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蚌埠医学院安徽省感染与免疫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198 被引量:502H指数:10
相关作者:夏佩莹常雪莲姚春艳马华吕杰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2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9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农业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7篇细胞
  • 29篇结核
  • 21篇抗原
  • 21篇杆菌
  • 19篇弓形虫
  • 17篇原虫
  • 17篇免疫
  • 16篇疟原虫
  • 15篇外周
  • 15篇外周血
  • 13篇结核分枝杆菌
  • 13篇基因
  • 13篇分枝杆菌
  • 12篇克隆
  • 12篇T细胞
  • 11篇小鼠
  • 10篇凋亡
  • 10篇旋毛虫
  • 10篇刚地弓形虫
  • 10篇白细胞介素

机构

  • 198篇蚌埠医学院
  • 15篇安徽医科大学
  • 12篇蚌埠医学院第...
  • 5篇蚌埠学院
  • 5篇蚌埠医学院第...
  • 4篇江南大学
  • 4篇深圳大学
  • 4篇苏州大学
  • 4篇淮南市第一人...
  • 4篇江苏省寄生虫...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蚌埠市第三人...
  • 2篇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血吸虫...
  • 2篇安徽省血吸虫...
  • 2篇蚌埠市第一人...
  • 2篇蚌埠市传染病...
  • 2篇山东万杰医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作者

  • 67篇方强
  • 61篇夏惠
  • 42篇李柏青
  • 40篇杨小迪
  • 38篇孙新
  • 32篇王雪梅
  • 32篇陶志勇
  • 25篇王小莉
  • 24篇陈兴智
  • 21篇常雪莲
  • 21篇王媛媛
  • 18篇焦玉萌
  • 18篇陈勇
  • 17篇胡守锋
  • 15篇刘勇
  • 15篇管俊昌
  • 14篇唐洁
  • 12篇沈继龙
  • 12篇宋传旺
  • 11篇李江艳

