透析患者初始腹膜高转运与置管前控制营养状态评分的关系
2023年
目的观察腹膜透析(PD)患者置管前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情况,探讨其与PD患者初始腹膜高转运的关系。方法2014年1月—2020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持续性非卧床PD患者465例,均初次行PD置管术,根据置管前CONUT评分分为高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5分)177例和低CONUT评分组(CONUT评分<5分)288例。2组PD开始后每1~3个月行1次腹膜平衡试验,记录第1次腹膜平衡试验4h透析液肌酐/血肌酐比值。比较2组血压、血清铁蛋白等临床资料及腹膜初始转运状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D患者置管前CONUT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初始腹膜高转运的影响因素。结果高CONUT评分组男性比率(69.5%)、舒张压[(90.53±14.15)mmHg]、血清铁蛋白[282.60(133.15,465.90)μg/L]、4h透析液肌酐/血肌酐比值[0.76(0.67,0.87)]、CONUT评分[6.00(5.00,7.00)分]、初始腹膜高转运比率(35.6%)均高于低CONUT评分组[60.0%、(87.78±13.55)mmHg、222.45(105.88,397.35)μg/L、0.69(0.59,0.77)、3.00(2.00,4.00)分、15.6%](P<0.05),白细胞计数[5.20(4.39,6.50)×109/L]、淋巴细胞计数[0.82(0.64,1.07)×109/L]、血小板计数[145(106,197)×109/L]、血红蛋白[(79.74±17.20)g/L]、血白蛋白[(33.52±5.08)g/L]、总胆固醇[(3.47±0.95)mmol/L]、三酰甘油[1.07(0.83,1.40)mmol/L]、血尿酸[437.00(345.00,524.50)μmol/L]、尿量[1200(925,1800)mL/24h]均低于低CONUT评分组[5.94(4.90,7.00)×109/L、1.21(0.93,1.50)×109/L、176(144,220)×109/L、(88.49±19.45)g/L、(38.58±4.00)g/L、(4.23±1.12)mmol/L、1.39(0.97,1.90)mmol/L、468.00(390.00,575.50)μmol/L、1500(1000,2000)mL/24h](P<0.05)。PD患者置管前CONUT评分与舒张压、血肌酐、铁蛋白、4h透析液肌酐/血肌酐比值均呈正相关(P<0.05),与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血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血尿酸、尿量均呈负相关(P<0.05)。性别(OR=2.209,95%CI:1.314~3.713,P=0.003)、舒张�
张丽洁马爽仵远远蒲薪羽丁芮李争艳肖静赵占正
关键词:腹膜透析
单纯IgA肾病与IgA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免疫复合物的功能差异性探索研究被引量:11
2020年
背景IgA肾病(IgAN)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目前认为其发病是由肾小球系膜区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沉积引起。同样,中国糖尿病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困扰国民健康的重大难题。目的CIC可以促进IgAN患者系膜细胞增殖和炎性因子的产生,本研究旨在探索单纯IgAN患者与IgAN合并糖尿病患者CIC的功能差异。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并行肾脏活检确诊的28例原发性IgAN患者,其中单纯IgAN 20例(单纯IgAN组)和IgAN合并糖尿病8例(IgAN合并糖尿病组),另选取同期性别及年龄匹配的本院体检科体检健康者7例(正常组)。收集IgAN患者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采集三组受试者10 ml外周血,提取血浆CIC,用相同浓度刺激人肾小球系膜细胞,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系膜细胞增殖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白介素6(IL-6)和趋化因子配体1(CXCL-1)水平。结果单纯IgAN组三酰甘油、C3、C4水平低于IgAN合并糖尿病组,牛津分类中存在内皮细胞增生(E1)患者比例高于IgAN合并糖尿病组(P<0.05)。三组系膜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单纯IgAN组系膜细胞增殖能力均高于正常组和IgAN合并糖尿病组(P<0.05);IgAN合并糖尿病组和正常组系膜细胞增殖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三组IL-6、CXCL-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AN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IC与单纯IgAN患者相比,具有相似的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产生炎性因子的能力,但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能力较低,表明单纯IgAN患者和IgAN合并糖尿病患者的CIC成分可能不同。
翟亚玲龙晓青高静歌卢珊赵占正
