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地震局

作品数:1,617 被引量:4,606H指数:29
相关作者:邓志辉杨马陵姜慧叶秀薇何霆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307篇期刊文章
  • 256篇会议论文
  • 21篇科技成果
  • 15篇专利
  • 9篇标准

领域

  • 1,332篇天文地球
  • 110篇建筑科学
  • 47篇自动化与计算...
  • 37篇经济管理
  • 35篇交通运输工程
  • 27篇水利工程
  • 2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篇电子电信
  • 12篇文化科学
  • 7篇电气工程
  • 6篇机械工程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社会学
  • 5篇政治法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生物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核科学技术

主题

  • 909篇地震
  • 89篇台网
  • 88篇地震活动
  • 85篇地震台
  • 85篇震源
  • 73篇震前
  • 71篇断层
  • 70篇强震
  • 68篇震害
  • 68篇水库
  • 66篇地震前
  • 65篇前兆
  • 61篇地质
  • 60篇地震台网
  • 59篇地壳
  • 54篇减灾
  • 52篇发震
  • 49篇防震
  • 48篇地震前兆
  • 46篇震源机制

机构

  • 1,608篇广东省地震局
  • 217篇中国地震局
  • 74篇中国地震局地...
  • 43篇中国科学院
  • 34篇中国地震台网...
  • 31篇江苏省地震局
  • 28篇北京市地震局
  • 26篇中国地震局地...
  • 23篇福建省地震局
  • 22篇中国地震局兰...
  • 19篇河北省地震局
  • 18篇中山大学
  • 17篇海南省地震局
  • 16篇中国地震局工...
  • 14篇中国科学技术...
  • 1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3篇防灾科技学院
  • 13篇四川省地震局
  • 13篇深圳防灾减灾...
  • 12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74篇杨马陵
  • 66篇叶秀薇
  • 59篇康英
  • 54篇叶春明
  • 50篇黄文辉
  • 47篇杨选
  • 45篇徐起浩
  • 44篇姜慧
  • 44篇魏柏林
  • 41篇邓志辉
  • 39篇王立新
  • 38篇陈大庆
  • 37篇刘锦
  • 34篇任镇寰
  • 33篇聂树明
  • 32篇万永芳
  • 31篇刘吉平
  • 29篇吕金水
  • 29篇常宝琦
  • 29篇严兴

传媒

  • 648篇华南地震
  • 56篇地震地磁观测...
  • 48篇地震地质
  • 37篇地球物理学报
  • 35篇国际地震动态
  • 30篇中国地震
  • 26篇地震
  • 25篇科技资讯
  • 23篇地震学报
  • 19篇震灾防御技术
  • 18篇广东省地震学...
  • 16篇灾害学
  • 14篇华北地震科学
  • 14篇大地测量与地...
  • 13篇西北地震学报
  • 13篇防灾科技学院...
  • 12篇地震研究
  • 12篇第三届粤港澳...
  • 12篇中国地震学会...
  • 9篇地震工程与工...

