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526 被引量:11,904H指数:46
相关作者:陈佩度王建军洪德林程遐年汪隆植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99篇期刊文章
  • 2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91篇农业科学
  • 228篇生物学
  • 2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4篇医药卫生
  • 13篇文化科学
  • 8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00篇基因
  • 175篇水稻
  • 154篇性状
  • 152篇白菜
  • 130篇小麦
  • 118篇结球
  • 117篇黄瓜
  • 113篇克隆
  • 112篇结球白菜
  • 112篇不结球白菜
  • 104篇大豆
  • 97篇分子标记
  • 87篇倍体
  • 83篇杂交
  • 78篇染色体
  • 77篇不育
  • 70篇胁迫
  • 69篇棉花
  • 65篇粳稻
  • 59篇雄性不育

机构

  • 1,51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1篇江苏省农业科...
  • 39篇中国农业科学...
  • 24篇安徽科技学院
  • 2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河南省农业科...
  • 18篇新疆农业大学
  • 18篇中华人民共和...
  • 14篇新疆农业科学...
  • 13篇温州科技职业...
  • 13篇上海市农业科...
  • 12篇河北科技师范...
  • 12篇山西省农业科...
  • 11篇浙江大学
  • 11篇扬州大学
  • 10篇江苏里下河地...
  • 10篇南京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江西农业大学
  • 10篇浙江省农业科...

作者

  • 211篇侯喜林
  • 198篇陈劲枫
  • 102篇张天真
  • 102篇洪德林
  • 100篇万建民
  • 80篇陈佩度
  • 76篇郭旺珍
  • 76篇张红生
  • 73篇娄群峰
  • 65篇钱春桃
  • 64篇麻浩
  • 59篇张蜀宁
  • 55篇王秀娥
  • 50篇翟虎渠
  • 49篇柳李旺
  • 47篇李英
  • 46篇亓增军
  • 45篇江玲
  • 45篇龚义勤
  • 38篇章元明

传媒

  • 19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14篇作物学报
  • 79篇园艺学报
  • 63篇西北植物学报
  • 59篇江苏农业学报
  • 59篇中国水稻科学
  • 5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0篇江苏农业科学
  • 37篇遗传
  • 37篇麦类作物学报
  • 36篇大豆科学
  • 28篇分子植物育种
  • 27篇棉花学报
  • 24篇Journa...
  • 2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9篇核农学报
  • 19篇中国瓜菜
  • 16篇中国园艺学会...
  • 14篇植物生理学通...
  • 13篇植物遗传资源...