关键词:糖尿病循环免疫复合物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表皮生长因子(EGF)和EGF/MCP-1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接受肾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IMN患者67例为观察组,其中男28例,女39例,年龄(47.6±14.2)岁,同期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18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及血尿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MCP-1和EGF水平,分析尿MCP-1、EGF及EGF/MCP-1水平与临床病理相关性。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尿EGF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6.0,12.6)比8.4(6.5,10.2)ng/mg Cr,P=0.575],IMN患者尿MCP-1为0.37(0.21,0.69)ng/mg Cr,高于对照组的0.09(0.02,0.19)ng/mg Cr(P<0.001),而EGF/MCP-1比值低于对照组[22.2(15.1,36.6)比87.6(71.2,132.7),P<0.001]。尿MCP-1与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呈负相关(r=-0.303,P=0.012),与尿点式白蛋白呈正相关(r=0.368,P=0.002);EGF与eGFR呈正相关(r=0.722,P<0.001),与间质纤维化和肾小管萎缩(IFTA)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312,P=0.011);而EGF/MCP-1与eGFR呈正相关(r=0.693,P<0.001),与尿点式白蛋白和IFTA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261,P=0.028和r=-0.684,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GF/MCP-1是中-重度IFTA的保护性因素(OR=0.891,95%CI:0.844~0.949,P=0.008)。结论IMN患者尿液MCP-1升高,EGF/MCP-1降低,且与临床指标相关,特别是EGF/MCP-1与中-重度IFTA独立相关,具有作为IMN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可能有助于IMN的诊断。
郑栓赵子豪刘振杰王东海刘东伟刘章锁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表皮生长因子
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21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主要病因,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现有临床常用诊断指标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存在不足,亟需新型生物标志物的挖掘应用。本文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从糖尿病肾病诊断预测、进展预后、治疗靶点3个方面对蛋白质组学在糖尿病肾病生物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随着肾脏病学开始朝着精确医学方向发展,蛋白质组学技术将是重要抓手,以针对不同的患者使用个体化方案来改善诊断、治疗和预后。
张宇刘东伟梁璐璐潘少康张少雷刘章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蛋白质组学生物标志物
微小病变性肾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0
2021年
背景随着2型糖尿病(T2DM)年轻化趋势,微小病变肾病(MCD)合并T2DM在临床上已不罕见,但其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情况仍不清楚。目的本文旨在分析MCD合并T2DM患者的病理特点及其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6月1日-2018年6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就诊且肾穿刺活检确诊为MCD合并T2DM患者20例(MCD合并T2DM组),MCD患者306例,利用SPSS 22.0软件从306例MCD患者中随机筛选出100例(单纯MCD组),收集所有患者当次肾穿刺活检的临床和病理资料,以及随访资料(从患者首次肾穿刺活检开始随访,到出现复发或到2019年6月随访结束),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肾脏病理特点及其预后。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CD合并T2DM的影响因素,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单纯MCD及MCD合并T2DM的累积完全缓解(CR)率和累积无复发生存率。结果MCD合并T2DM组患者年龄、收缩压(SBP)、合并高血压所占比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清蛋白(ALB)、IgG水平高于单纯MCD组,男性所占比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红细胞沉降率(ESR)、24 h尿蛋白量低于单纯MCD组(P<0.05)。MCD合并T2DM患者的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程度、肾间质纤维化、肾间质炎症、球性硬化小球所占比例高于单纯MCD组(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5.108,95%CI(1.717,15.200)〕、年龄〔OR=1.068,95%CI(1.006,1.133)〕、高血压〔OR=6.000,95%CI(1.982,18.165)〕、HbA1c〔OR=84.019,95%CI(12.465,566.317)〕、ALB〔OR=1.173,95%CI(1.100,1.250)〕、TC〔OR=0.730,95%CI(0.619,0.861)〕、ESR〔OR=0.978,95%CI(0.960,0.996)〕、24 h尿蛋白量〔OR=0.818,95%CI(0.705,0.948)〕、IgG〔OR=1.568,95%CI(1.288,1.908)〕、球形硬化小球占比〔OR=13.286,95%CI(4.142,42.614)〕、血管损伤程度、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OR=17.000,95%CI(4.833,59.794)〕、肾间质炎症〔OR=10.111,95%CI(2.