年份

  • 1篇2024
  • 43篇2023
  • 32篇2022
  • 30篇2021
  • 51篇2020
  • 54篇2019
  • 69篇2018
  • 61篇2017
  • 56篇2016
  • 59篇2015
  • 56篇2014
  • 37篇2013
  • 53篇2012
  • 45篇2011
  • 73篇2010
  • 52篇2009
  • 58篇2008
  • 59篇2007
  • 70篇2006
  • 44篇2005
1,6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丰江形变监测网“真值”研究和水平形变与地震活动关系计算分析系统总结
<正>1962.3.19.新丰江 Ms6.1级地震后建立的形变监测网,三十年来连续、完整地积累了大量宝贵资料,开创了当今世界上水库诱发地震研究中大地形变资料最多、最丰富、最齐全先例,举世瞩目,深受国内外同行关注。近年笔者...
卢汝圻
文献传递
2005年6月西江特大洪水的预测讨论
2005年6月西江特大洪水是在干旱的背景下发生的。本文从“多因强化”的观点出发对其形成进行了讨论,并相应讨论了对其进行预测的问题。
郭增建陈家超郭安宁
文献传递
北部湾6.1、6.2级地震发震构造探讨被引量:10
1996年
北部湾6.1、6.2级地震震源位于北部湾盆地的东部,构造上处于盆地内部NEE向的次一级企西凸起与乌石断陷的交界地带,发震断裂主破裂是NEE向的北部湾-珠江口外断裂,NW向的临高断裂可能也参加了活动。
任镇寰钟贻军罗振暖
关键词:发震断裂地球物理场北部湾地震地震地质
华南沿海地震带地震调制比特征分析
2022年
利用调制比扫描方法,对1970—2019年华南沿海地震带5级以上中强震进行震前小震调制比全时空特征回溯性研究,分析区域中强地震前调制比时空演化过程。结果显示,调制比高值异常对华南沿海地震带中强震有一定的指示意义:调制比大于0.59且持续2个月则视为异常,高值异常空间尺度大于15000 km^(2),中强震一般发生在异常开始2~15个月或异常消失1~10个月,震中位置大多在异常区域及周边120 km范围内的区域,震级与调制比演化时间、空间特征不存在严格的相关性。预测效能评估R=0.50,R0=0.27。通过震例回溯,调制比异常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手段,研判未来中强地震发生的时间和位置。
张慧谢小玲阎春恒王小娜黄章荣
关键词:中强地震
蓬勃发展的广东省防震减灾事业
近年来,在中国地震局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 经过全省防震减灾系统广大科技人员和干部职工的努力,广东省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 为保障全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
文献传递
桂东民乐──双凤断裂带的活动性及其运动学特征被引量:2
1996年
民乐—双凤断裂带是罗浮山—灵山近东西向断裂系西段中一条重要的断裂带。沿带或其附近历史上曾发生过3次。和多次有感地震,是一条活动断裂带.研究发现。断裂的运动学特征为右旋剪切,多处出现断错沟谷,有些在地形地貌上显示为断头沟谷与断尾沟谷。
潘建雄黄日恒邱奕超
关键词:断裂带新构造运动断层位移
关于基坑监测技术方案的探讨
2019年
随着房屋建筑的增多,尤其是高层建筑都要开挖深基坑,并且进行基坑支护,因此必须对基坑进行监测,监测基坑支护结构侧向变形、基坑顶部、地下水位及周围建筑物和管线的水平及垂直位移情况,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进行。本文主要结合实例,从基坑监测的内容、方法、精度和数据处理等方面介绍基坑监测技术方案。
李春明
关键词:基坑
高州地区地震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
2003年
在考察了高州地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基岩与第四系分布及其厚度、地下水静动态特征、当地及周围地震活动的基础上 ,对高州地区的地震地质环境作出了综合评价 ,认为位于丘陵平原地区的高州市地震活动水平低 ,从未发生过 5 0级地震 ,场区和近场区虽有多条断裂通过 ,但都是全新世非活动断裂 ,地下水位浅 ,第四系较薄 。
魏柏林陈正汉
关键词:稳定性地貌地质构造基岩地下水地震活动
建筑企业职工下岗的原因与对策探讨
2008年
文章利用某建筑企业1995~2007年共13年的资料,具体分析了建筑企业职工下岗的原因,提出解决建筑业职工下岗再就业问题,除了政府制定良好的政策环境、企业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需要下岗职工更新观念,提高自身素质,主动适应市场,寻找就业门路,把握就业机会。
陈佩珊李惠萍
关键词:建筑业下岗职工再就业
广东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被引量:1
2014年
首先介绍了农居地震安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的意义,以及国内关于农居地震安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国内建设现状,然后针对已调查的广东省农居的建设情况,提出了广东省农居地震安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建设方案及方案中涉及的关键问题。最后,根据提出的方案完成了广东省农居地震安全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
黄志东叶佳宁何霆
关键词:农居地震安全
共16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