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品数:1,545 被引量:8,098H指数:37
相关作者:韩也良陈波田坤跃叶雷王浩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363篇期刊文章
  • 121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标准

领域

  • 736篇经济管理
  • 18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4篇天文地球
  • 159篇文化科学
  • 105篇历史地理
  • 93篇农业科学
  • 58篇建筑科学
  • 40篇自动化与计算...
  • 31篇社会学
  • 24篇生物学
  • 24篇水利工程
  • 13篇矿业工程
  • 11篇政治法律
  • 7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理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艺术
  • 3篇医药卫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333篇旅游
  • 127篇地理
  • 112篇城市
  • 103篇生态
  • 90篇教学
  • 79篇影响因素
  • 68篇乡村
  • 64篇土壤
  • 59篇土地利用
  • 44篇旅游地
  • 42篇长三角
  • 40篇乡村旅游
  • 39篇生态系统
  • 38篇气候
  • 35篇教育
  • 34篇高中地理
  • 33篇理教
  • 33篇旅游业
  • 29篇网络
  • 26篇地理教学

机构

  • 1,490篇安徽师范大学
  • 71篇中国科学院
  • 40篇安徽省工程技...
  • 37篇南京大学
  • 35篇南京师范大学
  • 34篇北京师范大学
  • 2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1篇中山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8篇安徽商贸职业...
  • 16篇滁州学院
  • 15篇宁波大学
  • 14篇安徽农业大学
  • 13篇宿州学院
  • 13篇安庆师范大学
  • 12篇上海栖星生态...
  • 1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空...
  • 10篇安徽财经大学
  • 10篇黄山学院

作者

  • 52篇陆林
  • 29篇高超
  • 24篇程久苗
  • 23篇曹卫东
  • 19篇王心源
  • 18篇张强
  • 16篇张强
  • 14篇阎伍玖
  • 13篇周秉根
  • 12篇黄成林
  • 11篇李俊峰
  • 11篇杨钊
  • 11篇查良松
  • 11篇章锦河
  • 9篇张平平
  • 9篇朱道才
  • 9篇焦华富
  • 9篇虞虎
  • 8篇方凤满
  • 8篇杨艳芳

