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作品数:2,920 被引量:8,752H指数:39
相关作者:刘杰蒋海昆冯锐牛安福宋治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40篇期刊文章
  • 566篇会议论文
  • 53篇专利
  • 47篇标准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36篇天文地球
  • 1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0篇文化科学
  • 27篇理学
  • 24篇电子电信
  • 24篇建筑科学
  • 21篇经济管理
  • 13篇水利工程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机械工程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8篇自然科学总论
  • 7篇社会学
  • 7篇历史地理
  • 6篇化学工程
  • 6篇矿业工程
  • 6篇农业科学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哲学宗教

主题

  • 2,004篇地震
  • 243篇震前
  • 229篇震源
  • 206篇台网
  • 202篇地震前
  • 178篇M
  • 155篇前兆
  • 153篇地震台
  • 143篇地震活动
  • 120篇震源机制
  • 112篇地震台网
  • 106篇震灾
  • 106篇汶川地震
  • 99篇断层
  • 94篇地震前兆
  • 91篇地震灾害
  • 91篇大地震
  • 90篇地震目录
  • 89篇地壳
  • 85篇震级

机构

  • 2,916篇中国地震台网...
  • 433篇中国地震局地...
  • 403篇中国地震局
  • 273篇中国地震局地...
  • 98篇新疆维吾尔自...
  • 95篇中国科学院
  • 84篇河北省地震局
  • 79篇云南省地震局
  • 69篇四川省地震局
  • 68篇山东省地震局
  • 66篇天津市地震局
  • 60篇中国地震局地...
  • 58篇北京市地震局
  • 52篇中国科学院大...
  • 50篇防灾科技学院
  • 45篇国家海洋环境...
  • 44篇上海市地震局
  • 44篇辽宁省地震局
  • 38篇中国地震局兰...
  • 34篇广东省地震局

作者

  • 206篇刘杰
  • 95篇牛安福
  • 93篇邹立晔
  • 85篇周龙泉
  • 77篇梁姗姗
  • 74篇薛艳
  • 71篇张小涛
  • 71篇黄辅琼
  • 69篇蒋海昆
  • 64篇闫伟
  • 64篇张晓东
  • 64篇张永仙
  • 62篇姜立新
  • 54篇赵静
  • 53篇姚琪
  • 52篇刘春国
  • 51篇杨文
  • 51篇李正媛
  • 48篇刘瑞丰
  • 46篇苗春兰

传媒

  • 287篇地震地磁观测...
  • 282篇中国地震
  • 256篇国际地震动态
  • 200篇地震
  • 120篇地球物理学报
  • 111篇地震学报
  • 95篇震灾防御技术
  • 82篇大地测量与地...
  • 80篇地震地质
  • 70篇世界地震译丛
  • 62篇地震研究
  • 53篇地震科学进展
  • 39篇地球物理学进...
  • 38篇防灾博览
  • 38篇地震工程学报
  • 28篇中国科技成果
  • 20篇华北地震科学
  • 19篇内陆地震
  • 19篇中国地球物理...
  • 18篇2016中国...