年份

  • 10篇2023
  • 31篇2022
  • 29篇2021
  • 27篇2020
  • 34篇2019
  • 33篇2018
  • 40篇2017
  • 60篇2016
  • 67篇2015
  • 59篇2014
  • 45篇2013
  • 54篇2012
  • 81篇2011
  • 119篇2010
  • 113篇2009
  • 141篇2008
  • 183篇2007
  • 126篇2006
  • 87篇2005
  • 90篇2004
1,5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麦抗条锈病Yr26候选基因TaLRK的克隆和功能研究
植物凝集素受体蛋白激酶(Lectin-like receptor kinases,LRKS)是一类具有高度特异性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含有一个或多个可与单糖或寡聚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主要生理功能是应答外界胁迫、激素...
张国琴葛帅邢莉萍陈佩度曹爱忠
关键词:基因芯片转基因小麦
文献传递
大白菜风味物质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16
2009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技术,对12个大白菜试材进行连续2年的风味物质成分分析。共检测鉴定出了腈类、酯类、醛类、酮类、醇类、烃类及杂环类等14类170多种化合物。主要的风味物质有45种,初步认为2-环己烯-1-醇、2-己烯醛、3-己烯-1-醇、苯丙腈和苯乙基异硫氰酸酯等5种成分为大白菜的特征性风味物质。
吴春燕何启伟宋廷宇邓永林王翠花徐文玲牟晋华
关键词:大白菜风味物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插皮接技术在棉花再生植株嫁接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6年
首次将插皮接技术用于棉花再生植株的嫁接。详细介绍了它的操作过程和实用技巧.该法要求简单,操作方便.成活率高;成活后砧芽枝摘心留叶有利于接穗良好生长发育。在砧木适合的嫁接时期、成活率和生长速率等方面与劈接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插皮接对砧木和接德粗细比例无严格要求,从而延长了砧木可使用的时期。砧木生长过程中适合劈接的时间有一周左右(3~5片真叶),而在此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均适合于插吱接(4~5片真叶直到开花期);由于形成层吻合好。使用的砧木较大,有较发达的根系。在高成活率的前提下相对缩短了再生植株成活的时间。再生植株嫁接前不练苗。在嫁接后采取新的保湿和透气策略,使练苗和嫁接同期进行。有效缩短了再生植株缓苗时间。
吴慎杰李飞飞张天真
关键词:嫁接棉花再生植株
5个粳稻杂交组合及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68对SSR标记对江苏省生产上应用的5个粳稻杂交组合的杂种F1及其亲本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在68对引物中有15对在亲本中表现出稳定的多态性且在杂种F1表现为父母本互补带型引物,每个组合获得了6~9对多态性引物,不同组合间多态性频率在8.8%~13.2%。引物RM5629和RM259可以区分5个组合内的亲本和杂交种,引物RM224不仅可以区分除86优8号以外的4个组合的组合内F1及亲本种子,可以同时区分3个不同的组合。
程保山杨加银洪德林
关键词:杂交粳稻微卫星标记纯度鉴定
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不同进化起源被引量:7
2005年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是植物戊糖磷酸途径中的两个关键酶。在克隆了水稻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OsG6PDH2和质体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基因Os6PGDH2基础上,分析比较了水稻胞质和质体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的基因结构、表达特性和进化地位。结合双子叶模式植物拟南芥两种酶基因的分析结果,认为高等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和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在进化方式上截然不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胞质基因与动物和真菌等真核生物具有共同的祖先;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胞质酶和质体酶基因都起源于原核生物的内共生。讨论了植物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与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基因可能的进化模式,为高等植物及质体的进化起源提供了新的资料。
黄骥候夫云王建飞张红生
关键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高等植物进化地位进化模式内共生
一个与核盘菌效应蛋白PG互作的含C2结构域蛋白的特征分析
核盘菌侵染早期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sspg1d是重要的真菌效应蛋白.以sspg1d为诱饵,通过酵母双杂交方法在油菜cDNA表达文库中筛选到一个含C2结构域的小分子量蛋白(命名为IPG-1).缺失分析表明IPG-1的C端...
王心宇李倩牛晓伟陈海燕徐郎莱戚存扣
关键词:C2结构域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核盘菌
水稻千粒重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10
2005年
以65个水稻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chromosomesegmentsubstitutionlines,以Asominori为背景,置换片段来自IR24)为材料,对比分析了正常大气CO2浓度(对照)和FACE(FreeAirCO2Enrichment,大气CO2浓度增加200μmol·mol-1)下千粒重的变化及其QTL(quantitativetraitloci)定位。结果表明,FACE下,供试株系千粒重的增长率变化幅度为-12.31%~14.51%,呈正负两种响应,其中置换系AI8和AI61及AI10和AI41的变幅最大,分别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共检测到控制千粒重性状的5个QTL,分别分布在第1、7和10条染色体上。其中1个qGWT-10位于第10染色体上的是在两种CO2浓度下都检测到的位点相同但贡献率和加性效应值不同的QTL,其余的分别在FACE或对照下检测到;qGWT-1F和qGWT-7F只在FACE下检测到,说明控制水稻千粒重的基因表达易受环境CO2浓度的影响,这些对CO2浓度响应敏感的基因可能存在于第1和第7条染色体。
范桂枝蔡庆生王春明万建民李军营朱建国
关键词:CO2浓度水稻千粒重QTL
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对空气CO_2浓度增高响应的QTL分析(英文)被引量:4
2005年
自由空气CO2浓度增加设施(Free air carbon dioxide enrichment,FACE)使得实际地模拟未来植物生长所处的CO2浓度增加环境变为可能.FACE下,作物生长和产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加速和提高,而分析作物产量因子对CO2浓度增加响应的遗传基础将有利于对CO2环境变化做出敏感响应的遗传特性的认识,有利于适合未来空气CO2浓度增加环境的高产品种的培育.以粳稻品种Asominori与籼稻品种IR24的杂交组合所衍生的染色体片段置换系(CSSLs)为材料进行田间试验,分别在FACE(约570 μmol CO2/mol)和正常大气(约370 μmol CO2/mol)下对籽粒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等数量性状位点(QTL)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FACE下,Asominori和IR24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和单株籽粒产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下的,并且FACE下,65个置换系的变幅范围均大于对照下的;在第1,2,4,6,7,9和12染色体上检测到LOD值在2.5~5.7范围内的控制上述产量性状的20个QTL,其中有3个可以同时在FACE和正常大气下检测到,其余的则只是在某一种CO2环境下检测到.此外,还检测到2个QTL(qFT12 and qGP4)存在着与环境的加性互作效应.可以推论,空气中CO2浓度的增加诱导了部分对CO2浓度敏感的QTL表达,控制水稻产量性状的QTL与CO2增加的环境发生了互作效应.预计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可以培育出适用于未来CO2浓度增加环境下的高产水稻品种.
范桂枝蔡庆生王春明万建民朱建国
关键词:水稻CO2浓度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萝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被引量:18
2007年
采用染色体压片法和爱氏苏木精染色一冬青油透明法研究了萝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发育过程。结果表明:萝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同时型,终变期二价体多为棒状和环状,有3%的异型二价体,中期Ⅰ出现少量染色体落后现象,中期Ⅱ纺锤体的排列方式有垂直型、平行型和八字型,四分体排列按比例依次为十字交叉型、四面体型和左右对称型。成熟花粉为3核型,包括1个营养核及2个精核,具3个萌发孔。2.0-4.5mm的花蕾处于单核期,可作为花药培养或小孢子培养的选材依据。花粉可染率为87.9%,败育多发生在单核期。
张伟张蜀宁张红亮
关键词:萝卜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
2种基因型大白菜高效子叶离体不定芽再生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2个优质大白菜材料德高早熟长江5号(DG)和双耐(SN)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激素配比、苗龄和AgNO3浓度对子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2种大白菜的子叶不定芽高效再生体系,为进一步有效的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大白菜品种奠定了基础。结果表明:与6-BA相比,TDZ对诱导子叶不定芽再生更有效。在单独附加细胞分裂素(6-BA或TDZ)的MS培养基上,不能诱导子叶不定芽的分化。DG在MS+1.5 mg/L TDZ+0.2 mg/LNAA+6 mg/L AgNO3分化培养基上再生频率最高,为73.80%,最适苗龄为6 d,平均再生系数为4.27。SN在MS+1 mg/L TDZ+0.4 mg/L NAA+6 mg/L AgNO3分化培养基上再生频率最高,为59.09%,最适苗龄为6 d,再生系数为4.03。
李贵王五宏李必元岳智臣钟新民侯喜林
关键词:大白菜激素配比AGNO3子叶离体再生
共15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