传媒

  • 60篇蚌埠医学院学...
  • 16篇中国寄生虫学...
  • 13篇中国人兽共患...
  • 12篇中国血吸虫病...
  • 10篇中国病原生物...
  • 8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第八届全国免...
  • 4篇中国微生态学...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昆虫学报
  • 2篇癌变.畸变....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现代免疫学
  • 2篇热带病与寄生...
  • 2篇国际医学寄生...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纪念中国微生...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5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5篇2019
  • 8篇2018
  • 12篇2017
  • 19篇2016
  • 6篇2015
  • 14篇2014
  • 20篇2013
  • 19篇2012
  • 16篇2011
  • 18篇2010
  • 14篇2009
  • 13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刺激剂对健康人和结核患者外周血T细胞产生γ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检测健康人和结核患者外周血经不同刺激剂刺激后T细胞亚群产生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方法:12名健康人和12例结核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佛波醇脂(PMA)+钙离子霉素(IM)、结核杆菌耐热抗原(Mtb-HAg)、植物血凝素(PHA)刺激,莫能霉素阻断,流式细胞仪检测产生IFN-γ和TNF-α的T细胞亚群比例。结果:PMA+IM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αβ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明显高于结核患者(P〈0.01);PMA+IM、Mtb-HAg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γδ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P〈0.05~P〈0.01)。PMA+IM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αβ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均高于结核患者(P〈0.05);PMA+IM和PHA刺激健康人外周血γδ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均高于结核患者(P〈0.05)。结论:经不同刺激剂刺激后,健康人γδ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γδT细胞产生IFN-γ的比例。经PMA和PHA刺激后,健康人αβT和γδT细胞产生TNF-α的比例高于结核患者。
徐志庆夏惠李柏青
关键词:Γ-干扰素流式细胞仪
铜绿假单胞菌L型的诱导及其产绿脓菌素能力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采用哌拉西林诱导铜绿假单胞菌变异为L型,并研究其L型产绿脓菌素的能力。方法采用平板纸片法和液体浓度梯度法,利用哌拉西林药物纸片诱导铜绿假单胞菌标准菌株变异为L型;通过绿脓菌素试验测定铜绿假单胞菌L型的绿脓菌素产生能力。结果铜绿假单胞菌L型可被哌拉西林诱导为L型,铜绿假单胞菌L型仍具有产生绿脓菌素的能力,但产生的速度较原菌慢且量少。结论铜绿假单胞菌L型为该菌存在的重要形式,其仍能产生绿脓菌素为其致病因素之一。
陈登宇夏佩莹孟庆荣
关键词:铜绿假单胞菌细菌L型绿脓菌素
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素B对成年子代CD3^+TCR Vβ8^+T细胞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妊娠期母鼠给予葡萄球菌肠毒B(SEB)对成年子代CD3+TCR Vβ8+T细胞的影响。方法在妊娠16 d时给予SD大鼠尾静脉注射15μg SEB,同时设立PBS对照组。孕鼠自然分娩后子代鼠生长至成年,流式细胞仪检测成年子代鼠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并观察成年子代鼠再次给予SEB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的应答变化。结果妊娠期母鼠给予SEB可导致雌、雄性成年子代鼠胸腺CD3+TCR Vβ8+T细胞的比例(雌性:1.760,雄性:1.098),较对照组的(雌性:2.714,雄性:2.088)明显减少(P<0.05),其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的变化与胸腺中类似。PBS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鼠给予SEB后其胸腺及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较同窝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而SEB组的雌雄性成年子代鼠给予SEB后与其同窝PBS对照组比较,胸腺中CD3+TCR Vβ8+T细胞无变化(P>0.05),但外周血中CD3+TCR Vβ8+T细胞则明显增加(P<0.05)。结论妊娠期母鼠给予SEB改变其成年子代大鼠CD3+TCR Vβ8+T细胞对再次SEB刺激的应答方式。
管俊昌刘勇孔晓明朱翔余峰玲林娜刘从森张涛
刚地弓形虫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的重组表达与免疫特性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重组表达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Prugniaud(PRU)株缓殖子期特异抗原(BSR4)基因,并检测其免疫特性。方法将已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pET28a(+)-BSR4转化至大肠埃希菌(E.coli)BL21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并纯化。分别以慢性感染PRU株刚地弓形虫小鼠血清和健康小鼠血清为一抗,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ting)鉴定BSR4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用3H-TdR掺入法检测慢性感染PRU株刚地弓形虫小鼠脾淋巴细胞对不同浓度BSR4重组蛋白的特异性增殖水平,计算刺激指数(SI)。以BSR4重组蛋白为抗原,用ELISA法检测急性(抗弓形虫IgG-IgM+)和慢性(抗弓形虫IgG+IgM-)弓形虫病患者血清,以及健康人血清,各20份,评判该蛋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重组质粒pET28a(+)-BSR4经IPTG诱导后表达重组蛋白BSR4,经变性、复性和纯化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Mr)45 000的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该蛋白能被慢性弓形虫感染小鼠血清识别。脾淋巴细胞增殖试验表明,1、5和25μg/ml重组蛋白BSR4刺激感染弓形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SI分别为1.13、0.88和1.17,显著高于未感染组(分别为0.46、0.24和0.49,均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BSR4抗原能被慢性弓形虫病患者血清(IgG+IgM-)特异性识别(20/20),而不能被急性弓形虫病患者血清(IgG-IgM+)识别(0/20)。结论重组BSR4蛋白具有特异的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
陈兴智郭凯陈勇刘丽丽沈继龙焦玉萌方强孙新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
