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财经大学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

作品数:326 被引量:2,003H指数:22
相关作者:朱晓辉李雪松王家荣凌花黄长城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六盘水师范学院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9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85篇经济管理
  • 23篇文化科学
  • 1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历史地理
  • 6篇社会学
  • 4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艺术

主题

  • 250篇旅游
  • 31篇边境
  • 24篇乡村
  • 22篇文化
  • 20篇山地旅游
  • 20篇旅游发展
  • 20篇民族
  • 19篇边境旅游
  • 18篇旅游经济
  • 17篇影响因素
  • 17篇旅游业
  • 16篇乡村旅游
  • 16篇城市
  • 15篇实证
  • 13篇山地
  • 13篇旅游产业
  • 11篇目的地
  • 10篇旅游地
  • 9篇生态
  • 8篇入境旅游

机构

  • 313篇云南财经大学
  • 93篇云南师范大学
  • 38篇六盘水师范学...
  • 22篇南京师范大学
  • 7篇贵州财经大学
  • 7篇云南农业大学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6篇宿州学院
  • 6篇凯里学院
  • 5篇福建师范大学
  • 5篇西北大学
  • 4篇广西教育学院
  • 4篇昆明学院
  • 3篇湖南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安阳师范学院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7篇明庆忠
  • 18篇刘安乐
  • 17篇郭向阳
  • 11篇朱晓辉
  • 10篇丁正山
  • 7篇陶颖
  • 7篇田瑾
  • 7篇吴建丽
  • 5篇杨亚萍
  • 4篇苏怀
  • 4篇娄思元
  • 4篇史正涛
  • 3篇尚前浪
  • 3篇刘宏芳
  • 3篇董铭
  • 3篇周晓琴
  • 3篇王娟
  • 3篇王娟
  • 2篇孙九霞
  • 2篇秦趣

传媒

  • 15篇经济地理
  • 15篇乐山师范学院...
  • 15篇旅游研究
  • 12篇六盘水师范学...
  • 1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0篇人文地理
  • 10篇学术探索
  • 9篇四川旅游学院...
  • 9篇旅游纵览(下...
  • 7篇中国市场
  • 7篇文山学院学报
  • 6篇云南师范大学...
  • 6篇世界地理研究
  • 6篇地理与地理信...
  • 6篇河北旅游职业...
  • 6篇黑龙江生态工...
  • 5篇社会科学家
  • 5篇生态经济
  • 5篇山地学报
  • 5篇中国生态旅游

