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疆农业大学干旱区荒漠研究所

作品数:27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农业科学
  • 1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1篇梭梭
  • 7篇克隆
  • 5篇基因
  • 4篇土壤
  • 4篇基因克隆
  • 4篇NAC转录因...
  • 3篇蛋白基因
  • 3篇转录
  • 3篇转录因子
  • 3篇胁迫
  • 2篇地统计
  • 2篇地统计学
  • 2篇盐分
  • 2篇移栽
  • 2篇幼苗
  • 2篇枝条
  • 2篇生态治理
  • 2篇生物测定
  • 2篇梭梭幼苗
  • 2篇特性分析

机构

  • 27篇新疆农业大学
  • 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南京三生万物...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作者

  • 21篇张桦
  • 18篇王泽
  • 15篇麻浩
  • 12篇姚正培
  • 8篇马林
  • 7篇任燕萍
  • 5篇方辉
  • 5篇王芳
  • 3篇颜安
  • 3篇任财
  • 3篇谢文磊
  • 3篇李亚婕
  • 2篇班娜
  • 2篇葛素囡
  • 2篇马丽
  • 2篇盛建东
  • 2篇谷海斌
  • 2篇王娇
  • 2篇蒋圆圆
  • 2篇谢健

传媒

  • 7篇基因组学与应...
  • 5篇新疆农业大学...
  • 4篇新疆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技...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中国科学:生...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荒漠生态治理“工厂化育苗、机械化移栽、规模化造林”新模式及其应用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针对荒漠植树造林过程中存在①高质量、标准化的荒漠植物种苗的缺乏;②移栽机械化程度低,操作不规范等影响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及其稳定性的难点问题,创制了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设...
麻浩麻志纯王泽阿不都克玉木·米吉提任财
关键词:荒漠生态治理机械化移栽
文献传递
梭梭肌动蛋白基因HaACT1全长的克隆与表达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根据本实验已克隆得到的梭梭肌动蛋白基因Ha ACT1部分序列,通过5'RACE技术获得HaA CT1的cDNA全长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c DNA全长序列1 534 bp,其中5'UTR序列为75 bp,3'UTR序列为325 bp,开放阅读框序列为1 134 bp,编码376个氨基酸。该序列与Gen Bank中收录的其它植物Actin基因核苷酸序列的相似性均在84%以上,并且它们的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达95%以上,Gen Bank登录号为KM886609。根据得到的c DNA序列设计全长引物,进一步克隆了Ha ACT1的基因组DNA序列,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利用半定量和绝对荧光定量PCR对Ha ACT1的表达进行分析,发现该基因在梭梭的不同组织及各种非生物胁迫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作为梭梭中其它功能基因表达研究中的内参基因。
杜辉辉姚正培王泽麻浩张桦
关键词:梭梭肌动蛋白基因克隆
梭梭NAC转录因子HaNAC38功能及特性分析
2023年
从梭梭干旱转录组中获得与干旱相关的NAC转录因子基因HaNAC38,为了研究其功能,以过表达HaNAC38基因拟南芥纯合株系作为对象,比较转基因株系与野生型间的差异,并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对HaNAC38转录因子可能结合的DNA核心序列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自然干旱和模拟盐胁迫条件下,过表达HaNAC38基因拟南芥株系生长状况显著优于野生型拟南芥。过表达HaNAC38基因拟南芥株系的种子发芽率、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高于野生型拟南芥株系,丙二醛含量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低于野生型拟南芥。由此表明HaNAC38显著增强了拟南芥对于干旱和盐胁迫的耐受能力。酵母单杂交试验结果表明,HaNAC38转录因子可以在酵母体内特异性结合TTGCGT核心序列,并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以上结果为明确梭梭HaNAC38转录因子的功能及其调控网络奠定了基础。
罗广科穆榕博薛冰张桦张桦任燕萍
关键词:梭梭NAC转录因子功能分析
梭梭NAC转录因子HaNAC38、HaNAC42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本研究从梭梭中克隆得到2个NAC转录因子,分别命名为Ha NAC38和Ha NAC42。Ha NAC38读码框长879 bp,编码292个氨基酸;Ha NAC42读码框长582 bp,编码198个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Ha NAC38和Ha NAC42均含有NAC家族的A、B、C、D、E保守结构域。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H.ammodendron)幼苗中Ha NAC38和Ha NAC42基因在干旱、高盐、IAA、ABA处理以及高温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并不完全相同,为进一步研究梭梭NAC转录因子功能和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刘豪张振清陶顺姚正培王波王泽韩聚东张桦
