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贵州省生物技术研究开发基地

作品数:177 被引量:790H指数:13
相关作者:高玉琼霍昕杨迺嘉徐章雄郑显明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贵州省科晖制药厂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科研院所技术开发研究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0篇期刊文章
  • 17篇专利
  • 9篇科技成果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6篇医药卫生
  • 25篇农业科学
  • 18篇生物学
  • 14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74篇色谱
  • 70篇相色谱
  • 59篇挥发性
  • 58篇气相色谱
  • 51篇质谱联用
  • 46篇气相色谱-质...
  • 44篇挥发油
  • 35篇挥发性成分
  • 33篇蒸馏
  • 33篇蒸气
  • 33篇水蒸气蒸馏
  • 13篇普通粉
  • 13篇高效液相
  • 13篇GC-MS分...
  • 12篇液相色谱
  • 12篇高效液相色谱
  • 11篇薄层
  • 11篇薄层色谱
  • 10篇色谱法
  • 8篇气相

机构

  • 172篇贵州省生物技...
  • 59篇贵州大学
  • 16篇贵州省科晖制...
  • 1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贵阳医学院
  • 7篇贵州省农业科...
  • 3篇贵州省人民医...
  • 3篇贵州省农业生...
  • 3篇贵州神奇盛世...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2篇广西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浙江工商大学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贵州轻工职业...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安顺学院
  • 1篇贵州省-中国...
  • 1篇江苏省中医药...

作者

  • 91篇刘建华
  • 82篇高玉琼
  • 67篇霍昕
  • 51篇杨迺嘉
  • 37篇刘文炜
  • 25篇陆宽
  • 17篇丁丽娜
  • 16篇赵德刚
  • 11篇徐章雄
  • 11篇黄建城
  • 10篇袁月玲
  • 10篇廖川
  • 10篇王巧荣
  • 8篇汪凯莎
  • 7篇安立群
  • 7篇徐康东
  • 6篇刘莹
  • 6篇白昌平
  • 6篇宋宝安
  • 5篇郑显明