年份

  • 27篇2024
  • 34篇2023
  • 34篇2022
  • 34篇2021
  • 40篇2020
  • 33篇2019
  • 43篇2018
  • 28篇2017
  • 20篇2016
  • 10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1篇2012
3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族村寨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研究
民族村寨是民族地区主要旅游资源之一,文化旅游业是其重要产业。特色文化旅游产业体系建设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发扬,有助于民族村寨脱贫致富,发展村寨经济。按照全域旅游、乡旅一体、统筹发展、圈层共进等原则,依据产业融合...
明庆忠余晓兰
关键词:民族村寨
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的驱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
2024年
数字技术融入到文旅融合的发展中,驱动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助推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本文运用价值共创理论,阐释数字技术赋能文旅融合的经济价值共创、社会价值共创、保护价值共创和发展价值共创等四个维度。再根据推拉理论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通过其渗透交叉、资源整合、跨界重组及多元协同等功能促进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最后提出实现路径,以期为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理论支持及实践指导。
赵玲岚贺灵娟赵烨钟燕红
关键词:数字技术
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中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及发生过程探究被引量:2
2023年
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出现的旅游“空间不正义”成为影响民族古镇发展的现实困境,也是其他古镇的一面“镜子”。以空间正义为价值导向,审视民族古镇地方性生产中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并解读其发生过程。通过对喜洲、双廊等古镇的深度观察和访谈发现:地方性生产中的同质化景观生产、文化生产、生计方式生产及社会关系生产等变化而诱发了环境、文化、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旅游空间不正义表征。其发生过程为:①旅游城镇化中资本、权力、政策等可能引致空间不正义;②地方性生产通过空间资源分配、空间使用与权利所属等空间物化、资本化、权力化过程产生不均衡;③迎合旅游空间生产与消费地方性生产诱发效率与公平、保护与发展间发生矛盾;④空间利益分配环节催生“新贫困”等。科学规划和地方性理性生产是实现空间正义的有效途径,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各种调适机制是其基本策略。
刘宏芳明庆忠韩璐王爱霞
我国边境旅游研究进展及展望被引量:4
2019年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我国边境旅游已经进入到新的快速发展阶段,并已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文章通过对国内边境旅游文献的梳理与分析,尝试对我国边境旅游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发现其相关研究内容为基本概念界定、边境旅游产品规划和开发、开发运营模式、市场调控与管理、边境旅游合作以及其他研究等,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提出了我国边境旅游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促进边境旅游的相关研究及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赵建平明庆忠
关键词:边境旅游
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模式及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旅游业是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引擎,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也是实现国家安全稳定、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时代赋予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研究课题。文章以云南省的临沧、怒江、红河、西双版纳4个各具特色的边境州(市)作为案例地,探讨了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构建了“乡村农业+旅游”的临沧模式、“交通与体育+旅游”的怒江模式、“遗产与康养+旅游”的红河模式、“生态与文化+旅游”的西双版纳模式,形成了具有一定普适性的“资源转化能力-现代产业体系-地区综合效益”旅游业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机制,以期为探索旅游业促进地区社会经济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作出理论贡献,为我国其他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案例参考。
明庆忠张文娟
关键词:旅游业边疆民族地区
博弈视角下旅游公共交通服务供给分析——以旅游集散中心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旅游业在我国已经进入蓬勃发展的时期,由此游客对旅游交通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游集散中心在旅游交通服务中已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旅游集散中心本具有公益性的一面,但其民营化后的恶性竞争和垄断经营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旅游者的利益,所以在建设旅游集散中心的过程中政府应起到相应的作用。论文对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供给的市场化进行了博弈分析。
赵文炜陶颖
关键词:准公共产品旅游集散中心
云南省发展边境旅游的SWOT分析
2013年
本文运用SWOT(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分析了云南省边境旅游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在桥头堡、东盟一自由区、澜沦江一湄公河次区域建设的大好机遇下.云南省要充分发挥其内在优势,把握良好机遇,加快其边境旅游的发展。
黄丽霞
关键词:边境旅游SWOT分析
乡村旅游:美丽家园的重塑与再造被引量:17
2016年
乡村是实现美丽中国梦的重要区域。建设美丽中国及美丽家园的难点、重点、亮点均在乡村。大规模城镇化跃进态势下,出现了城镇包围乡村及乡村建设困境,美丽家园有待重塑与再造。乡村美丽家园应是以人为本的活化家园、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家园、物质文明的富裕家园、精神文明的文化家园、整体关系的和谐家园。乡村旅游已成为走出乡村困境的重要抓手、寄托乡愁的主要纽带、乡村富民脱贫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是"新乡村运动"的中坚、重塑与再造美丽家园的主要路径和关键点。乡村美丽家园重塑与再造的本质在宜业宜居、核心在"人的再乡村化"。乡村旅游促进乡村美丽家园再造的主要路径是:重识乡村价值,重构乡村文化;推动本土化规划与主题发展;实现乡村旅游产业在地化;鼓励乡村旅游社区参与,释放乡村活力;通过新型发展模式、社区治理等落地乡村旅游,构筑乡民安居乐业、旅游者旅居生活的美丽家园。
明庆忠刘宏芳
关键词:乡村旅游
游客凝视下民族村寨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傣族园竹楼为例被引量:1
2020年
从游客视角关注民族村寨建筑景观的变迁,进一步讨论民族村寨旅游发展,有助于深化特定区域民族村寨的社会问题研究。以西双版纳傣族园竹楼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分析旅游发展前后的竹楼,以及竹楼变迁反映在当地文化、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研究结论表明:游客凝视下傣族园竹楼变迁,是当地文化主流化、经济现代化、社会关系复杂化和生活模式商业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艾赣锋朱晓辉
关键词:民族村寨
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系统逻辑架构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文章从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视角、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与内在要求为研究起点,分析文化和旅游深度的融合价值与内在要求,提出其系统逻辑框架。文章认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三大逻辑体系可以分解为理论逻辑、发展逻辑和支持逻辑。理论逻辑是揭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多层级、多阶段共演型系统;发展逻辑是探索和创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与运行机制;支撑逻辑是强化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治理体系、保障体系及发展策略。内在机理—现代产业体系及运行—综合治理与保障体系及发展策略是中国式现代化下的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系统研究框架。
明庆忠刘安乐祁苑玲晏雄陈刚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