关键词:梭梭非生物胁迫
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5、HaFT-6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14-3-3蛋白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调节蛋白,对细胞代谢及循环、信号传导、转录调节、蛋白跨膜转运、以及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多种生理过程均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用RT-PCR从梭梭中克隆2个14-3-3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Ha FT-5、Ha FT-6。用q RT-PCR分析Ha FT-5、Ha FT-6基因在不同处理后的表达。研究显示,Ha FT-5全长501 bp,编码139个氨基酸;Ha FT-6全长647 bp,编码226个氨基酸。在干旱、高盐、ABA、IAA处理后梭梭Ha FT-5和Ha FT-6基因后呈现不同的表达模式。综上所述,这2个基因可以响应逆境胁迫和2种激素信号,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梭梭的抗逆分子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王娇王波姜梦辉李亚婕王泽任燕萍张桦
关键词:梭梭基因克隆
梭梭NAC转录因子HaNA C3~4的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本研究从梭梭中克隆了2条NAC基因,分别命名为序列Ha NAC3(KU534095)和Ha NAC4(KU534-096)。序列分析显示Ha NAC3基因编码一条242个氨基酸的多肽,Ha NAC4基因编码一条287个氨基酸的多肽,并且编码的蛋白都为亲水性蛋白。经过同源性比对分析发现2条序列都含有典型的NAC结构域,属于NAC转录因子家族。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Ha NAC3序列在梭梭根部有较高强度的表达;Ha NAC4在梭梭种子中表达量较高。干旱胁迫下,Ha NAC3和Ha NAC4呈现出不同的表达方式,本研究有助于为进一步分析梭梭NAC家族基因功能提供帮助。
李志强方辉张桦姚正培王泽任财麻浩
关键词:梭梭C3C4基因克隆
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1和HaFT-2克隆及表达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根据前期梭梭干旱转录组测序得到的Unigene序列,成功克隆2个梭梭14-3-3蛋白基因,分别命名为HaFT-1和HaFT-2,并对其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表明:HaFT-1基因在梭梭的根、种子中均可表达,且根中表达最强;HaFT-2基因在梭梭同化枝中表达最强,根的表达量次之。干旱胁迫后HaFT-1和HaFT-2基因的表达量均下调。本研究初步分析HaFT-1、HaFT-2基因的表达模式,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李亚婕张桦蒋圆圆麻浩姚正培任燕萍王泽马林
关键词:梭梭基因克隆
基于ITS2序列探讨野生白梭梭的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从分子系统学角度探讨不同种皮颜色白梭梭间的遗传分化关系。对13个白梭梭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序列变异分析、K-2p遗传距离比较,并采用邻接法(NJ)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13个白梭梭样品间ITS2序列的信息位点有7个,占总碱基数的2.84%;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42;并且根据种皮颜色的不同分别聚为一支。初步表明,ITS2序列能够有效的鉴别不同种皮颜色的白梭梭。
蒋圆圆张桦姚正培麻浩王泽李亚婕方辉马林
关键词:白梭梭DNA条形码ITS2系统发育
梭梭枝条生根抑制物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以梭梭嫩枝和硬枝为试验材料,采用蒸馏水和甲醇浸提,并将其浸提液置于发芽纸上进行生物活性测定,研究梭梭生根抑制物的活性效应。结果表明,梭梭嫩枝蒸馏水浸提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浸提48h时活力指数最低,抑制物的活性最大。根长对浸提液及浸提时间较敏感。1a生嫩枝下部浸提液中生根抑制物活性较中上部弱,木质部中生根抑制物活性较韧皮部弱。3a生硬枝浸提液中抑制物活性较1a生和2a生弱。乙醚相中抑制物活性最高,其余依次为乙酸乙酯相、石油醚相、甲醇相、水相。
王芳谢健王泽谢文磊张生翾张桦麻浩马林
关键词:梭梭生物测定
基于ITS2序列探讨不同果翅颜色梭梭的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利用DNA条形码技术对新疆北部梭梭进行鉴定,从分子系统学角度探讨不同果翅颜色梭梭的亲缘关系。【方法】用通用引物ITS2对梭梭样品进行PCR扩增,得到的ITS2序列构建NJ系统进化树和遗传距离分析。【结果】ITS2引物的PCR扩增得到了500 bp左右的片段,最大K2P遗传距离为0.05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相同果翅颜色的梭梭能够聚为一支。【结论】ITS2序列能够很好的将不同果翅颜色的梭梭样品区分开,为梭梭的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了一定基础。
方辉张桦姚正培马林王泽蒋圆圆麻浩
关键词:梭梭DNA条形码ITS2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