传媒

  • 17篇贵州农业科学
  • 16篇生物技术
  • 13篇中国实验方剂...
  • 11篇天然产物研究...
  • 7篇药物分析杂志
  • 7篇中成药
  • 6篇时珍国医国药
  • 6篇中国药房
  • 5篇贵州医药
  • 4篇中国酿造
  • 4篇中华中医药杂...
  • 3篇食品科学
  • 3篇中草药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农技服务
  • 2篇贵阳医学院学...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贵州农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6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5篇2010
  • 9篇2009
  • 22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1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独角莲微粉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本文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独角莲中的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测定,色谱柱为HP-5MS5%PhenylMethyl Siloxane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独角莲微粉中分离并鉴定出31个化学成分,检出率为91.571%,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0%分别确定为己醛(Hexanal)21.485%,2-庚醇(2-Heptanol)14.363%,1-辛烯-3-醇(1-Octen-3-ol)10.911%,樟脑(Camphor)6.136%,2-正戊基呋喃(2-Pentylfuran)3.603%,菲(Phenanthrene)3.549%,异丁基邻苯二甲酸酯(Isobutyl phthalate)3.549%,乙酸龙脑酯(Bornyl acetate)3.176%,3,8-Dimethyl-5-(1-methylethylidene)-1,2,3,4,5,6,7,8-octahydroazulene-6-one3.002%,芫妥醇(LinaloolL)2.048%。除己醛和壬醛外其余29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彭广刘建华汪凯莎丁丽娜刘文炜
关键词:独角莲水蒸气蒸馏挥发性成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几种奶牛饲料添加剂综合试验研究被引量:1
1991年
本研究是贵州省“七五”科技攻关项目“奶牛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内容之一。本文将研制出的中药型、营养型和缓冲剂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添加剂配方进行重复和交叉试验。结果,以酵母培养物和徽量元素、维生素组成的营养型添加剂增奶效果最好,平均每头每天增加常乳量1.2公斤,提高9.81%,差异显著;乳脂率提高0.13个百分点,增加标准乳12.04%,差异极显著。
廖世碧
关键词:奶牛饲料添加剂
土茯苓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0
2006年
目的:研究土茯苓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土茯苓(Smilax glabraRoxb.)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了40个化合物,鉴定出22个化学成分,占总挥发性成分的47.88%,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的分别确定为棕榈酸17.87%,萜品烯-4-醇7.533%,亚油酸6.775%,正壬烷4.509%,8,11-十八碳二烯酸甲酯2.215%,α-雪松醇1.81%,甲基棕榈酯1.293%。结论:22个挥发性成分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霍昕高玉琼刘建华刘文炜赵德刚
关键词:土茯苓水蒸气蒸馏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膜集成工艺浓缩灵芝水提液的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高效节能的膜集成技术已开始应用于食品和药用植物中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文中针对灵芝提取液的特性,依据微孔过滤(MF)、超滤(UF)、纳滤(NF)各种膜对特定物质的选择分离性能,设计了新型膜集成工艺,即筛网和滤纸粗过滤除杂和MF净化处理,进而用不同切割分子质量(MWCO)膜进行两级UF、最后用NF净化浓缩灵芝水提液的创新技术。在操作压力≤0.20 MPa和15 m/s的高膜面流速,1.0 mL/(cm^2·h)恒通量模式下,灵芝水提液先后经MWCO分别为5万的聚丙烯腈(PAN)膜和1万的醋酸纤维素(CA)膜进行UF批次处理。UF渗透液再经截留分子质量为1 50~300的DK(标准)型聚酰胺(PA)膜进行纳滤浓缩,浓缩倍数达6倍时,渗透通量在0.92~0.33 mL/(cm^2·h),纳滤渗透液的色度在浓缩过程稳定在70~80,有效成分截留率高。
蔡邦肖高玉琼
关键词:灵芝水提液微孔过滤纳滤膜分离集成技术
不同产地中试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是建立中试生产葡萄酒中白藜芦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白藜芦醇的含量,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306 nm,柱温30℃。结果显示白藜芦醇与样品中其他组分分离效果较好,白藜芦醇在0.271 3~4.340 0μg范围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4.6%,RSD为1.97%(n=6)。结论为采用此法准确可靠,可用于该葡萄酒的质量控制。
王娟黄洪媛王力王仕梅
关键词:葡萄酒中试生产白藜芦醇高效液相
微粉碎技术对猪苓的提取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为有效利用和深度开发猪苓,从不同方面比较论证微粉提取优势,采用微粉碎技术对猪苓药材进行粉碎,制备过300目筛微粉,并对微粉及普通粉(过80目筛)进行TLC、干浸膏得率及总糖含量对比。结果表明:猪苓微粉粒径均匀,菌丝团块少;通过TLC图谱可知提取物所含功能成分有所增加;猪苓微粉干浸膏得率为32.50%,为普通粉的2.32倍,为药材饮片的11.08倍;总糖得率为4.74%,为普通粉的13.37倍,为药材饮片的81.29倍。
陆宽汪凯莎霍昕刘建华高玉琼冯发进
关键词:猪苓总糖
冬葵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冬葵(Malva crispa Linn.)粗粉挥发油,用GC-MS进行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从分离并鉴定出20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已醛(hexanal)26.697%,苯基-1-乙醛(benzeneacetaldehyde)10.187%,(E)-壬烯醛[(E)-2-nonenal]5.557%,芳樟醇(3,7-dimethyl-1,6-octadien-3-ol)5.626%,(E,E)-2,4-癸二烯醛[(E,E)-2,4-decadienal]10.372%,1-己醇(1-hexanol)2.361%。
曾富佳丁丽娜高玉琼刘建华张珏
关键词: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铁皮石斛茎、叶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水蒸汽蒸馏提取铁皮石斛挥发性成分,用GC/MS进行分离测定,铁皮石斛茎中分离出24个成分,鉴定出14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1.76%;铁皮石斛叶中分离出20个成分,鉴定出1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7.40%。铁皮石斛茎、叶挥发性成分中,含有11种相同成分。铁皮石斛的不同部位其挥发油化合物组成和含量不尽相同,为铁皮石斛的综合利用提供参考数据。
霍昕周建华刘文炜高玉琼刘建华
关键词:铁皮石斛水蒸汽蒸馏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陈香露白露片中3种黄酮成分的含量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建立HPLC同时测定陈香露白露片中甘草苷、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含量的方法,以提高陈香露白露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Phenomenex Gemini C18柱(4.6 mm×250 mm, 5μm),以乙腈-0.2%乙酸(19:8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7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1,柱温30℃。结果:甘草苷、芸香柚皮苷和橙皮苷线性范围分别为0.025 6~0.818 2μg (r=0.999 6),0.026 4~0.8448μg (r=0.9995),0.1275~4.0788μg (r=0.999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8%(RSD1.58%),97.65%(RSD1.31%),98.01%(RSD 1.17%)。结论:建立的陈香露白露片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度高,提高了产品检验的工作效率,可有效控制产品质量。
冯发进陆宽冯乾乾杜成兴杨熟英杨迺嘉霍昕
关键词:陈香露白露片高效液相色谱法甘草苷
山栀茶挥发性成分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研究山栀茶中的挥发性成分。方法:利用有机溶剂-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栀茶挥发油,用 GC-MS 进行测定,色谱柱为 SE-30弹性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μm),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分离出60个组分,鉴定出48个化学成分,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1%的分别确定为十二醛17.67%、1-十二醇7.49%、十二酸5.64%、十四醛5.37%、十一烷4.33%、(E)-2-辛烯醛3.25%、2,4-癸二烯醛2.80%、2-戊基呋喃2.29%、壬醛1.74%、α-蒎烯1.70%、十一醛1.62%、1-癸醇1.41%、乙酸十二酯1.40%及(E,E)-2,4-癸二烯醛1.38%。结论:对山栀茶挥发性成分的研究,为有效控制山栀茶药材质量、深度研究开发该药物提供有用的试验数据。
高玉琼刘建华赵德刚刘洋宋宝安
关键词:山栀茶水蒸气蒸馏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