姚星辰翟亚玲高静歌陈雅卓王新念卢珊赵占正
关键词:微小病变性肾病临床病理特点
糖尿病肾病患者Piwi相互作用RNA差异表达谱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Piwi相互作用RNA(Piwi-interacting RNA,piRNA)与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相关性。方法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DN患者肾组织(实验组)及肾肿瘤患者肿瘤旁肾组织(对照组)中piRNA的差异表达谱,通过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对差异表达piRNA的生物学功能进行阐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目标piRNA在DN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血清目标piRNA与DN患者临床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以|log2差异倍数|≥2且P<0.05为筛选条件,与对照组相比,DN组显著差异表达的piRNA共127个,其中99个表达上调,28个表达下调,上调前5位的piRNA分别是piRNA-hsa-161686、piRNA-hsa-349255、piRNA-hsa-355720、piRNA-hsa-151229及piRNA-hsa-154959,下调前5位的piRNA分别是piRNA-hsa-1929960、piRNA-hsa-174194、piRNA-hsa-148658、piRNA-hsa-172594及piRNA-hsa-172421。PCR验证P值较小且表达量较高的3个上调和3个下调基因,结果显示,血清piRNA-hsa-77976的表达在DN患者中显著下调(P=0.028),与测序结果一致,其余基因表达与测序结果不一致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显示显著差异表达的piRNA可能通过Rap1、Ras、PI3K-Akt及轴突导向通路参与DN的调控。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iRNA-hsa-77976表达与血尿素氮(r=-0.584,P=0.028)、血肌酐(r=-0.637,P=0.014)、胱抑素C(r=-0.738,P=0.003)及β2微球蛋白(r=-0.822,P<0.001)均呈负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r=0.661,P=0.010)呈正相关。结论piRNA差异表达与DN密切相关,或可作为DN诊断及预后评估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雷寓淇周思捷乔颖进高丹刘风勋吕林晓潘少康刘东伟刘章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生物信息学分析
河南省城乡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调查河南省城乡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2015年6月至2019年7月对河南省许昌、驻马店、洛阳和郑州4个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罹患情况进行调查。比较慢性肾脏病和无慢性肾脏病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3067例糖尿病患者,男1238例,女1829例,年龄(60.9±9.7)岁,其中农村居民占85.8%(2633/3067)。共有1155例受访者罹患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总体患病率为37.7%(95%CI:35.9%~39.4%)。与无慢性肾脏病组比较,慢性肾脏病组患者年龄较大[(61.4±10.3)比(60.6±9.3)岁],体质指数较高[(25.8±3.7)比(25.4±3.6)kg/m^(2)],男性(43.2%比38.7%)、城市居民(19.4%比11.0%)和规律饮酒者(15.8%比12.7%)占比较高,罹患高血压(57.0%比37.2%)、高尿酸血症(10.7%比7.1%)和血脂异常(46.5%比42.7%)的比例也较高(均P<0.05)。4.9%(149/3067)的糖尿病患者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1.73 m^(2))^(-1),35.6%(1092/3067)存在白蛋白尿。糖尿病患者中城市居民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为51.6%(95%CI:50.0%~53.2%),农村居民患病率为35.4%(95%CI:34.4%~36.4%),城乡之间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规律饮酒(OR=1.27,95%CI:1.00~1.61,P=0.046)、中度体力活动(相对于轻度体力活动)(OR=1.23,95%CI:1.01~1.51,P=0.039)、高血压(OR=2.27,95%CI:1.95~2.64,P<0.001)、血脂异常(OR=1.21,95%CI:1.04~1.40,P=0.012)和高尿酸血症(OR=1.56,95%CI:1.21~2.02,P=0.001)为慢性肾脏病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河南城乡地区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的慢性肾脏病患病率较高,饮酒、体力活动度较大、罹患慢性疾病等因素与之相关。
段家宇刘东伟潘少康赵子豪刘章锁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中老年人群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