年份

  • 6篇2024
  • 107篇2023
  • 166篇2022
  • 162篇2021
  • 195篇2020
  • 161篇2019
  • 171篇2018
  • 189篇2017
  • 165篇2016
  • 176篇2015
  • 168篇2014
  • 162篇2013
  • 165篇2012
  • 137篇2011
  • 159篇2010
  • 166篇2009
  • 142篇2008
  • 107篇2007
  • 130篇2006
  • 77篇2005
2,9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以模块化的管理方式促进防震减灾宣传工作被引量:2
2013年
防震减灾宣传是基层地震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如何有效提高防震减灾宣传工作做了初步分析,主要包括层次性和多角度性、针对性和亲和力、宣传工作细化并实施模块化管理几方面,通过事实举例和理性分析,说明模块化管理的必要性和创新性。
于春颂董宇夏伟奔周剑青张环曦李非张东亚
关键词:防震减灾
网络域名的法律保护
2012年
本文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理论为指导,对域名注册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生活,它的出现同时也引发一系列新问题,比如域名问题,域名与传统知识产权冲突问题也越来越显著。并且在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纠纷,使域名问题引起了国际、国内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通过对域名的介绍,分析域名与商标的矛盾及对恶意抢注如何裁决的问题进行探讨,强调应该加强对域名的保护,对于我国法律在认定域名与传统知识产权特别是商标权的问题上如何更好的保护企业的利益进行讨论。
张蕾
关键词:域名互联网商标抢注法律保护
趣味地震学(2):世界海啸意识日
2019年
现在的“世界日”愈来愈多。除却卫生日、野生动物日、气象日、地球母亲日、环境日、减灾日(10 月13 日)等几十项外,近两年又增加了一项?海啸意识日。海啸并不常有,却是致命的。根据联合国2018 年公布的数据[1](http://www.un.org/en/events/tsunamiday/),在过去100 年里,58 场海啸夺走逾26 万人的生命,平均每场海啸丧生4 600 人,超过其他任何自然灾害,尤以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死亡人数最多.
冯锐
关键词:印度洋海啸地震学趣味野生动物环境日
汶川地震前电离层磁异常的PI方法识别
<正>通过对法国DEMETER电磁卫星磁记录的在时空上的分析发现具有明显的背景性变化,但由于卫星运行周期、空间轨道的影响,对于某一点实际上并不是高的时空采样,这样很难得到电离层真实的电磁环境的复原场,这样背景场影响的消除...
武安绪张小涛张永仙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前兆
文献传递
基于ETAS模型对三峡库区流体触发微震活动的定量检测被引量:13
2012年
针对ETAS模型参数估计方法(MLE)中的初值敏感性问题,提出GA+MLE算法,以GA结果作为MLE算法的初始输入,对结果进行精细计算.通过ETAS模型研究三峡库区微震活动在快速加载及缓慢卸载两种状态下的流体触发、地震自激发及微震活动衰减特征,讨论库水渗透及加卸载过程的可能影响.结果显示:(1)库水快速加载阶段ETAS模型参数μ、α、p及流体触发地震所占比例Rb均显示由小变大、又由大变小的变化过程,但p值的统计差异不显著;在库水缓慢卸载阶段,μ与Rb持续减小;(2)平均来看,库水快速加载阶段流体对微震活动显示较强的外因触发作用,同一条件下序列地震自激发明显增强、衰减相对较慢;水位缓慢卸载阶段,流体对地震活动的触发影响相对较弱,地震自激发不强、衰减相对较快;(3)分阶段来看,蓄水初期库水作用对微震活动的外因触发影响较弱,随库水位的升高及作用时间的增长,流体渗透逐渐发挥作用,孔隙压逐渐增大,流体外因触发作用明显增强,大多数微震活动缘于流体的直接触发(Rb≥95%);足够长的时间之后,由于地下数公里范围在新的载荷及渗透条件下趋于新的平衡,流体渗透影响趋于稳定,孔隙压趋于常数,孔隙压变化趋于0,流体对微震活动的触发作用逐渐减弱.
蒋海昆宋金吴琼李金曲均浩
关键词:三峡水库微震活动ETAS模型加卸载
地震科技创新是提升国家防震减灾事业综合实力的根本2012中国地震局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推广会议展览会参观纪实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12月下旬,中国地震局举办了一次科技创新暨成果交流推广会议展览会,展示了"十一五"以来地震系统取得的具有突出应用实效的科技成果,这些成果覆盖了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等体系,并大都应用到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与国防建设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龙海云张爱武黄宝忠赵萍姚奕婷孟令媛
关键词:防震减灾
地震地磁低点位移成因的一种可能机制被引量:5
2014年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的方法,反演1998-01-10张北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内、外源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之间存在着同步异常变化的内在联系,等效电流体系变化可能是地磁低点位移异常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
潘晖张建国杨冬梅李美
关键词:地磁低点位移地震预测
系统故障急人心团结协作排故障
2007年
2006年12月10日下午04:03分.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网络核心交换机引擎发生故障。首都圈测震、强震监测台网的运行受到严重影响。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IPserver不但承担着首都圈台网数据汇集任务.同时还承担着实时向河北、天津、北京和地球物理所四个分中心转发数据的任务。核心交换机故障使得IPServer不能正常工作.首都圈台网中心的数据汇集与转发受阻。首都圈地震台网中心的地震速报无法正常进行。
关键词:系统故障地震台网核心交换机数据汇集首都圈监测台网
全球大地震及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2006年7~9月)
2007年
冯浩高艳玲
关键词:全球大地震地震目录长周期体波面波震级地震台网地震速报
汶川8级地震前电磁扰动与电磁立体监测体系被引量:29
2009年
研究分析了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的地面电磁与电离层中观测到的中、短临电磁异常,其中距离震中最近的郫县台地电阻率显示了2年左右的趋势下降异常,下降幅度7.2%,同时多台电阻率观测在震前1个月左右显示短临突变异常;震前18天地磁垂直分量出现低点位移,分界线两侧的低点时间超过2h;震前3天即5月9日,地磁低点位移、利用GPS反演得到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TEC)、电离层测高仪得到的foF2和电磁卫星监测的离子密度和温度等均观测到局部电磁扰动现象,多数异常幅度超过50%。汶川8.0级地震前各种电磁观测技术记录到的明显异常现象,揭示了电磁学科在地震预报研究领域巨大的潜力,加强天-地一体化的立体电磁监测对地震预报水平的提高是非常必要的。
张学民丁鉴海申旭辉王敏刘静余素荣王亚丽欧阳新艳
关键词:电磁异常地电阻率低点位移电磁卫星
共2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