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北林业大学理学院

作品数:1,033 被引量:3,381H指数:22
相关作者:徐强张春蕊曲智林赵殊徐文科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数学系泰山医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6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47篇理学
  • 242篇化学工程
  • 167篇文化科学
  • 103篇农业科学
  • 53篇一般工业技术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4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机械工程
  • 18篇电子电信
  • 16篇经济管理
  • 15篇建筑科学
  • 14篇医药卫生
  • 9篇电气工程
  • 8篇生物学
  • 6篇天文地球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社会学
  • 5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126篇教学
  • 104篇阻燃
  • 62篇复合材
  • 61篇复合材料
  • 52篇数学
  • 52篇丙烯
  • 45篇课程
  • 42篇阻燃剂
  • 40篇聚丙烯
  • 38篇改性
  • 38篇催化
  • 36篇纳米
  • 34篇阻燃性
  • 33篇乙烯
  • 32篇时滞
  • 31篇图像
  • 30篇阻燃性能
  • 29篇神经网
  • 29篇神经网络
  • 29篇HOPF分支

机构

  • 1,002篇东北林业大学
  • 49篇哈尔滨工业大...
  • 16篇黑龙江八一农...
  • 13篇哈尔滨理工大...
  • 12篇哈尔滨商业大...
  • 1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0篇哈尔滨工程大...
  • 9篇泰山医学院
  • 8篇哈尔滨师范大...
  • 7篇黑龙江大学
  • 6篇黑龙江省科学...
  • 6篇教育部
  • 5篇东北农业大学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4篇北京科技大学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4篇吉林林学院
  • 4篇佳木斯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作者

  • 102篇李斌
  • 49篇戚大伟
  • 44篇张秀成
  • 41篇张春蕊
  • 37篇陈立钢
  • 34篇许苗军
  • 33篇廖丽霞
  • 31篇方涛
  • 30篇孙墨珑
  • 28篇孙才英
  • 27篇赵殊
  • 26篇于朝生
  • 26篇韩福芹
  • 25篇李丽萍
  • 25篇陈春霞
  • 23篇刘春芳
  • 19篇王霆
  • 18篇王玉峰
  • 18篇王文龙
  • 16篇曲智林

传媒

  • 63篇黑龙江大学自...
  • 36篇广东化工
  • 34篇森林工程
  • 33篇林区教学
  • 32篇化学与粘合
  • 27篇塑料科技
  • 26篇化工新型材料
  • 22篇中国塑料
  • 21篇哈尔滨商业大...
  • 20篇高分子材料科...
  • 17篇高师理科学刊
  • 16篇中国胶粘剂
  • 15篇合成化学
  • 15篇广州化工
  • 14篇塑料
  • 11篇学园
  • 9篇安徽农业科学
  • 9篇精细化工
  • 9篇大学数学
  • 9篇教育教学论坛