传媒

  • 91篇安徽师范大学...
  • 51篇资源开发与市...
  • 42篇云南地理环境...
  • 39篇长江流域资源...
  • 38篇中国集体经济
  • 35篇人文地理
  • 33篇旅游学刊
  • 32篇地理教育
  • 30篇经济地理
  • 28篇地理研究
  • 27篇地理教学
  • 25篇地理科学
  • 24篇自然资源学报
  • 21篇生态学报
  • 20篇安徽农业科学
  • 20篇世界地理研究
  • 20篇安徽师大学报
  • 15篇地理学报
  • 15篇地域研究与开...
  • 15篇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78篇2023
  • 155篇2022
  • 177篇2021
  • 159篇2020
  • 179篇2019
  • 101篇2018
  • 30篇2017
  • 22篇2016
  • 22篇2015
  • 23篇2014
  • 30篇2013
  • 24篇2012
  • 35篇2011
  • 21篇2010
  • 19篇2009
  • 44篇2008
  • 45篇2007
  • 36篇2006
  • 20篇2005
1,5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京市软件产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其演化
2019年
本文利用南京市软件企业POI数据,运用区位商方法,分析南京软件企业的区位及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南京市软件产业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各类软件企业的时空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南京市软件产业由"中心布局"转变为"多核心-边缘"模式。研究揭示了南京市软件产业的空间区位特征,有助于为其他城市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陈荣业
关键词:软件产业
黟县乡村旅游深度开发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黟县乡村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经济地位突出,但与打造"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目标尚有距离。在分析黟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从产品体系设计、基础设施建设、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管理水平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黟县乡村旅游的深度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黄薇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关于安徽省旅游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探讨
安徽省位于中国东南部,居近海内陆,处华东腹地,面积13.9万km
周秉根万荣荣刘万青
文献传递
云偏振遥感综述被引量:2
2022年
云是指停留在大气层中的水滴或冰晶胶体的集合体,也是地球上庞大水循环产生的有形结果,在全球气候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偏振遥感对光的辐射强度、方向、相位以及偏振状态等波谱特性进行描述,丰富了观测信息量,提升了观测信息的维度。为了更好地了解偏振遥感云的优势,本文对国际上发射的POLDER、APS、DPC等标志性的偏振传感器的特征和云反演算法进展进行了总结,涉及到相关偏振载荷参数信息、云参量算法的介绍和产品等相关内容,并就经典偏振云参量算法做了详细的总结和评价。随着国际上后续偏振传感器快速增加,对未来偏振传感器的发展方向和相关算法进行了展望。
王宇瑶麻金继麻金继洪津洪津
关键词:大气遥感偏振APSDPC反演方法
提高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质量的尝试与探讨被引量:4
1999年
根据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特点,提出了必须从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适时调整有关教学内容;积极开展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加实践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入手,才能较好地提合综合自然地理学的教学质量.
张光生
关键词:教学改革教学质量教学内容综合自然地理学
国内外旅游绅士化研究综述与展望被引量:6
2019年
随着旅游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驱动下的绅士化现象日益显现,并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旅游绅士化现象不仅发生在城市区域,近年来旅游发展也推动了乡村地区的绅士化。旅游绅士化改变了特定区域社会结构、居民素养以及人居环境等,也改变了旅游发展格局,进而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从研究内容来看,国外相关研究主要聚焦在旅游绅士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等领域,而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绅士化的概念、类型、阶段、原因等方面。国内外已有研究较多关注旅游绅士化现象,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在旅游绅士化形成机理、旅游影响等方面缺乏深入系统的综合研究。通过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角、夯实理论基础来构建研究体系是未来深化旅游绅士化研究的重要目标。
徐玉梅王朝辉张婷婷张伟刘娟
休闲养生旅游研究进展与武义有机国药老年养生市场开发策略
旅游是21世纪世界性的旅游发展方向,老龄现象同样引起全球性关注.在这种背景下,本文结合武义有机国药特色和养生旅游发展特点,分析开发老年养生旅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分析了老年游客的人口统计学特征、物质诉求和心理诉求,最后提...
姜辽黎慧
关键词:旅游业中医养生老年群体
皖南山区国土开发与综合整治
1992年
本文论述了皖南山区的区位特点对国土开发的影响,国土开发的现状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该区国土整治的对策,内容包括社会开发,能源交通建设,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的调整,以及横向经济联合与接触“效应”等方面的问题。
方觉曙
关键词:整治
基于双导师制的地理科学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成效及对策探讨——以安徽师范大学国家级地理科学特色专业建设点为例
2012年
双导师模式在财会、会计、法律等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的应用取得很多明显的成效,而在师范类专业相对来说应用较少。师范类“双导师制”指为在校师范生配备地理专业出身的大学教师作为校内导师,负责专业指导、职业规划指导、学术引导及品德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专业能力,提升学生发展空间;同时聘请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作为校外导师,负责学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和教育实践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指导学生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分析教材、讲课的方法和技巧等。
李俊峰方凤满
关键词:双导师制特色专业建设地理科学应用型本科
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都市区餐饮业空间格局演化——上海市案例研究被引量:5
2022年
大都市是区域发展的引擎,大都市产业布局是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随着城市化发展,大都市区正在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更新,从而促使都市空间和产业格局不断优化。通过近二十年来上海市餐饮业空间数据分析,研究城市更新背景下大都市区餐饮业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分析影响因素,揭示影响关系。①近二十年来,餐饮业总体分布格局由“一轴双核两片多点集中”的初始形态,逐步演化为“三核四轴四片多点集聚”的现状格局,餐饮业分布逐渐从“内环-中环-外环”向外扩散,呈现多方向多轴线、区轴连面的演化趋势。②不同类型餐饮业分布与演化特征差异明显,地方菜以老城区布局为主,并向商业街区、金贸区、大学城等区域集聚演化明显;国际餐饮围绕历史租界街区布局,并向城市副中心、旅游吸引物区域集聚演化;休闲餐饮趋于城市公园、景区景点和科教中心周边集中分布。③餐饮业整体呈现“中度集聚-中高集聚-高高集聚”的集聚演化特征,休闲餐饮、国际餐饮的集聚演化更加显著;地理空间上餐饮业由市中心向城市东西向演化明显。④人口密度、经济发展、交通条件以及旅游格局是影响餐饮业空间格局形成与演化的基础性因素;城市更新引发的公共服务与旅游空间变迁,是不同类型餐饮业格局演化的主导性因素。⑤城市更新改变了都市区发展肌理,促进了区域空间的结构性变化,推动了发展要素与环境变迁,不同类型餐饮业依据市场定位与选址偏好,在地理空间上随之快速响应,推动了大都市餐饮业分布格局演化与更替。鉴于餐饮业对城市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撑作用,研究可为大都市旅游空间格局优化以及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王朝辉韦飞群张姗姗乔浩浩高杨
关键词:餐饮业影响因素大都市城市更新
共14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