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 作品数:184 被引量:407H指数:8
- 相关机构: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新时代下文化IP的传播策略——以盲盒为例
- 2022年
- 随着技术革命中创新文化IP的产业化逐渐兴起,数字化的实践逐渐让盲盒出圈。盲盒中的文化IP传播主要围绕时间、空间和受众进行有效互动,时间上结合特定的节日,推出相应的文化IP形象并具化在盲盒中;空间上将文化IP形象从虚拟空间拖拽到现实世界中,形成具有氛围感的沉浸式传播,让受众身临其境感受盲盒中文化IP的魅力。同时,在传播过程中,盲盒中的文化IP与主体意涵、价值观以及时代精神相结合,体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传播,形成完整的传播链。
- 鲁蒙
- 关键词:文化传播
- 智媒视域下安庆地方文化传播的困境与路径研究
- 2024年
- 随着时代发展,在现代化、城镇化、信息化进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地方文化正在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蚀与影响,全国各地地方文化的传播与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鉴于此,以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地方文化为研究对象,综合阐述安庆地方文化种类以及现状,深入分析安庆地方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以及智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与价值,研究发现利用智媒能促进地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结合拉斯韦尔5w理论,提出智媒时代下安庆地区文化传播的策略为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方式,拓宽传播方式,创新传播内容,提高传播效果,加强文化产业造血力等方面,以此推动安庆地区文化的持续传承和传播。
- 高敏文继奎
- 关键词:地方文化文化传播
- 王国维审美无利害思想的美育导向
- 2016年
- 王国维常因其对审美无利害性的强调而被看成是中国现代美学的开端。但王国维的审美无利害思想指向的并非是现代美学意义上的艺术自律,而是导向美育意义上的艺术功利性,即以艺术的审美无功利的特性达到人性与社会的完善。这既是其承继中国儒家美学思想的必然,也是其吸纳康德、席勒、叔本华等西方美学家思想并予以融合、修正的结果,这种"不彻底的现代性"正是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王国维美学追求的独特性所在。
- 张蕾
- 关键词:审美无利害美育
- 基于网络文本挖掘的国家公园旅游满意度评价研究——基于武夷山国家公园的数据分析
- 2024年
- 通过分析在线评论,评估中国国家公园的旅游满意度,帮助园区确定游客关注点,进而有的放矢地制定改善方案。应用LDA主题分析方法,从2021年至今的武夷山国家公园游客评论中提取15个游客关注主题,测量每个主题的关注度。随后,使用SnowNLP情感分析工具从关注主题中获取游客情感倾向,进而对关注主体的观点进行客观分析。最后,应用IPA模型研究每个主题权重与游客满意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娱乐项目和生态价值两个主题在游客关注度和满意度方面表现出色,凸显了它们在国家公园旅游中的重要性;而酒店住宿方面的满意度较低,需要改进和提升服务质量。研究结论:国家公园管理者应更好地了解游客需求和关注点,以改进服务,提升游客满意度,并推动国家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 杨博雷
- 关键词:国家公园
- 网络编辑舆情引导能力建设现状与思考被引量:3
- 2016年
- 网络编辑作为网络信息传播把关人,担负着引领舆情方向的社会责任。必须切实加强网络编辑舆情引导能力建设,使其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确保传播新闻事实真相,维护社会公共利益,适时进行舆情引领,努力构建网络传播舆论正生态。
- 陈寿富
- 关键词:网络编辑信息把关网络舆情社会责任
- 算法推荐机制下公众媒介素养的延伸与挑战
- 2023年
- 在媒介智能时代的广泛应用与推广下,算法推荐机制成为人们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必不可少的科技伴侣。算法推荐一方面让用户可以全方位地接受信息带来的巨大便利,另一方面算法推荐的到来也产生了较多弊端胁迫着公众的生活。本文立足于我国公众的算法素养,以“媒介素养”为理论依据,在揭开算法推荐负效应的基础上探讨媒介素养如何延伸成为算法素养,以及在算法推荐机制下提升公众媒介素养提出相应的策略,帮助公众更好地抵挡技术对于个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 孙鹏飞尚琴陶靖
- 关键词:媒介素养
- “0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目标及实现路径
- 2023年
- 培养“0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代代相传、后继有人的命脉工程。它既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也是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的具体措施。通过梳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成功经验,从历史价值和现实需求两个维度探寻培养“0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价值,立足于培养方向、培养机制、课程设置、培养形式四个方面探究如何“继承”且“创新”地培养“00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石磊陈东华秀梅
- 关键词: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 他山之石:从“建设性新闻”看我国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发展被引量:20
- 2020年
- 以自由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西方新闻界,将自己视为社会的“瞭望者”、政府的“看门狗”,负面新闻、揭丑报道成为其工作常态;私有化与商业化运作,特别是为了迎合市场、博人眼球的需要,又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新闻价值取向。欧洲的“建设性新闻”实践从根本上说是对西方传统新闻理论和具体工作中新闻价值取向的反思和批判。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将新闻事业视为其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建设性”是这种新闻理论和实践的题中应有之义。但长期以来,我国新闻媒体过多依赖于行政权力开展工作,缺乏“反思性的自我调控”,难以在“积极自由”概念框架内形成“主动记者”的角色定位;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中,主流媒体愈发难以与公众产生共振。“建设性新闻”一方面在客观上支持了我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另一方面又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强调了新闻媒体的“积极自由”,突出了“主动记者”的角色定位,从而给我们的新闻传播理论和实践以启发和借鉴。
- 芮必峰余跃洪
- 再议记者的价值次序——以2016年普利策获奖作品为例
- 2016年
- 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关于"解救渔奴"的报道为我们重新认识当代记者的价值次序提供了启示:首先,在关乎重大生命和财产安全的报道中,敬畏生命、保护弱势应在记者价值体系中处于首要位置;其次,守护公义、道义为主要内涵的职业精神则是构成记者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最后,坚守真实、不做交易也应成为记者价值体系中的底线原则。
- 雒有谋
- 关键词:普利策新闻奖
- 公民新闻的新视角建构与引导——基于中国另类媒体的传播实践考察
- 2020年
- 新媒介技术的更迭带来媒介环境的变革,与此同时,另类媒体逐渐开始兴起并在中国网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民新闻是其中一种生产渠道。本研究试图跳出另类媒体与主流媒体二元对立的立场,认为在我国特殊的媒体语境下,另类媒体拥有聚焦某一特定群体的能力,并把无序散乱的公民新闻生产转化为一种代表性的进步力量。同时,也要防止容易被煽动的媒介情绪、主流意识形态的弱化以及个人隐私的信息泄露。正确引导我国公民新闻在另类媒体中的传播实践,有利于公民、媒体与社会资源三者的互动平衡。
- 李都唐雪莲
- 关键词:公民新闻另类媒体媒介生态媒介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