年份

  • 3篇2024
  • 18篇2023
  • 31篇2022
  • 37篇2021
  • 31篇2020
  • 54篇2019
  • 74篇2018
  • 75篇2017
  • 85篇2016
  • 75篇2015
  • 96篇2014
  • 71篇2013
  • 58篇2012
  • 52篇2011
  • 35篇2010
  • 31篇2009
  • 49篇2008
  • 41篇2007
  • 20篇2006
  • 9篇2005
1,0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钛酸酯偶联剂与MA对纳米CaCO_3/PP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纳米CaCO3/PPC复合材料。研究了钛酸酯偶联剂、马来酸酐(MA)对纳米CaCO3/PP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偶联剂表面改性处理纳米CaCO3和MA封端PPC均能提高纳米CaCO3/P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使用2%的钛酸酯偶联剂改性纳米CaCO3,同时添加0.8%MA封端PPC制备的纳米CaCO3/PP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佳。SEM显示偶联剂改善了纳米CaCO3在PPC基体中的分散性,MA改善了复合材料中纳米CaCO3填料与PPC之间的相容性。
李红媛张秀成杨学莉宋佳臻
关键词:复合材料聚碳酸亚丙酯钛酸酯偶联剂
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阻燃聚丙烯的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自制的三聚氰酸螺环磷酸酯(SPCA)对聚丙烯(PP)进行阻燃处理,研究了SPCA对PP的燃烧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PCA添加量为25%时,阻燃效率最高,此时PP的氧指数值达到25.6%。SPCA的加入对PP的力学性能影响不大,当SPCA用量为25%时,PP的拉伸强度为27.62 MPa,比纯PP下降了10.32%,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38.03 MPa和3.68 kJ/m2,比纯PP分别提高了8.13%和29.57%。热分析结果表明,阻燃剂SPCA的加入明显提高了PP的高温热稳定性。
姜大伟孙才英向海旺董春梅胡树林
关键词:聚丙烯阻燃性能力学性能
几类与布朗运动有关的高斯过程的再生核Hilbert空间
2022年
研究了带线性漂移的布朗运动、Demeaned布朗运动以及Demeaned布朗桥的再生核Hilbert空间。首先,对于带线性漂移的布朗运动,利用其协方差函数进行了Karhunen-Loève(KL)展开,并用特征函数作为基函数构造出了再生核Hilbert空间。其次,对于Demeaned布朗运动,给出了其协方差函数,定义了相应的内积,构造出了再生核Hilbert空间。最后,对于Demeaned布朗桥,给出了其协方差函数,定义了相应的内积,构造出了再生核Hilbert空间。
艾晓辉孙阳
关键词:再生核HILBERT空间
一种具时滞的基因表达模型的稳定性分析被引量:1
2008年
给出了一种具有双时滞的基因表达模型。分别以滞量和蛋白质降解率与mRNA降解率的比例系数为参数,通过对模型的线性部分特征方程根的分布分析,讨论了平衡点的稳定性,详细地研究了该基因表达模型的动力学性质,从而说明了该模型始终处于稳定的状态。并且通过数值仿真例子对结论进行了证明。结论在基因表达调控中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张慧慧游爱玲赵秋英张春蕊
关键词:基因表达时滞稳定性
两亲性环三磷腈的制备、自组装及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合成了一种新的两亲性环三磷腈衍生物,该化合物通过自组装能形成具有一定规则孔道的微观结构,具有包载功能.采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产物的结构、结晶态及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测试了其细胞毒性.用该化合物包载姜黄素及磁性纳米粒子,获得了具有磁靶向功能的载药体系,研究了载药体系的结晶态、微观形貌、热稳定性及磁学性能,并阐明了载药机制.
李晓丽李志国李斌任宇婷
关键词:自组装姜黄素磁性
水稻秸秆与稻壳制备阻燃木塑复合材料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聚磷酸铵(APP)为阻燃剂,通过熔融共混,制备阻燃水稻秸秆与阻燃稻壳粉聚丙烯复合材料。通过力学性能、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热重分析(TGA)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材料的力学、阻燃及热降解行为。结果表明:APP与秸秆粉的阻燃效果好于稻壳粉,当添加18%APP时,聚丙烯/秸秆粉复合材料可达到V-0级,氧指数提高了17.5%。对于聚丙烯/稻壳粉体系,APP添加20%时才达到V-0级。TGA与SEM研究表明:APP的添加使复合材料在燃烧过程中形成膨胀的致密炭层是阻燃的主要原因。
陈然李丽萍
关键词:木塑复合材料水稻秸秆稻壳聚磷酸铵聚丙烯
加权马尔可夫链在松花江哈尔滨站径流量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针对河川径流量为相依随机变量的特点,提出了以规范化的各阶自相关系数为权,用加权的马尔可夫链来预测河流未来丰枯状况的方法。介绍了加权马尔科夫链建模的方法和步骤,给出它的概率计算公式,并将模型应用于松花江哈尔滨站年径流预测分析,结果表明,预测与实际情况一致。
顾海燕
关键词:马尔可夫链径流量
基于不同专业背景的仪器分析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38
2014年
仪器分析课程是很多专业的基础课,在东北林业大学,除化学、化工和应用化学专业开设仪器分析课程之外,还有材料化学、轻化工程、林产化学、环境科学等专业也相继开设了仪器分析必修课或选修课。针对不同专业背景,选择不同教学内容及实验项目,以适应专业需求并结合专业的科研特色进行仪器分析探索性教学改革。
王霆张锋李暐陈立钢周晓光
关键词:仪器分析教学改革
高分子物理中应融入一些生物高分子材料的基础知识
<正>目前开发利用生物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生物高分子材料包括生物多聚糖类物质、蛋白质、微生物技术生产的聚合物以及源于石化工业的PCL。生物材料的研究与应用遍及可降解塑料、复合材料、水处理、组织工程等领域。与合...
史宝利
关键词:生物高分子材料高分子物理氢键
文献传递
次磷酸铝/磷腈衍生物协效阻燃PBT的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将次磷酸铝(AHP)与六对醛基苯氧基环三磷腈(HAPCP)复配后添加到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中制备阻燃PBT材料,通过氧指数和垂直燃烧(UL 94)测试研究了材料的阻燃性能,通过热重分析(TGA)技术研究了材料的热稳定性及成炭性能,同时还研究了AHP与HAPCP的质量比对PBT材料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HP用量为18%时,PBT可通过UL 94V-0测试,氧指数为23.8%;而AHP与HAPCP以15:1复配后用于PBT的阻燃,当复合阻燃剂用量为16%时,PBT材料就能通过UL 94V-0测试,氧指数达到了25.3%,表明HAPCP与AHP对PBT具有很好的协效阻燃作用。阻燃剂AHP和HAPCP的加入使PBT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由336℃降至324℃,但材料在700℃的残炭率由0.7%提高到15.9%,表明阻燃剂的加入促进了材料提前降解成炭,形成的炭层能有效阻止氧气和热量进入材料内部,抑制可燃气体的逸出,阻止了基体材料的进一步降解和燃烧,从而提高了材料的阻燃性能。
王静许苗军李斌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阻燃热降解
共10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