血尿酸和脑钠肽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血尿酸(UA)和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P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患者64例,其中PIS患者34例(PIS组),非PIS患者30例(NPIS组),测定并比较2组患者UA和NT-pro BNP水平。并根据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将PIS组患者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根据CT/MRI影像学检查,将其分为小灶组、中灶组和大灶组,分别测定并比较各组UA和NT-pro BNP水平。结果:PIS组患者血清UA和NT-pro BNP水平均明显高于NPIS组(P〈0.01)。PIS组中,随NIHSS评分增加,轻型、中型、重型组患者的UA和NT-pro BNP水平逐渐升高(P〈0.05~P〈0.01);随梗死灶体积增大,小灶、中灶、大灶组患者UA和NT-pro BNP水平逐渐升高(P〈0.01)。结论:UA和NT-pro BNP水平可反映IS病程发展程度和梗死范围,对PIS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
周媛杨小迪
关键词:脑梗死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尿酸脑钠肽
基于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TNF-α和IFN-γ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研究结核杆菌耐热抗原小分子多肽(Mtb-HAg-10k)刺激人外周血T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作用特点及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IFN-γ产生细胞的数量差异,初步探讨Mtb-HAg-10k作为诊断抗原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的可行性。方法以超滤离心法获得的Mtb-HAg-10k为刺激剂作用于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以Mtb-HAg、植物血凝素PHA作为对照,用多色流式细胞术检测T细胞亚群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结核患者和潜伏性感染者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外周血Mtb-HAg-10k特异性γδT细胞中TNF-α产生细胞比例显著高于IFN-γ产生细胞比例(P<0.01);与PHA刺激组相比,γδT细胞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增高(P<0.01),而αβT细胞中TNF-α和IFN-γ产生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Mtb-HAg-10k刺激的健康者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低于Mtb-HAg刺激组和PHA对照组(P<0.01);肺结核患者IFN-γ产生细胞数量低于潜伏性结核感染者(P<0.01)。结论以Mtb-HAg-10K为刺激剂可使人外周血γδT细胞优势产生TNF-α和IFN-γ,通过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PBMCs中IFN-γ产生细胞数量差异有助于鉴别肺结核和潜伏性结核感染。
唐洁陈策查成常见荣方强方强王兆华
关键词:ΓΔT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Γ肺结核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抗原T细胞表位的研究进展
2011年
结核分枝杆菌(Mtb)的蛋白抗原根据所处细胞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分泌性蛋白、胞质内蛋白和膜脂蛋白三类。其中Mtb分泌性蛋白对抗结核菌感染的免疫作用最为重要。因此,目前研究较深入的Mtb抗原均集中在Mtb的分泌性蛋白,如ESAT-6、CFP-10、MPT64、38kDa和Ag85复合物等。
彭美玉李柏青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T细胞表位
弓形虫PRU株BSR4基因的体外扩增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克隆弓形虫Prugniaud(PRU)株表面抗原BSR4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根据BSR4基因已知序列(ME49株)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从弓形虫PRU株基因组DNA中扩增BSR4基因,克隆入pET28a(+)载体并进行序列测定。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BSR4的理化性质、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结果:得到弓形虫PRU株BSR4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获得BSR4基因片段约1 194 bp,编码398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显示,弓形虫PRU株和ME49株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BSR4相对分子量为42 344.75,有2个功能结构域,氨基酸序列的前40位为信号肽序列。N端为信号肽,C端为疏水序列,预测它为糖基磷脂酰肌醇固着蛋白,存在18个潜在抗原表位及2个保守功能区域。结论:成功获得弓形虫PRU株BSR4基因序列。
郭凯陈兴智焦玉萌夏惠方强王雪梅
关键词:弓形虫体外扩增生物信息学分析
shHOTAIR对上皮性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裸鼠致瘤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短发夹RNA(shRNA)降低人上皮性卵巢癌SKOV3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OTAIR基因表达后对SKOV3细胞的侵袭、裸鼠致瘤能力及锌指转录因子snail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RTPCR检测SKOV3细胞lncRNA HOTAIR的表达;构建靶向人lncRNA HOTAIR基因表达的干扰质粒shHOTAIR,经脂质体转染SKOV3细胞后筛选稳定转染细胞株,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lncRNA HOTAIR在SKOV3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利用Transwell小室基质胶侵袭试验及裸鼠致瘤实验,检测不同转染SKOV3细胞侵袭及裸鼠致瘤能力,获取荷瘤鼠肿瘤组织块,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荷瘤鼠肿瘤组织中snail蛋白的表达,qRT-PCR检测E-cadherin、snail mRNA的表达。结果 RT-PCR检测结果显示SKOV3细胞表达lncRNA HOTAIR;成功构建干扰质粒shHOTAIR,稳定转染SKOV3细胞(shHOTAIR-SKOV3)后,与对照组scramble-SKOV3细胞比较,lncRNA HOTAIR表达下降(P<0.01);shHOTAIR-SKOV3细胞与对照组scramble-SKOV3细胞相比,对transwell小室基质胶侵袭能力、裸鼠致瘤能力下降、荷瘤鼠肿瘤体积下降(P<0.01),荷瘤鼠肿瘤组织免疫组化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snail蛋白表达降低(P<0.05),qRT-PCR检测显示,荷瘤鼠肿瘤组织snail表达降低(P<0.05)、E-cadherin表达增高(P<0.05)。结论 lncRNA HOTAIR表达下调可引起上皮性卵巢癌细胞snail表达降低、E-cadherin表达增高,并使卵巢癌细胞侵袭及裸鼠致瘤能力降低,提示lncRNA HOTAIR作为治疗靶点,可能具有靶向治疗上皮性卵巢癌细胞的潜在应用价值。
周育夫陈登宇褚一凡郑庆委徐志本
关键词:上皮性卵巢癌RNA干扰致瘤性SNAIL
猪囊尾蚴病疫苗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6年
方强孙新
关键词:囊尾蚴病疫苗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